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五版分章习题全.docx
- 文档编号:7292083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72
- 大小:76.98KB
管理学第五版分章习题全.docx
《管理学第五版分章习题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第五版分章习题全.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第五版分章习题全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复习要点
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关键概念
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三、填空题
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及()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
()()()()()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5.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三大类。
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
7.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的中心是()。
8.纵向看,越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
9.管理的()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和()。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
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
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属性,又具有()属性。
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和()。
15.人际技能包括()相()。
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和()作为研究对象的。
四、选择题
1.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之为(),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之为()。
A.描述性模型B.经济计量模型C.解释性模型
2.()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创新
3.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职能。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创新
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
5.在()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B.信息角色C.决策角色
6.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
A.企业家角色B.干扰应对者角色C.资源分配者
7.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8.()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9.()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
10.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是
A.归纳法B.试验法C.演绎法
11.著名的霍桑研究就是采用()研究管理中人际关系的成功例子。
A.归纳法B.试验法C.演绎法
12.作为(),管理者把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工作小组成员;作为(),管理者把信息传递给单位或者组织以外的个人。
A.监督者B.传播者C.发言人
13.投入产出模型、企业系统动力学模型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的,属于()。
A.描述性模型B.经济计量模型C.解释性模型
14.在作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时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
A.诊断技能B.人际关系技能C.概念性技能D.技术技能
15.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
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
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16.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
()
A.只适用于盈利性工业企业B.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C.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D.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
17.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18.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A.日常程序性决策B.长远全局性决策C.局部程序性决策D.短期操作性决策
19.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者,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
A.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B.技术技能,概念技能,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D.人际技能,技术技能,概念技能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三、填空题
1.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和微观管理的()。
2.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顺“道”中的“道”属于客观范畴,指的是()。
3.“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二是()。
4.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6个方面的职能:
()、()、()、()、()和()。
5.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原则。
6.正式组织以()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为主要标准。
7.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理论。
8.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是以()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有关。
9.马斯洛的高层需要即赫茨伯格的主要()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要则相当于()因素。
10.模型按作用可分为()和();按变量种类可分为()和()。
11.对比X理论和Y理论,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别在于对于工人的()看法不同,因此采用的()也不相同。
12.系统理论认为企业是由6个要素构成的,即()、()、()、()、()和()。
13.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可以分为()和()。
14.威廉·大内指出了从美国式管理的组织A型组织向采用日本式管理的组织Z型组织转变的许多措施,其核心是()。
15.随着支柱进步和社会发展,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正趋向()方向发展。
16.新经济时代,经营目标的创新体现在以()代替利润最大化,以()代替市场份额。
四、选择题
1.“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
A.泰罗B.巴贝奇C.甘特D.福特
2.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人是()。
A.经纪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
3.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属于保健因素的是哪一个()。
A.工作上的成就感B.提升C.工资D.责任
4.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哪些()。
A.与同事的关系B.提升C.个人发展的可能性D.工资E.受到重视
5.威廉·大内在分析研究了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之后,提出了()。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6.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这种人欢迎以()指导管理工作。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7.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有的人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欢迎以()为指导的管理工作。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8.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取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以融为一体。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
9.()即企业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同他们建立起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而组成一个企业的供应链。
A.精益生产B.同步工程C.敏捷制造D.企业流程再造
10.新经济时代表现出哪些基本特征()
A.信息化B.网络化C.知识化D.全球化E.科学化
11.下面哪些是人群关系学派的主要观点()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C.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D.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E.企业应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
1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一类人的主导需要可能是安全需要()。
A.总经理B.失业人员C.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D.工厂的一线操作工人
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哪项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1)就业保障。
(2)上司的赞扬。
(3)工作的挑战性。
(4)同乡联谊会。
(5)满足标准热量摄人量的食品。
A.(5)
(1)(4)
(2)(3)B.(5)(4)
(1)(3)
(2)C.(5)(4)
(1)
(2)(3)D.(5)
(1)(3)(4)
(2)
14.当代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A管理层次复杂化B.组织结构扁平化C.管理幅度日益减少D.锥型结构更受欢迎
15.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指()。
A.能影响和促进职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B.能保护职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C.能影响和预防职工不满意感发生的因素D.能预防职工心理疾病的因素
16.现有很多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有的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
这样他们对工作和个人的家庭、社交生活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必须每天去公司上班的。
你认为该公司的管理者所持有的对人的认识主要是倾向于哪一种?
