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科诊疗常规.docx
- 文档编号:7233295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3.08KB
中医皮肤科诊疗常规.docx
《中医皮肤科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皮肤科诊疗常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皮肤科诊疗常规
常见皮肤病诊疗常规
白疕
白疕俗称牛皮癣,西医称之为银屑病,以红斑上层层白色鳞屑为主要表现,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本病病因不清,有些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影响、神经精神因素及免疫等因素有关。
本病发病率约为0.1—0.3‰左右,到目前为止,我国银屑病患者已超过200万人。
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易于复发,病程较长,尤以侵犯青壮年为多,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非常大。
因此,银屑病是当前皮肤科领域内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
多认为本病因血热内蕴,外受风邪,伤营化燥,血热生风,肌肤失养所致。
治疗当清热凉血为主。
1诊断
1.1临床表现:
本病皮肤损害以红色炎性丘疹、斑丘疹及大小不等的斑片为主,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有点状出血。
皮疹形式可由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混合状等多种类型,但境界明显。
皮疹可发生在身体表面各处。
发生头皮处者,毛发呈束状;法于甲板者,可有点状凹坑,呈顶针状,或甲板不平整、变黄增厚。
本病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病程慢,易复发。
1.2组织病理学检查:
表皮角化不全,可见由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Munro’s小脓肿),颗粒层变薄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末端呈棒状增宽。
真皮乳头血管扭曲扩张,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性细胞浸润。
真皮乳头向上延伸,其顶端棘层便薄。
1.3临床分期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
1.3.1进行期:
发病急,新疹多,且不断有新发疹出现,可见同形反应。
1.3.2静止期(稳定期):
病情稳定,暂时停止发展,炎症减轻,无新发皮疹。
1.3.3恢复期(退行期):
皮损变薄,炎症基本消退,皮肤颜色转淡,鳞屑明显减少,直至皮损消退,留有淡褐色色素沉着斑和淡白色色素脱失斑。
1.4鉴别诊断
1.4.1脂溢性皮炎:
损害边缘不十分鲜明,基底部浸润较轻,鳞屑少而薄,呈油腻性,带黄色,刮除后无点状出血。
好发于头皮、胸、背、颈及面等部位。
无束状发,但常伴有脱发。
1.4.2玫瑰糠疹:
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为多数椭圆形小斑片,其长轴沿肋骨及皮纹方向排列,鳞屑细小而薄。
病程仅数周,消退后不易复发。
1.4.3扁平苔藓:
皮疹为紫红色的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成片或带状,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网状纹理(Wickham纹),鳞屑薄而紧贴,不易刮除。
常有剧烈瘙痒。
1.4.4毛发红糠疹:
斑片周围常常能够见到毛囊角化性丘疹,其损害表面覆盖密集细小鳞屑,不易剥脱,掌跖部常有角化过度。
1.4.5副银屑病:
鳞屑较薄,基底炎症轻微,发病部位不定,长期存在,无明显自觉症状。
1.4.6慢性湿疹:
发生于小腿的慢性肥厚性银屑病,应与小腿慢性湿疹鉴别。
湿疹往往有剧烈瘙痒,鳞屑不呈银白色,有皮损浸润肥厚、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等同时存在。
1.4.7头癣:
头皮银屑病应与头癣相鉴别。
头癣为灰白色糠状鳞屑,有断发及脱发,真菌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有致病性真菌生长,多见于儿童。
1.4.8盘状红斑狼疮:
颜面银屑病应与盘状红斑狼疮鉴别。
后者损害表面覆有灰黄色粘着性鳞屑,鳞屑底面有角质栓,患处愈后留有萎缩性瘢痕。
1.4.9甲癣:
指(趾)甲银屑病需与甲癣鉴别。
甲癣先自游离缘或侧缘发病,甲屑内可查见真菌,同时可伴有手足癣。
汗疱性湿疹:
掌跖银屑病需与汗疱性湿疹鉴别。
后者先有水疱,鳞屑薄,炎症明显,鳞屑去除后无点状出血,伴剧烈瘙痒。
2辨证
2.1血热证:
初发或复发,新皮疹不断出现,以丘疹、斑丘疹为主,疹基底皮肤颜色鲜红,刮去鳞屑见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可有不同程度瘙痒,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2.2血虚证:
病程迁延日久,皮疹以斑片状为主,疹基底皮肤颜色较淡,鳞屑虽多但较薄,可有瘙痒。
