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docx
- 文档编号:731477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1.04K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docx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以下是聘才XX整理提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欢迎阅读参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600字
马克思曾说: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一个先进的政党,总是善于在历史的洪流中把握时代的脉搏,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自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倒逼”出来的客观产物。
在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期的历史节点上,面对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强力渗透,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社会思潮的复杂化、多元化趋势,创造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伟大课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会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即要求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是高度契合的,它不仅是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的价值准则和信仰追求,也是我们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XX年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价值观是人们在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问题所持的立场、态度、和观点的总和。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主体人民或大多数社会成员一致认同、自觉践行、普遍遵循的本价值准则和主导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灵魂和价值向导。
马克思曾说:
“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因此,在社会主义中国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也不断深化着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制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存在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
制度是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核心价值观是制度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性在价值观层面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精神内核。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们从价值层面深入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国家顶层制度设计、重要决策部署以及法律法规制定提供最终价值参考,为社会的稳定进步、公民的全面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政治方向。
可以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从国际形势考察,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对立仍未消解,相应地,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竞争对立同样激烈,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将资本主义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包装成“普世价值”进行推销和“布道”,意图策动“颜色革命”,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肉搏战”,我们除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撕开资本主义价值观的虚伪面纱,更重要的是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真理性认识,“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推进,]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更好地回应人们的思想困惑和现实要求,进一步坚定人们跟党走的信心和信念,以争锋相对的方式回击西方敌对势力的“价值演变”,严防“主流价值观边缘化”。
]
高校是我们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核心阵地,也是各种思想文化、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地方。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构建已经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理想信念教育,而且关系到国家的青年一代能否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远来说更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据以辽宁省高校为样本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在“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前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中,%的学生选择“有所怀疑”,%的学生选择“失去信心”,其余的选择了“不好说”,只有51%的学生选择了“坚定支持”。
]这一结果表明,当今仍有一大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表现出模糊的不信任感,甚至是排斥情绪,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们在高校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习近平同志明确回答:
“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他还深刻指出,“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像穿衣扣扣子,最关键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就会导致连环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因此,他告诫:
“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
”]只有积极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帮助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从而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任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工程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增强民族凝聚力首先要着眼于内部。
实践证明,共同的价值观是凝聚力的源泉。
只有把共同的价值准则、价值目标深植于人们内心,不断积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一个国家和民族才有赖以生存的精神纽带,才会有社会共识和统一的意志行动,才能在危难时刻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XX年青年节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多样、人口众多,党要凝聚、表达亿万人的思想意志,没有一个有效发挥主导、统摄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是不切实际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剧变期,国内出现了“四个深刻变化”:
一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二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三是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四是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同时形成了四种比较有代表性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西方传入的价值观、过去“左”的价值观、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
各种思潮交相杂陈,不同价值观同时并存。
而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意义就在于维护社会基本的思维秩序,寻求价值一致、减少并规避价值混乱。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我们在思想差异和具体利益矛盾之上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从而在多元社会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带来的价值冲突和思想对立,最大程度地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力量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对于拓展大学生视野、丰富大学生见识具有积极的一面,但多种价值观的对立冲突,也对大学生进行自我价值观构建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困惑和矛盾,同时也对大学生融入社会主流意识、培养民族归属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事实上,随着国内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分配的变革以及境外西方价值势力的侵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观念大行其道,“告别革命”、“躲避崇高”“戏谑经典”也逐渐成为某些人“标新立异”的“新主义”。
在这样的形势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严防主流价值观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弱化甚至“隐身”。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习近平在五四青年节和北大师生座谈时也指出: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之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价值观教育尤为重要。
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自觉辨别、拒绝和反击各种不良思想,并在核心价值观的选择实践中、在同消极价值观斗争的实践中寻获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增强责任意识和爱国意识,最终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导入社会主流价值观,导入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使大学生成为真正为中国梦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中的一份子。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根本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而文化软实力则成为各个国家争夺发展制高点和道义制高点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说到底主要源自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其实质也是不同文化所内涵的核心价值观的较量。
因此,集中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一步适应国家竞争、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塑造社会主义中国良好形象的现实要求,也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竞争力、争夺理论创造话语权、打破西方世界话语垄断、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举措。
大学生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高素质新生力量和后备力量。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学生是各个时期历史使命的具体承担者,从来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当今中国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社会主义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使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远扬海外、深入人心。
古人有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对于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解就是: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为了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强化大学生的“明德”教育,即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通过多样有效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在日新月异、变幻多端的社会现实中锻造出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自觉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民族复兴、国家兴盛贡献力量。
二、“三严三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不仅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二者在理论实质层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三严三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三严三实”植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之上,二者的精神实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都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方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三严三实”贯穿着党员干部为人为政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
细究二者内涵可知,核心价值观内涵国家、社会和个人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心得体会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