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docx
- 文档编号:7208434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33.63KB
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docx
《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
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
本文导读:
意义影响
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
在几何学发展的历史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这种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提出了几何学的“根据”和它的逻辑结构的问题。
在他写的《几何原本》中,就是用逻辑的链子由此及彼的展开全部几何学,这项工作,前人未曾作到。
《几何原本》的诞生,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并且《几何原本》中的命题1.47,证明了在西方是欧几里得最先发现的勾股定理,从而说明了欧洲是西方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大洲。
论证方法上的影响
关于几何论证的方法,欧几里得提出了分析法、综合法和归谬法。
所谓分析法就是先假设所要求的已经得到了,分析这时候成立的条件,由此达到证明的步骤;综合法是从以前证明过的事实开始,逐步的导出要证明的事项;归谬法是在保留命题的假设下,否定结论,从结论的反面出发,由此导出和已证明过的事实相矛盾或和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实原来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也称作反证法。
作为教材的影响
从欧几里得发表《几何原本》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由于欧氏几何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有着严密的逻辑演绎方法相结合的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表明,它巳成为培养、提高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科学家从学习几何中得到益处,从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牛顿的例子)
少年时代的牛顿在剑桥大学附近的夜店里买了一本《几何原本》,开始他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没有超出常识范围,因而并没有认真地去读它,而对笛卡儿的“坐标几何”很感兴趣而专心攻读。
后来,牛顿于1664年4月在参加特列台奖学金考试的时候遭到落选,当时的考官巴罗博士对他说:
“因为你的几何基础知识太贫乏,无论怎样用功也是不行的。
”这席谈话对牛顿的震动很大。
于是,牛顿又重新把《几何原本》从头到尾地反复进行了深入钻研,为以后的科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
《原本》的缺憾
但是,在人类认识的长河中,无论怎样高明的前辈和名家,都不可能把问题全部解决。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提出几何学的“根据”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他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比如,对直线的定义实际上是用一个未知的定义来解释另一个未知的定义,这样的定义不可能在逻辑推理中起什么作用。
又如,欧几里得在逻辑推理中使用了“连续”的概念,但是在《几何原本》中从未提到过这个概念。
有些被欧几里得作为不证自明的公理,却难以自明。
比如“第五平行公设”,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一书中断言:
“通过已知直线外一已知点,能作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这个结果在普通平面当中尚能够得到经验的印证,那么在无处不在的闭合球面之中(地球就是个大曲面)这个平行公理却是不成立的。
俄国人罗伯切夫斯基和德国人黎曼由此创立了非欧几何学。
原本历史
《几何原本》最初是手抄本,以后译成了世界各种文字,它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而位居第二。
19世纪初,法国数学家勒让德,把欧几里德的原作,用现代语言写成了几何课本,成为现今通用的几何学教本。
传入中国
几何原本最早传入中国是1607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和徐光启根据德国人克拉维乌斯校订增补的拉丁文本《欧几里得原本》(15卷)合译的译本,定名为《几何原本》,几何的中文名称就是由此而得来的。
该译本第一次把欧几里德几何学及其严密的逻辑体系和推理方法引入中国,同时确定了许多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几何学名词,如点、直线、平面、相似、外似等。
他们只翻译了前6卷,后9卷由英国人伟烈亚力和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1857年译出。
前六卷的翻译工作
《几何原本》传入中国,首先应归功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吴淞人。
他在加强国防、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修改历法等方面都有相当的贡献,对引进西方数学和历法更是不遗余力。
