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7229768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06MB
湖南省岳阳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岳阳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岳阳市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岳阳市2022年高三教学质量监测
(二)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据考古发现,商代以“人虎”这一特殊纹饰为主题的青铜器物,广泛分布于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
这可以说明当时
A.文化认同的增强B.冶铸技术的传播C.审美水平的提升D.等级观念的强化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代以‘人虎’这一特殊纹饰为主题的青铜器物,广泛分布于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
”可分析出,商代的文化影响了安徽阜南、河南安阳、湖南宁乡、四川广汉三星堆、江西新干等地区,A项正确;传播的是青铜器物,而非冶铜技术,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审美水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等级观念的强化,排除D项。
故选A项。
2.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置长沙郡,派人管辖北起洞庭,南逾五岭的广袤区域。
观察如图,当时这一设置
A.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B.削弱了诸侯割据的物质基础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D.加强了边远地区的管辖控制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置长沙郡,派人管辖北起洞庭,南逾五岭
广袤区域。
”有利于秦国对边远地区的控制,D项正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是在公元前221年,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削弱了诸侯割据的物质基础,排除B项;这一设置的目的是加强边远地区的控制,而非因俗而治,排除C项。
故选D项。
3.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祖孙父子兄弟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
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史学体例的发展B.国家政局的动荡
C.选官制度的变化D.民族交融的加强
【3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其选官标准是出身,世家大族可凭借出身平步青云,坐至公卿,为此,魏晋时期世人非常重视家族、族谱的编纂,魏晋时期的史书中人物传记非常繁琐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C项正确;根据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史学体例的发展,排除A项;国家政局的动荡与材料中的这种变化无关,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但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无法反映民族交融的加强,排除D项。
故选C项。
4.757年,李白作诗《永王东巡歌》,在永王割据失败后被捕入狱。
因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免于一死,流放夜郎。
两年后,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从长江一路疾驰而下,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
这体现了唐朝
A.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纲常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C.盛唐时期边塞诗人英武豪放D.司法审判深受佛道影响
【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郭子仪等人以天下动荡、不宜大动干戈为由为他求情”“朝廷因旱灾大赦天下,李白得以重获自由身”可知,这体现了儒家的人本思想(或民本思想),说明唐朝的法律理念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故A选项正确;永王割据严重违背的纲常伦理道德,B选项错误;李白并不属于边塞诗人,C选项错误;人本思想属于儒家思想,而非佛道思想,D选项错误。
5.宋代士大夫崇尚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视为“堕落”行为的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活动。
这说明宋代
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士大夫崇尚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视为‘堕落’行为的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流的增多,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受到不符士大夫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C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受到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变化的问题,排除A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三纲五常等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排除B项;经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时期逐渐提倡,并且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的现象,排除D项。
故选C项。
6.如图
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
两)示意图。
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B.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从1750年,即清朝中叶开始,中国金银比价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大量白银流入,使得中国金银比价上升,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而非货币需求,排除B项;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中外贸易的发展,而非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图示信息反映的是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不能体现茶叶贸易的情况,排除D项。
故选A项。
7.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因为现有关税平均为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B.对外政策灵活变通
C.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D.受西学东渐影响大
【7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体现了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是清朝统治者还爽快接受,说明国家主权观念淡薄,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对外政策灵活变通,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闭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西学东渐,排除D项。
故选A项。
8.1920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在风格上努力使用“引车卖浆者言”的平民语言,在修辞上注重韵律节奏以及语言的生动性,与之前严复、林纾的翻译方法大相径庭。
