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案例与思考题.docx
- 文档编号:7234866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90.98KB
统计学案例与思考题.docx
《统计学案例与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案例与思考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案例与思考题
《统计学》案例与思考
【案例1-1】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研
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关注。
很多大学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这些机构常常需要对大学生的求职与就业的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以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就业意愿、择业倾向、求职经历、主要困难和障碍等相关状况,调查目的是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完善学校教育改革、及时采取促进就业的必要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信息。
为了搞好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必须首先明确统计总体、总体单位,设计有关的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在统计研究中的作用。
思考与讨论问题:
1.若要对某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研,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分别是什么?
2.研究者需要了解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具体用哪些指标来反映?
3.为了得到研究者所需信息就必须对每个总体单位调查哪些项目?
其中哪些是数量标志、哪些是品质标志?
4.上述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5.这项调查研究所关注的变量有哪些?
其中哪些是定量变量、哪些是定性变量?
在定性变量中又有哪些是分类变量、哪些是顺序变量?
【案例1-2】新世纪实现新跨越 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十年,是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深刻调整,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的十年,是战胜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经济总量实现历史跨越的十年。
十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10.7%,其中有六年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2009年依然实现了9.2%的增速。
这一时期的年均增速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9%的年均增速,而且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9%的年均增速。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
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5倍。
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图1200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
201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8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2年增长1.4倍,年均增长10.1%。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
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103740亿元,比2002年增长4.5倍,年均增长20.8%。
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
我国外汇储备2006年末突破1万亿美元,2009年末突破2万亿美元,2011年末达到3181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30.7%,外汇储备规模连续六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二、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次产业协同性增强。
农业基础稳固、工业生产能力全面提升、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2003-2011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据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信息服务业、快递业等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等迅速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
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的7.6%转为负4.1%。
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区域结构不断优化。
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持续上升,区域发展呈现出协调性增强的趋势。
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1.3、2.0个百分点;中、西、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主体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和加强。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实施农业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吨,比2002年增长25.0%,年均增长2.5%,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八连增”。
近年来,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等农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
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入快速增长。
2003-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44.9万亿元,年均增长25.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7万亿元,2004-2011年年均增长21.9%。
投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为历史所少有。
能源生产供应能力稳步提高。
2011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比2002年增长1.1倍,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在90%左右。
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
截至2011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3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29.6%;高速公路8.5万公里,增长2.4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达到349.1万公里,增长1.1倍。
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9.1%,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13.6%。
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
2003-2011年,全国邮电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3.2%。
传统业务继续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数快速增加。
新兴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快递等新兴业务不断涌现,3G移动用户迅猛发展,互联网规模快速壮大。
四、对外经济和对外贸易实现新跨越,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
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642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4.9倍,年均增长21.7%。
其中,出口额18986亿美元,增长4.8倍,年均增长21.6%;进口额17435亿美元,增长4.9倍,年均增长21.8%。
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出口总额中,工业制成品占比由2002年的91.2%提高到2011年的94.7%;机电产品由48.2%提高到57.2%;高新技术产品由20.8%提高到28.9%。
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利用外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二。
2003-2011年,全国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164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全球排名也上升至第二位。
对外投资从无到有,“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9.7倍。
对外经济合作迅速发展。
2011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2倍。
五、人民生活持续获得新改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和发展的实惠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年末,我国城乡就业人数达到76420万人,比2002年增加314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从25159万人增加到35914万人,增加10755万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2年末的34.3%提高到2011年末的47.0%。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2002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1%。
2010、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分别比2002年降低了1.4和5.8个百分点。
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长。
2011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8.6辆,比2002年底增加17.7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61.5台,增长3.1倍。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住房保障和社会慈善事业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
2011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391万人、47343万人、14317万人、17696万人、13892万人,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3.3亿人。
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
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
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2011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9万人,在校生2197万人,毕业生663万人。
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2万人,在校生2309万人,毕业生608万人,比2002年分别增加361、1405和475万人。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发展成果丰硕。
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87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84%。
技术市场成交额4764亿元,比2002年增长4.4倍。
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93万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
201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52个,比2002年末增加255个;博物馆2650个,增加1139个;艺术表演团体7069个,增加4482个。
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
2003-2011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1063个世界冠军,创造136项世界纪录。
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极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七、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11年,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8.8%。
2011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1255万立方米,比2002年末增长2.1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提高42.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
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
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
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和14.2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优势有所弱化,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等。
因此,我们既要坚定发展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坚持用发展和改革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
思考与讨论问题:
1.从该分析报告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结合本文体会统计的分析研究具有哪些特点?