他认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之后,决定一起翻译西方科学著作。
利玛窦主张先译天文历法书籍,以求得天子的赏识。
但徐光启坚持按逻辑顺序,先译《几何原本》。
对徐光启而言,《几何原本》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其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完全不同。
这种区别于中国传统数学的特点,徐光启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
他还充分认识到几何学的重要意义,他说“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
他们于1606年完成前6卷的翻译,1607年在北京印刷发行。
徐光启翻译中的重要贡献
徐光启和利玛窦《几何原本》中译本的一个伟大贡献在于确定了研究图形的这一学科中文名称为“几何”,并确定了几何学中一些基本术语的译名。
“几何”的原文是“geometria”,徐光启和利玛窦在翻译时,取“geo”的音为“几何”,而“几何”二字中文原意又有“衡量大小”的意思。
用“几何”译“geometria”,音义兼顾,确是神来之笔。
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术语,如点、线、直线、平行线、角、三角形和四边形等中文译名,都是这个译本定下来的。
这些译名一直流传到今天,且东渡日本等国,影响深远。
后9卷的翻译工作
就在他们想继续把《几何原本》的后9卷翻译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徐光启的父亲不幸去世了。
徐父去世的准确日子是如今。
当时徐光启尽管已经入教,但作为一名一直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还做不到那么超脱,所以,他不得不开始忙于一系列繁杂的丧事。
丧事差不多了,到了8月初,徐光启请了假,便扶柩回了上海。
这一去就是三年。
此时利玛窦一直在北京,中间的确为《几何原本》的事情他们曾经联系过一次,但那次主要是让徐光启想办法在南方刊印。
此后,他们再没联系。
三年后,即1610年5月11日,利玛窦去世了。
而徐光启到了12月15日才回到北京。
此时利玛窦已于11月1日下葬。
所以他们从1607年8月之后,再也未曾谋过面。
徐光启于1611年夏天在修订利玛窦留下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手稿时写下了明显含有不再续译《几何原本》后九卷内容意义的话,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并非由于当时《几何原本》前六卷无人注意或没有用处,而是由于当时的环境与以前大不相同了。
龙华民执掌耶稣会之后,禁止传教士向中国人传授西方科技,很大程度上束缚了西方传教士与中国人的接触和交流。
另外,与徐光启比较熟悉的两位神父庞迪我和熊三拔并不谙熟《几何原本》内容,其数学水平与利玛窦相去甚远,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是使徐光启感慨太息,决定停止续译的根本原因。
就因为这个意外,使《几何原本》的后9卷的翻译推迟了200多年,才由清代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完成。
李善兰(1811~1882),字壬叔,号秋纫,浙江海宁人,自幼喜欢数学。
1852年到上海后,李善兰与伟烈亚力相约,继续完成徐光启、利玛窦未完成的事业,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后9卷,并与1856年完成此项工作。
至此,欧几里得的这一伟大著作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中国,对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清康熙帝时,编辑数学百科全书《数理精蕴》(公元1723年),其中收有《几何原本》一书,但这是根据公元十八世纪法国几何学教科书翻译的,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差别很大。
评价
徐光启在评论《几何原本》时说过:
“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
”其大意是:
读《几何原本》的好处在于能去掉浮夸之气,练就精思的习惯,会按一定的法则,培养巧妙的思考。
所以全世界人人都要学习几何。
徐光启同时也说过:
“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
”
爱因斯坦更是认为:
“如果欧几里得未激发你少年时代的科学热情,那你肯定不是天才科学家。
”
作者介绍
人物生平
欧几里得(Euclid,约公元前330—公元前275年)是古希腊著名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除了著有《几何原本》,还著作了《已知数》、《纠错集》、《圆锥曲线论》、《曲面轨迹》、《观测天文学》等。
遗憾的是,除了《几何原本》以外,这些都没有流传下来,而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流之中了。
人物故事
1、托勒密国王向欧几里得讨教学习几何学的捷径,欧几里得答道:
“几何无王者之道。
”意思是说,在几何学里,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这句话成为千古传颂的箴言。
2、一个学生刚开始学习第一个命题,就问欧几里得学了几何之后将得到些什么。
欧几里得对身边的侍从说:
“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
”
这两则故事,与他的光辉著作一样,固有高深的含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几何原本在在几何学上的影响和意义有哪些 传入中国后的翻译过程是什么样的 几何 原本 在在 几何学 影响 意义 哪些 传入 中国 翻译 过程 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