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docx
- 文档编号:7291359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76KB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docx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建筑行业五大伤害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在建筑行业“五大伤害”中居首位,据2007年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分析:
全国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筑施工事故859起,死亡1012人,事故类别是:
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
这五类事故的死亡人数共915人,分别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5.45%、20.36%、11.56%、6.62%、6.42%,总计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42%。
发生率最高,危险性极大,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是降低建筑行业伤亡事故的关键。
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控制,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不符合安全要求,冒险蛮干,以致发生灾变。
如从洞口坠落、从设备上坠落、从脚手架上坠落、从电线杆上坠落等造成人身伤害。
举例脚手架坠落的主要原因:
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踏空、绊、滑、跌,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失去平衡,坐在栏杆上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脚手架没满铺或铺设不平稳,防护栏杆没绑牢或损坏,操作平台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间接原因:
由于安全管理不严,没有行之有效的制约手段,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改变,形成了自然发展,从而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量变的过程。
根本原因:
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人,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差,以及各种与高处作业相适应的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提供了条件。
常见原因:
“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齐全导致坠落;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架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起重吊装时坠落;梯子上作业时坠落;轻质材料断裂导致坠落;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条、塔吊时坠落;随楼板坍塌而坠落。
预防措施:
1、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必须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管理机构的配置,是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法制意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专业技术素质,做好督促、监护和检查工作。
3、切实做好新进人员、特种作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使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行为。
4、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和高处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现场监督、检查安全防护设施落实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做到“三不伤害”,相互提醒和相互监督。
5、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在洞口、临边等明显处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每个操作者时时、处处重视安全。
6、在恶劣的气候(雨雪天、大雾、大风六级以上)和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7、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身体检查,有高处作业职业禁忌(高血压、心脏病等)的人员禁止从事高处作业。
总之,各项预防措施,都要做到“有计划方案,有布置落实,有检查改进,有经验总结”,并要结合实际,有始有终,不断提高,不断完善,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坍塌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施工中发生的坍塌事故主要是:
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中的坍塌、塔吊等起重设备的坍塌、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质量低劣坍塌。
这些坍塌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多数事故是由于结构失稳所致。
1、工程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失误。
2、施工前没有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未做具体技术安全措施交底,特定施工项目未经专家评审论证。
3、脚手架、模板支撑、起重设备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计算失误。
4、施工现场管理松弛,各项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
5、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偷工减料,施工质量差。
6、施工队伍素质差,不执行法规、标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思想上存在盲目性、冒险性、随意性。
7、现场作业环境不良,安全防护设施缺乏。
建筑物坍塌的原因:
结构质量低劣,安全性能差,地基不稳定,不均匀沉降;结构支撑连接(焊接)不牢固,超载、外力冲击、或严重偏心载荷给结构造成失稳等。
脚手架及高大模板支架坍塌原因:
架体结构不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整体安全稳定性差、超载或严重偏心荷载,遇外力冲击或振动,不按程序拆除架体等因素造成失稳等。
基坑、土石方坍塌原因:
挖土时土壁不按规定留设边坡(甚至负坡度),缺乏支护或支护不良,土质不良或出现地下水、地表水的渗透,土壁经不起重载侧压力或遇外力振动、冲击等因素造成土壁失稳滑坡坍塌。
起重设备倒塌原因(尤其是性质严重的塔吊倒塌):
设备技术安全性能差,结构强度不够,安全防护装置不完善,垂直起重机与建筑物拉结差,出现超载、碰撞、阻力、塔吊升降过度或违章操作等原因,造成起重设备倒塌。
通过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任何事故的形成,都是在主因和诱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而且都存在一个演变过程:
1、从无形到有形;
2、从量变到质变;
3、从渐变到突变;
4、从屈服到极限;
5、从失稳到破坏。
举例说明:
当现场某项结构(设备)存在隐患情况严重。
破坏力超过安全临界值时,事故即将发生前的一些异常现象,如结构(设备)局部损伤、变形、扩大性裂缝或实物表面剥落,或者产生异常音响、振动、摇晃、颤抖等现象,这都是显示事故即将发生的先兆和信号。
用力学原理来分析,在失稳产生演变过程中,由于结构受力大于于结构强度因而受到破坏,或因结构受力产生重心偏移,且无抗拒失衡的约束力时,若由此产生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本身的稳定力矩,结构就会迅速失稳而倒(坍)塌。
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
实践证明结构受力情况下的安全状况,决定于结构本身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这三个条件也是防止倒(坍)塌事故物质措施的基本要素,必须设法满足。
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强化质量、安全意识。
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及监控,应急预案,做好特定施工项目专家评审论证及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3、切实贯彻执行相关质量、安全、法规、规范、标准和规定。
4、强化工程质量报验和检验、签证制度,不经检验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施工单位加强现场管理、监理单位加强检查、监督,督促整改,清除隐患。
6、发现坍塌事故的险情,要认真分析原因,会同有关人员积极研究提出排除隐患的整改措施,并监督执行,必要时可由总监下达暂时停工整改令,并同时报告建设单位的主管领导,直至险情排除方可批准复工。
7、协助与配合施工单位总结推广预防坍塌事故的经验,认真汲取事故教训,积极督促整改,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自于麻痹。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不安全隐患或未遂事故的偶然出现,如果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必然的事故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超前的安全管理,居安思危的预防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对存在的隐患认真彻底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
物体打击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各样的物体打击事故对工人的危害十分严重,占建筑施工“五大伤害”事故的11.56%。
针对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提出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主要原因:
1、违章操作或者误操作。
由于安全教育培训不够,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随意抛丢料具,地面没设安全禁区,也没有专人监护。
2、材料机具缺陷。