伴有疲乏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2.3血瘀证:
病程较长,皮损肥厚浸润,经久不退,疹基底皮肤颜色暗红,鳞屑紧固,可有不同程度瘙痒,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细涩。
本病除以上三证,还可见风热证、气虚证、痰湿证等,或诸证并见。
临床上当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酌定。
3治疗
3.1中医治疗
3.1.1内服药物治疗
血热证
治法:
清热凉血解毒。
方剂:
土茯苓30g、忍冬藤15g、北豆根10g、重楼15g、白鲜皮15g、威灵仙10g、板蓝根15g、生甘草10g。
皮损红者加白花蛇舌草15g、大青叶10g,咽痛者加银花15g、牛蒡子10g,大便干结者加生川军6g。
常用中成药:
复方青黛丸、消银颗粒
使用方法:
每日三次,每次1—2袋。
喜炎平注射液
使用方法:
8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生理盐水250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
血虚证
治法:
清热凉血,养血消风。
方剂:
生地30g、元参15g、丹参15g、北豆根10g、大青叶15g、草河车15g、白鲜皮15g、连翘10g、麻仁10g。
皮损颜色淡者加当归15g、鸡血藤15g,鳞屑多而干燥者加桃杏仁各10g。
常用中成药:
乌鸡白凤丸
使用方法:
每丸9g,每日二次,每次1—2丸。
血瘀证
治法:
清热凉血,活血消斑。
方剂:
桃红四物汤化裁(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川牛膝15g、当归尾12g、丹参15g、三棱6g、莪术6g、虎杖10g、茜草15g、桃仁10g、红花10g、北豆根10g)。
皮损肥厚浸润者加夏枯草10g,并加大三棱、莪术用量至9g;皮损瘙痒者加白鲜皮10g、白蒺藜10g;大便干结者加酒军6g。
常用中成药:
大黄蛰虫丸
使用方法:
每袋3g,每日二次,每次1—2袋。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使用方法:
5—1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生理盐水中静点,每日一次。
以上证型为临床常见证型,若辨证为其它证型,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方用药。
,常用五倍子90g黄柏30g姜黄30g土大黄30g当归30g补骨脂40g白芷40g皂角30g白芨30g等。
3.2西医治疗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故目前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
3.2.1内用药治疗:
维生素类药物:
可采用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等。
维A酸制剂:
常用阿维A等。
对于本病的重症患者,可酌情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不主张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还有研究认为可应用抗生素、免疫调节剂及某些非特异性刺激疗法等治疗。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
使用方法:
80—1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0.9%生理盐水中静点,每日一次。
3.2.2外用药治疗:
外用药以还原剂、角质剥脱剂及细胞抑制剂为主。
在急性期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激发红皮病;静止期可涂作用较强的药物,但应从低浓度开始。
用药前最好用温水肥皂洗浴,以除去鳞屑。
常用药物有:
焦油制剂、蒽林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甲酸、活性维生素D3等。
3.2.3物理疗法:
对于静止期冬季型患者,可采用紫外线光照疗法、光化学疗法、沐浴疗法及矿泉浴疗法。
4疗效评价标准:
5难点分析:
湿疮
湿疮属于西医学“湿疹”,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
本病的发病原因很复杂,有内在因子与外在因子的相互作用,常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
本病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手部“渦疮”,耳部为“旋耳疮”等,认为本病以内因为主,由心火、脾湿、肝风所致,外因为风湿;泛于肌表,而为风湿热三者,有所偏重。
1诊断
1.1临床表现:
本病皮肤损害以丘疱疹、丘疹或小水疱为主,基底潮红、瘙痒,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搔破后呈明显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浆液不断渗出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周又有散在丘疹、丘疱疹,故境界不清。
日久可表现为皮肤增厚、浸润、褐色色沉,表面粗糙,覆以少许糠秕样鳞屑、结痂。