()
A.X理论B.Y理论C.Z理论D.社会人
17.某地新建一日用化工厂,当人们问及该厂厂长如何经营时,该广长毫不犹豫地说: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只要价廉物美,还怕卖不出去?
”对该厂长的讲话应作何评价?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该厂长的话很有道理
B.该厂长的话反映了他的生产导向性,最终会害了这个厂
C.该厂长的话反映了他的营销导向性,最终会造福这个厂
D.该厂长的话反映了他抓住了问题的要害
18.某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每月均对工程师们的工作进行分等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报酬挂钩。
这样做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A.获得高等级的优秀工程师们会再接再厉,而低等级的则会努力改进工作以求提高
B.优秀工程师由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价值而产生跳槽思想,差一些的则仍会留在企业
C.对这种严格控制,工程师们很有意见,致使今后工作难以分配
D.差一些的工程师,由于面子过不去而另谋职业出走,结果只留下优秀的工程师
19.20世纪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
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
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
对于这种惰况,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20.俗话说:
“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
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哪一种最恰当?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物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第三章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复习要点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2.系统的概念。
3.系统的特征。
4.系统原理的基本内容。
5.对人的认识的三阶段。
6.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
7.责、权、利和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
8.责任原理的基本内容。
9.效益的概念。
10.效益原理的基本内容。
11.伦理的特性。
12.伦理原理的基本内容。
二、关键概念
管理原理、系统、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权利、责任原理、效益、效益原理、伦理、伦理原理。
三、填空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
2.任何社会组织都是由()、()、()组成的系统,任何管理都是对系统的管理。
3.构成系统的子系统称为()。
4.在管理和战略中,()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5.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的利益,从而要采取行动并付出一定的成本。
6.管理原理中的()、()、()、()、()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
7.系统从组成要素的性质来看,可以划分为()和(),管理系统属于(121)
8.科学知识、()和()这三者构成了管理能力。
9.系统的综合性原理包括的含义,一方面是()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另一方面是(125)
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四、选择题
1.系统有哪些特征?
A.客观性B.集合性C.层次性D.相关性E.稳定性
2.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
A.集合性B.层次性C.相关性
3.责任原理要求()。
A.权力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C.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D.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力,以激发积极性
E.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4.()指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
A.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
5.()是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
A。
效益B.效果C.效率D.效用
6.伦理具有哪些特性()
A.非强制性B.非官方性C.普适性D.扬善性
7.下面哪些不是人本管理的观点()。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纪人”,所以只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为企业卖力
C.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D.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E.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对此管理者要给以压制
8.职责界限要清楚,一般来说,在生产第一线的,应负哪些责任()。
A.直接责任B.间接责任C.实时责任D.事后责任
9.大多数研究表明,企业的伦理经营和长期效益之间有()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
10.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D.职责、利益、能力
11.系统原理的要点包括____。
A.整体性原理B.动态性原理C.开发性原理D.环境适应性原理E.综合性原理
12.“三个和尚没水喝”说明的是,人浮于事可能反而不如人少好办事。
但是反过来,如果“三个和尚”都很负责,结果也许会造成水满为患。
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表明()。
A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各部分的整体效应
B.即使管理无方,人多还是比人少好办事
C.在不同的心态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合作结果
D.纵使管理有方,也不一定是人多好办事
第四章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复习要点
1.伦理的功利观的基本观点。
2.伦理的权利观的基本观点。
3.公平理论伦理观的基本观点。
4.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的基本观点。
5.伦理管理的特征。
6.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7.道德发展所经历的三层次和六阶段的基本内容。
8.改善伦理行为的途径。
9.伦理行为的具体体现。
二、关键概念
1.伦理的功利观、伦理的权利观、公平理论伦理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道德发展阶段、个人特征、自我强度、控制中心、组织文化、伦理守则、决策规则。
三、填空题
1.有关伦理的观点包括()、()、()、()和()。
2.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作出。
3.功利主义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
4.伦理的权利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下作出。
5.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角度看问题。
6.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成(),更把人看作()。
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为行为导向。
8.道德发展要经历(),(),()三个层次。
9.人们发现有两个个性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这两个变量是()和()。