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设备、工具附件有缺陷。
3、施工组织不合理。
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杆,立体交叉作业无隔离安全设施,防护网不严密,未戴安全帽。
4、施工环境差。
光线不足,工作地点通道不良情况。
结合建筑施工实际情况,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
采取多种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项目经理、施工技术负责人和各级管理干部、从业人员,对防止各类物体打击事故重要性的认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只有人们安全意识、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做到“三不伤害”,杜绝和减少事故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2、做好安全防范。
坚持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吊具和索具等设施;通道上方设置坚固密封的防护棚,以免落物伤人;临街、临边、洞口设高1.2米的防护栏杆,18cm高的挡脚板,外脚手架用密目网封闭。
3、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劳动力,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确需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应先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4、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安全预定。
搭设和拆除井架、脚手架、塔吊垂直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及危房拆除作业、吊装工程等应设立安全禁区,并派专人现场监护,禁区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5、加强对工人个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定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严禁随意抛丢料具,进入工地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佩带工具袋,使用的小型工具、小型材料配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内,防止落物伤人。
6、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堆放要整齐、平稳,作业场地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清除高处的施工垃圾应集中放进斗车内,及时吊运到地面,严禁从上往下乱投物料。
触电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有触电事故中,无法预料和不可抗拒预防的,还是少数,大量事故还是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预防的。
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1、私拉乱接造成触电事故。
非电工安装、操作电气设备,安装无标准,操作无程序,管理无规章,运行无制度等的不安全局面。
置国家电力技术规程制度不顾,私拉乱接各种电气设备,导致人为触电伤亡及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2、违章作业造成触电事故。
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技术培训、遵章守纪的教育,思想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管理人员对各种不安全因素缺乏了解,安全措施不到位,没有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工作。
3、设备安装不合格造成触电事故。
违反电力有关规程,没有按规程要求进行作业和质量把关,采用不合格电气材料,缺乏对电气安全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4、设备失修造成触电事故。
维护管理不善,线路、设备带病运行,没有及时处理缺陷,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用电认识。
5、缺乏安全用电常识造成触电事故。
文化素质低、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安全意识淡薄,因无知而引起的事故。
预防触电事故的主要措施:
1、加强人员管理。
从事电工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关资质,并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严禁非电气专业人员操作电气设备。
2、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用电规范要求有关规定,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并使电气设备始终保持在良好、安全的运行状态。
3、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的力度。
除了对从业人员及电工进行思想教育、并通过技术培训以外,还要大力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普及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使所有从业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方法。
4、用电管理和安全检查。
定期对现场所有电气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对查出的缺陷、隐患及时处理,及时纠正施工现场用电中的不安全因素和违章行为,严格把好“三关”,投运质量关,操作技术关,安全维护关。
5、自然灾害造成的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了解避雷常识,雷电时不要靠近高大建筑、电杆,雷电时尽量不用电器设备;大风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电杆倒塌,不要接触断线和电器设备,发现倒杆、断线及时采取措施,并派人看守,并及时报告电力部门派人处理。
起重伤害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在目前的各种项目施工过程中,起重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益的重要手段。
起重机械的频繁使用,也带来了作业伤害事故的增加,特别是流动式起重机械发生的死亡事故较多,因此对起重吊装作业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管理,是保护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起重伤害的有效手段。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起重伤害事故的原因:
1、吊物坠落。
所吊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起重机械机构的零件出现故障(制动刹车失灵,钢丝绳断裂等),主要表现有脱绳、断绳、脱钩、断钩、脱轨等。
2、起重机械失稳倾翻。
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违章操作(如超载、臂架变幅或回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路面或轨道导致脱轨翻倒。
3、金属结构的破坏。
起重机的金属结构组成不同,破坏程度和形式也不同。
如桥式和门式的下挠度超标或支腿垮塌,塔式和门座坠臂、倒塌等。
4、挤压。
运行的起重机械或回转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发生挤压伤害事故,误操作或刹车失灵引起溜车,造成辗压伤害等。
5、高处坠落。
起重机械拆除与安装、维护和检修,需要登高的作业环节都存在高处坠落伤害的危险。
6、触电。
起重机械与带电体距离过近或触碰带电体、触碰高压线等。
7、作业环境不良。
采光设计不合理,照亮度不足,通风效果差,噪音、粉尘、有毒气体的影响都是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潜在隐患。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管理、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遵章守纪,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其他安全管理制度。
如起重机司机和司索工应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加大安全检查和考核力度,及时纠正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2、加强起重设备设施管理。
从安装、维修、拆除等环节严格把关,及时消除隐患,定期检查、检测安全附件装置是否有效齐全。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台账。
3、加强现场安全管理。
做好作业前安全交底,班组长讲解作业中应注意事项,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及采取预防措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和“互联保”制度,强调行车工和信号工严格执行起重作业“十不吊”的安全规定。
4、建立合格的储存地点放置吊具、索具,防止错拿吊索、吊具而发生事故,定期检查吊具、索具的磨损情况,并做载荷试验,在吊索与被吊物的棱角处加衬垫,确保设备吊装安全。
5、起重设备设施检修应设置危险区域,悬挂安全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检修人员按规定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6、信号工、司机、司索工在作业时要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保持联系,共同做好作业安全工作。
7、天气恶劣(5级以上大风、大雾)和作业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禁止起重吊装作业。
安全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只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对从业人员、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会同相关部门人员认真做好防范,共同抓好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做好超前管理工作,就一定能降低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一方平安,确保建设项目如期竣工。
2014年02月26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施工 伤害 原因 分析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