1.2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病理变化主要在表皮,显示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乃至海绵形成,棘层内及角质层下水疱,庖内含少数淋巴细胞、中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崩解的表皮细胞。
慢性湿疹时棘层增厚,表皮突显著延长,并有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在表皮内尚有轻度细胞间水肿真皮上部显示轻度血管周围炎症浸润,以淋巴细胞居多,此外尚有嗜酸性粒细胞及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数目增多,内皮细胞肿胀和增生。
1.3诊断标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皮损形态及病程。
一般湿疹的形态为多形性,弥漫性,分布对称,急性者有渗出,慢性者则有浸润肥厚。
病程不规则,常反复发作,瘙痒剧烈。
1.4分期分型:
1.4.1急性湿疮皮疹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
基底潮红,可见渗出及小糜烂面,境界不清。
可发于体表任何部位。
瘙痒剧烈。
亚急性湿疮由急性湿疹发展而来。
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也可有轻度浸润,仍瘙痒剧烈。
慢性湿疮可有急性、亚急性反复发作不愈而致,也有最初即表现为慢性炎症。
以皮肤肥厚、浸润为主,棕红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外周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发,阵发性瘙痒。
常见特定部位湿疹如:
耳部湿疮、手部湿疮、肛周湿疮、乳房湿疮。
1.5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应与本病鉴别。
后者有明确的接触史,病变局限于接触部位,皮疹多单一形态,易起大庖,境界清楚,病程短,去除病因后,多易治愈。
1.5.2神经性皮炎:
慢性湿疹需与本病鉴别。
后者多发于颈、肘、尾骶部,有典型的苔藓样变,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
1.5.3手足癣:
手足湿疹需与本病鉴别。
后者皮疹境界清楚,夏季加重,常并发指(趾)间糜烂,鳞屑内可找到菌丝。
2辩证
2.1风重于湿证:
病发以上半身为重,瘙痒不止,出水不多。
以红粟为主,水庖不多。
舌红,苔薄白,脉弦滑。
2.2热重于湿证:
发病急,皮肤潮红灼热,上有红粟为多,水疱少,瘙痒,心烦口渴,大便干,小便短赤,苔薄布,脉滑带数。
2.3湿热并重:
发病急,皮肤潮红灼热,以红色丘疱疹为主,渗出明显,瘙痒,口苦心烦,大便不爽,小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4湿重于热:
病程日久,下半身为重,起水窠多,皮色黯淡不红,瘙痒出水,延绵不愈,纳食不香,身倦无力,大便汤薄,小便清白。
舌淡苔薄,脉缓。
3.治疗
3.1中医治疗
治法:
祛风除湿
方药:
消风散加减。
荆芥10g、防风10g、苦参10g、苍术10g、蝉衣6g、川木通6g、当归10g、生地10g、赤芍10g、生石膏30g、知母10g、胡麻仁10g、甘草6g。
常用中成药:
肤痒颗粒:
每日三次,每日1袋;皮敏消胶囊:
每日三次,每日4粒。
治法:
清热除湿
方药:
凉血除湿汤加减。
生地20g、丹皮10g、赤芍10g、忍冬藤10g、海桐皮10g、地肤子10g、白鲜皮15g、六一散10g、苍术10g、黄柏10g。
常用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
每日三次,每日1袋。
治法:
清利湿热
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10g、生地20g、泽泻10g、当归10g、甘草6g。
常用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每日三次,每日1袋。
治法:
健脾利湿法
方药:
除湿胃苓汤加减。
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猪苓10g、泽泻10g、赤茯苓10g、白术10g、滑石10g、防风6g、栀子10g、肉桂3g、甘草。
常用中成药:
二妙丸:
每日三次,每日1袋。
渗水者,可用生地榆,马齿苋、黄柏各10-20克,任选一种或两种,煎水,温或冷敷。
青鹏软膏:
用于慢性、亚急性湿疮。
,梅花针疗法。
3.2西医治疗
,如搔抓,肥皂热水烫洗,用力搔抓和不适当的治疗,避免饮酒、浓茶、咖啡、和酸辣等刺激事物。
,每日1次;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维生素C2.5g静脉注射,每日1次或500mg,口服,每日3次。
,可选用1~2种同时服用,如扑尔敏、赛庚定、特非那丁、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
,可用自制湿敷液或野菊花煎液等湿敷;如无渗液则应用水粉剂,如炉甘石水粉剂等。
亚急性湿疹可用糊剂或霜;慢性期用软膏或酊剂。
预防及护理:
避免热水烫洗或洗澡,忌食鱼腥羊肉等发物。
4疗效评价标准:
5难点分析:
蛇串疮
蛇串疮相当于西医学的带状疱疹,由疱疹病毒组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具嗜神经和皮肤特性,病毒经呼吸道粘膜进入机体,初次或原发感染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见于儿童;以后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神经节内,在某些诱因如劳累、感染、外伤、恶性肿瘤等刺激下,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潜伏的病毒再次活动,引起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