这一做法
A.开创了白话文运动的先河B.有利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有利于推进平民教育运动
【8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风格上努力使用‘引车卖浆者言’
平民语言,在修辞上注重韵律节奏以及语言的生动性,”可分析出陈望道的这一做法有利于促进普通民众理解,有利于思想的进一步解放,B项正确;开创白话文先河的是胡适,排除A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毛泽东思想有关,排除C项;平民教育运动,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新教育思潮和实践活动,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B项。
9.如图为抗日根据地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教科书书影,该书供抗日小学民众训练及武装部队使用。
书中出现了大量的“卢沟桥”“空中大战”“义勇军”“宣传队”“海陆空总动员”“民族抗战”等词语。
据此可知,该教科书
A.宣传了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B.反映了民族意识的高涨
C.推动了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9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卢沟桥”、“空中大战”、“义勇军”、“宣传队”、“海陆空总动员”、“民族抗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该教科书出现有关抗战的词语,说明该教科书重视对民众的抗战意识教育,反映出当时民族意识的高涨,B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注重对民众抗日意识的培养,不能体现国民政府的抗战路线,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表述,排除C项;教科书内容没有体现是否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排除D项。
故选B项。
1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意为优美牧场)。
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B.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D.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10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归绥、迪化等少数民族名称体现了旧中国对这些地区的蔑视,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色彩。
而建国之后名称的变化则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D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B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地名的更改无关,排除C。
11.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
科技发展战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
20世纪八十年代初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0世纪九十年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
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
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
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
【1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的时间和发展战略内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是同当时国内外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国家的发展而调整的,B项正确;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主要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排除A项;材料科技战略调整无法体现意识形态的导向,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突出服务民生”的信息,排除D项。
故选B项。
12.经过公元前5世纪末到4世纪初的一系列调整,雅典民主政治已经从纯粹的人民主权,变成了一种以法庭为核心的法治型民主政治,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形成制约关系。
这一变化
A.弱化了城邦至上原则B.加强了公民大会行政权
C.放弃了人民主权传统D.反思了民主政治的局限
【1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期,津贴制度使低等级公民也能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但公民直接参政受公民素暴养与情堵影响,容易出现多数人的暴政。
因此,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形成制约关系,有利于减少直接民主的弊端,D项正确;城邦至上原则、人民主权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排除AC项;材料强调陪审法庭与公民大会形成制约关系,并非强调公民大会行政权的加强,排除B项。
故选D。
【点睛】
13.由如表可知B事件是对A事件的
事件
A
B
批判对象
天主教会神学观
整个“黑暗中世纪”
涉及领域
文化、政治等
哲学、宗教、经济、科学等
批判形式
借助宗教外衣
理性思考与判断
A.继承与发展B.实践与检验C.肯定与再现D.否定与纠正
【13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批判对象由天主教会神学观到整个“黑暗中世纪”可分析出B事件对A事件进行了继承发展;从涉及领域文化、政治等到哲学、宗教、经济、科学等可知,涉及领域更加广泛,B事件对A事件进行了发展;从批判形式借助宗教外衣到理性思考与判断可知形式更加科学理性,这是B事件对A事件的继承发展,A项正确;实践与检验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再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否定与纠正,排除D项。
故选A项。
14.1853年,《美国棉花种植者》杂志评论到:
“迄今为止,美国的奴隶劳动给世界带来了,而且仍在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
如果这种福祉想要持续下去,奴隶劳动也必须继续下去,因为说什么用自由劳动力为世界供应棉花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棉花从来不曾由自愿劳动力耕作成功过。
”该评论
A.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B.掩盖了资本剥削方式的罪恶
C.展现了美国棉花种植的优势D.揭示了美国工业崛起的根源
【1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该评论认为棉花种植必须使用奴隶劳动,使用自由劳动力不能维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所以这一说法是对使用奴隶劳动的狡辩,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罪恶,故选B;使用奴隶贸易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排除A;该评论是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罪恶,不是展现美国棉花种植的优势和解释美国工业崛起的根源,排除CD。
15.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
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1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由“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扩大到“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是肯定十月革命的产生了广泛的世界影响,C项正确;A项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革命范畴,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但与材料中世界影响不符,排除。
