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柑者言.docx
- 文档编号:7245263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4.99KB
卖柑者言.docx
《卖柑者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柑者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卖柑者言
卖柑者言
《卖柑者言》,是一篇古文,作者刘基,文章讲述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无情揭露了元末统治者的腐败弊政,抒发了愤世嫉俗之情。
作品名称:
卖柑者言
作品出处:
《诚意伯文集》
作者:
刘基
创作年代:
元代末年
文学体裁:
议论文
作者简介
刘基(1311—1375),字伯温,以字行,元末明初浙江青田人,明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
刘伯温自幼聪颖异
常,天赋极高。
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
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
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
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
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
评论
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
"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
"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
“吾之子房也。
”[1]
作品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⑴涉寒暑不⑵溃。
出之⑶烨然,⑷玉质而金色。
置于市,⑸贾十倍,人争⑹鬻之。
予⑺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⑻若⑼败絮。
予怪而问之曰:
“⑽若所市于人者,将以⑾实⑿笾(biān)豆,奉祭祀,供宾客乎?
将⒀炫外以⒁惑⒂愚瞽也?
甚矣哉,⒃为⒄欺也!
”
卖者笑曰:
“吾⒅业是有年矣,吾⒆赖是以⒇食吾躯。
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
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
吾子未之思也。
今(21)夫佩(22)虎符、坐(23)皋比者,(24)洸洸乎(25)干城之具也,果能授(26)孙、吴之略耶?
(27)峨大冠、(28)拖长绅者,(29)昂昂乎庙堂之(30)器也,果能建(31)伊、皋之(32)业耶?
盗(33)起而不知(34)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35)斁而不知理,(36)坐(37)糜(38)廪粟而不知耻。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39)醉醇醴而(40)饫肥鲜者,孰不(41)巍巍乎可畏,(42)赫赫乎可(43)象也?
又何往而不(44)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
予默默无以应。
退而思其言,(45)类(46)东方生(47)滑稽之流。
岂其愤世(48)疾邪者耶?
而(49)托于柑以讽耶?
注释译文
译文
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过冬夏也不腐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
放到市场上(卖),价格高出(普通柑橘)十倍,人们争相购买柑橘。
我买了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得像破烂的棉絮。
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
“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将要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招待宾客的吗?
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的吗?
你怎么能做这种骗人的事情呢?
”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
“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
我依靠这个用来养活自己。
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
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
你没有好好的思量啊
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将军坐席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给出(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
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器宇轩昂的样子像是朝廷中有本事的人,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
偷盗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顿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白白地浪费国家粮食却不懂得羞耻。
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谁不是高大的外表,令人敬畏,显赫过人,值得效仿?
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絮呢?
现在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
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
