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7247654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3.47KB
读后感.docx
《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后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读后感
《叩问课堂》
读后随想
张力
我的链接:
书名遐想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叩问课堂。
我就在想,这本书到底会写什么,要问课堂,问课堂的哪些方面。
课堂中有什么,有老师,有学生,还有教材,还有共同生成的教学资源,还有什么?
要问课堂,是否要剖析新课程下课堂的特点,它与原有课堂的区别;要问课堂,是否应该关注课堂以外的很多因素,社会对课堂的影响,家长对课堂的看法;叩问课堂,是否更应理性的审视我们(老师和学生以及教学资源)在课堂上的所有行为的动机,过程,结果。
叩问课堂,还要问一些什么呢?
它会经我什么样的启发呢?
读了再说吧!
今天,找开此书,果然有我的想的一些问题的思考,真是所见略同。
全书分为五辑:
莫把课堂当秀场;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课堂教学何以为师生共享;考试成绩究竟是谁的命根。
序中给我的思考非常多,但总结起来是教师应该“站在课堂看课堂,更应该站在教室外冷静的看课堂”,这有点象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
正是序中所说,如果远离课堂,似乎就无法畅谈教育,如果置身课堂,却又无法直面教育。
老师的教育理想总是因为更多的束缚(制度,规章,社会氛围等等)而远离我们最近的课堂,真实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展现我们教育理想的地方,而是展现社会潮流,教育主管部门意志的地方。
课堂的问题非常多,导致课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果说深层次的看,课堂那一瞬间的问题,可能在课堂以外更远的地方生长着,比如,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课堂的神秘不在课堂教学的表象中,而在支撑课堂教学的内在力量中。
那么,它的内在力量是什么呢?
当我们经常用显微镜观察课堂时,我们更多的关注课堂中每一个细节,;然而,当我们借用望远镜观察课堂全过程,我们似乎就更能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更能体会一堂课与一个学生发展的关系。
[并非只有“师爱”才能催生教育]读后
以往,我们非常强调“爱”在教育中作用,因为我相信,我们很多教师都相信,“爱”能开出五彩的花,爱能结出丰硕的果,爱能做到很多........
真的这样吗?
这篇文章似乎给了我们正在用爱,认为用爱可以教育好所有学生的教学习惯一种思考。
应该说我们大多数老师都爱学生,也把无私的爱都给了学生,但是他们领情了吗?
当我们把关怀,关心,生活上,学习上的都给予他们时,学生的表现是怎样的?
他们并没有多少感恩的心情,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用积极的投入来回报老师对他们的关注。
正如文中所举的例子,粉丝们给了歌星无尽的爱,那些大明星们又给这些粉丝们什么呢?
所以,可以这样说,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老师为他们付出了多少,而在于他们对家长与老师是否有真爱。
其实教育更多的建立在教师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与智慧提高学生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进而喜欢你自己。
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绝不是教育有全部。
[探问被师爱遮蔽的教育真谛]读后
我们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其前提是什么?
是要先爱学生吗?
那任何人都可以来教育学生,其实我认为教育的前提是教师首先是一份职业,履行职责就是教育的前提。
因为我们要履行职责,所以我们要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如果首先,你就把教育当成了崇高的事业,也只不过是对履行职责的更进一步升华。
如果我们还把爱当成教育前提,似乎今天我不高兴,今天就不应该上课了。
事实上,强调师爱,是要强调对老师的爱。
因为只有学生对老师有爱,他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正如谈恋爱中的恋人一样,对方的优点,缺点,都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与特点。
[莫把课堂当秀场]
课堂作为秀场,这是当下课堂的一种表现之一。
观摩课,赛课,示范课,此类课更是秀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本文中提到了现在不少学校的推门听课制度,一是造成了老师心理上的一种紧张,更多的是很多老师为了把课更好的秀给听课老师看,于是很多时候,课堂不再以学生为中心,而是以听课者的喜好为中心,不再把学生的发展,课堂的实效看得十分重要,而要做足面子工程。
讨论,互动,探究,合作学习,多媒体,只要一切能博得听课者好评的一切工具都尽量用上,这样就失去了我们上课的最终目的。
当下,我们也发现,很多课堂沉闷,象一潭死水,却效果非常显著;有的课听起来非常入耳,却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见长。
为了解答这种现象,就有前者是应试,后者为素质。
其实这两种情况都有不妥之处。
前都只关注学生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学生独立意识,探究意识,思维能力的培养;后者只关注课堂的热闹,关注学生的生成,其实却并没有落实下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真正的发展。
当我们树立教学为学生,为自己负责的学习态度,教学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
只是教师的脸面而已]读后
先分享书中的一段话: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重要性,犹如人的脸面,不能有丝毫的的污点;虽然脸面于人非常重要,但人也不能只是为了脸面而不顾及其他。
盲目追求脸面的美,这是虚荣;只是追求脸面的美,这是虚伪!