此即为自源性感染;个别也可外源性感染。
疱疹痊愈后获得终生免疫。
1诊断
1.1临床表现
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
发疹前往往有发热、倦怠、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
继而局部出现皮肤灼热、感觉过敏和神经痛,经1~3d后,患处皮肤潮红,进而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内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
皮疹沿皮神经分布,单侧发疹,不超过体表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排列。
常见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及腰骶神经支配区,如颜面、颈、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鼻、口腔及阴部黏膜,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于发疹前或伴随发疹出现。
疼痛沿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放射。
老年患者常于损害消退后遗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
全病程约需2~3周。
愈后可后遗暂时性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疱破溃形成糜烂或继发感染。
少数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见的有:
①不全型(顿挫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
②大疱型,可形成豌豆至樱桃大的水疱。
③出血性,疱内容为血性。
④坏疽型,皮疹中心发生坏疽,结成黑色痂皮不易剥离,愈后遗留疤痕。
⑤播散型,在恶性肿瘤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在局部发疹数日内,全身出现类似水痘样发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者可致死亡。
除上述非典型性带状疱疹外,临床上尚可见到某些特殊部位或特殊类型,如:
眼型、耳型、脑膜脑炎型、内脏型、后遗神经痛型。
1.2鉴别诊断
有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不沿神经分布,常有反复发作,多见于发热性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及月经不调等患者。
皮疹多形性,无一定好发部位,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痒。
2辩证
2.1肝火炽盛型:
证见皮肤潮红,疱壁紧张,疼痛剧烈,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2.2脾经温盛型:
证见皮肤淡红,疱壁松弛,疼痛较轻,纳差或腹胀,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或白腻,脉沉缓。
2.3气滞血瘀型:
皮疹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者
3治疗
3.1中医中药
治法:
清肝泄热,解毒止痛。
方剂:
用龙胆泻肝汤或其加减方;发于头面者加僵蚕、菊花,发于胸肋者加紫胡、桔梗;发于上肢者加片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消遥竹;出现坏疽者加白茅根、丹皮;继发感染者加银花、公英、紫地丁。
常用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
每日三次,每日1袋。
治法:
健脾除湿。
方剂:
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苍术、厚朴、陈皮各10克,茯苓、板蓝根、车前子、泽泻、元胡各15克。
常用中成药:
二妙丸:
每日三次,每日1袋。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方剂:
柴胡疏肝饮,加味金玲子、延胡索,或用活血散瘀汤加减:
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15g、鬼箭羽15g、元胡10g、川楝子10g、香附10g、陈皮10g、全丝瓜10g、忍冬藤15g。
年老体弱者加生芪、党参。
常用中成药:
柴胡疏肝丸:
每日三次,每日1袋;元胡止痛片:
每日三次,每日4粒。
,或局部针灸治疗,配合拔罐或放血疗法、火针疗法。
3.2西药治疗
,原则上是抗病毒、消炎、止痛、缩短病程及预防继发感染。
阿昔洛韦:
ACV对VZV的疗效,不如对HSV敏感。
因此治疗带状疱疹,一般均推荐静脉给药,且宜及早用药,这样可减少新损害的形成,减轻急性疼痛,阻止病毒的播散和减少内脏并发症。
用法:
静注ACV10mg/kg,1次/8h;或口服ACV800mg,5次/d,持续给药5~10d。