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
因而借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词解
涉:
经过,经历。
溃:
腐烂,腐败。
烨(yè)然:
光彩鲜明的样子。
玉:
像玉石一样。
贾(jià):
同“价”,价钱。
鬻(yù):
这里是买的意思。
贸:
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
若:
像,好像。
败絮:
破败的棉絮。
若:
你
实:
填满,装满。
笾豆:
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
笾,竹制的食器。
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
炫(xuàn):
同“炫”,炫丽。
惑:
迷惑,欺骗。
愚瞽:
愚蠢的人和瞎子。
瞽(gǔ),瞎子。
为:
做。
欺:
欺骗人的事。
业:
以···为职业。
赖:
依赖,依靠。
食(sì):
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夫:
那些。
虎符:
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皋(gāo)比(pí):
虎皮,指将军的坐席。
比,通“皮”,毛皮。
洸洸(guāngguāng):
威武的样子。
干城之具:
捍卫国家的将才。
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
干和城都用以防御。
具,将才。
孙、吴:
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略:
谋略
峨:
高高地,指高戴。
拖长绅:
拖着长长的腰带。
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
昂昂:
器宇轩昂的样子。
庙堂:
指朝廷。
器:
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伊、皋:
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和皋陶(yáo)。
业:
功业。
起:
兴起。
御:
抵御。
斁(dù):
败坏。
坐:
白白地,徒然。
糜:
通“靡”,浪费。
廪粟:
国家发的俸米。
醉:
醉饮。
饫(yù):
饱食。
巍巍:
高大的样子。
赫赫:
显赫的样子。
象:
模仿。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比喻外表华美,内质破败。
类:
像。
东方生:
指东方朔。
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诙谐,善于讽谏。
滑稽(古书中读作gǔjī)之流:
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疾:
愤恨。
托:
假托。
通假字
1.贾:
通“价”,价格。
2.炫(xuàn):
通“炫”,炫耀。
3.食:
通“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4.比:
通“皮”,这里指毛皮
5.糜:
通“靡”,浪费。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⒈吾业是有年矣:
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⒉洸洸乎干城之具也:
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
⒊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形容词用作动词
⒋予怪而问之曰:
以……为怪,形容词作意动
写作手法
托物喻理,(托柑喻人)设辞问答。
文章从一个“欺”字责问开端,一问一答,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增强了说服力。
编辑本段分段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写卖柑者所卖之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我”责问卖柑者的欺骗行为。
第二部分(第3-4段)写卖柑者的辩解与反讽。
第三部分(第5段)写自己的反思。
中心思想
本文是一篇寓言体散文,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相关成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外面像金像玉,里面却是破棉絮。
比喻外表漂亮,内里破败。
虚有华美的外表,实质却一团糟。
金玉:
比喻华美;败絮:
烂棉花。
此成语用来表达贬义,常用来形容华而不实,内涵空洞。
作品赏析
辩才无碍之刘基《卖柑者言》
作者:
冥豫
世界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公平。
其实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首先,没有人愿意来维持这个公平,其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再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有这个能力,他也没有这个时间,把世上人一一称过。
所以就有了际遇这种说法。
因为同做一件事,有人直上青云,有人苦痛挣扎,使人长叹却又无奈,只能归之于际遇。
而有人对这不公平是极看不开的。
豁达二字易书难行。
所以庄子说: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墨子着《非攻上》。
而刘基有《卖柑者言》。
庄子自然是文采非凡,只是就辩才而言,这两句话不够严密。
所谓窃,指拿别人的东西。
而“国”却不是属某人专有的东西。
岂不闻群雄逐鹿中原,唯有能者得之。
“国”本就是无主之物,大家公平竞争,怎么能说是窃呢?
庄子的疏漏在于“钩”很明显是有主的东西,而“国”是否有主却是可探讨的,没有预先证实“国” 是有主的,实在是门户洞开,让人一击即溃。
庄子是怪才,便他的话却不是辩者口吻。
墨子所著《非攻》,是主张国与国之间派兵攻打是错误的。
此文共分三部分来说明这个观点。
与公平有关的是第一部分,即《非攻上》。
墨子下笔,比庄子要谨慎得多。
只为了说明攻打敌国,杀百人,百重死罪这个观点,他就耗费了好大篇幅。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开辩之前先退十里,墨子竟然退了百里!