”
作者用脸面来比喻课堂的重要性,其实还是站在他人的立场,也就是说课堂最终是要让别人看的,而且还要看到好的一面。
课堂是要拿给人看的,家长,校长,社会,因为他们都非常关注课堂里发生的一切。
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在课堂里的表现,校长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老师通过课堂自身的发展,社会关注由课堂带给社会的长远影响。
但最终课堂是要老师自己看的,这就是作者后面所说的,透过脸面反映出来的一个人的品行。
其实就美容而言,只顾表面的涂脂抹粉,只能遮住表面的丑陋。
所以更多的美容强调内外结合的统一。
课堂如美容而言,就是要从内到外,做好课堂上的工作。
这就要求老师应该有自己内部入手,广纳资源,悉心读书,积累经验,拓展理论,为能让好一节课打基础。
当我们把内功练好了,于乎好,每堂课的表面,老师们就会从容自若,胸有成竹的面对,积极,机智的去应对。
就象前两天听华应龙老师的课,课堂既有表面看来的课堂上把握与热闹,更有课堂上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提问所反映出来课堂深层次的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有效引导的问题都是寻样深入。
以至于表面上下课早已响起,12点已过多时,但学生依然不愿放下探究的热情,还想和华老师一起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种一堂课里,发展的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更是华老师多年内功的体现。
其实,课堂如脸面,更重要的看脸面背后,你都有些什么,你都为课堂的上脸面做了哪些准备?
这些才能让课堂因学生有效,积极的投入而美丽。
做到这些,正如作者所说,多站在课堂外看课堂内的事,而我却要说,通过课堂要多想想课堂外的事。
跳出课堂看课堂,让我们离课堂远一点,把课堂看清楚;跳出课堂看课堂,更要培育更多的理性。
其实站在课堂,更需要离生活更过一点,让课堂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诠释。
这样,我们的课堂因重新审视而理性,因联系生活,促进学生发展而实在。
论课堂教学的“症状”与“病根”的分野
我们经常会谈到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不自觉的把教学中的问题都往学生身上去推。
同时听课,或者在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们总会把一些教学的问题浅表化,就课堂中的问题谈问题,就这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总会出现一堂课中的问题解决了,但在另一堂课中重复出现。
比如,课堂中的话语权,课堂中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等。
本文围绕三种教学症状:
教学效率低下;课堂互动差;学生课堂参与度偏低来谈它们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关于第一种症状,作者归结为教学设计差,把非重点当成重点,把重点当成非重点。
教师本身的思维不够清晰。
我试着这条思路,想想自己的课堂,也会有这种情况的发生,为什么呢?
其实我想根本的原因,我们在设计课时,是否找准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否挖掘了教材的知识点,我们是否能够准确的把握与调控课堂中的一切偶然与必然因素等等。
再说远一点,造成这些的主要还是老师自身对教学把握,这种把握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足够扎实。
关于师生互动,这是课程改革以来,我们谈得比较多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而言,对于小学的课程改革而言,作者显然是低估这一方面的能量。
现在我们的课堂有了互动,而且有了相当多的互动,老师正在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比较多见的(至少在我的课堂,我们学校的课堂中是比较多见的)。
其实更多的问题是有互动,但是有多少人在和老师和学生互动。
我们看到互动的总是那些思维活跃,语言敏捷的学生,在中国这种大班额的教学中,互动的总是少数人,而更多的是观者或者说是听者。
或许我们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我们采取了自主探索的方法,但效果有多少呢?
