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解放思想.docx
- 文档编号:7227671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7.44KB
第3章 解放思想.docx
《第3章 解放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解放思想.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解放思想
第二章解放思想
第一节人死后有没有将来
一、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二、三种回答
三、三种答案该选择哪一个?
第二节死后没有未来的年代
一、道德沦丧
二、道德沦丧的原因
第三节暂时把“科学”放一放
一、什么是“科学”
二、“科学”不能当形容词用
三、不是科学、不是迷信
第四节对进化论的讨论
一、概说
二、进化论论证、论据
三、进化论的恶果——社会达尔文主义
四、对进化论的态度
第一节人死后有没有将来
第二节死后没有未来的年代
一、道德沦丧
2011年4月14日,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向新聘任的8位国务院参事和5位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颁发聘书,并同参事、馆员座谈。
座谈中,温家宝表达了对当代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关注。
然而,细读相关的讲话内容后,不仅没有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反而加重了担忧。
1、后知后觉
2、病因非正因
3、药方不对症
4、有方无药
关于传统文化,总理的讲话只有一句: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那么,什么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结合总理讲话的结束语,我个人判断,总理自己也不太清楚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私下里期望,这篇讲话稿不是总理自己写的。
)
我希望,参事室、文史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在这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
在我看来,把这副对联用在今天参事、馆员们的身上也很贴切
谈道德建设,怎么能用朱熹的名言呢?
朱熹虽然是个大大的理学家,但个人品德却有极大的污点。
如同我们学书法,可以临摹秦桧的帖子,因为他的书法不在颜真卿之下。
但如果在谈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如果引用秦桧的名言(假如有的话),不是往自己脑袋上扣屎盆子吗?
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外儒释道。
其中,什么是优秀?
什么是糟粕?
有资格作出相应结论的人,最起码要符合两个条件:
第一、精通儒释道之一,而不是前文所说的政治化、功利化的人物,即所谓的御用文人。
第二、深入社会各层面。
传统文化是理论,是源泉,不结合社会各层面的现实,理论就无法指导实践;源头之泉,就无法被引入干枯的田地。
有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大家吗?
没有的话,只能退一步,姑且不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还是糟粕成分,能对治现实问题就好。
二、道德沦丧的原因
三十多年过去了,从五讲四美、精神文明、先进性、八荣八耻……,政府一直在制定、倡导道德规范,为什么全民道德水品每况愈下?
王觉溟在其《佛教与现代经济伦理》中,则将道德伦理的普遍沦丧归咎于“经济伦理的缺位”,并以新教伦理在西方的功效作为佐证:
究其原因,就是经济伦理的缺位。
所谓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种伦理秩序、道德规范和精神导向。
观诸西方,新教伦理就曾经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驱动力和道德规范,对近代西方的社会发展产生过巨大的促进作用。
但他没有说明,为什么西方人会自觉遵守新教伦理?
众所周知,人们之所以遵守法律,是因为害怕承受违法所带来的后果;既然违背道德伦理,并没有牢狱之灾,我为什么要遵守这些约束我行为的条目呢?
1、趋利避害
关于伦理道德的起源,荀子《礼论篇》说:
礼起于何也?
曰: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礼,有三本: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要探究道德沦丧的根本原因,不得不从人的本性谈起。
关于人性,孟子说善、荀子说恶,后人争论了两千多年。
不同的出发点,则各有道理。
然而,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趋利避害”是共性,同时也是与生俱来。
这就是荀子说的: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什么是利?
什么是害?
什么是欲?
什么是求?
“笑贫不笑娼”这句话,已经给出明显的答案。
怎么会这样?
让我们回忆一些改革开放之初的口号,答案也就出来了。
第一:
欲:
人生的目标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生命的价值大小、成功与否、地位到底,全都以拥有的财富(金钱)为衡量标准。
第二,求:
实现目标的手段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对普通百姓而言:
职业无所谓贵贱,获得金钱就是好职业;
——对政府官员而言:
无论仁政、暴政,GDP的增长就是政绩;
——对律师而言:
黑白可以颠倒,只要官司能赢;
假若,上述目标及实现手段,只是个别人在市场经济中的理念及行为,而不是全民性的。
我们无需担心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冷漠……。
2、两害相权取其轻
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趋利弊害的一种表现。
人们在“求”其利,避其害的过程中,如果“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
”过去,天地、祖先、君师具有无上的威慑力,源于他们的礼义条目就深深地扎根与每个人的内心。
在具体的行为之前,人们自然而然地考量,违背道德礼义的代价与得失。
例如:
做官的人,父母故去,按礼义,需要请假守孝三年,孝满后,再出来做官,除非源于最高皇权的夺情。
如果贪图现有的官位而不辞官守孝,一旦被发现,即使你再有能力,之前的业绩再突出,也将被夺取官职,永不叙用。
普通百姓,如果不敬父母,即使你在富有,读的书再多,也将受到街坊伦理的冷眼,一世的冷眼,买东西都受到小商小贩的拒绝。
因此,在过去,秉持伦理行事,这是自然而然的,与利益无关,但违背伦理行,则自造悲剧。
在当代,起到与过去伦理同样作用的是法律:
依法行事,这是公民的本分,没有什么好处!