连杀无辜的人属不义,也要证实一番。
为防被别人钻空子,他费时费力,做了个极长,极严密的连环锁。
从“窃”“桃李”,到“攘人犬豕鸡豚”,到“取人牛马”,到“杀不辜人”,“扡其衣裘,取戈剑”,到“杀十人”,到“杀百人”,到“攻国”。
这七样之间,环环相扣。
采用的是步步紧逼的踏实辩法。
只要你承认了A,就得承认B,然后是C、D……,一步步牵着你的鼻子,让你不知不觉就承认了他的观点。
墨子这个方法,辩则辩矣,可惜没有才,不能令人拍案叫绝。
刘基的《卖柑者言》也与公平有关。
这篇文章认为在朝做官的那些人,没什么真才干,只是欺世盗名,还得享厚禄,是不公平的。
这个观点极难辩明。
大略来讲,要证实两点。
一、在朝做官的人没有才干;二、让这些人做官是不公平的。
其中又有两大难点。
一、在朝做官的人很多,难以一一具数。
二、如列举事实说明做官人没有才干,难免引起争论。
同一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定论。
刘基却是山人自有妙计。
未曾开辩,先来买柑。
假如说庄子是一箭穿心,墨子是刀枪环列,刘基这里却是一片祥和地在买水果。
这水果很妙,普通的“柑”在这时候早就坏了,而杭州的这一位“卖柑者”却有独家秘法,能使这柑放很长时间都不坏。
他卖的柑“玉质而金色”,这叫金玉其外,可是剖开一看,“干若败絮”,这叫败絮其中。
刘基当然要生气了,要是我也会生气,白那么好看,又不能吃,有什么用?
刘基说,你把这“柑”卖给人,是让别人用它来拜祖先,款待宾客,还是用它的外表来骗傻瓜的?
!
你这不是在骗人吗?
!
这一段,就是刘基挖的陷阱。
你假如不知这是陷阱,自然会跟着刘基一起去骂“卖柑者”是骗子;就算知道这是陷阱,也没法去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说什么好话。
通过这个“柑”,那些应该不赞同刘基观点的人,也不管情愿不情愿,都被他拉了过去。
猎物既已进来,第二段就收网!
收网之前,还要摆摆姿态。
卖者笑说,我卖这个也不是一年两年了。
别人买了都合用,怎么就不称你的意。
言下之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虽不光彩,可已是众人默认的,怎么刘基还这么不识时务?
又以刘基的不识时务,冷嘲众人的太识时务。
接着是两句反问。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这两句话真是尖酸刻薄到了极点!
它把做官者分为武将、文臣两种,分别诘问。
刘基是明代人,“孙、吴之略”和“伊、皋之业”经过那么多年的传颂,几成神话,谁能如此狂妄,把自己比做神话呢?
可既没有“孙、吴、伊、皋”的能力,又怎么敢做“干城之具”、“庙堂之器”呢!
《古文观止》在这里评道:
“文臣、武将,何处可置面目?
”只这两句话,就让文臣、武将,有苦说不出,有脸无处摆。
这两句话说得极聪明,极占上风,只是不太厚道,怪不得孔子要说:
“巧言令色者,鲜矣仁。
”
后边又说,“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
这里丝毫不给文臣、武将开口辩驳的机会,不管过程,只问结果。
天下有盗吗?
有。
好,那就是盗起而不知御。
民困?
吏奸?
法斁?
有。
那就是败絮其中了。
“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这就是金玉其外。
于是,刘基作结: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
”,把这“柑”与“文臣、武将”牢牢捆在一起。
“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最后还要冷冷问一句,这些国家大事你都不分辨,偏偏要来管我这小小的柑?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大鸣不平之音。
同样是关于公平的观点,庄子恃才,墨子拘泥,刘基却进退俱有章法,寻出弱点,马上一剑刺去,得理绝不饶人,此为辩才。
古今评点
⒈青田此言为世人盗名者发,而借卖柑影喻。
满腔愤世之心,而以痛哭流涕出之。
士之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者,闻卖柑之言,亦可以少愧矣。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十二)
⒉刘学士盖有慨于缙绅先生,无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故设为卖柑之说,以抒写其意。
玩其文,识见俊卓,调度闲雅,且深厚沉深,不露骨,不伤痕,可垂不朽。
(过商侯《详订古文评注全集》)
⒊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张廷玉《明史:
刘基传》)
参考书目
⒈魏建遒.萧善芗:
《郁离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⒉吕立汉《刘基考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教学方案
一。
教学目标
1、简介作者
2、疏通课文
3、分析内容、归纳课文主题
4、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成语相信好多同学都听过,但不知你们是否知道这个成语的出处及它的意思。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对这个成语的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刘基的这篇《卖柑者言》。
(二)介绍作者
刘基,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在《诚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
他的作品中所反映的的生活,自然也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历史的真相。
