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docx
- 文档编号:7203846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90KB
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docx
《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
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
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及其改进策略
苏州市工业园区第三中学张兰芳
一、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
1、教材中新诗选文的缺憾
新课程实施之前,老教材中新诗篇目相对其他文体是极为缺失的,从初中到高中,学生接触的新诗不过七八首,而且范围有限,大多以毛泽东、郭沫若、闻一多的作品为主。
新课程标准实行后,各地教材增加了现当代代表诗人如徐志摩、舒婷等人的诗作,也加入了一些外国新诗,但无论是相对数量还是诗人的选择仍存有缺憾。
以人教版、苏教版和粤教版三个版本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仅在必修一第一单元安排了一个新诗单元,共四个组合: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大堰河》(艾青)、《断章》(卞之琳)、《风雨》、《 错误》、《回旋舞》、《 在一个地铁车站》,共9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模块一“吟诵青春”安排了3首新诗: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相信未来》(食指)、《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江河);必修三的第一专题 “祖国土”模块二“颂歌的变奏”安排了4首新诗:
《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必修五的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模块二“旧日时光”安排了3首新诗:
《旧日的时光》([英]罗伯特·彭斯)、《箭与歌》([美]朗费罗)、《别离》(冯至)。
五册必修教材共计10首新诗。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第二册安排了一个诗歌单元:
《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长沙》、《忆秦娥·娄山关》、《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死水》(闻一多)、《再别康桥》(徐志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热爱生命》(食指)、《双桅船》(舒婷)、《外国诗歌四首》(《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总计11首。
三个版本教材的新诗选文分别选择了一首毛泽东的词、五首左右的中国现当代代表诗作,四首左右的外国诗歌。
相比老选材,各版本的新教材增加了新诗的篇目,加上相配套的《语文读本》,新诗的选文相对丰富了不少。
但是对于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课时来说,10首左右的新诗还是比较少的,何况其中还有学生并不喜欢的篇目。
因此,无论从选文的篇目数量还是诗人选择方面,目前的语文教材都仍存在缺失现象。
2、高考中新诗考查的缺位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考什么,中学就教什么。
高考中新诗考查的缺位,是影响中学语文新诗教学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高考作文对新诗的回避。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要求里都有一条“请不要写成诗歌”,这本身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认为诗是和高考无关的。
比如一个论说性的题目出来以后,本来很难写成诗,却还要要求“不要写成诗歌”,为什么不说“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剧本”呢?
这正是长期以来不重视新诗教学所导致的。
由于老师与学生长期以来不读新诗或很少读新诗,对新诗的文体特征及把握世界的方式缺乏了解,必然会造成丧失对新诗的感悟力与判断力。
其实,2004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蝴蝶·蛹》就是一首新诗形式的佳作。
以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扼杀这样的佳作,实在是高考作文考查方面的缺失。
其次是阅读理解对新诗的回避。
命题者认为高考阅读理解考新诗不合适,理由是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
但是在历年高考阅读题里面曾经考查过新诗,用的是郑敏先生的《金色的稻谷》。
考完之后,诗评家与语文教师纷纷点评,最后还把《金色的稻谷》选进了中学教材。
这也说明在高考题当中,包括语文练习当中,用一些新诗做阅读理解题目,对于新诗的普及是有作用的。
其实,把新诗作为阅读理解考题是非常适宜的,诗比较短,而且又往往比较含蓄。
而用散文、小说,则只能选一小段,抓住两三个关键点,或者把一篇长文章进行压缩,这往往造成上下文文意的脱节,影响考生对原文的理解,而新诗考查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课堂教学方法的缺失
新诗教学的缺失不仅体现在教材的编选和考试的形式上,更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大部分中学老师在诗歌教学上下的工夫仍不够。
教师自己不懂诗,不爱诗,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内核,体会不到诗歌丰富的内蕴,只能照本宣科,只是在那里“应付”。
当然不可能引领学生走入诗歌的世界。
其次,课堂教学方法单一。
因为教师没有真正的走进诗歌,教学只能走过场,有的根本放弃新诗的教学;有的即使教学,也只是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
这样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对学生毫无吸引力。
在诗歌教过后,学生不可能真正进入诗歌,更不会喜欢新诗。
所以,诗歌教学的空间还远远没有拓展开。
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已全面支配了现今的教育体制和观念,我们的语文课堂离“诗教”的传统愈来愈远了。
