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docx
- 文档编号:723702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92KB
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docx
《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
人文素养读本读后感
大家都度过哪些人文素养读本呢?
读完这些人文素养读本都有什么感受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几篇阅读人文素养读本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为了多在乎一个学生
——《教师人文读本》读后感
以前,很少看此类的书籍,总是觉得这类书籍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真理;总觉得面对她们只有唯唯诺诺,越看越空。
本来也不想读,只不过看到总主编中有于漪的名字,才勾起我翻一翻的欲望,结果这一翻却难以释手。
最开始打动我的是这样一则故事:
暴风雨后,一群小鱼儿被抛在大海岸边,一个小孩把它们一条一条的抛回大海。
一个大人说:
这么多,你救得完吗?
谁又在乎呢?
小孩一边扔鱼儿,一边说:
这一条在乎,这一条在乎。
沉河老师在乎的是生命,也许我体会不到他那对生命尊重的沉淀,但却也拨动了我的心弦。
一群孩子在我身边,有没有一个我没有在乎过?
我从来没有正视过这个问题,现在想来,不得不感到心灵强烈的震撼,继而转向深深的思索……在教育的惯性面前,我似乎没有觉得不妥,司空见惯有时竟成了我们教育日趋麻木的借口。
生命,因为宝贵,让人珍惜;起点,同样珍贵,不可大意!
在学生教育的初始,我又给了我的孩子们怎样的起始和动力,他们有没有因为我的关注而埋下了渴望的种子?
罗素自问:
我为什么而活着?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我也自问: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不仅如此,我还要自问:
我的教育为什么而立?
看完了第一单元后,我说:
为了多在乎一个学生!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遇到”王蒙老师,听他讲述芭尔拜拉的橘黄色的梦。
“我的职业不是教师,我是诗人,在小学的工作只是我的兼职……”。
芭尔拜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让我热血沸腾,她的职业和我相同,但我的心态和她也相同吗?
在美国现实的土地上,电脑、手
机、汽车、美女、迪斯科……红尘滚滚,处处可寻,可这些与芭尔拜拉的橘黄色的梦无关,她生活在自己橘黄色的理想王国里,沉浸在孩子们念诗的幸福感觉中……多少年,我也有这样的梦。
爱自己的教育工作,欣赏孩子们的一切,教书的幸福就在身边,这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心境。
我细细体会这样的感觉,坚信会把这个梦持续,因为我爱我的工作,我在乎我的学生,在乎我在她们心中的感受,也在乎他们在我心中的幸福。
诗人说,人生是歌,人生是酒,人生是梦。
朱光潜先生却说: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
先生真是独立特行,从不拾人牙慧,他让我们“慢慢走,欣赏啊!
”。
是啊,教师的人生也是艺术,教育的艺术魅力无穷。
每次从一年的新生带到二年级,再送到三年级,我总是有些不舍,到不是伤感,而是遗憾,因为我还没有欣赏完。
孩子们成长的那些点点滴滴总是萦绕心头,教学的片段总是不断回放,有的时候在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年龄长了,开始回忆从前了。
读过朱先生的文章才豁然,我是在追逐教育梦想,孩子们就是那我尚未雕琢完成的艺术品,他们是如此的活泼可爱,如此的情趣丰富,如此的可造可塑,而我却只能默默地祝福和期盼。
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上,这才刚刚起步,我希望他们在回看人生的时候说上一句:
那年,那天,那个老师,那句话……。
只有了老师的在乎,才有了学生的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说:
“请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我想,这就是老师的人生艺术和艺术人生。
读过龙应台女士的《百年思考》,才发现
自已原来如此浅薄和苍白。
龙应台女士不仅要我们拥有人文知识,还要具备人文素养。
在她眼中,知识只是工具,不能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和行
为,不能称之为素养。
所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不仅要我们做“经师”,更要做“人师”。
龙女士还说中,文学就像那白杨树的湖中倒影,千变万化,仿佛就是心灵的倒影;哲学犹如迷宫中望见星空,明确方向,引领着心灵航行;史学就是那沙漠玫瑰的开放,朴素平淡,期盼着心灵的停驻。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看不到白杨树水中的倒影,不知道星空在那里,也没有留心过沙漠玫瑰,那就必须要多读一点文史哲!