他的作品中的不少篇幅就是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以及他们压榨掠夺人民的罪行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
(三)分析课文
1、给下列字注音
溃kuì贾gǔ鬻yù笾biān炫xuàn廪lín醇chún饫yù赫hè
2、解释疑难词
(2)通假字
①贾:
通“价”,价钱
②炫:
通“炫”,炫耀
③縻:
通“糜”,浪费、消耗
(3)词类活用
①业:
以……为业,名词的意动用法
②干:
盾牌,这里是保卫的意思,名词用作动词
③峨:
高戴,形容词用作动词
(4)解释疑难字、词
①涉:
经过②溃:
腐烂
③烨然:
色彩鲜艳的样子④鬻:
买
⑤贸:
买⑥败絮:
破棉絮
⑦实:
装满⑧夫:
那些
⑨斁:
败坏
(5)掌握以下句子翻译
①甚矣哉,为欺也。
②而独不足子乎?
③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
④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3、分析课文
(1)文中说桔子贾十倍,而人却争鬻子,为什么?
因为桔子的外观光泽好、质感好、颜色好(燃然、玉质、金色)
(2)作者是如何来引出本文的议论的中心“欺”的?
通过里外的对比。
(3)刚才我们知道了桔子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哪它里面呢?
“如烟扑口鼻,干若败絮”(比喻)
(4)第三段主要是卖柑者的论述,那么他是针对什么而论述的?
是针对我提出的“欺”字
(5)这个卖柑者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这个“欺”?
两个
(6)从哪两个方面来论述?
论己之欺、论世之欺
(7)卖柑者是如何论述论己之欺的?
他认为,自己只不过为了糊口活命,根本谈不上过分,更何况他认为“世之为欺者不寡,而独我也乎?
”
(8)卖柑者对于论世之欺又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两个
先写武将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再写文官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9)卖柑者对于武将和文官都由外到内进行描述,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縻廪粟而不知耻。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质上却干着欺世盗名、玩忽职守、坐享俸禄的事。
(10)那么这些人和柑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借柑来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与柑一样,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本质是一样的。
(11)对于卖柑者的话,我为什么默然无以应?
因为我只看到卖柑者的小欺,而没看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大欺,不察不思,就贸然责备别人。
而卖柑者舍小击大,不平而鸣,表现了愤世嫉邪的大无畏精神。
其次,那些文武大官的欺骗伎俩比卖柑者不知要高多少倍,论其祸国殃民的危害程度,比起卖柑者,更不可同日而语。
(12)作者为什么要假托卖柑者来针砭时弊?
因为这是由于当时言论不自由,作者欲防止因写此文遭受迫害罢了。
(13)归纳主题
这篇文章以“予”与卖柑者对话的形式,采用托物喻理的手法,通过卖柑者之口,痛快淋漓地揭露元代末年统治机构的腐败。
(四)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课文
2、作业本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实词、虚词,把握疑问句和反问句的句式特征
2、体会寓言体散文的特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如反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对比的手法
3、在讨论中,体会以柑喻人,借柑讽政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
作者刘基(1311~1375),字伯温,为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是元末明初负有盛名的诗文作家,在《诚意伯文集》中共有二十卷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元朝末年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卖柑者言》一文,来自生活,高于生活;以小见大,入木三分;语言生动准确,构思独特新颖,深刻犀利,击中要害,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强教师在教学中以“读”来走近文本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本文时可以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品读法,让学生读读—想想—译译—评评,通过在教师点拨下朗读关键句来整体感知情节;通过分角色朗读来揣摩人物形象,在朗读中体味到文章层层深入的思想;在朗读中体味到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卖柑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