但违法乃至反法,则有可能产生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
3、没有敬畏
违法乃至犯法的人不一定受到惩罚,在当代,视乎是个被老百姓熟视无睹的现象,官官相护嘛,自古就是这样,有什么号惊奇的。
无论学者们从哪一个角度分析,或者制度、或者法律本身,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无论怎么完善,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总有一些特殊群体,他们出于职业、地位的原因,总是对法律缺乏“敬畏”。
法律法规对普通人而言能起到“敬畏”的作用,因此,他们的日常行为会自觉地以法律为底线。
但,社会中的有两类特殊人群:
一类是以法律为职业的人,如律师、公检法等。
他们熟知法律条文,知道其中的漏洞,或者说知道如何在具体的时候,使法律条文产生漏洞。
另一类是官员,那些能够在实现生活中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官员。
将法律放在手掌上的人,能产生敬畏吗?
于是,他们的行为,相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总是比较肆无忌惮的。
同样道理,重建伦理道德且使之成为人们规范自己行为、心性的内在约束力的条件就是使人们在内心形成对伦理道德的敬畏感:
●遵守道德伦理的,将获得褒扬、尊敬;
●违背道德伦理的,将受到惩罚、灾难。
2011年7月21日,中新网有篇《候选院士段振豪涉嫌贪污被刑拘》的报道。
刑拘的理由是涉嫌贪污,至于包二奶的行为,无论是段振豪所在的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还是中科院新闻办公室,态度都是不疼不痒。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表示:
科学家的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同等重要。
虽然段振豪在国内外地球化学学科领域担任多项学术职务,是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知名度的科学家,但对其违法乱纪和不道德行为决不姑息。
什么叫绝不姑息?
如何才绝不姑息?
中国科学院新闻办公室表示:
中国科学院一贯强调科技人员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段振豪的行为虽然是个人行为和个别现象,但中国科学院一定要以此为戒,在全院范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制度体系,改进监督管理。
看看,又是冠冕堂皇地把责任归咎于制度,又是加强教育,有意义吗?
4、敬畏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也制定不少文明道德规范,如五讲四美、八荣八耻等。
相对与法律的功效,这些规范得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其中的原因,是即使违背五讲四美、八荣八耻,也没有什么落到实处的惩戒。
无论中外,凡是被人们自觉遵守的伦理道德,总是内涵着让人们敬畏的成分。
荀子说礼有三本,分别是: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三本的核心,在于使人产生畏惧——对天地、先祖、君师的“畏惧”:
一旦违背礼义的条目,将受到天地、先祖、君师的惩处。
王觉溟提到过的新教伦理,笔者以为,之所以在西方近代社会起到道德规范作用,同样是因为其内涵着让人们不得不遵守的成分:
关于工作
●职业是上帝安排的工作。
上帝召唤某个人去从事世俗的工作,获取一种安定的职业,并坚守岗位,才会为上帝所喜。
●上帝的神意已毫无例外地替每个人安排了一个职业,人必须各事其业,辛勤劳作。
关于致富
●如果财富是从事一项职业而获得的劳动果实,那么财富的获得便又是上帝祝福的标志了。
●一种职业是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
关于消费
●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
●人只是由上帝恩宠所赐给财务的受托者、管理者,就管理的每一分钱的使用只有一个目的,即是增加上帝的荣耀,如果用在自己的享受上,便是严重的不忠实,辜负了上帝的信托,自断得救之路。
……
假设一下,你是个清教徒的话,你敢不按照上面的条目来规范自己的工作、生活吗?
那么,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重建伦理的关键在于寻找到让人们敬畏的内容。
从哪里找?
温家宝总理的4.14讲话中已经提到了:
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三节暂时把“科学”放一放
假如你在你的圈子内宣扬“人是有来生的”,少不了被批评为“迷信”。
如果进一步争论的话,就会被要求拿出证据,以“证明给我看看”等等。
其实,自己关于“是否有来生”的判断、选择,是我们自己的、内在的事情,不需要拿出去展览的。
是否科学、是否迷信,没什么要紧的——你信有来生,生活会安逸一些、心情为宁静一些。
就算在1000年后,科技高度发达,证明了死后真的没来生,但你已经获得了一生的宁静与安逸,还不够吗。
况且,谁能证明死后的事情!
