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7258536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37.35KB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湛江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必修①、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史前考古的一系列重要发现,随着史前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深入,外来文化因素的不断输入对中国早期文明形成所起的作用,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进而拓宽了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视野。
首先是史前青铜之路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青铜冶铸技术随着西方人群向东方的迁移,距今4000年以前进入新疆,在东天山地区与东来的彩陶文化碰撞与融合,创新出了具有中国西北原始萨满文化特质的青铜器群。
新疆东天山地区形成的青铜文化,很快向甘青地区传播,在甘青地区快速发展起来。
学术界早就注意到偏居西北的甘青,史前青铜器群出现年代比中原早,冶铜技术发展到相当高度。
有的学者认为这里是中国早期青铜技术发展的孤岛,有的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它们的出现与史前东西文化交流有关。
中国西北系青铜器群形成后即向北向东传播。
北向的一支,主要是沿着黄河,传播到长城地带和中国北方的其他地区,肇夏商之际中国北方系青铜器形成之始。
东传的一支,很快进入华夏文明诞生的核心区晋南和豫西一带。
其次,是小麦的东传。
至少从距今4000年的夏代或更早的时候开始,北方黄河中下游区域,突然开始种植小麦,并快速普及,改变了中国北方地区以种植粟类农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的结构。
新疆罗布泊的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小河墓地以及东天山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在不迟于公元前2000年,新疆天山地区古代居民已经广泛种植小麦。
中原地区突然在夏代或略早开始普遍种植的小麦,当由西方传入。
另外,中原地区小麦普通种植还引发更深层的学术问题。
因为小麦是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小麦的大面积种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
由西方引进的小麦种植及相关的灌溉制度,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是否存在内在关系,值得深入思考。
其三,器物交流的背后,反映的是人群的迁徙,甲骨文学家胡厚宣认为,甲骨文提到的“土方”为夏民族。
西域史学家余太山进一步说明,夏禹所统治的“土方”族群,实际上就是吐火罗人,他们曾生活在豫西和晋南。
欧美多数学者和中国部分学者认为,吐火罗人的一支在夏代或更早的时候迁居天山,罗布泊小河墓地那些保存相当完好的人类干尸,为吐火罗人的遗骸。
这里,如果胡厚宣论证的“土方”为夏民族可信;余太山所论禹治下的“土方”就是吐火罗不虚;小河干尸是吐火罗人遗骸之说也能成立。
那么,吐火罗人为什么在夏代突然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区域,它们的到来又对夏文明的最终形成起到过什么作用?
由此引发中华早期文明形成过程讨论中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摘编自刘学堂《拓宽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视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深入研究史前时期东西文化的交流,可以拓宽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视野。
B.中国西北原始萨满文化特质的青铜器群是东西方青铜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
C.传到晋南和豫西一带的青铜器群是夏商之际中国北方系青铜器形成的源头。
D.青铜之路和小麦东传的研究,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从三个维度探讨东西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影响,层次分明。
B.文章第三段论述小麦的东传,主要是为了证实相关的灌溉制度当由西方传入。
C.末段用几个学者的观点作为论据,论证了东西方器物交流反映的是人群的迁徙。
D.文中大量的引用论证,使论证更为严密,体现了作者不妄下论断的求实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系列的事实证明,中原早期文明的形成过程,有遥远的西方外来文化因素的参与和渗透。
B.中国西北系青铜器群比中原青铜器群的出现要早,这很有可能与史前东西文化的交流有关。
C.除开史前青铜器和小麦之外,其它器物跟随人群迁徙到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可能性比较小。
D.“土方”“吐火罗人”和小河干尸的论证将引发关于中原早期文明形成中更深层的问题。
【答案】1.A2.B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原文找到需要理解的重要概念,然后结合原文理解重要概念,并浏览选项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一般采用直选法或者排除法。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中国西北原始萨满文化特质的青铜器群是东西方青铜文化碰撞融合的结果”偷换概念,原文为“青铜冶铸技术随着西方人群向东方的迁移,┄在东天山地区与东来的彩陶文化碰撞与融合”。
C项,“传到晋南和豫西一带的青铜器群是夏商之际中国北方系青铜器形成的源头”张冠李戴,原文是“北向的一支,┄肇夏商之际中国北方系青铜器形成之始”,将“北向的一支”与“东传的一支”混为一谈。
D项,“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无中生有,原文无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主要是为了证实相关的灌溉制度当由西方传入”说法错误,根据文意可见,原文论述的重点仍然是“小麦的东传”而非“灌溉制度的传入”。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本题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项,“其它器物跟随人群迁徙到黄河中下游区域的可能性比较小”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故选C。
【点睛】第2题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
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
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
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他那时刚刚勒上了头一条红腰带。
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
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条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投考中学。
领着他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和他一起去投考的有20多个同学,他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
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
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支毛笔和一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
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
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来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
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何况是一双早已磨薄了的旧布鞋的鞋底。
在他没有发现鞋破脚破之前还能撑持住往前走,而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
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
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
他终于下狠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不知有多少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
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
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
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
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天哪!
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哩而根本不用双腿走路!
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步蹭血地踯躅!
他无端的愤怒了:
不能永远穿着没有后底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
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地不疼了,似乎那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者……在离考场还有一二里的地方,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忍睹的两只脚后跟……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
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最初以为红腰带是避灾祈福的吉祥物,能带来好运,但经过“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他认识到真正的好运是用双脚走出来的。
B.作者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再浓厚的亲情终究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C.作者“愤怒了”是因为看到火车上的情景,想到自己和火车车厢里的人的差距,所以激起一种决心直面疼痛,从而改变命运的勇气。
D.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作家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5.文中作者这一次“人生之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文章以“汽笛·布鞋·红腰带”为题有什么好处?