该研究报告是运用哪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取得的成果?
2.该分析报告中运用了大量统计指标来阐明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
其中有哪些统计指标是数量指标?
有哪些统计指标是质量指标?
其中哪些是绝对数表示的?
哪些是相对数表示的?
哪些是平均数表示的?
3.从文中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每个统计指标包括了哪些构成因素。
4.怎样理解统计指标具有可量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结合该报告中的指标来说明)?
5.该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请分别列举本文中与此有关的主要统计信息。
6.该报告在分析我国十年来结构调整方面的成就时,主要分析了哪些结构?
结构调整的积极变化又是通过哪些指标来具体表现的?
请注意文中是如何运用统计指标来得出结论的。
7.从该报告可以看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至少包括了哪几大方面的统计指标?
【案例2-1】××市香烟消费市场调查方案
1.调查背景、目的
为加强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以期对××香烟市场有一个更为准确、真实的认识。
本次调查搜集××烟草市场的第一手数据,了解××的烟民现状及烟民变化趋势、××香烟消费者香烟消费现状及消费变化趋势、××香烟的消费特性及变化趋势、××香烟市场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香烟市场容量状况及香烟需求变化趋势、××香烟市场业态结构状况及其行为状况分析。
2.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将对××香烟市场进行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对××香烟的消费者和香烟零售商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范围为××市及所辖区、县。
调查对象:
(1)消费者调查,16~65岁的卷烟消费者;
(2)终端销售调查,卷烟零售商。
3.调查方法
本次专题调查采用对抽中样本派访问员到户面访法(doortodoor)。
拟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等距随机抽样。
根据调查经费来确定调查的样本量,然后收集区县(市)人口数,并按全市各区县(市)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等进行抽样,确定抽选距离,确定抽样调查城市。
分层就是将被调查城市居民调查总体按地理区域(区县)分为N层。
每一居民家庭作为一个群体,对抽中家庭中的卷烟消费成员进行调查。
多阶段抽样是指在总体中分别采用四个阶段抽选居民调查户:
第一阶段,按人口比例确定区县样本。
第二阶段,从区(县)抽选调查街道。
第三阶段,从抽中街道抽选调查居委会。
第四阶段,从抽中居委会抽选最终调查单位居民家庭。
抽选调查街道、抽选调查居委会均采用人口比例法(PPS),抽选调查户采用随机等距法。
本次烟草专题调查的主要指标调查结果既要兼顾所抽中城市的代表性,又要考虑委托方所能够提供的调查经费等因素。
为保证调查信息的准确性,根据调查经验,初步确定调查样本由6 000个样本单位组成,其中居民家庭4 500个,零售商1 500个。
以抽样地区之母体结构抽取样本。
在各调查城市按第二阶段PPS。
各调查区县具体建议样本量如表2-1所示(单位:
户)。
表2-1各调查区县具体建议样本量
区县(市)编号
消费者
零售户
1
300
120
2
280
100
3
300
120
4
300
120
5
300
120
6
200
50
7
200
50
8
220
70
9
200
60
10
240
90
11
220
70
12
220
90
13
200
60
14
200
60
15
220
60
16
220
60
17
240
80
18
220
70
19
220
50
合计
4 500
1 500
4.调查内容
(1)消费者调查的内容。
消费者基本信息:
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居住、区域、家庭结构、家庭月消费状况,卷烟消费总量,消费频率,各品牌知名度测试,各品牌市场占有率(主抽率),消费者的品牌偏好及原因,消费者了解新品上市的途径,购烟时最关心的因素,改换常抽品牌的原因,对所消费产品的评价,今后消费变化趋势。
(2)零售商(户)调查的内容。
卷烟销售数量及品牌、接受过的宣传促销活动、各品牌销量、主要销售品牌、最畅销品牌及原因、最乐意销售品牌及原因、影响销售原因。
5.调查分析的流程及质量控制
调查分析的流程:
确定项目→确定调查方案→项目培训→抽样实施→访问开始→返回问卷→问卷审核、编码→数据处理→提供分析报告。
时间进度的安排如下。
今年11月中旬××调查咨询中心准备“××香烟市场状况调查”策划书
今年11月下旬××烟草公司对策划书进行研究、比较和认定
今年11月底项目组设计问卷
今年12月初××烟草公司与信息中心共同讨论、确认问卷
今年12月上旬开始抽样工作
今年12月上旬对调查负责人和访问员培训
今年12月各地进行入户调查
明年1月初各地对调查结果进行复查,对部分区县进行检查
明年1月上旬各地对数据审核并上报
明年1月中旬数据审核、汇总、检索
明年2月初提交调查报告
明年3月初提交深度分析报告
调查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措施如下。
(1)要严格按照抽样方案抽选调查样本,保证调查样本的随机性、准确性;
(2)现场调查中,在对每一调查者访问记录后,调查员都要对填写的内容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疑问应重新询问落实,如有错误应立即改正;
(3)调查员对每天的调查结果应进行检查,如发现疑问应尽快重访,不得主观臆造、弄虚作假;
(4)督导员对调查员经过复查送交的调查表,要认真核实无误后,方可签字验收;
(5)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录入人员若发现调查表有错误,要及时记录并报告督导员,必要时应通知调查责任人回访;
(6)调查实施过程中,××调查咨询中心和××烟草公司将组成联合检查组,随时对部分市县的调查工作进行抽查。
6.调查分析报告