B项表述错误,排除。
十月革命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不能说是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排除D。
所以选C
16.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整体上CO2排放量全球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依然很大……2020年,大部分国家采取停工、停产、居家隔离等措施防疫,全球CO2排放量大幅度减少。
据此可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A.抗议措施客观上提供解决方案B.需要践行全球行动模式
C.应信守共同且无区别责任原则D.发达国家更为积极主动
【16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2020年,大部分国家采取停工、停产、居家隔离等措施防疫,全球CO2排放量大幅度减少”说明大部分国家共同采取行动碳排放量材大幅减少,说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需要践行全球行动模式,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抗议措施,与题目无关,排除A项;应信守共同且无区别责任原则这是不符合史实的,不可能无区别责任原则,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重点在于大部分国家共同努力,不是强调发达国家更为积极主动,排除D项。
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末年,《遵生八笺》首次记载辣椒,称为“番椒”。
最早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土苗用以代盐”。
辣椒的扩散是伴随着农业“内卷化”进程的,人口的增殖使农民的副食选择越来越少,不得不将大量的土地用以种植高产的主食,辣椒作为一种用地少,产量高的调味副食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农青睐。
——据曹雨《中国食辣史》等
材料二“卑湿之地”的特殊地理气候是湖南人嗜辣的客观原因。
湖南人把辣椒文化视为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由此提炼出湘人的“辣椒精神”。
毛泽东诙谐地将辣椒与红色革命精神联系起来,“不吃辣椒不革命”。
辣椒传入中国虽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辣椒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中华饮食文化,在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演绎出不同风味,各地不同的辣味孕育出各具特色的代表菜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当地品尝最地道的辣味美食。
——据张艺凡等《辣椒传入中国的地域文化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辣椒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辣椒传入中国的影响。
【17~18题答案】
【答案】
(1)背景: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西南地区食盐缺乏;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潮湿;产量高;契合了当地的文化精神。
(2)影响:
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地域文化认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精神;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时间“明朝末年”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根据材料一“最早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土苗用以代盐’”可从环境和气候方面思考,即西南地区食盐缺乏;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潮湿;根据材料一“人口的增殖使农民的副食选择越来越少,不得不将大量的土地用以种植高产的主食”得出产量高;根据材料二“湖南人把辣椒文化视为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由此提炼出湘人的‘辣椒精神’”得出契合了当地的文化精神。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辣椒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中华饮食文化,在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演绎出不同风味,各地不同的辣味孕育出各具特色的代表菜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当地品尝最地道的辣味美食。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了地域文化认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精神、促进了各地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作答。
【点睛】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西方陷入经济危机时,大规模地引进技术及设备。
为此,苏联专门成立了全苏专利贸易公司,与西方各国在科技产品方面的许可证贸易活动明显增加。
1976~1977年,苏联向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价值高达115亿美元,集中于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领域。
1978年苏联从日本购买8万吨的大型活动船坞,既可修理大型客轮和货轮,也可修理4万吨级航母。
通过与西方国家签订政府间的科技合作协定以及在西方国家开办合股公司,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合作项目遍及航空、电子、环境保护、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这些合作协定稳定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长期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彼此在经贸和工农业方面的合作迅速发展。
——摘编自杨家荣《苏联引进西方技术的第二次高潮》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基础异常薄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寻求外来技术。
我国从苏联引进一系列成套设备用以重大基础项目建设,价值37亿美元。
苏联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留学生,并派遣专家学者赴华指导我国科技研究。
通过从苏联等国的技术引进,我国有关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避免了一些弯路。
——摘编自吴奇志、聂文星《让历史告诉未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苏联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苏联相比,指出新中国初期技术引进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8~19题答案】
【答案】
(1)重点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坚持军事、民用相结合的原则涉及领域广泛。
(2)不同:
中国主要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技术以引进成套设备为主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
原因:
中国经济落后科技基础薄弱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中苏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解析】
【详解】
