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docx
- 文档编号:7286247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3
- 大小:18.28KB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docx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西部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以支撑西部的长远开发。
【关键词】西部开发;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
当前及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西部经济面临的基本格局主要是:
存在丰富的一般劳动力,但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短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而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受制于人力资本存量。
因此,在新一轮西部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优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资金收益率,进而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人力资本积累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我国西部开发近八年的实践说明人力资本短缺已越发成为西部开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制约。
站在历史回顾和现实审视的交汇点上,我们应更深刻地认识到优先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积累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西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为西部开发营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可提高西部地区人口总体素质,促进传统生育观的改变,有效控制人口规模,促使家庭对孩子的需求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而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逐渐转变,为西部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有利于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高对外来资本的吸收能力
其一,提高人力资本可改进劳动手段,这样既可弥补部分物质资源的不足,也有助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其二,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与技能,可更有效地引进吸收外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方式,使之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服务。
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要求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转化到知识与科技动力上来,而知识与科技的载体是人,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也才能真正使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物质资源消耗过大的粗放型转化到能耗少效益高的集约型上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近年来,中国城乡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经济发展的二元特征更加明显。
要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须先打破人力资本二元结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尤其是加大对占80%的西部农民的基础教育投入,让每个农民工有一技之长,拥有在城市立足的能力,才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西部开发,以人为本”的呼声一直较高,然而在实践上西部地区目前仍然是人口众多但人力资源奇缺而又是最需要人才的地区,人力资本现状令人堪忧。
人力资源总量丰富,但质量较低,人口负担较重
一是人口总量多,文盲半文盲比重大。
2000年,西部地区人口达28,66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其中,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为%,全国为%,东部为%。
[1]二是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低。
在西部就业人口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明显低于东部,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92人,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0%。
[2]三是贫困人口较多。
在西部12个省市地区中,西藏、青海的贫困发生率分别高达19%、14%,而排在后面的重庆和内蒙古也分别达到了%和%,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农村人口过多,城市化水平低,人力资源呈二元结构
我国西部地区呈现的是一种不发达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种比例极不协调的人力资源二元结构。
2000年,西部地区的农村人口已达到25,323万人,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高于全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值。
[4]从劳动力就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高达%,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全国低出和个百分点。
[5]与此相反,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率仅为%,而全国的平均城镇化率已达到%。
[6]
“孔雀东南飞”现象有增无减,人才大量流失
“孔雀东南飞”是西部人才流失的真实写照。
陕西省2002年毕业的460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有八成被外地,特别是东南部地区预订了。
中西部地区的各类人才纷纷到东南沿海地区淘金。
西部人才流失主要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现有高层次人才流失加速;二是西部考取外地的大学生,研究生不回西部工作,人才呈加速递减趋势。
[7]
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脱节,人才浪费现象普遍
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严重脱节,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均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另一方面,人才严重不足与人才相对过剩并存,浪费现象普遍。
纵观西部人力资本现状及存在问题,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地处内陆的西部地区深受封建文化思想和传统经济理论的影响,人才意识淡薄,人才观念落后。
其二,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管理落后,人才环境较差。
三、西部开发中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的对策探讨
西部开发的有效深入,须首先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与投资,加大当地人力资源要素的整和力度,提高人力资本总额,积极解决西部拥有丰富人口而高质量人才难以寻觅的矛盾。
确立“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走科教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某种程度上说,贫困地区最大的贫困是观念上的贫困,没有真正解放思想,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要充分认清人力资本优先积累的重要性,确立“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在西部地区营造一个真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教的氛围。
为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要把教育和科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源泉。
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发展各类教育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第一,西部教育应在继续争取国家财政拨款的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
第二,西部教育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当地现有基础和市场需求有计划地发展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容量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西部人力资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各级政府要把扩大就业,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
就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发展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比单纯追求产业结构升级更具有社会效益。
一要积极促进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乡镇企业和相关的商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鼓励非正式就业,扩大就业覆盖面。
二要逐步取消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人才聚集优势,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逐步提高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形成人口流动的“拉力机制”。
大力加强西部劳动力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现有人才结构
就现阶段而言,西部就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
因此,要提高西部人力资本效能,就必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现有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优化现有人才结构。
其一,各级政府和各单位应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基金,用于保证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要。
其二,加快西部地区急需的科技骨干和干部的培训,尤其要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会管理、思想先进且知识结构较为全面的初、中、高级干部。
其三,加大企事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充分利用当地各类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各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进修和培训。
其四,加快西部远程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农民工的素质。
完善西部劳动力市场,营造良好的人才软环境
一是西部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人才环境立法手段,努力创造人才自由进出和脱颖而出的良好法制环境,逐步实现西部劳动力市场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二是要抓住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切实转换用人机制,提高用人效率,包括建立灵活的人才选拔机制、庸优有别的任用机制、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宽松的流动机制以及公正的价格形成机制。
三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以城市为中心建立西部人才信息网络,向上连接全国人才市场,向下延伸至社区、乡镇,同时定期发布人才市场供需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四是要优先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中小型城市和城镇的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配套设施改革,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吸引和留住各类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薛雯.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探讨[J].特区经济,2007.
[2]秦黎.对西部人力资本供应不足的对策探讨[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5,.
[3]张宏业.人力资本积累与西部经济发展[J].山西师大学报,2004,.
[4]王琳.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思路[J].经济观察,2007,.人力资本投资积累与经济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本 投资 积累 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