一、什么是“科学”
对“科学”的定义,无论是从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角度,都无法避免两个问题:
第一,亚循环论证,即由局部定义总体,例如,以自然科学定义科学。
第二,必须有一个假设前提:
人是万物之灵——大千世界中没有在比人更高等的智慧体。
这两个问题就把所谓的“科学”局限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科学”上了。
二、“科学”不能当形容词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的生产力。
这两句话的区别在于,第一句中的“科学”是名词,第二句中则成为形容词。
“科学”及其延伸的相关词汇,如“伪科学”、“迷信”等,能作为形容词使用吗?
不可以!
最起码,在现阶段,关于死后有没有未来的话题上,不能用科学及其相关的词汇作为形容词。
这不是一个科学与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良知与理性的问题。
看看何祚庥院士对中医的批判,就知道把“科学”这一名词当做“形容词”的危害了。
何祚庥院士,不仅是自然科学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也是社会哲学的专家(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从常理判断,他对中医的批判无论是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应该是“科学”的。
事实如何呢?
1、科学的精神与原理
“何祚庥评论中医的一个准则就是:
是否符合科学的原理和精神。
‘从这个方面来说,我是支持批评中医的,我觉得那些呼吁取缔中医的言论大多数有根有据。
’”
因为中医不符合科学的原理和精神,所以应该取缔!
什么是科学的原理与精神?
(这里,“科学”有成为形容词了)
我们知道,自笛卡尔创立“质疑说” 之后,科学的主要特征就是要求对任何人为的认知进行质疑。
即使是学界的权威泰斗,其研究结果,必需在同行面前受到质疑与推敲——论文发表之前,必需经过同行严格的审议和批评。
发表之后,任需接受同行们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验证,得到相同的结论之后才真正可能被接受。
因此,科学的原理与精神,实质是怀疑与验证。
何先生可以怀疑中医,但在验证之前直接下判断,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原理和精神。
2、不科学的语言与概念
我主要就是说它在理论上落后。
什么虚啊,实啊,气啊,补啊,阴阳五行啊等等,这些概念都是不准确的,不知所云。
什么叫做虚火上升,什么叫做寒症,这些语言是不科学的。
而且,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这套理论也是不科学的。
何先生的逻辑,凡是科学的,都应该有个准确的定义。
笔者估计他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弄混淆了:
在自然科学中,明确的概念、定义是进行研究所必须的,如对电子、原子之类的定义。
但在社会科学,尤其人文类学科中,大多是无法定义的,如“文化”、“宗教”等至今无法获得被大多数同行认同的定义。
即使,“科学”这个名词的本身,也尚无明确的、统一的定义。
按何先生的逻辑,“科学”本身就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
那么,怎么用去确定另一个名词、事物的“科学性”呢?
此外,笔者还想指出的是,“虚”、”实”、“阴阳五行”等中国古典哲学范畴的概念,不是自然科学能够解释清楚的。
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也是就是,这些,也“科学”无关。
3、伪科学
我反对的就是中医阴阳五行的这套理论,我把它称为伪科学。
如果打分的话,西医可得90分,中医只有10分
有心的读者自己做试验,就可以知道“中医阴阳五行”是否正确了!
跑步是现代人健身的主要方法之一,跑了一段时间以后,(比如,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会发现自己的肾功能被强化了。
西医只能直观地解释长跑强化了肺的功能,但肺和肾有啥关系?
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则认为: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所以肺强则肾强。
事实上,中医在过去几千年来一直护育着中华民族,也就是说,中医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中医的科学性吗?
西医才多少年?
中医的零头罢了。
从何祚庥院士对中医阴阳五行的批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科学”这个名词,一旦被当做形容词使用,就出问题了:
当你要认同你想认同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冠以“科学”:
“科学的语言”、“科学的概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规范”、“科学的系统”、“科学的知识”、“科学的道德”、“科学的精神”、“科学的发展观”……
当你要否定你想否定的,让对方直接闭嘴的方法就是冠以“伪科学”,如何院士一样。
三、不是科学、不是迷信
1、信念,与科学无关
当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看中医还是西医,是个人的选择!
源于个人的生长背景与环境而分别对中、西医产生的“信念”。
不能说选择中医是迷信,选择西医就是正信。
同样道理,对有没有来生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如此。
无论那一种回答,都只是一种信念而已。
“信念”是一种“心愿”。
心愿,需要科学来参合吗?
