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275036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34.26KB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
课型:
讲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
(2)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
教学方式:
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诗中有这样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因其用谐声双关表情达意而显新颖、可喜。
大自然的晴雨天气真的像人的感情那样捉摸不定吗?
除了天气预报,人们还根据什么识别天气变化呢?
是的,还可以通过空中飘浮的云彩,那么到底怎样通过云彩预知天气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从中学习解读天气变化的知识。
(板书文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解释词语:
峰峦:
山峰和山峦。
预兆:
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
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均匀: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崩塌:
崩裂而倒塌。
弥漫: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
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
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万态:
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变化无常:
没有规律的出现新的状况。
三、初读,整体感知:
读课文,整体把握:
1、从题设疑:
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
2、梳理结构:
(1)你能迅速判断文中哪些段落在具体地介绍根据云的形态和光彩来预测天气情况吗?
提示:
学习说明文要注意那些概括性强的段落、句子,这种句子一般在段首。
根据这些关键性的句段,就能迅速把握全文。
(文章按照总分总的关系展开说明: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第2段是3、4、5段的“纲”:
“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
第3段照应“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又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和天气的关系。
第4、5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第6自然段开始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
(2)完成结构图(投影)
四、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1、练习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不同形态和不同光彩的云的特点。
自读课文,认识各种云的特点及其和天气的关系,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
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
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学生回答,幻灯片同时展示云图)
其他示例:
(1)当积云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时就变成了我,我是积雨云,然后我越长越高,慢慢变黑,最后我整个倒下了,这是乌云弥漫、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下起了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或者龙卷风。
(2)我是卷层云,是在连绵的雨雪来临之前出现在天空的一层薄云,看到我,请大家出门前带上雨具。
(3)我的绰号叫“毛玻璃”,是由卷层云积聚而来的,透过我看天就会模糊不清因而得名,其实我的真名叫“高层云”。
雨雪都是我的好伙伴,常常和我形影不离。
教师总结:
在“各种云”的介绍中,我们不仅认识了云,而且也学会了看云识天气。
2、完成表格,进一步了解云和天气的关系。
3、请问今天天空挂的是哪种云,将会有怎样的天气?
4、品味欣赏
这篇文章有很多美点,小到一个词语、句子,大到几个段落,可谓俯拾皆是。
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只就文中的某一点进行赏析,也可以不用此句式,自己随便说。
(学生回答)
(1)运用修辞手法
比喻:
开头连用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姿态万千。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密切,说明看云可
以识天气。
“有时像一片洁白的羽毛”,用比喻手法,说明卷云的洁白和轻盈。
“像棉花团的白云”,用比喻手法,说明积云的形态。
“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运
用比喻,动态的描摹卷云的产生。
“卷层云慢慢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
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通过比喻,动态的描摹高层云的演变
过程和形态。
好处:
这些比喻,一具知识性,用形象的比喻描摹分别说清了四种薄云
各自的形态特征;二是形象性,便于读者理解,可读性强。
拟人:
“最轻盈、站得最高”用拟人手法,将卷云人格化。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
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运用拟人,动态的描摹雨层云的演变过
程和形态。
好处:
这些拟人手法,动态的描摹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低而厚密的云形成
演变过程,既有知识性,又有形象性,可读性强。
谚语: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
晕,天气就会变坏。
“东虹轰隆西虹雨”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
将会有大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说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
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好处:
运用谚语来说明光彩与天气的关系,显得准确、生动、简洁。
说明方法:
例如:
分类别:
将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类加以说明,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打比方:
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作比较: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好处:
将事物事理说明得更加清楚。
词语准确:
(1)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表示时间的词:
迅速、不一会、顷刻、马上……说明变化速度之快,用词又不雷同。
(2)文章最后两句话“但是,天气的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它与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时’等词是相照应的,表明使用词语的准确性。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还可以通过“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小组讨论并交流。
六、总结:
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
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
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作业:
1、仿写
示例: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__,像__,像___。
月光照在地上,像__,像__,像___。
暮色四合,周围的群山,,像__,像__,像___。
2、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 初中语文 年级 上册 22 看云识 天气 公开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