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6篇.docx
- 文档编号:7248256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6.59KB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6篇.docx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6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6篇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精选征文6篇
【一】
家风是什么?
家风是“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传递与感染;家风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训戒与教诲;家风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清白与淡然。
家风是灯塔亦是船帆,指引着方向也不断在前进;家风是戒尺也是爱抚,鞭策着行为也抚慰着心灵。
家风是长辈的威与爱,家风是游子的情与根,家风是立世的基与石,家风是传承的神与魂。
古语有云: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古往君子何以治国平天下,当以修身齐家为首任。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重视家教是我们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浩如烟海,为后人称颂的也屡见不鲜。
这些家规家训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凝聚成家风,可以说,家风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建构成了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特色。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将许多“不成文”的家风加以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入新时代的道德建设之中,赋予家风时代意义,那么,家风就不仅是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根本,也是社会应倡导和遵循的道德规范。
家风首先体现的是道德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纵观历史,注重家风建设是众多豪门望族、文人志士的立家之本。
翻开历史文化长卷,《颜氏家训》、《诫子书》、《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在民间广为流传。
“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等传世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仅利于自我鞭策,也利于教育子女,更有利于家庭和睦,也无形中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还体现着教育的力量,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般润泽人的心灵。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家风优良,则如沃土育良苗,会让家庭中的每个人茁壮成长;
家风恶劣,则如穷山生歧树,家庭中的个体进入社会后也不免误入歧途。
我们综观千百年传承的家训名言可知,良好的家风会有许多共同点贯穿家庭教育的始终,如:
真诚和善、正直清白、谦让宽容、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家庭和睦、勤奋刻苦、乐于奉献等等,正是这些优良的教育思想,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积极向上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从而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家风还拥有社会标尺的力量,让我们在对比中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也在对比中逐渐弥补自身的不足。
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率结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这些现象是可悲的,这些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以及一个社会,失去了家风的约束,遗失了道德的尺度,人类的道德底线将会无限下滑。
前事不忘,警钟长鸣,让家风发挥道德标尺的力量,才能让人心不断向善,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国力愈发昌盛。
既然家风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那么建设家风就应当成为家庭个体与社会整体共同的目标。
形成良好家风需有人起带头与示范作用,用自身的行为影响身边人与后代子孙。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可见,家风建设有赖于带头人,在家庭中即家长,在社会中即领导。