(1)根据“联向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的先进技术设备价值高达115亿美元,集中于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出重点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而且是通过多种形式引进;根据“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合作项目遍及航空、电子、环境保护、农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这些合作协定稳定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长期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彼此在经贸和工农业方面的合作迅速发展”得出坚持军事、民用相结合的原则,涉及领域广泛。
(2)不同:
根据“我国从苏联引进一系列成套设备用以重大基础项目建设,价值37亿美元”得出中国主要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技术,以引进成套设备为主;根据“苏联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留学生,并派遣专家学者赴华指导我国科技研究”得出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
原因根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科技基础异常薄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寻求外来技术”可知中国经济落后,科技基础薄弱。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而中苏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现代著名学者在他的一部论著中从六个方面论证了晚明(1573一1644)出现的大变局。
该论著的目录大致如下,事实上晚明时期国家的许多方面的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第一章
“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
卷入全球化的贸易浪潮
第三章
江南市场:
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第四章
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五章
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第六章
新气象:
文人结社与言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进行论述。
(要求标题具体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9题答案】
【答案】晚明时期社会进入了大变局时代,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明朝中后期,虽然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宋明理学也走向僵化,对外闭关海禁,但是晚明社会却处于大变局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外国商人学者、外国商品、外国文化等通过澳门等地进入中国,中国逐渐被卷入全球化浪潮,朝贡体制逐渐被打破,海禁受到冲击,政府不时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江南外贸的发展;与此同时,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西学东渐出现,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质疑,开明儒学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推动了晚明时期的思想解放。
总之,在内外多种因素冲击下,晚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现象,进入到一个大变局时代。
其它观点:
新思想的出现是晚明大变局的重要表现;晚明大变局中,社会经济得到了新发展。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所列的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江南市镇、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思想解放的潮流等信息可以得出观点:
晚明时期社会进入了大变局时代,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明朝中后期,虽然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强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宋明理学也走向僵化,对外闭关海禁,但是晚明社会却处于大变局时代,出现了一系列新气象。
学生可围绕观点,根据目录反映的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影响、西学东渐等方面进行论述,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如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外国商人学者、外国商品、外国文化等通过澳门等地进入中国,中国逐渐被卷入全球化浪潮,朝贡体制逐渐被打破,海禁受到冲击,政府不时的对外开放,推动了江南外贸的发展;与此同时,商品经济十分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西学东渐出现,西方科技文化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受到质疑,开明儒学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推动了晚明时期的思想解放。
内外多种因素冲击下,晚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现象,进入到一个大变局时代。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朝改土归流后,大量人口流入武陵民族地区,地区文化冲突出现,既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又给当地治理带来种种困难。
武陵民族地区各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儒学教育体系,均建构起了由学宫、书院、义学、私塾构成的多元教育体系。
各地利用石刻、牌坊、志书、口头传颂等方式,把符合儒家行为规范的人树立为楷模。
通过赋予荣誉称号等途径扩大其影响力。
修建儒家文化象征建筑,如忠义祠、节孝祠、武庙、文庙等。
官府还在给街道、坊市、桥梁等命名时处处体现儒家精神。
在“修教齐政,不易其俗”原则指导下。
对差异性文化,只要不与儒家精神相违背,官方不干涉其具体形式,多体现在建筑、饮食、服饰、生产、节庆等方面。
对那些与儒家精神有悖但能主动调适重构者,亦能任其流存发展,多体现在歌舞、信仰等方面。
某些含有积极成分,有利于维护秩序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改造后甚至被官方纳入正统。
在永顺府,改土归流初就发布了《详定市场》《详定斛斗》《示禁衙索诈》等系列文告,将打击唆讼作为重要的政绩。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果。
——摘编自莫代山、王希辉《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移民的文化冲突与调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改土归流后武陵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20~21题答案】
【答案】
(1)特点:
以儒学教化为中心,树立统一的价值观;学校教育、日常宣传、榜样引导、文化改造、法规强制等多途径、多方式相互配合;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既惯彻政府意志,又尊重民族文化;把打击唆讼,稳定民生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
(2)评价:
措施切实有效,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助于形成文化认同、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一定程度保护了民族文化,有利于形成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对于后世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借鉴。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通过发展儒学教育体系,均建构起了由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岳阳市 届高三二模 历史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