似乎,这句话就是龙女士为我写的,也好像是对孩子们说的。
启蒙,不就是在绿色的迷宫里头,发现星空的存在吗?
发出天问,思索出路,走出迷宫。
好奇,不就是走在马路边,驻足观察沙漠玫瑰吗?
欣赏神奇,思考原因,找出答案。
兴趣,不就是在小河边,拨动白杨树水中的倒影吗?
感受变化,泛起涟漪,流连忘返。
我可爱的孩子们,我想我会用行动教会你们这些!
希望,将来在我视茫茫,发苍苍,牙齿动摇之际,听到的是你们意气风发,前途无量……因为,我在乎我的学生的未来。
鲁迅先生提醒我们:
“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这样的提醒善意而温馨,我欣然接受。
这本书还没读完,我想我也读不完……
我的学生还没有教完,其实,我多想教完……
书,读不完,谁在乎?
呵呵
老师在乎学生有没有读完……
《新人文读本》读后感
桑桑是一个小男孩,他喜欢做出一些夸张的事.而六年的小学生活却让他没齿难忘.在这六年中,他经历了无数感人的故事:
这些男女无瑕的真情,同学间天真的友情……他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了:
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种子.陆鹰是个长着光光脑袋的孩子,因此,大家都叫他”秃鹰”,他充满无助与孤单.被叫”秃鹰”的他常常小镇水码头最低的石阶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发呆?
流泪.但是,他却凭着自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谁说没头发就丑,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对尊严的执著坚守上的.可见,孤单?
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解药”纸月是个内向、善良的小女孩.她的心灵如同皑皑白雪般纯洁.她没有爸爸妈妈.只有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慈祥的奶奶.为了不让奶奶为自己担心,当板仓小学的男生欺负她时,她没有告诉奶奶,只是自己默默流泪.直到桑桑帮助她把板仓小学的男生打跑后,默默无闻的她才露出一丝微笑.善解人意的她话不多,却总能帮助别人.不要认为内向是一个缺点,有时,默默无闻却是最可爱的.白雀是一个十分漂良的姑娘,她有一副好嗓子,不洪亮,不宽阔,但银铃般清脆.她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这就是真正的美.初次看到细马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只马的名字,但后来才知道他是岳二爷与岳二妈从岳大爷家带来的岳大爷最小的儿子.他长的很精神,喜欢笑,十分爱说话.在油麻地小学,他变了,变的孤单,无助,没有人听的懂他满口的江南口音,他感到一个哑巴才有的压抑.他是那样的可怜.这使他不想再上学,他去放羊,以此来填空他最脆弱的地方.几次交谈,使桑桑和他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他那顽强的品质十分另人敬佩.这本书魔力般的吸引了我,我与文中的小主人公桑桑同乐同悲.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我哭了,第一次为书中的主人公而哭,我怕,怕桑桑会死掉,我对着天祈祷,保佑桑桑能够度过难关.人生无处无真情,在《草房子》里,我看到了另人落泪的真情.
