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docx
- 文档编号:7254795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95
- 大小:133.21KB
高三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docx
《高三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
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
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
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
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
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
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
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
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
“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
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2.依据前后句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句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也是解释词语的依据。
例1:
……当我还不曾和他相识时,时常听到有人议论他:
“鲁迅多疑。
”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总之,鲁迅是不容易接近的,还是不去和他接近好。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次一次的造谣毁谤,也可以将真相埋没。
我于是相信了,不敢去接近他。
(唐弢《琐忆》)
在这段文字中,“议论”是什么意思呢?
文中所说“议论”的内容不是事实。
接下来引用一个成语并加以分析,再则“不敢去接近他”与上文“总之”领起的句子相对应。
据此可知,这里的议论,就是造谣毁谤。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例2: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鲁迅《拿来主义》)
文中“抛给”是什么意思呢?
鲁迅说“抛给”不同于“抛来”,但可称为“送来”。
这“送僵”是什么意思呢?
跳过一段才说“送来”的具体内容。
根据“送来”的东西可知,“抛给”就是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
如果不作这样的分析,“抛给”的语境义是说不清楚的。
三、理解重要词语应注意的问题
理解重要词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脱离语境,望文生意。
这里换一个角度说三点:
1.注意相同词语的不同指向
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是明确甚至是单一的,但是作者在运用的过程中往往赋予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辨别。
譬如1997年高考全国卷所选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首段共用了五个“内容”,要求辨别其中的三个“内容”所指是否相同,这就不能仅看词面而妄断,需要运用上面所介绍的方法加以辨别。
2.注意不同词语的相同指向
有一些词语的词典意义毫不相干。
但是作者为了追求语言的变化,有时会给不同词语以相同的含义。
譬如“辖制”和“影响”的词典义是不同的,但在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却有了一致的意义。
都是表示“管束“的意思。
像这样的语言现象不能不分外留心。
3.注意非词语题所涉及的词语
文章中的有些词语,命题并不是放在词语解释题中考的,而是其他试题涉及的,这也应该注意。
譬如2001年所选《铜奔马正名》第17题要求辨别“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原文运用“未惬人意”、“更属不妥”,而选项改为“不能令人满意”、“更逊一筹”。
有一些考生却不能认定其对错而误判。
又如2003年第10题是一个“推断题”,不少考生看不出“台风将远离日本”与原文“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之间的差异而误判。
四、典型试题分析
门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
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
也许是修管子的工人就在你外出之时已经来过,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
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
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门有各种各样。
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
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
更有活板门、滑门、双层门、后台门、监狱门、玻璃门……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而是一扇窗户。
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当侍者用托盘端给你晚餐时,他欢快地用肘推开推开厨房的门。
当你面对上门推销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
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
牙医的那位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作好了准备。
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
“是个男孩!
”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
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
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
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
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
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
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
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
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
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
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
一扇门轻轻关上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
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犹在,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
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又绝望地把门关上。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
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1)作者开头说: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答:
“开门”的含意是:
“关门”的含意是:
(2)第三段中,作者说: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请联系“门”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答:
(3)请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
①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
②开门和关门是生命之严峻流动的一部分。
③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
①
②
③
这2001年高考全国卷第II卷现代文阅读的前三题,这里只说第1题,其余两题后文将会用到。
这篇散文题为《门》,阅读全文可知,“开门”和“关门”是与文章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两个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含意仅仅依靠当句和首段是无法作出解释的,只有读到第六段才能找到形成答案的依据。
这就是:
“开门是一种神秘的动作:
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
”“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
”根据后一句,“开门”可解释为“意味着一个结束”。
根据“关门”的含意可以推知“开门”的含意义一是“意味着一个开始”。
关于“开门”原文“动作”后的冒号领起两个“某种”,可见它还有一个含意。
“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实际是说“预示着一个新的发现”这样“开门”的含意便解释完备了。
当年有不少考生摘抄“开门是一种神秘的动作……”作答,这是不行的,因为它并没有将开门的含意直截了当地“解释”清楚。
五、练习与答案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考究中国古代美学的过程里,我们的注意力常常给名牌的理论著作垄断去了。
不用说,《乐记》、《诗品》、《文心雕龙》、诗文话、画说、曲论以及无数挂出牌子来讨论文艺的书信、序跋等等是研究对象。
同时,一个老实人得坦白承认,大量这类文献的探讨并无相应的大量收获。
好多是陈言加空话,只能算作者礼节性的表了个态。
叶燮论诗文选本,曾慨叹说:
“名为‘文选’,实则人选。
”一般“名为”文艺评论史也“实质”是“历史文艺界名人发言纪要”,人物个个有名气,言论常常无实质,倒是诗、词、随笔里,小说、戏曲里,乃至谣谚和训诂里,往往无意中三言两语,说出了精辟的见解,益人神智;把它们演绎出来,对文艺理论很有贡献。
也许有人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东西不成气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发的偶见,够不上系统的、自觉的理论。
不过,正因为零星琐屑的东西易被忽视和忘记,就愈需要收拾和爱惜,自发的孤单见解是自觉的周密理论的根苗。
再说,我们孜孜阅读的诗话、文论之类,未必都说得上有什么理论系统。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思想史罢。
许多严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学系统经不起时间的推排销蚀,在整体上都垮塌了,但是它们的一些个别见解还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时效。
好比庞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坏,住不得人了,而构成它的一些木石砖瓦仍不失为可资利用的好材料。
往往整个理论系统剩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只是一些片断思想①。
脱离了系统而遗留的片断思想②和萌发而未构成系统的片断思想③,两者同样是零碎的。
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懒惰粗浮的借口。
(节选钱锺书《读<拉奥孔>》)
1.“言论常常无实质”的“实质”是指什么?