这就关注到了作者提出的三个问题,课堂参与度的问题。
我思考的课堂参与和我感受到的学生课堂参与有这样三种:
一是全身心投入,思维,语言,各方面;二是只有表达方面的参与,缺乏有效的内化;三是有的学生你看不到他举手,但是他能跟着你的教学,理解并掌握本堂课你要期望他达成的目标,这种学生或许就是内秀的学生。
一堂课的参与度低无非是学生没有专注于他自己的课堂,没有专注于我们所期望的课堂。
这里有学生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但也有老师的问题。
你的课堂并没有吸引他的眼球,更别说他的大脑,何以有他们参与呢?
作者给出的病根是对课堂参与度,深层次是学生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习惯被动接受,老师是否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还有我们的发言是否就那么自由和不受拘束呢?
解决这些症状与病根的方法,作者提出了三个。
老师层面提高教学能力,从制度层面,提出了师生“共赢”“共责”的制度系统;从学生层面,提升课堂中的幸福感受,诱发其学习动机上。
今天读到了本书的第二辑[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
书中关于学生观方面的看法,很给我启发。
其实他的很多观点,我们都在办公室里谈到过,但是作者站在另一个高度,重新理解和诠释了关于我们在聊天时谈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如何看待学生,我们如何看待好生与差生,我们教好学生,我们如何看待学生的调皮行为。
尽管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但确实对我们反思自己对待学生的一些做法和看法,确实有一定的益处。
以学生的名义解读学生
好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自然的法则,但并不为我们成年人所理解和接受。
我想这是作者这篇文章的来由。
在作者看来,学生们认为,他们自己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实现代教学观,课改理念也强调这一点,我们成年人也认同这一点,却不自觉的做不到这一点。
);他们自己是生活的个体,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工具。
他们自己学生,学生就是学生,并不是成人的缩影,更不是不成熟的成人。
其实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老师和家长总是强调他们要迅速成长,要多学会技能去适应明天社会的残酷的竞争。
于是乎,恨铁不成铁钢,怒其不争总是让我们感到失望。
其实冷静一想,我们的儿童时代是怎么过的,每一个人都要去经历那样一段难忘的时光吧。
今天,同事们,还谈到了学生给我们取绰号的问题,姓石的就叫“胆结石”,姓潘的曰“潘金莲”,姓艾的叫“艾滋病”,姓熊的就叫“熊嘎婆”……等等。
有的老师会对这样的行为大发雷霆,而有的老师则是一笑置之,学生,谁没有干这这事呢?
有时候想起来,学生或许这段时光里总会干点这样的事。
如果一味追究,可能事与愿违。
淡然处之,绰号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最近六年级学生关于谈恋爱的事也是非常多,与一些学生交流过程中,谈到的也就某某某喜欢谁,全班都晓得。
其实,仔细观察,这两小孩子什么事也没有,同学还是同学关系,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人心里有了一点青春期的萌动而已,即便是说两个人有点什么好感,也不过在他们学生的小圈子里过一段时间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说,当我们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某些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他们的想法与做法了。
好生与差生:
教师的一种观念而已
不得不承认,在我们每一个学科老师眼中,总是有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之分。
这并是说是老师的一种观念,这就是一种事实。
对某一学科而言,有学生就非常轻松,而有的学生就非常困难。
比如数学,数感好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学生非常轻松,相反则反之。
但我们又不得不审视另一个问题,对另一个学科而言,数学的好生,可能是这个学生的差生。
这就是所谓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吧。
从智力角度,学生总是会存在不同的差异;从习惯角度,对好生与差生的影响就太大。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的话,这学生本来很聪明,只是习惯太差。
谁能够说今天,牛奶,面包,精心呵护下的独生子女们有多大的差异呢(除却遗传本身),但是就是因为习惯,让同一起路线上的学生,让终点是差距是如此之大。
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从一年级起打下基础,其实更需要家长从家庭角度做做好基础。
越是到高年级,越能显现出好的习惯对学生学习成长的作用。
家长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小孩在低年级时,还能够考出个好成绩,怎么越到高年级,成绩越来越差了。
除开知识的难度问题,学习习惯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好生与差生,的确是老师的一种观念,也是事实。
但更多我们要看到事实背后的东西,我们需要改变什么,需要改变这种事实,提升习惯,让差生别再因为习惯而成为差生。
让因为这方面比较差的学生,在另一方面得到更多的发挥与发展。
教“好学生”和教“好”学生
对于每一个人都是而言,教“好学生”都是大家期盼。
你说谁不愿意教“好学生”,那是假话!