科学的原理和精神是怀疑与验证,对普通人来说,没啥必要,也没那个精力,又不是想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赞同!
这只是我个人的事情,只要适合我自己就好了!
一见钟情就是最好的例子。
《亮剑》是这样描述赵刚和冯楠的初次见面:
赵刚和冯楠的眼光暂短地对视了一下,竞碰撞出一团看不见的火花,因为双方的心里都微微一动,好像似曾相识……冯楠突然觉得她的心脏猛地进裂开来,一股滚烫的液体喷涌而出,一霎间,她眼里竟贮满泪水……赵刚,我见过你。
冯楠肯定地说,眼睛在凝视着赵刚。
冯楠,我也是。
我正在想,是什么地方……赵刚静静地望着她,做沉思状。
你不用想了,那会白白耽误时间的。
爱因斯坦说过时空也能多维存在,我想,咱们可能在另一个时空里见过,或是……梦中?
冯楠的声音幽幽的,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有可能。
赵刚赞同道,佛教认为人有六轮之回,人死后过奈何桥时被灌了迷魂汤,把前世忘得精光,但也有个别被漏过的,这种人能清楚地记得前世,有可能咱们前世见过,又凑巧都躲过了迷魂汤。
冯楠笑了,笑得很灿烂。
科学吗?
显然不是。
连奈何桥、孟婆汤都出来了,谈何科学。
迷信吗?
显然也不是。
赵刚和冯楠可是正真的无神论者。
2、科学,还很年轻
科学的年轻,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片面
科学告诉我们,有病就要看医生。
实际上,我个人的体会是,感冒发烧头疼闹热之类的,不太严重的话,到球场上跑几圈就好了,人体自身本来就有自我调节功能。
动不动就去医院打吊针,吃抗生素,反而会弱化人的自我平衡能力!
另一方面,个人生活不能太科学,尤其是有关心性的问题。
科学告诉我们,膳食要注意营养,要合理搭配。
但有几个会如此呢?
不是不想去做,而是按科学地膳食,那玩意太累、太烦。
一天两天可以,长久下去,没人能坚持的住!
第二,幼稚
与科学在地理、物理、化学之类具体的事物上的话语权不同,若以“心愿、心信”等为研究对象的话,科学没有话语权。
心理学、脑科学等还处在初级阶段。
生活中有太多的与心相关的事情,是科学解释不了的。
比如,一见钟情的实质——心与心的结合。
其中的原因、机制是科学能解释的吗?
3、心的选择,与科学无关、与迷信无关
对普通人来说,一见钟情,可遇不可求,更多的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可能你的女朋友,从相貌到家境都比不上一般人,但你就是喜欢,且倍加珍惜。
当你爹妈通过简单的科学实证——将你女朋友和别的什么人比较,就可以否定你的爱情、你的心念:
你被那狐狸精迷住了!
言义之下是“你被迷信了”。
此时,你面临两种选择:
选择一:
听爹妈的话,和女朋友分手。
他们说的也很客观、很科学,女朋友确实长的不怎么样,家里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反正他们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你好!
问题是,爱情也好、家庭也好,是靠信念来经营的!
选择二:
坚持你那被父母定义为被迷住了的心念:
是,她不漂亮、没气质、家境也不好,但我就是喜欢!
此时,科学与信念发生了冲突:
“不漂亮、没气质、家境也不好”是被实证了的,即是科学的。
而“我就是喜欢”则纯粹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的感受,而且无法被证明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科学的观念占主导,你会选择分手;信念的观念(可能是迷信),你会坚持。
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总有得失。
分手,找个相对好点的,顺了爹妈的意,人前人后地,他们也觉倍儿有面子。
可能你自己也觉得新人比旧人好。
问题是你心疼吗?
——N多年后,当你回向往事的时候,你的心会怎样?
不分手,惹恼了爹妈的同时,在爱情、家庭方面,你的心获得了安逸与宁静,而且是问心无愧的。
毕竟这今后的生活是你在过,而不是你爹妈或其它什么人——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
看看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夫人的评价吧:
夫人彭德华年长我4岁,她一辈子没有看过任何一部小说,也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
她对我一辈子搞的这套玩意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
她似乎从来也没想知道过。
在这方面我们俩毫无共同语言。
然而在道德方面,她却是超一流的。
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
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
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
如果中国将来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德华应当榜上有名。
所以,心愿只是自己个人的心的活动,是科学还是迷信,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在这种心愿下,活得自在、舒服就好!