答:
“实质”是指
2.文中与加点的“三言两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个短语是:
3.文中有三个加点并标了序号的“片断思想”,它们所指是否相同?
答:
①和②;②和③;①和③。
4.“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这一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20世纪高等教育面临挑战
高等教育无论从政府、个人还是各种资源的综合配置来说,都是一项非常昂贵的投资。
因此在美国和其他的地方,目前有一种日渐增加的压力,即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研究必须证明其直接的、实质的经济效益。
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大学的教育也应该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
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应有助于我们的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因此,在哈佛,我们正在复杂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持我们称之为“开化教育”的传统。
哈佛本科生在校4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的领域学习。
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学习。
根据同样的观点,请让我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我所说的基础研究,指的是一种并未考虑其实际应用性,而是源于我们深入自然和人类的激情的科学研究。
本世纪的许多最有实际意义的发现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学者们不是出于追求发明创造的实用性,而是在探索自然界的基础知识。
今天人类在遗传基因领域内的进步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DNA的发现,当时却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发现的巨大作用。
强大工具如激光、硅能、超导、卫星、光学纤维、核磁共振成像的发现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追溯到最初并未考虑它的实用性,而只是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对于知识的探索。
这就是我们引入需要强调的另一个重要挑战,即如何使我们的大学适应一个有众多领域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每一点新鲜见识的增长,均得益于全球知识渊博者之间的合作。
我们希望召集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在兼容不同的观念、看法的前提下,高瞻远瞩,考察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新华文摘》1998年第8期,有删节)
1.作者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教育?
答:
“最好的教育”是一种
的教育。
2.“复杂的情况”是指
3.“同样的观点”是指什么观点?
答:
指的是
4.“基础研究”是怎样的一种研究?
答:
5.作者在提出“另一个重要挑战”之前所阐述的那个“挑战”指的是什么?
答:
附:
答案及简析
(一)1.精辟的见解。
(注意:
“倒是”前后的话是对照着说的,前者“无实质”,后者“说出了精辟的见解”)
2.零星琐屑(不能答“鸡零狗碎”,因它是贬义)
3.同不同不同(①和②是指脱离了系统的,③是指萌发而未成系统的)
4.重视大量陈言加空话的名牌理论,轻视有见解的三言两语)。
(二)1.培养更具有创造性,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理想和洞察力,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原文用“不仅……还”作了阐释)
2.社会要求大学教育和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的经济效益。
(要注意本段论述的针对性)
3.最好的大学教育和研究存在着无法用经济效益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
(“根据‘同样的观点’……”是承接上文而来的)
4.是深入探索自然和人类最基本层次上的知识的科学研究(下句“我所说的基础研究……”就作了阐述)
5.如何使大学教育和研究重视人的全面培养,重视基础研究。
(文章标题的中心是“面临的挑战”。
请注意第二段首句“固然……然而”的作用)
文学作品阅读
在高考的阅测读试中,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指文学散文的阅读。
这是根据下列事实作出的判断:
2000年全国卷《长城》,2001年《门》,2002年《话说知音》,2003年《乡土情结》,都是文学散文。
上个世纪90年代选用的《世间最美的坟墓》、《青菜》、《报秋》,也是文学散文。
春季高考和北京卷也大致如此。
所以,这里主要说文学散文的阅读。
一、文学散文阅读的要领
1.关注作品中的“自我”
有专家说,散文是一种“自我”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中的“我”,是真实而独立的写作的主体。
作者的思想感情、内心波动、情绪变化、心理体验等,都表现得具体而生动,使“我”成为全文表现的“主角”。
读这样的作品,首先要把握住“我”。
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我们阅读它,首先要关注作者在“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时,对托尔斯泰的敬仰之情,对“远离尘嚣,孤零地躺在树荫里”的托尔斯泰墓的赞扬之意,以及作者的审美倾向;读《长城》,你首先得关注“我”对历史上的“长城”有何评价,对现实的“长城”又是如何看待的,对未来的“长城”即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景。
又持何种态度;读《乡土情结》,你首先得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赞美之情,关注作者对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的看法,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写个人对家乡的眷恋、思念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的。
这些,其实就是作品的主要内容。
关注作品中的“自我”,就是关注作品的主要内容,关注作品内容的核心。
正因为如此,所以作品中的“自我”往往就是命题的重点所在。
2000年的《长城》是这样,2003年的《乡土情结》也是这样。
2.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
所谓重点段,就是集中表达作者独到见解、独到感受的段落。
如《话说知音》(参见本讲“典型试题分析”)的第三、四两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由“知音”故事而引发的独到见解;知音越多越好,应该求得更多的知音;艺术的追求应坚持不懈,经历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不应轻易放弃。
又如《乡土情结》的第四段,作者将“乡土情结”上升到对民族向心力的高度来认识。
这些都是作者的独到之处,自然也是文章表达的重点。
我们说不少考生没有真正读懂文章,主要是指没有真正读懂这样一些重点段。
耐人寻味的是,新世纪以来,凡在重点段落上出的题,往往是答得比较差的。
2000年如此,2002年、2003年也如此。
怎样加强对重点段的分析、概括呢?
一是在上下文段的比较中,看作者在该段中抒发了怎样独到的感受,表达了什么新的见解;二是作段内层次分析(有时还要作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分析),归纳层意,概括全段的内容要眯。
