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制度.docx
- 文档编号:7276038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1.79KB
核心制度.docx
《核心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制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专科护理骨干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由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的科室质控小组,形成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2、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各科室的护理质量监督、检查,将终末质量监控变为一线护士提供指导、培训等的服务行为,规范护理行为,确保病人安全。
3、科室质控小组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护理质量监控、指导,存在问题的跟进。
4、检查标准:
《岳普湖县人民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5、检查方式:
环节质量监控:
日、周随机抽查,夜间值班护士长检查,周末、节假日护士长检查;
终末质量监控:
月单项检查,季度全面检查。
6、检查内容:
按要求根据医院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护理核心制度、专科护理、护理工作难点及薄弱环节确定质量检查重点。
7、检查结果反馈:
护理部检查完毕将存在的问题向科室护士长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及限期改进要求,护士长督导整改。
科室质控小组每两周向全科护士通报一次质量评价结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进,达到持续护理质量改进。
8、检查资料收集:
由护理部及护士长整理资料归档保存。
9、每季度护理部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护理质量分析研讨,确立护理质量控制方法,不断完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保证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有效性。
分析、研究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在全院护士长会议通报。
二、病区管理制度
1、病房由科主任、护士长共同管理,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协助管理。
2、保持病区整洁、安静、舒适、安全,避免噪音,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3、病房陈设统一,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不得随意搬动,做到“一条线”(床、床头柜、床旁椅、被尾成线)。
“四不落地”(脸盆,户外鞋、痰盂、被服)。
4、保持病室内清洁卫生,空气清新,每日清扫两次,每周更换被服一次,污染随时更换,定期进行消毒。
5、医护人员工作时,仪表仪容合格,行为规范。
6、病房陈设(电话、电视、浴室、暖瓶、陪护椅、窗帘)完备,床单位、被服、用具按基数配备,设交接班制度。
7、工作人员不得在病区内洗浴,禁止使用病区内设备。
三、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各种抢救工作应有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对重大抢救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立即通知医务部或总值班。
2、医护人员应保持严肃、紧张、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
3、一切抢救药品,器械,物品等均须专人保管,保持完好备用状态,放在指定的位置,标记明确,用后及时补齐,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极少有抢救病例的科室应组织全体护士定时学习,掌握应用方法,以防抢救时措手不及。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听后应复述一遍,待医生认可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用过的空瓶,经两人核对后在丢弃。
执行完毕抄到遗嘱上。
5、应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观察病情,准确记录。
6、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保障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四、分级护理制度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及重症监护患者;
3.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5.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等;
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配合医生实施各项急救措施。
3、做好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4、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根据患者病情,完成基础护理(六洁到位:
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非禁食/水或注入鼻饲饮食;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扣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
6、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指导及健康指导。
7、严格执行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
8、履行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知情权。
9、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一级护理】
病情依据
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各种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相对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定时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提供专科护理,如气道护理,管路护理,压疮护理及各种并发症的预防。
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实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
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扣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二级护理】
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限制活动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2、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各项治疗及用药。
4、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提供专科护理。
5、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6、协助生活部分自理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六洁到位:
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协助患者进餐、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扣背促进有效咳嗽、床上移动等。
7、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8、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三级护理】
病情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及用药。
4、指导患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5、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功能锻炼。
6、定时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清洁及环境整洁。
五、护士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1、值班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交班前值班护士应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护理记录和交班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如抢救药品及抢救物品,呼吸机,麻醉机,氧气,吸引器,注射器,无菌物品,常备器械,备服等,方便夜班工作。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护士提前10—15分钟到病房,了解所管患者病情,在接班时重点掌握所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
4、在接班护士未逐项接清楚之前,交班护士不得离开岗位。
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护理及物品、药品等不相符时,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护士负责。
5、交接班内容
①患者概况:
当日住院患者总数,出院(专科,转院),入院(转入),手术(分娩),病危,病重,死亡人数。
②重点病情:
Ⅰ、新患者的姓名、年龄、入院时间、原因、诊断、阳性症状体征。
Ⅱ、手术后患者回病房时间、生命体征、观察及治疗、护理重点;分娩患者的分娩方式;当日准备手术患者的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情况等。
Ⅲ、为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与护理相关的异常指标、特殊用药情况、管理及皮肤情况。
Ⅳ、死亡患者的抢救经过、死亡时间。
③特殊检查、治疗:
交清已完成特殊检查、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当日准备进行特殊检查、治疗患者的姓名、检查或治疗名称及准备情况。
④护理要点:
针对患者的主要问题,交清观察重点及实施治疗、护理的效果。
⑤物品清点:
交班护士与接班护士当面清点必查药品和物品,如毒麻药、贵重药、急救药和仪器设备等。
若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交班护士核对。
⑥床旁交接班:
查看新患者、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瘫痪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管路、特殊治疗及专科护理的执行情况。
6、交接班护士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的情况。
7、早接班结束时护士长应对交接本内容,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前一日护理所措施的效果,提出当日护理工作重点及注意事项;针对交接班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护士长不定期就交班内容进行提问。
8、医护共同早交班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0分钟。
六、查对制度:
护理人员在执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护理活动时,使用两种患者省份识别方式进行查对,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核对,核对时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的姓名。
Ⅰ、医嘱查对
(1)医嘱处理后,应将当班医嘱与服药单,治疗单,处置单全部查对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
(2)转抄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
(3)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
如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听后复述一遍,待医生认可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用过的空瓶,经两人核对后再丢弃。
执行完毕吵到医嘱上。
(5)重整医嘱后,必须经两人查对。
(6)医嘱查对:
当班医嘱当班查对,由办公室与责任护士组长查对,夜间有责任组长与下级护士查对,护士长一周2—3次大查对并记录。
(7)查对医嘱必须认真,一丝不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立即予以纠正,并反馈给护士长。
(8)夜班护士对查出的问题不能隐瞒不报,护士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补救,将病人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9)当天查对医嘱未查到的病历,第二天要补查。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
(1)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2)用药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必要时病人(或家属)参与确认。
(3)口服要做到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
(4)注射药须做到双签字;静脉用药应在瓶上注名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和质量。
(5)护士应熟悉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立即停止用药,并报告医生,必要时作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7)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应建立巡视登记卡,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8)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报告护理部及输血科。
(9)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10)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输血查对
(1)采血样时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两人核对标签,姓名与配血单是否相符,无误后将血标本送至血库。
(2)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两人核对用血无误后遵医嘱给病人进行输血。
(3)输血时查对血型报告单,献血员及病人的姓名、住院号、输血号、交叉配血的结果、采血的日期、血的质量,无误后,护士,血库人员,签字后离开,供血者的血样一定保留至病人输血完毕后24小时。
(4)输血前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
(5)输血前必须由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核对病人的血型,住院号,姓名,剂量,储血日期,无误签字后方可输入。