家庭中,长者要做好“传帮带”,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家长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有意识地延续祖辈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同时又能结合时代创立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终生;社会中,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带头搞好家风建设,教育好子女,身正为范、上行下效,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用自身良好的家风对社会风气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
形成良好家风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
优良家庭典范往往是由家中智慧长者创立,并代代相传补充、践行而成,经历了“加强教育、反复锤炼、注重养成、自觉自律”的基本过程,最后形成一个人与家族的精神财富,成为立足社会的基石。
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灵魂所在,以顽强的风骨支撑着家族的进步与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崇尚的名门望族并非大富大贵等如此功利的标准,更能深入人心的是底蕴厚重、育人有方的家庭氛围。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方式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水到渠成地感染着邻里与社会。
形成良好家风要有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生活环境、学习气氛等等。
居家里外,持家有道,中华民族传承较广的家风家训有“家和万事兴”“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等等,当人置身其中,情感会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以内化,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
古人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可见知书才能达礼,学习方可升华,家风建设中的学风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书香云集,墨香缭绕,茶余饭后,读书看报,培养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中遨游书海,定能收获一份恬淡悠远的心境。
形成良好家风要符合时代潮流,汲取时代力量,紧跟时代步伐,融汇时代精神。
我们知道,历史的传承有着天然的淘汰机制,即筛除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留下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
我们的家风建设也当符合这一条件,让不适应时代的理念湮没与历史潮流中,将具有时代意义与指导精神的家风家训发扬光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汇聚一起的家风可以体现出国家风范的一部分,国家风范又能指导家风的建设方向,紧跟时代,才能不被淘汰。
家风建设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家庭文化特色的外在表现。
民间故事告诉我们:
“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可见,授子女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传承良好的家风,打造进入社会的优质名片,以家风树立个人的道德形象,又以个人的言行举止强化家风的道德内涵。
由此,每个家庭构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家风和家教,千万个家庭组合成一股强大的提升社会道德的合力,家庭走出一小步,社会迈出一大步,中国踏上新高度,这正是家风最具现实意义的体现,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能够为社会和谐做出的切实贡献。
家风就像一棵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荫蔽子孙、传承世代。
这棵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勤奋好学、真诚和善、谦逊包容、尊老爱幼、敬业奉献……
家风就像一条河,浩浩汤汤、横奔流不停、滋润沃土、孕育生命。
这条大河流出不朽传奇:
天道酬勤、知难而进、严谨治学、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家风是家庭延续的基础,是社会风气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缩影,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标尺,影响着营造着社会新风尚。
好的家风就是时下最常谈的正能量,能够为社会输送纯净的血液,为国家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
“家家都有好家风,人人都有真善美”,长此以往,社会的正能量就会得以集聚激发、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也将愈发提高,凝聚家庭力量,倡导家风建设,继承传统文化,创造时代辉煌!
【二】
从我祖父辈开始,记得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总是,我们是普通人家,过好平常生活,处得四邻和睦,求个安稳日子。