但是,对于教育的功能而言,对教师的期望是教“好”学生。
教“好”学生才体现出教师的价值,体现一个优秀都是教学的功底和教学的艺术。
把一个好班,或者说一批好学生带出来,可能不算特别能干;但是你能把一个大家公认的烂班,或者说一批“差”学生教出来,成为一个个好学生,这才会让大家刮目相看。
文章这个观点让我们很受启发,我们可以教“好”学生,其实我们也可能教”坏”学生,因为,他取决于我们教师教的方向,教的内容。
教“坏”浅一点,可能是知识上的遗漏,方法上的缺失;但如果我们没有从学习品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象一句老话说的,我们教出来的就是“危险品”。
教“好”学生,需要教师一朝一夕的坚持,需要每天细节的重视。
我们能教“好学生”,我们更要能教“好”学生!
让学生走出迷失之境。
为什么学生会在学习中走入迷失的状态,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对自己的成绩无所谓,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同学。
当每次学习总是得到与自己期望值相差甚远的效果,你说它还有信心吗?
每一次学习活动,总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你说它还觉得有意义吗?
当要等若干年后才能反映学习的目标及效果,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行为产生怀疑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一个好的学习过程,学习都必须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每个人在学习上都会产生良好的愿望,我印象最深刻莫过于一次期末考试,我问一位学生:
我想考多好的成绩。
他回答,我想考95分。
结果,它依然考得不理想。
光有愿望是不行的,还需要行动的支持。
其二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也非常重要,再是获得期望有学习效果。
教师绝不要站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进行教学,这样就无法将学生很好的带出迷失的学习之境中,我们更多的需要站中更高的高度上去看待教学,学生才会更有收获。
这就是老师向学生呈现什么学习结果,学生就会有什么学习态度。
教材在课堂教学中为何"反仆为主"
文章主要讲了教材与教材的关系,特别是提到了我应该怎样看待教材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多数老师心中是有数的,特别是对那些已经若干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而言就更有数了。
但是不得不说我们依然对教材有非常大的依赖性。
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对于老师而言,教材不可能替代自己对学科知识的思考,更不可能替代自己的教学 智慧。
一个课堂,只有有了教师鲜活的思考,才可能为学生 提供一个灵动课堂。
为什么今天的学生什么书都读,可就是不读教材,这是教材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教学的问题。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
这篇文章主题就是谁是课堂教学的主人问题。
如果老师在课堂中进得越多,那么势必造成学生独立获取方法,探究意识能力退得越远。
其实我们在想,很多时候教师都喜欢包办代替,比如数学中解题方法,我们总以为讲经学生的方法越多,学生一定就越能干,解题能力就越强。
但实际上是学生 可能每种方法都听懂了一点,却一种方法都没掌握好。
或许有的老师就会教死一点,只讲最关键的方法,当然这种教学的结果只能是学生越学越死。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时老师应该退出来,站在教室的一角,不再展示自己对于学科上的优势,特别是学生面前展现,那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应该让学生走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探究方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让老师成为欣赏学生的观众,让老师成为关键时刻指点学生迷津的的智者,这样老师才会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做到既不“越位”,更不“缺位”。
教师的新装,骗人的"五角星"
这篇文章主要说到了学生的评价问题。
是啊,当五角星成为学生眼中骗人的工具,我们该如何奖励,评价学生的学习呢。
我想到学生老师们另外的一种奖励方式-发糖果,这可能是不是办法中的一种好办法。
既满足了学生虚荣心,还让学生得实惠,两全其美。
然而他起到什么效果呢?
听说中学里面已经实际经济奖励制度,这就更直接了。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到他孩子的学习,他笑着告诉我,他儿子得了一张奖状,名字叫做进步很大,这说明我儿子成绩原来很差,现在有进步了。
可以他又告诉我,他们班上得到奖状的同学占大多数,平均每人2张以上。
象他得一张的,估计实在不知道该发什么奖给他了。
他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他说,奖状领回来后,也就是随手一放,再也不管了。
我们说,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可取之处。
比如大家都在批评的考试制度,如果没有了考试,怎样保证我们公平公正的选择人才呢?
奖励也是如此,五角星也好,糖果也罢,如果能起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激发学生内心学习的强烈愿望就非常好,关键是不要滥发,“过犹不及”,每种奖励方式只有恰当的运用才会起到它应起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