一人工作时要与当班医生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6)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检查。
(7)严密观察输血过程,一旦发生输血反应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并报告护理部及输血科。
(8)输血完毕,送输血科冷冻保存,短期内保留血袋,以备必要时检查。
4、手术病人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1)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严格核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采集血样,不得有误。
(2)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患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护士取血时与输血科人员进行正确核对:
①持输血记录单与病历或诊断牌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确认输血患者。
②输血记录单与血袋标签逐项核对,包括科室、患者姓名、病案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献血者编码、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确认输血记录单和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一致。
③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④检查、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4)输血前核对
①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持患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份、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编码、血型、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
②让患者自述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经核对无误后,开始进行输注。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技术,使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6)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份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7)连续输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需用0.9%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管路冲洗干净。
(8)输血时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9)血液输完后,空血袋交数学科在冷藏下保留24小时。
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
(10)血液送到病房后应在四小时之内输注,不得自行贮血。
(11)如发生输血反应,应按照“患者发生输(液)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进行相应处理。
(12)手术病人术前要查对床号、姓名、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
七、给药制度:
(1)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
(2)用药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
必要时病人(或家属)参与确认。
(3)口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及时收回空药杯。
(4)注射药须做到双签字,静脉用药在瓶上注明患者姓名、床号、药名和质量。
(5)护士应熟悉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过敏、中毒反应立即停止用药。
并报告医生、护理部、药剂科,必要时候做好记录、封存及检验等工作。
(7)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用药安全。
(8)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观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报告护理部及药剂科。
(9)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其了解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
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10)护士长要随时检查各班工作,注意巡视病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健康教育制度: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和护理,有助于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护理人员定期以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形式
(1)个别指导:
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简单的急救知识、妇幼卫生保健、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
可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随时进行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
确定主题。
门诊利用患者候诊时间,病房则根据工作情况及患者作息制度选择时间进行集体讲解。
讲解同时可配合幻灯、模型、图片等,以加深印象。
(3)文字宣传:
利用宣传栏编写疾病预防要点及各项指导等,标题要醒目,内容要通俗易懂。
(4)座谈会: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组织患者对主题进行讨论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5)展览:
如图片或实物展览,内容应定期更换。
(6)视听教材:
利用幻灯、投影、录像、广播等听设备在候诊大厅及住院患者活动区域进行宣教。
2、健康教育内容
(1)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①医院规章制度:
如查房时间、探视制度、陪护制度、膳食制度等;②病室环境:
作息时间、卫生间使用、贵重物品的保管及安全注意事项、预防跌倒知识、呼叫器的使用等、;③相关疾病知识宣教:
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及指导,围手术期宣教、疼痛管理、康复技术指导、安全有效使用医疗设备;④出院指导。
(2)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①一般性卫生知识;②生活方式方面的指导;③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知识;④常用药物的用药知识等。
3、健康教育流程
(1)评估健康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
(2)制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
患者/家属与护士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3)拟定适宜的健康教育内容。
(4)根据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的形式(5)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6)对健康教育结果进行评价。
(7)记录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九、消毒隔离制度:
1、护理人员上岗时要衣帽整洁,穿护士鞋;操作前后要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戴口罩。
2、无菌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做到—人—巾—消毒。
3、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等按规定时间灭菌与更换消毒液,标记明显。
4、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监护室、隔离室、刮宫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每月空气培养一次。
5、传染病人及保护性隔离病人所住的病室应定时进行消毒并记录;特殊感染的病人严格执行传染病人消毒隔离制度。
6、病床要做到—床—巾湿式扫床,床头柜—桌—巾进行擦拭,用后经消毒液浸泡、相关处理后备用。
7、治疗室、办公室、病室、厕所用的拖把、抹布,应有明显标记,区分使用及放置。
8、凡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等物均按处理办法执行。
9、凡乙肝,丙肝病人,均要实行床边及用具等隔离制度,做好病人一览表有标记。
10、病室冬季也应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每周空气消毒一次。
11、医用垃圾及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符合要求。
十、手术访视制度:
1、手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到病区查看次日需手术的病人、病历,了解病情及相关信息。
2、针对病人情况,做好心理护理,解除其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密切配合。
3、手术室护士应使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向病人介绍手术有关知识,合理解答病人疑问。
4、了解手术术式及病人有无特殊情况,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5、术后2-3日内回访病人,检查手术病人皮肤及穿刺点有无异常,观察切开愈合情况,安慰病人,以利于病人康复。
6、做好术前术后访视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并交接。
7、记录单要求全面、准确、整洁。
8、护士长每月检查访视工作完成情况并记录。
十一、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1、各项护理文件书写要及时,准确,真实。
2、护理文件由病房护士长管理,护士长不在时,由办公室或值班护士负责。
3、病区护理文件摆放有序,各种病历表格均应排列整齐,病历不得撕毁、涂改或丢失,用后归还原处。
4、病人不得自行携带病历出科室,出院或死亡后,病历按规定顺序排列。
5、医嘱本、交班记事本按规定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保存一年。
6、护士长应每日检查护士交班报告,每周检查各种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1-2次。
7、护士质控小组每周检查书写质量,及时整改,每两周评价一次。
十二、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1、凡病情危重,危及生命或难度较大手术和新开展的手术以及死亡病例,均应进行护理病例讨论。
2、讨论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士主持,病区护士均应参加。
3、讨论时由责任护士汇报病史,介绍病人病情,目前采取的护理措施、效果,并提出问题。
4、主管护士及参与的其他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并结合病人的护理情况,提出个人对护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5、外科大手术病例,要讨论病人的术前、术后护理,预防术后病人可能出现的护理并发症。
6、对死亡病例的护理讨论,参加抢救的护士,要汇报抢救的经过,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就抢救配合,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护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7、讨论情况分别记录在护理病例讨论记录中。
十三、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部每季组织全院性的业务查房一次,以讨论解决危重,疑难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科室护士长每月组织护士业务查房一次,检查护理质量,研究解决疑难问题。
3、护士长、责任护士每周随同医生和科主任查房1-2次,以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修订护理计划。
4、坚持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制度,按护理部要求值班护士长每周三次查房(白、中、夜班),以了解各班及节假日护理工作和护士在岗情况,协助解决紧急突发事件。
5、护理查房有记录,定期讨论总结,不断改进工作。
提高护理质量。
6、护理部主任每月参加一次院长行政查房。
十四、护理会诊制度:
1、凡遇疑难病例,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由病房护士长向护理部提出会诊申请。
2、申请科室填写护理会诊记录单,注明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概况、请求护理会诊的理由等,填好后经护士长签字,打电话通知护理部。
3、护理部负责会诊的组织协调工作,确定会诊时间、通知申请科室并负责组织有关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会诊。
4、对于一般性会诊,病房护士长可直接与会诊科室联系进行会诊。
5、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具备会诊资质,并及时参加。
6、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会诊单上,注明会诊完成时间和会诊人姓名。
7、护理会诊工作应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负责。
8、护理会诊记录单随患者护理记录一并保存。
9、会诊科室护士长统计每月会诊工作量,并随月报表上报护理部。
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1在病人入院时,佩戴“腕带”,详细填写腕带中的信息,包括姓名、科室、性别、住院号、床号、年龄、族别,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应在“腕带”与“床头卡”中标识,小儿科、新生儿科可制作手腕带,保证查对的有效性。
1.2规范使用床头卡,患者的固定信息如姓名、年龄、民族、住院号、医保类型、住院日期等填写在床头卡上半部分,其他动态信息如护理级别、饮食、输血病人血型、手术、置管护理、造口护理等各种动态信息填写在床头卡下半部分,予以警示提醒。
方便医护人员更好的识别患者身份及相关信息。
1.3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或提供任何其他治疗和操作时,认真落实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住院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并核对处置单信息与腕带、床头卡信息是否一致。
1.3.1对清醒的病人进行查对时,有病人自己报姓名,护理人员查对处置单、诊疗卡、腕带、床头卡等信息识别患者身份。
1.3.2对昏迷的病人进行查对时,由陪护报病人姓名,护理人员查对处置单、诊疗卡、腕带、床头卡等信息识别患者身份。
1.3.3患儿输液或各种处置时,由家长报患儿姓名、年龄等信息。
1.4输血病人,认真核对输血单信息,并履行谁执行谁签名制度。
输血前、输血时必须两人核对签字,完后24小时内护士长/办公室核实并签字。
配血一次一人一管,输血一次一人一份。
1.5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交接)的患者识别措施,严格执行专科交接登记制度。
1.5.1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