二、不该缺失的中学语文新诗教学
“一切文学都具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正像朱光潜所说,“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现代新诗,由于它运用的语言、表现的生活和感受贴近现代人,因而更能对现在的人们产生影响。
”作为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内容之一,新诗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其他文体所不可替代的意义。
1、陶冶性情,塑造精神
从古到今,诗都是文学的核心,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心灵的呈现。
这是诗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离开了诗,我们就很难对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的启蒙。
语文教学除了工具层面,更应该把它看成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更应该强调它的人文精神。
新诗在陶冶学生性情,塑造人文精神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新诗始终是和这个社会的脉搏、和读者的心灵相通的诗人徐志摩当年在清华的一次讲演中就曾这样痛切地说:
“中国人成为这样一种生物,没有宗教,没有爱,甚至没有任何的精神冒险”,人们从小所接受的一切,无非为了“合于毫无生气的生活礼仪,而不是揭示伟大生活的奥秘,唤起伟大生活的希望。
这是中国教育的大失败,它导致真正人格的死亡,没有穷尽地造就着杰出的庸才”。
正如,学生阅读《雨巷》,记住的那个结着愁怨的丁香一般的姑娘;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所唤起的指点江山的满腔豪情,这些新诗所赋予人的激情与浪漫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无法达到的。
2、优化语言,激活思维
尽管我们不可能培养所有的学生都成为作家,但是,母语教学毕竟不同于外语教学。
十二年的教学后,学生的语言干瘪毕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可是,事实呢?
“高考是高水平的考试,但我们非常不解的是竟有这样多的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作文。
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学了12年语文,竟然无法用母语通畅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无法让人从中感受到母语的美。
”新诗的语言显然自然清新,比起一般的实用文体更具有美感,这是毋庸质疑的。
多读诗歌,从中吸取营养,对于优化语言,激活思维,有着极大的意义。
比如,学生阅读汪国真的一些诗歌,大大地极高了语言的文学色彩。
阅读巴尔蒙特《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这世界》感受到人生的最朴素的存在意义,激发了学生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世界,用新的思维看世界,当然,很自然的在写作中表现出来。
三、改进策略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没有办法改变高考的形式,也不能按着自己的喜好去左右教材的编写,但是,面对目前新诗教学的缺失,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扩大新诗的教学空间。
1、用好教材,教学方法多样
尽管教材中新诗的选文不能尽如人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为例。
必修一第一歌专题第一个板块的几首诗歌,在讲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和食指的《相信未来》时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是有所不同的。
因为《沁园春长沙》是进入高一的第一篇文章,教学时可以视野开阔些,在播放网络上下载的名家配乐范读、演唱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利用网络课件上不够恰当的画面,放手让学生去体会画面与诗作中景色描写的不吻合之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意识。
而教学《相信未来》只要抓住诗中极具冲击力与对比性的意象,如“蜘蛛网“炉台”“灰烬”“紫葡萄”、“鲜花”“排浪”“大海”等意象,就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即使不涉及文革的特定背景,学生也完全可以领悟到诗中所传达的面对现实困境,挣扎着摆脱羁绊,憧憬美好未来的理性思索与坚定信念。
而配套的《读本》也应该好好利用,可以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选取自己喜欢的篇目,收集资料自主探究,在班级交流研读成果。
比如,在开展交流时,选择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一个女生就是喜欢其优美的意境,一曲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展示,震撼了全班同学;而选择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一个学生则结合海子的生平经历,深入解读,写出了一篇文章《海子,愿你做一个幸福的人》,带领同学们走进了海子的世界。
在教外国诗时,找出不同的译本进行对照阅读,比如,阅读《为了看看太阳,我来到这世上》,我就选择了两种版本的翻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阅读。
除了诗歌本身的教学外,还应把诗贯穿在其他文学样式的教学中,使它们焕发出一种诗意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司马迁的〈屈原列传〉时,我引入了洛夫的诗作《水祭》:
“挥菖蒲之碧剑//扬汨罗之浊浪//在泽畔//在石榴纷举怒拳的五月//我又见你从江心踏波而来//见一株白色水姜伸出温婉的手//牵你涉水而过//江水早已洗白了你一身傲骨……”学生在读了《水祭》,使原本枯燥的古文教学课堂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新诗教学不应只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点缀。
教诗也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这首先应是心灵的爱好。