拿《乡土情结》的第四段来说,作者先花不少笔墨写百余年来许多人离井别乡、谋生异域的情景,这是写一代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
写这些干什么?
是为了写他们、赞扬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的精神。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那是为了把乡土情结上升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
因此,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
解理解到这一步,自然可以认为读懂了,回答相关的试题不会出现大的失误。
3.注意提高鉴赏能力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文学作品阅读测试的重点之一。
最后一道综合赏析题,固然考鉴赏能力,其他试题也往往兼顾鉴赏。
从鉴赏的重点来说,一般包括谋篇布局的技巧——全文结构特点和写作思路,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等。
所谓“提高”,就是提高结合作品内容和具体语境作具体分析的能力,而不是泛泛而读的所谓能力。
如2003年第22题的D项说:
“‘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许多考生被“旧典活用”、“极富新意”等“动人”词语所迷惑而看不出其错。
其实“鸟恋旧林……”的比喻,几乎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活用,更谈不上新意。
只要把这一比喻与上句“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联系起来看,就能发现这个比喻“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
2000年《长城》第2题第2问:
“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其实只要分析一下第六段的结尾是从“由是人们发现”引出来的,转述的是“人们”的看法,而不是作者与“长城”直接对话,就可以作答。
可惜我们的许多考生徒知“结合语境”的说法,而不会作“结合”的分析。
这一点上确实要“提高”。
二、典型试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话说知音
林非
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
当他将仰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
“巍巍乎若泰山!
”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迸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
“汤汤乎若江河!
”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
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
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孟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
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
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
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
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
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样的记载。
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
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
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
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
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真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少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
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主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答:
20.知音的似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
(1)
(2)
21.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
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散文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的心坎里的知音传说进行评论,表现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智音和艰辛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我们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和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写艺的切身体会。
D.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述了第一段的内容。
E.第一段中“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形象地表达了知音的传说带给人们的美感和鞭策作用。
第1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答案是:
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地感应他的琴声,领悟他的情思。
这是就“知音”的由来出的一道题。
题目出在第二段“这怎么能不让俞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
”一句上。
解答本题,先要认准“这”指代的内容是“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解……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但关键是对这两句话作出概括。
第一句是从钟子期对琴声的感受说的,第二句是从对俞伯牙弹奏出的情思的角度说的。
因此,概括时这两层意思都要有。
自然也不能空泛作答。
第20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答案是:
(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2)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所谓文化,特指精神财富。
知音传说一直在传诵,首段末句说神往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这是一种精神财富。
从《吕氏春秋》、《列子》、《乐府题解》到唐代诗歌,诸多“典籍”中都把它们为重要内容给以记载和传诵,这也是一笔精神财富。
把这些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合,就有了答案。
第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 语文 复习 现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