他们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做了,庄上人无不夸赞。
在这种安分守己、知足低调的家风影响下,我这一代兄妹五个从不惹事生非、盛气凌人,更不大肆张扬、显功摆好。
我从大官庄到氾水上中学六年,放假回到家里,几天了邻居都不知道。
及至我考取大学,本来是轰动乡村的大喜事,我家也没有为此热闹一番。
到南京上大学仍然埋头读书,毫不声张宣扬。
毕业后不管遇到分配、转干、入党、进城、提拔等什么变化,我都看成是正常的人生阶段,没有一次为此搞过请客祝贺,未想过炫耀扬名,更不去造势攀升。
也许是低调基因的传承,我的儿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县委宣传部长,而他们也甘于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经过生活的磨炼和工作的熏陶,我深深感到,一个人一个家庭选定和保持低调家风是不容易做到的。
关键是要正确认识低调,积极实践低调。
在我看来,所谓低调就是做人处世、建家立业,始终要坚持脚踏实地,面向实际,求实务实,想问题办事情既从实际出发又落到实处去。
这就是低调的基本的核心的要求。
就低调家风而言,家庭成员应当是低调做人而不好出风头,低调持家而不铺张浪费,低调行事而不虚张声势,低调交往而不以势压人。
因此,低调家风遵循的是积极的健康的谦虚的务实的言行。
我们决不能把低调和低沉、低级、低劣、低落、低能、低下、低贱、低俗等混为一谈。
低调家风从理念、修养、境界、思想、风度、气节、作风和礼仪等方面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难怪曾国藩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真正的低调人生,郭沫若要无情揭穿汪精卫、周佛海的伪装的低调俱乐部。
长期的生活实践启示我们,要保持低调、营造好低调家风,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处理好低和高的关系。
比如,低调不排斥高学历,普通家庭出博士的也不少;低调不否认高才能,许多大师名家先默默无闻而后有了成就;低调不背弃高目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奋斗是会到达顶峰的。
所以说,低调做人和高调做事两者并不矛盾,从低调做人出发,向高调做事努力,走好低调路终能办成高调事,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
常言人往高处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低处是出发点;水往低处流,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低处是立足点。
其实对一个家庭来说,低调就应当做到衣食住行低标准,荣华富贵看得轻,功名利禄顺其然,结朋交友淡如水,家中和气邻居好,悲欢离合不极端,忧愁苦难想得开,身心健康第一位。
虽不全面,仅此足矣。
我们看到许多家庭由于背离了低调家风,家境很不理想。
有的在物欲横流面前,盲目攀比新房新车,结果弄了一身债;有的沉迷于及时行乐,整天醉生梦死,结果得了一身病;有的大做空头梦,倾家荡产忙出国,结果有家难归不能尽孝,心怀一生愧。
还有的人过分过量过头地参加跳舞、打牌、喝酒,结果有倒在舞厅的,有死在牌桌的,还有急救在酒后的,此种惨景,又何足道哉。
看到这些社会现实,我总会宣传喝酒不喝醉、打牌不劳累、视频不熬夜,践行量体裁衣、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崇尚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
写到这里我想举几个例子。
巨著《李自成》的大作家姚雪垠总是怀揣一本小学生字典。
世界上有位著名富豪,临终前仅留给他儿子八个字:
树大招风,低调做人。
古时有副对联,上联是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是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极,横批是,低调做人。
这些事例对我很有教诲。
传承低调家风非一日之功一辈之事,今后我将精做小事,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善言小话,因为大话没有实效。
敢管小节,因为小节折射大节。
余生继续坚持身体力行,让低调家风代代相传。
【三】
小时候,记得在我们家的中堂两旁挂着两个条幅,一幅写道:
“诚实无悔,宽恕无怨,和睦无仇,容忍无辱。
”另一幅写道:
“少年不勤奋刻苦,老年一定艰辛;少年能服劳苦,老年一定安逸。
”落款是“曾文正公治家格言”。
据父亲讲,这两条幅是我们家的前辈所书,这也是我们家的家训。
后来,我长大了,读书识字后才知道,这个曾文正公就是历史名人曾国藩,他就是清代重臣,治家极严。
在“文革”中,这两副条幅自然是不见了。
改革开放的今天,客观地评价历史名人,我才进一步了解到:
尽管曾国藩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他的思想对他所处的历史和后世的中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人们所重视。
这两个条幅中所说的“四无精神”和“勤奋刻苦”成了我们家的治家格言,影响着我们家的一代代人。
我父母这一代,从小对我们教育极严,要求我们必须诚实,可以犯错,但决不允许我们说谎。
小时候,每当我们和邻居的小孩玩耍,发生争执时,我父亲是先训斥我们,说我们诸多不是,然后还和别人父母打招呼,说自己管教不严。
因此,我们小时候,感到邻里关系十分和睦。
人家有困难,我们家总是尽力帮助;我们缺盐少米,很快就有邻居主动上门雪中送炭。
现在想起来,这正是“四无”家训的受益啊!
1965年,我从宝中毕业,正是我县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之际,我和许多同龄人踏上去西安丰插队的道路。
记得集中上船出发的那天,许多送行的家长都流泪了,可我的父母却面色冷静,很平和地叮嘱我说:
“孩子,去吧!
少年吃苦好事情,吃苦才能后福啊!