10.推己及人伦理观的核心是()。
11.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可以体现在()、()、()、()、()等方面。
12.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包括()、()、()、()。
四、选择题
1.下列理论观当中,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中现有的伦理规则的是()。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平伦理观D.社会理论观
2.接受()的管理者可能决定向新来的员工支付比最低工资高一些的工资。
A.功利观B.权利观C.公平伦理观D.综合社会理论观
3.下列关于伦理说法正确的是()。
A.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他律的特征
B.具有外在控制中心的人,伦理判断和伦理行为可能更加一致
C.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
D.合乎伦理的管理仅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4.下列概念中用于衡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主宰的是()。
A.自我强度B.控制中心C.强化中心D.目标效价
5.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惯例B.惯例C.原则D.强化
6.如果一个人坚定地遵守自己所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他应该是处于道德发展的()阶段。
A.前惯例B.惯例C.原则D.强化
7.道德发展的前惯例阶段具有以下哪些特征()。
A.通过履行允诺的义务来维持平常秩序B.只受个人利益的影响
C.尊重他人的权利D.遵守规则以避免受到物质惩罚
8.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最大的人是()的人。
A.自我强度高B.自我强度低C.具有内在控制中心D.具有外在控制中心
9.市场经济中要提倡“以义治商”和“以义取利”,这里的“义”指的是()。
A.义气B.法律C.和气D.伦理道德
10.关于影响管理伦理的结构变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式的规章制度会减少伦理行为的产生
B.在仅根据手段来评估绩效的地方,伦理标准会降低
C.管理者的行为是个人的事情,对企业的管理伦理没有影响
D.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
11.影响管理伦理的主要因素中,最不应该包括的是()
A.当地所实行的经济制度
B.伦理道德的发展阶段
C.行为本身所涉及伦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D.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强度
12.为了改善组织的伦理行为,组织的高层管理者应特别重视()
A.新员工招聘B.建立明确可行的工作目标C.定期的道德培训D.以上都是
13.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和提高组织的伦理标准无关。
A.对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
B.以市场占有率最高而不是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
C.建立伦理守则
D.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14.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企业伦理表现的是()。
A.治理污染B.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员工
C.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D.开发新产品
15.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伦理行为影响较大的是()。
A.受伤害的人较少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
C.行为的后果出现得很晚D.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小
16.如果一位管理者认为解雇其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余下的80%的工人工作更有保障而且符合股东的利益,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
这位管理者的伦理观是()。
A.伦理的功利观B.伦理的权利观C.公平理论伦理观D.社会契约理论观
第五章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复习要点
1.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2.管理的法律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3.如何正确运用法律方法?
4.管理的行政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5.管理的行政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6.如何正确运用行政方法?
7.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8.管理的经济方法的特点。
9.如何正确运用经济方法?
10.管理的教育方法的实质与内容。
11.管理的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12.管理的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13.如何正确运用技术方法?
二、关键概念
管理方法、管理哲学、管理辩证法、管理认识论、管理文化、管理价值观、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三、填空题
1.作为管理方法体系前提的是管理方法论,也就是()问题。
2.管理哲学由(),(),(),()这些方面构成。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和()。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5.经济仲裁分为()和()(175)
6.按照管理对象的范围,管理方法可以分成(),(),()。
7.按照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管理方法可以划分为()和()。
8.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
9.行政方法是只依靠组织的(),运用各种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
和()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10.奖励与惩罚最重要的是要()。
四、选择题
1.下列关于法律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仲裁是一种司法活动,其判定可以强制执行
B.法律方法只有积极作用,不存在消极影响
C.就企业管理而言,只要掌握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法律就可以了
D.法律具有严肃性
2.行政方法的运用,一般是()。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横向D.纵横结合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与领导者水平无关
B.经济方法的运用由于借勖了职位的权力,因此对下属来说有较强的约束力
C.法律方法要求有一个灵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D.行政方法的运用有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
4.关于奖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奖金的名目应尽量多,以最大地提高职工积极性
B.奖金的数额不宜过小,以提高奖励的效价
C.奖金取得的条件不宜过严或过宽,以保证必要的期望值
D.奖金发放还要密切联系企业或部门的经济效益
5.管理的技术方法具有哪些特点()。
A.客观性B.强制性C.规律性D.精确性E.动态性
6.某公司在年终时向职员发放了优厚的奖金,这是运用了()。
A.法律方法B.经济方法C.技术方法
D.行政方法E.教育方法
7.下列方法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第五 版分章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