我们的心中有了这种爱,诗歌就会走向我们。
诗歌就会通过我们而歌唱。
在这种意义上,诗歌教学不是“教学”,而是一种“分享”。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有一句诗“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我们从事诗歌教学,无论选择何种教学方法,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做一个使者,把诗的光芒带向课堂,把“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带向那些年轻的心灵,并与他们一起分享。
2、丰富选文,拓展阅读空间,
教材上的篇目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歌作品,或者跟教材的文本相关,或者是师生根据喜好自主的选择。
例如,在苏教版的诗歌单元,就可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诗歌作品:
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补充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阅读《读本》里顾城的《回答》,补充顾城及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作品;由郑愁予的《错误》,补充介绍其他台湾诗人如洛夫及其代表作。
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老师不仅应教好课本上选的诗,还应尽量扩展阅读,多研究,多阅读,多关注新诗的动态。
除了中国的新诗,还应把外国诗人介绍给学生。
新诗的选文,意在引导学生走进诗的世界,感受在爱的琴弦上弹奏出的生命之歌。
所选篇目,在思想健康的前提下,以审美为主要尺度。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师的讲授,特别朦胧、特别艰涩的诗不选。
在选的时候有意发掘一些在新诗史上很重要,但从未或很少被选进教材的诗人,如冯至、杜运燮、穆旦、陈敬容、蔡其矫、昌耀、痖弦、洛夫等不同流派、不同色彩的诗人,包括新时期以来涌现的青年诗人,如食指、梁小斌、海子、汪国真等。
高一起始阶段,可以在每天课前5分钟,按学号顺序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新诗,向全班同学进行鉴赏讲评,朗读背诵。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所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意识的拓展。
例如,当有学生推荐汪国真的诗歌《热而生命》时,我就集中让该学生收集汪国真的其他代表作品,并进行一些仿写训练,学生呈现很多优美的的作品。
尽管我们的教材中并没有选汪国真的作品,但通过课前5分钟,学生却走进了汪国真的诗歌世界,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很好的运用了类似的清新诗句。
3、开设选修课,利用课外活动,
语文教学永远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课外的阅读是语文教学最好的补充。
新课程实行了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种方式,通过开设选修课学习新诗,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
这会使喜欢新诗的学生有机会,多读一些。
比如,我在选修课上,给学生推荐《中国新诗选读——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资源系列(诗歌与散文)》,《现代短诗一百首赏析》,《博雅导读丛书—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等。
在课外,还可以组织读诗小组,举行青春诗歌朗诵比赛,创办诗社等,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学习新诗的热情。
例如,在高一第一学期,配合新诗单元的教学,开展新诗朗诵会,经过学生的精心准备,呈现在朗诵会上的朗诵形式多种多样,有独诵,有对诵,有小组诵……诗歌内容有中国现当代诗、外国诗歌,有经典作品,也有学生的原创作品。
辅以多媒体配乐,画面,精彩纷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诗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了文学才华。
甚至可以鼓励高中生自己去译诗、写诗(诗人卞之琳当年在上海上中学时就尝试译诗,并由此走上文学道路)。
可以说,每个学生在启蒙时期都可以写出新诗,可惜,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这种能力被扼杀了,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先从仿写诗句开始,然后进行创作。
例如,一个单元的新诗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创作一些跟自己生活体验相关的小诗。
我让学生会创作的《献给语文的歌》,就涌现了一批好诗句:
献给语文的歌
杨佳伟
语文,我敬佩你
古往今来的诗篇
开阔了我的眼界
拓宽了我的视野
语文,我了解你
精美绝伦的文字
道出了多少为人的胸怀
演绎了多少感人的故事
语文,我依恋你
多少优美的语言
提高了我的素养
丰富了我的内涵。
”
献给语文的歌
方翔
你多面善辩
你是方块字
铸就民族的历史
你是普通话
响彻华夏大地
有人称赞你为艺术
苏轼的豪放、清照的婉约
依托你,烘照你
献给语文的歌
汪静奕
小时候
语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
现在啊
语文是一篇耐人寻味的文章
陪伴我枯燥的学习生活
而将来
语文将使一战闪闪发光的指明灯
指引我未来的方向
当然,改变新诗教学的缺失现象,更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
这种观念的改变并不是刻意求新,而应是一种回归:
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学本身。
不是把文学和诗歌作为简单的思想图解和道德说教,而是首先把它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的世界来进入。
只有这样,才能教出文学味,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还新诗教学的本真面目。
2008年9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缺失 中学语文 新诗 教学 及其 改进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