”我牢记父母的话,下乡插队十几年,什么农活都抢着干,从栽秧割麦,到划船运肥,一样样农活慢慢都学会了。
由于我和我的同伴能吃苦、肯吃苦,乡亲们也把我们当着家人一样看待。
他们不但从生活上关心,还从政治上关心,选我当了知青模范,推荐我做了教师。
通过进修后,我在教育岗位上又干了三十几年,如今已退休。
我把家训又传给我的孩子,教育他要勤奋刻苦,因此我的孩子从小学习就很努力,小学、中学成绩都很好,后来上了大学,考上研究生、博士生。
现在国外瑞典皇家研究所工作。
由于刻苦,孩子事业也有成就。
他还常把我们老两口带到国外游玩。
我常想:
我今天能这样幸福地生活,首先要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祖国强盛才有每个小家的幸福。
其次我晚年生活的安逸,也得益于我们家的“四无”家训和少年时勤奋刻苦。
我还要教育我的孩子:
将来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祖国,不要忘记我们家的祖传家训。
【四】
我的祖辈都是农民,他们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
没有像名门贵族、士大夫家族那么朗朗上口、严谨工整的家训。
但就农民的本色:
勤、俭、善、慈,通过他们的口传身教在影响着我们下一辈人。
劳作的辛勤,生活的节俭,待人友善,慈悲为怀,令我们永远不忘。
闻鸡即起,庭院是要清扫得干干净净、草末儿全无的。
生活的节俭,那不必说。
他们虽说不出“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大道理,但知道“三年烂饭,买头牛”,粒粒粮食的不易。
待亲友、待邻居,友善为先,从不计较,从不争吵,即使有点小误解、小矛盾,均以忍让为先,一笑置之。
对孤寡老人,生活困难的人,施以善,予以善。
母亲更是一位慈母,平时省吃俭用,但遇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她从不吝啬。
给我印象极深的是五、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村上饿死了不少人。
邻居家也是几天揭不开锅。
母亲知道后,把家中仅有的几棵大咸菜,装在小水瓢里送给邻居。
你可知道,那几棵大咸菜也我们家度命的食粮。
我们家姐弟八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都能牢记“勤、俭、善、慈”。
后来我们都陆续地参加了工作,父亲又用朴素的语言告诫我们:
参加工作了不忘了我们是农民。
你们记住“不饮过量之酒,不贪不义之财。
”这无华地话语一直鞭策着我们,使我们兢兢业业地工作,本本份份地做人,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
现在他们的子孙已不再是农民,但农民的本色,我们将一代代传承下去,让下代永志不忘。
【五】
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传承至今,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是因家庭背景、文化差异而有不同表现形式。
我的家风没有诗情画意,圣人之言,就叫做多读书、善做事,实实在在过日子。
古人云:
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
我也算是出生于书香之家。
老家在农村,听父母说,我的祖父就曾是白马湖畔有些名气的教书人。
祖父、父辈也都是读书人,我的伯父和父亲还不到20岁,就在家乡从事私塾教育了。
我的家自古以来一直也种些田,且家境一般,但一代代人教子读书,本分、敬业的传统始终不变。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年迈的曾祖母逢人便唠叨:
“养儿不读书,如同养群猪。
”老人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从小读些书,将来立身处事有好处啊!
这些虽显粗俗的话,却给我影响深刻。
我的父母生我们兄弟五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但父母不忘家训,竭尽全力让我们读书,最低也读到初中毕业。
当年这样的举动,连一些好心的乡邻也质疑我父亲,你老先生家里日子过得这么艰辛,为什么不让大些的孩子早些回生产队挣工分?
父亲只是苦笑而不答。
父母对我们的读书、为人要求很严。
学期结束父亲必查成绩单和老师评语,既要有好成绩,更要有在校的好品行。
母亲则更多要求我们从小学会持家、待人,向好人看齐。
我们也总能让父母听到来自学校或社会上好的评价。
父母不仅说得严厉,行事也是堪称表率。
父亲后来在镇上一个单位工作,离家也就十里远。
可除春节外,我们从来见不到他认真休一天假,偶尔晚上回趟家,第二天一早又匆匆赶回单位。
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他说:
“作为单位员工,就应当以单位为家,再说,这也是我家的饭碗啊!