第二节对进化论的讨论
一、概说
1、进化论的作用
进化论作为十九世纪的重大发现,成为:
●现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生物学的基础;
●近代生理学、伦理学、心理学、哲学以至社会意识的基石。
【探究】:
●在任然坚持进化论的国度,引领了当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
●不按进化论思想进行的研究,被视为异端、非正统,乃至邪说。
——管理是科学
——放弃民族的传统文化
……
2、《物种起源》的核心观点:
●所有的生物都是从极少数、甚至由一种微生物类的祖先而来。
●庞大的进化过程是由自然界的选择,即“适者生存”的动力所引导。
【探究】:
最初的,第一个微生物从哪里来?
3、进化论的产生
1)竞争的产物
●达尔文观察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GalapagosIslands)的生物,不断构思、编写《物种起源》(TheOriginofSpecies)稿件
●收到信息:
塞尔·华莱士(RussWallace)即将发表相似的理论,于是将稿件匆忙付印。
接着轰动一时,引起极大的风潮;最后高奏凯旋等等。
中根据一些零散的事例,提出了进化的观点,认为今天复杂的生物界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来的
【探究】:
●研究对象局限于一个区域:
加拉帕戈斯群岛,数据不具备代表性
●缺乏严谨,为获得竞争优势而匆忙发表
2)是猜想而不是理论
在《物种起源》的第一版中,达尔文认为
一种熊可以下到水中,变成水生动物,最后变成象鲸那样巨大的生物。
所以他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然选择,熊可以变成鲸。
在以后的修订版中,达尔文把这个说法去掉了。
这个熊能通过自然选择变成鲸的观点,正是整个进化论的中心点,
一个物种可以变成另一个物种。
【探究】
庄子逍遥游的第一句: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二、进化论论证、论据
1、论证方法
达尔文看到不同物种之间有其相似性,就提出:
一个物种可以进化成另一个物种,而另一个物种还可以进化成第三个物种。
复杂的生物界就是从简单的原始生物一步步进化而来的。
1.1相似就一定是进化来的吗?
如果人是猿进化来的,人和猿就会有许多相近的特征。
因为人和猿有许多近似之处,所以人就是猿进化来的。
前一句在逻辑上没有问题(当然,逻辑上没问题不等于合乎事实),后一句就是狡辩了。
换一个通俗的说法更清楚些:
如果甲是乙的弟弟,甲就比乙小。
因为甲比乙小,甲就一定是乙的弟弟。
一听后面就不对,因为甲比乙小,可能甲乙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还可能甲是乙的叔叔呢(如果甲辈份大)。
2.2基因突变说及其成功概率
现代进化论用基因随机突变假说解释进化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率和不定向等特点。
1)时间
《达尔文的黑匣子》(Darwin‘sBlackBox),美国生物化学家贝希(Behe,M.J)以血液凝固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机制为例,讲述如此复杂精密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是进化来的。
其中一个蛋白(TPA)产生的机率是0.118,经过计算,至少需要一百亿年才能发生。
如果同时进化出和它相互作用的蛋白,机率就是0.136。
他说:
很可惜,宇宙没有时间等待。
2)概率
对于生命的产生,现代进化论认为也是一个自然过程,认为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某种特殊条件下进化成复杂的生命大分子,各种复杂的大分子进一步组合演化形成原始生命。
这么多串连的“理想化”过程,英国科学家霍伊尔(FredHoyle):
上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正如利用席卷整个废料厂的飓风来装配七四七喷射机一样。
2、论据问题
进化论说人是猿猴进化来的,那么人与猿之间的中间状态为什么没有呢?
现今所发现的生物化石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欠缺了生物进化的中间过程,生命的出现往往是突然间发生的。
1995.5.25《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纽惟恭的报导《澄江化石生物群研究成果瞩目》。
1995.7.19《人民日报》又发表《向进化论挑战的澄江化石》一文。
作者丁邦杰指出:
进化论的中心论点是:
生物物种是逐渐变异的。
但是距今五亿三千万年的寒武纪早期,地球的生命存在形式突然出现了从单样性到多样性的飞跃。
按照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寒武纪出现多细胞动物之前必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这个中间演变过程的任何证据。
【探究】-人类起源
源于进化论的人类起源说主张:
现代的人类大约在10万年前起源于南非
朱洛巴石盘——人类起源
1938年,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考察时,在一个山洞里共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
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
刻有各种符号。
1962年,学者徐鸿儒教授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破译了石盘上的表意符号,
特罗巴人来自云端,他们乘坐的是古老的飞船,后来飞船在着陆时损坏,这些特罗巴人只好藏身山洞。
……
在西藏地区确实曾经生活过两个十分特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章 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