3.2.1止痛: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如阿斯匹林、散利痛、消炎痛可常规投用。
对用激素治疗本病,目前意见不一。
有人主张老年患者,若无明显禁忌证时,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炎症,阻止对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毒性和破坏作用。
与强效抗病毒药联用,能降低PHN的发病率,通常采用激素短程递减疗法。
瘾疹
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和饭疙瘩。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因微血管暂时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清渗入组织内引起,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其迅速发生或消退、有剧痒。
可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1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上出现风团样皮疹,即可确诊。
诊断一般不困难,但引起本病的原因比较复杂,确定引起本病的原因常很困难,因此,必须通过详细采取病史,详细体格检查,以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
询问病史时应注意发疹与药物、食物、日光、寒冷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关系,了解在什么情况发作,哪些因素可使症状加重,发作的规律,临床经过,治疗效果等。
体格检查时要注意身体内有无感染病灶,包括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等,以及感染病灶与本病有无联系,治疗这些感染病灶后,症状是否相应缓解。
1.1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发作常很突然,发展较快。
短时间内皮肤出现多处风团,逐渐扩大,并可互相融合成巨片状皮疹。
境界一般清楚,皮疹稍高起,呈正常肤色或淡红色或鲜红色或苍白色。
毛孔扩大、下凹,皮肤增厚,自觉有程度不等的瘙痒,大多瘙痒剧烈。
皮疹可以自然消退,风团持续时间短者几分钟,长则数小时,极少有超过24h以上不退者。
但容易复发,一批消退之后,另一批又起。
患者可伴有血管性水肿,水肿部位境界不清楚。
某些结缔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颈部、下颌、手背、足背、口唇,水肿更为明显。
临床上常见的有下列几种类型。
发病急,发作突然,皮疹数量较多,面积比较广泛,风团常为大片状。
病程不超过6周,易反复发作。
严重时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头痛、发热、全身无力、疲劳等,合并血管性水肿的机会较多。
如果伴有消化道黏膜病变,可致腹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腹绞痛。
伴有呼吸道黏膜病变者可致胸闷、窘迫感、呼吸困难,甚至青紫。
风团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周,有的病程可达数月,甚至数年。
发作一般较轻,皮疹数量少,有时仅少数风团,呈一过性而不引起患者的症状,常在晚上发作。
伴皮肤划痕症的机会比较多,伴腹部症状和呼吸道症状的机会相对较少。
包括了由各种物理因素引起的荨麻疹,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又可进一步分为下列类型。
,据估计,发病率约为人群的5%,磨擦、划刺或击打皮肤,均可引起风团发作。
起病突然,青年人较多见,反复发作,病程可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病因大多不明,病毒感染、药物和环境因素均可导致发病。
发作程度不等,有的轻,有的重,伴瘙痒。
发疹一般仅限于刺激、搔抓或磨擦的部位。
,但在刺激后1~6h才出现风团,且风团可持续24~48h。
,持续8~72h,伴痒感、烧灼或疼痛是本型的特点。
多发生于青年人,慢性经过,平均病期可长达9年。
并有全身症状如全身不适、疲劳、发热、发冷、头痛、全身关节痛等,可与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同时存在。
好发部位为手、足、颈、躯干、臀部和面部。
,大小约2~4mm,周围绕以轻度到明显的红斑。
好发年龄为10~30岁,大多在运动时或运动后不久发生,伴有痒感、刺感、灼感、热感或皮肤刺激感,遇热或情绪紧张后亦可诱发此病,皮疹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一般持续0.5h左右。
有时风团可以互相融合成大片皮疹,全身症状轻或不明显,偶而可引起血管性水肿、低血压、眩晕和消化道症状。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后者较为常见,多见于18~25岁青年。
本型荨麻疹常与皮肤划痕症伴存。
患者常在气温聚降时或接触冷水之后发生,皮疹广泛或伴有血管性水肿者,可能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
本病原因不明,有些患者在感染、服药或情绪紧张后引起发作。
用寒冷进行激发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出肥大细胞释放的介质如组胺、酸性和中性趋化因子、血小板激活因子、前列腺素D2;等,但无补体被激活的证据。