读书笔记
金色的麦地、古朴的房子、苦味的艾叶、寂静的池塘……这就是油麻地。
那里生活着顽皮的桑桑、残疾的秃鹤、不幸的杜小康、执着的秦大奶奶和文静的纸月……他们给油麻地带来了不一样的六年,也给桑桑的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小学经历,让他载着那一连串不平凡的故事告别了这座他朝夕相伴的草房子。
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儿子,他是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他的小学六年,虽然得过一种怪病,但他在那个充满甜、酸、苦、辣的集体中长大,他懂得了除知识外好多好多东西。
这一切,是他的启蒙,是他自己的小学时光。
秃鹤是一位残疾男孩,他以自己的坚强和一丝不苟不仅赢得了汇演冠军,更让同学们信任了他。
纸月的家中只有一位年老的外婆,她的内向和优异的成绩,让老师和同学为之震撼,并让桑桑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
但她突然消失在油麻地。
蒋一轮是一位年轻、受校长青睐的老师,他在与白雀姑娘演出时出现了迷离的感情,白雀的父亲反对,虽然他们暗地里写信并让桑桑传达,但两人最终带着遗憾分开了。
艾叶在风中舞蹈,那苦味是否在怀念那位倔强的秦大奶奶呢?
秦大奶奶与丈夫一生小气地攒钱、买田、盖房、种田,但在即将收获时,丈夫死了,油麻地小学又要在这块地上建造,孤苦伶仃的秦大奶奶非要住在油麻地小学,并添乱于小学,老师、同学和校长都无法赶走她。
直到她舍命去救一个孩子时,人们才对她的人格敬佩。
秦大奶奶的死源于要救一个南瓜,大家都一定会怀念这位老人的。
厄运里出了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杜小康。
杜家非常有钱,他在油麻地像一个王者一样,功课好、人品好、家境好,男孩崇拜他,女孩喜欢他。
但在一次事故中,杜家不仅一无所有,还欠了债,杜小康在逆境中长大,他与厄运抗争。
满口江南话,笑起来露出大门牙,他虽然不是邱二妈的亲生儿子,但却在邱二爷死后,为邱二妈顶天的细马,他那朴实的江南话透出一股对邱二妈的爱。
药寮一篇讲述的是桑桑得了一种怪病,父亲桑乔不仅辞去工作,还带他到处寻医,几经周折,他战胜了病魔。
最终桑桑离开了那片闪着金光的油麻地,我想他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他长大的人啊
我读《教师人文读本》
心中有善,灵魂自有所向
善才是最高的道德,爱才是惟一的才能。
只有善才能拯救沉沦,只有爱才能避免绝望。
”——沉河《生命》
精彩片断摘录:
①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②教育的目的如果是想使学生能在某一地点以某种方式谋生,那这种教育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更糟的是,这种教育会使学生不适宜在那一行业谋生,因为到他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的技术时,这种技术早已过时。
我读《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穿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还有,对教育的认识:
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是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
这本书写出了我们教师的心声,还有老一辈教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
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平凡而伟大。
平凡,是因其日复一日,具体而琐屑;伟大,是因其在点点滴滴中塑造着人的灵魂、人的未来。
从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懂得: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要播下知识的种子,更要播下爱的种子,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音;教师不仅应是学生的良师,更应是学生的益友,用无悔的信念和辛勤的汗水撒播关爱的种子,收获人生的精彩。
我们也经常困惑、烦恼,甚至痛苦。
我们经常遇到阻力、误解甚至非难。
正常的知识传承,往往变成机械的操作;坦诚的心灵交流,往往变成枯燥乏味的训练,加上人事的纠纷、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这使我们的心灵失衡而不知所措。
如何直面这些问题并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确实是我们应当不断自省的。
先辈、前辈和同辈中有不少楷模,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支柱。
究其核心,那就是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
人文精神博大精深,但首先是爱,惟其有了爱,我们才能成为育人之人。
我们爱祖国,爱同胞,爱亲人,当然也爱自己。
我们爱科学,爱艺
术,爱自然,但我们对教育和我们可爱的学生应该付出最多的爱。
在爱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守和充实我们为师的基本观念:
平等、真诚、守信、博爱、崇德。
这是我们生活的座标,为人师表的基础。
学习中总会有些孩子的成绩不理想。
而面对这些孩子,我们是否可以不责骂他们,不批评他们,而是通过不断的肯定与鼓励,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找回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
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
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
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人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 素养 读本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