请简析理由。
【答案】4.B5.①第一次旅行,激动兴奋,难以入眠;②鞋底和脚后跟被磨破时,因担心被嘲笑而感到卑怯;③布巾被磨烂,课本也都被撕光时,感到绝望崩溃;④听到火车的嘶鸣,惊惧茫然;⑤看到他人坐着舒适的火车跑,自己却穿着穿底的布鞋蹭血踯躅,感到愤怒;⑥咬牙重新举步,决定直面疼痛,改变命运,变得坚定勇敢。
6.①标题是文章的线索,本文围绕这三个词(事物)来展开故事。
红腰带是开端,布鞋是主体,汽笛是升华;②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一定的阅读提示;③有象征意义,暗含主旨。
“红腰带”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布鞋”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
“汽笛”象征着遇到挫折时的警醒与启示。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考查内容涉及理解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主旨等各个方面。
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其次明确结构,关注手法;最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
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
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
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B项,“暗示了再浓厚的亲情终究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曲解文意,根据原文,“‘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这一情节并没有暗示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只是表现了生活窘迫。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来说,要先梳理故事情节,抓住了故事情节就抓住了归纳概括要点的突破点然后要分析小说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内心世界,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都是需要重视的线索。
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这一次“人生之旅”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梳理情节,依次找打表现心情的内容概括即可。
“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表现出他第一次旅行,激动兴奋,难以入眠;“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脚跟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说他鞋底和脚后跟被磨破,因担心被嘲笑而感到卑怯;“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
┄直到课本被撕光,他几乎完全绝望了,脚跟的疼痛逐渐加剧到每一抬足都会心惊肉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说他布巾磨烂课本撕光后,感到绝望和崩溃;“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惊惧慌乱而茫然四顾”,说他听到火车的嘶鸣,惊惧茫然;“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哩而根本不用双腿走路!
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步蹭血地踯躅!
他无端的愤怒了”,看到他人坐着舒适的火车跑,自己却穿着穿底的布鞋蹭血踯躅,感到愤怒;“咬着牙重新举步┄似乎那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者“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也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
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说他咬牙重新举步,决定直面疼痛,改变命运,变得坚定勇敢。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认真作答即可。
本提要求简析文章以“汽笛•布鞋•红腰带”为题的好处。
首先,文章是围绕这三个词展开故事,先写了红腰带,主体部分写了布鞋,最后写了汽笛,标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整个情节贯穿起来,结构严谨;从读者角度来说,这个标题在高度概括内容的基础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既留有一定的悬念,又给读者一定的阅读提示;从主题角度讲,这三个事物具有象征意义,并且暗喻主旨,“红腰带”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禳祸乞福的吉祥物,文章结尾说“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一方面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也象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布鞋”在文中磨破磨烂,象征着艰难窘迫的生活现状;“汽笛”让他惊惧茫然、愤怒、更让他直面疼痛,变得坚定勇敢,象征遇到挫折时的警醒与启示。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
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
”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11”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45亿元。
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
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
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
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及水平较低的地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
从软件看,在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使用率也远近低于城镇网民。
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5日)
材料四:
11月24日上午,在第三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兴仁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先红介绍了兴仁市的基本情况。
兴仁市于2018年8月撤县设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这里享有“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等称号。
下一步,兴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杭州筑家易集团董事长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
比如精选一乡一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卖出去。
科技还可以赋能生态宜居。
比如建设平安乡村、素质乡村,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
在健康医疗方面,科技也可大有作为。
比如可以打造专家远程在线系统,不用跑城里就可以连接专家服务乡村。
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则分享了高校的举措和思考。
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
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摘编自“北国网”2018年11月26日)
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2-2017这五年间,我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说明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B.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增长率最高的是2015年,接待人数比前一年多了近一倍。
C.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的增幅总体呈上升趋势,五年中,接待人数的增幅最低的是2016年。
D.2017比2012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几乎翻了两番,这说明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这些都得益于科技的支撑。
B.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又比较复杂,再加上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
C.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以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D.杨斌认为,要让科技在提升农村影响力、赋能生态宜居、完善健康医疗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以此来振兴乡村经济。
9.“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
请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答案】7.C8.A
9.①坚持发展科技,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②加快农村产业调整,以适应新格局的需要;③加快农村的网络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④打造绿色生态小镇,拉动乡村旅游的发展;⑤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带动乡村经济振兴;⑥鼓励大学生下乡,与农民们共建美丽乡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的增幅总体呈上升趋势”表述有误,2015年之后增幅是下降的。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项,“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范围扩大,原文是“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并不是指我国所有的农村地区;C项,“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以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曲解文意,这些措施都是兴仁市已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后的下一步计划,并不是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D项,“杨斌认为,┄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属于张冠李戴,原文说“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可见“打造一乡一品平台”不是杨斌的看法。
故选A。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答案来源于材料,但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本题要求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据材料一“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概括出坚持发展科技,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概括出加快农村产业调整,以适应新格局的需要;据材料三“农村网民的使用率也远近低于城镇网民。
这些问题制约着┄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概括出加快农村的网络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从材料四“兴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概括出打造绿色生态小镇,拉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可概括出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带动乡村经济振兴;“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可概括出鼓励大学生下乡,与农民们共建美丽乡村。
。
综合一下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湛江市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 调研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