本项目除得到××香烟市场第一手原始数据外,还将整理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1)撰写统计报告,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简单汇总,产生相应的统计图表。
(2)撰写深度分析报告。
为便于××烟草公司对调查结果的充分利用,将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深加工,利用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的理论,先进的运筹学、统计学方法以及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专题分析。
利用调查原始数据,进行如下四方面的专题深度分析:
烟民现状及变化特性分析、香烟市场结构及变化趋势预测分析、香烟市场容量及趋势预测分析以及香烟零售商现状及其行为特性分析。
7.调查组织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烟草公司、××局、××学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将组织项目小组负责项目研究及协调进度。
双方项目小组固定两周开会一次(或电话会议),讨论相关信息及研究进度。
决策主管须参与会议,若不能参加,须派决策主管助理参与会议讨论。
定期讨论项目执行情况。
会议由×××调查咨询中心主持。
8.成本预算
调查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费用:
调查礼品费、调查劳务费、抽样费、复核费、会议费、培训费、交通费、通信费、问卷设计费、问卷印刷费、数据处理程序费、数据处理费、调查报告费等。
平均摊在每份问卷上的费用及费用总额(具体数据略)。
思考与讨论问题:
1.为什么要分别就香烟消费者和零售商进行调查?
2.该调查方案是否完整?
3.该项调查选择的调查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4.尝试根据本方案中的要求设计出对香烟消费者的调查问卷或对香烟零售商的调查问卷。
【案例2-2】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问卷调查,希望通过这一调查对完善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从而对有效解决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题产生积极影响。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每一个问题。
你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本项研究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谢谢你的理解和合作!
××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主问卷
Q1.你的毕业去向是()。
A.就业B.读研
C.出国D.其他(请注明)
Q2.在求职过程中,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
(可选一项或两项)
A.地域B.单位性质C.家庭期望
D.薪酬与福利E.个人发展机会
Q3.你优先考虑的就业单位类型是()。
(限选一项)
A.政府机关B.国有企业C.三资企业
D.民营企业E.其他(请注明)
Q4.你能接受的月薪起点是()。
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3000元
D.3000~4000元E.4000元以上
Q5.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你的问题是()。
(可选一项或两项)
A.个人能力不足B.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包括就业信息不足)
C.求职方法技巧欠缺D.缺乏社会关系
E.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F.其他
Q6.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
(可选一项或两项)
A.专业能力B.自我表达能力C.外语能力
D.人际交往能力E.环境适应能力
Q7.你的求职现状是()
A.已签约B.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转到Q10)
C.还没有签约意向(转到Q10)
Q8.你已签约的就业地区是()省(市)。
Q9.你已签约的就业单位是()。
A.政府机关B.国有企业C.三资企业
D.民营企业E.其他(请注明)
Q10.所找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关联程度是()。
A.专业对口B.有一定关联C.几乎没有联系
Q11.你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
(可选一项或两项)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
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
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其他
Q12.你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
(可选一项或两项)
A.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B.通过学校提供信息和推荐
C.人才招聘会和人才市场
D.人才招聘网络
E.其他
Q13.你认为以下证书对于找工作的影响程度是(请在您认为合适的空格上打√)。
证书
很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很不重要
计算机等级证书
外语六级证书
辅修专业证书
从业资格证书
省部级以上获奖证书
其他(请注明)
Q14.就个人知识结构与职业需求来看,你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有帮助吗?
()
A.非常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
C.不太有帮助D.没有帮助
Q15.结合你的求职经历,你认为现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计学 案例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