”这种敬业精神,也影响我一辈子。
我早年在乡医院工作,经常是值了夜班,白天还坚持上班,并努力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达到最优。
后来,我转到政府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几乎也是没日没夜地工作,经常写材料到凌晨一两点钟,第二天也照常上班。
自己有时也觉得很辛苦,但与父辈们的工作态度和要求比,也就不算什么了。
那些年代里,我几乎年年获得表彰和好评,也在政治上有了进步,自己还是感到欣慰的。
工作之余,我是从不放松学习的,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看一些专业书籍。
我们是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没有读大学的机会。
在机关工作期间,我挤出时间复习考试,上了大专班,实实在在地完成了十多门学业的考试而获得毕业,也终算是圆了我的大学梦。
我们家这辈人,通过读书学习,都很好地改变了人生。
我有一个弟弟,也是高中毕业后,就从事教学工作了,由于他刻苦钻研教学业务,自学了本科,后来成为我县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和全市的学科带头人。
这些,应该就是与其良好的家风传承不可分的。
现在,我虽然退休在家,仍能一以对峙之的坚持读书看报听新闻,有时还做些笔记,写写心得,牌桌上的玩意我是从不沾边的。
此外,我还热衷于义务参加一些关心下一代的公益活动,接送孙辈读书,还经常免费指导一些慕名而来的学生写书法。
这些让我感到很充实,也熏陶了我们的下一代人。
我那读小学的孙女,学习成绩算不上最好,但她知道节电节水,懂得同情与感恩,举止文明,平时从不乱抛垃圾、不闯红灯,吃饭不落一粒米下地,随手关电器。
已经初步有了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
良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社会,传承好家风,就是传递正能量,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潜移默化传好接力棒,让好家风、好家训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六】
家庭是社会的核心,家庭幸福是国家安定的基础。
古人说:
“家道正,而天下定。
”当前,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中,每个家庭都应立好家规,努力做到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和睦相处、奋发向上,这对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我家是个大家庭,祖孙四代十多口人,分别从事教育、经济、工业等工作,多年来在党的教育和家庭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坚持清白做人,孝敬父母,关爱儿孙,学习进取,自强不息,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廉洁自律,清白做人。
我是离休干部,在职时从事党政工作几十年,主持过一些部门工作,始终牢记党的教诲,坚持理想信念,努力为人民服务,不贪不腐,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当座右铭警惕自己。
同时还不断告诫从事经济工作的儿女,一定要清白做人,切实做到“常在江边走,永远不湿鞋。
”为此,我们获得了一些“优秀”、“先进”荣誉,大红证书鼓励我们不断前进。
二是敬老爱幼,和睦相处。
父母是精神的故乡,生命的绿洲,孝敬父母是做人的起码准则。
我和老伴多年来一直奉养两家的双亲,使他们安享天年,直至辞世。
现在我们老了,但爱在延续,儿孙们对我们很孝敬,经常嘘寒问暖,买衣送食,关怀备至,使我们获得很多安慰。
同时我们也关爱晚辈,以自己的情感和知识,助其成才,为社会效力。
三是自强不息,努力进取。
我家有条祖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先人一直鼓励后辈,不要依赖家庭和父母,而应自强不息,努力进取,这对我们几代人都产生过影响。
我和老伴年轻时即放弃家庭优裕生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我们的子女因受“文革”影响,耽误了学业和前程,但他们没有气馁,而是从逆境中奋起,读电大、读函大,顽强自学,终于成才,小有成就。
在他们带动下三个孙子、女,从小学到研究生一直是勤学苦读,成绩优秀,家庭除供给他们学费和生活费用,从未花过其他钱。
他们毕业后,又都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国家科研、教育、金融等部门。
四是读书求知,跟上时代。
社会在快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一个家庭或一个人,要跟上时代,读书是重要一环。
我们家庭有读书习惯,且相互影响。
家中有一间书房,藏书较多,同时还订了《新民晚报》、《新华日报》、《扬州晚报》、《大江南北》、《读者》等多份报刊,加上电视、电脑,阅读工具和范围较多较广,休息时常常人手一册。
在阅读的同时,我还利用余年,先后著作出版了《风华一代》、《岁月留香》、《华克之传奇》(合著)等书,以饱满的热情讴歌英雄人物和当今千载难逢的盛世。
在历年发表的文章中,还先后被改编成《水乡的春天》和《百变特工华克之》两部电影在全国上映。
《水乡的春天》在2011年,还和著名电影《渔光曲》、《芙蓉镇》等一道,被评为影响全国商业的十大电影。
以上仅是我们家庭的一些简要情况,对照“立家规、正家风、严家教”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们决心向先进学习,向高标准努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承 家风 家训 精选 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