,约经1h左右可以消退。
本病应与多形性日光疹区别,后者很少有风团样皮疹,且一般发生于暴露在日光下数小时之后,病程较长,皮疹持续数天才退。
0.5~1h内引起风团和红斑,发作可为局限性荨麻疹或系统性荨麻疹,或荨麻疹伴有哮喘,或荨麻疹伴有其它过敏反应。
有人将接触性荨麻疹的病因分为免疫性机制和非免疫性机制2类。
非免疫性是由于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而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须物质致敏。
而免疫性属I型变态反应,可检出特异性IgE抗体。
临床表现为慢性荨麻疹,但可能临床症状更为明显。
组织病理与一般慢性荨麻疹无明显区别,但患者血清中常存在抗IgE受体FcεRIα链的自身抗体IgG,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患者真皮下注射自身血清时立即发生风团或红晕样反应,类似与自然发生的荨麻疹)阳性。
患者常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基础,如寻常型天疱疮、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血清补体、大便找寄生虫卵,寒冷性荨麻疹最好测血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冷溶血素等。
1.3鉴别诊断
荨麻疹性血管炎其临床经过为慢性荨麻疹,在病理上表现为血管炎,可能是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的结果.许多患者可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伴有血管性水肿、紫癜和多形性红斑样皮疹,全身症状包括关节痛、发热、腹痛、虹膜炎、肾病以及肺部病变。
临床表现为慢性荨麻疹,皮疹一般在24h内可消退,但易彼伏此起。
荨麻疹和荨麻疹血管炎可伴存,有血管炎改变的荨麻疹可持续1~3d,并残留紫癜、脱屑和色素沉着等改变。
自觉烧灼感或疼痛,一般不痒。
皮肤活检为坏死性血管炎改变,小血管壁可见白细胞碎裂及纤维素样物质沉积。
实验室检查:
血沉增快,严重患者可伴有低补体血症,包括CH50、Clq、C4和C2减少,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血管壁上可见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沉积。
2
2.治疗
2.1中医治疗
中医对荨麻疹的分型和治则看法颇不一致,但大约可归纳下列几型。
,受风加剧。
皮肤灼热、剧痒感,并觉手心发热,心烦口渴。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宜疏风清热。
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
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木通、银花、连翘等。
,遇冷、遇水和吹风后症状加重,得暖后减轻。
自觉畏寒、恶风,冬重夏轻,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治宜疏风散寒。
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
麻黄、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独活、防风、荆芥、浮萍、炙草、生姜、白藓皮等。
,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
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治宜泄热、利湿。
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
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防风、荆芥、香附、乌药、枳壳、泽泻、大黄、砂仁等。
,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
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
治宜养血、滋阴、降火。
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
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
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
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
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
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
治宜调理冲任。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
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
方用清温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皮肤科 诊疗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