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7196300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2.02KB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
药理学(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主要包括药效学,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动学,即机体对药物的影响两个方面。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它的任务是通过实验研究观察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进而阐明其作用机理、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良反应,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目的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药理学的教学中,要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临床常用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重要的不良反应、禁忌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和体内过程,并会联系其临床应用。
本课程的后续课是临床各学科。
对于教学内容,本大纲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因此学习药理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各种药物的分类、主要药理作用,并联系其临床应用,掌握重要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对药物的作用机理应有所了解。
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求重点学习,也是考核的重点。
考虑到护理学专业与药学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考核的侧重点有区别,具体要求在本课程的考核说明中体现。
三、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108,电视IP课学时数16,实验学时数27,本课程为6学分。
大纲本文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二、药理学发展史
[教学要求]
了解药理学主要内容和任务及新药研究。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5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作用和药理效应
二、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三、量效关系
四、构效关系
五、药物作用机制
六、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受体学说
[教学要求]
掌握:
1.药物作用基本表现。
2.极量的概念。
3.兴奋和抑制。
4.量效关系的概念。
5.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的概念。
熟悉:
1.选择性和影响因素。
2.ED50和LD50的概念。
3.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表示方法。
4.不良反应:
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
了解:
1.量反应和质反应的概念。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3.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对症治疗。
4.药物作用机理。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5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二)分布
(三)代谢
(四)排泄
三、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一)时量曲线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
(三)房室模型
(四)药代动力学参数
[教学要求]
掌握:
1.被动转运的特点及体液pH值改变对药物转运的影响。
2.“首关消除”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3.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定义及其临床意义。
4.药物经肾脏排泄的意义。
5.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
6.血浆半衰期的概念和意义。
熟悉:
1.主动转运特点。
2.药物代谢酶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3.药酶诱导剂和药酶抑制剂的概念。
4.“肝肠循环”的概念。
5.多次给药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了解:
1.房室概念。
2.时量曲线的意义。
3.重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概念和意义。
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精神因素
(四)病理因素
(五)遗传因素
(六)昼夜节律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
(二)理化性质和剂型
(三)药物的剂量
三、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
四、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五、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
[教学要求]
熟悉:
1.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相互作用的意义。
2.耐受性和依赖性的概念。
第五章传出神经药理概论(2学时)
[教学内容]
一、传出神经分类与化学传递
二、传出神经递质
三、传出神经的受体
(一)受体的类型、分布与效应
(二)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的机理
四、传出神经药物的作用方式与分类
(一)传出神经药物作用方式
(二)传出神经药物分类
[教学要求]
掌握:
1.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
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熟悉:
1.受体类型、分布与效应。
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方式。
了解:
传出神经系统递质的合成与消除。
第六章拟胆碱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M受体兴奋药
二、胆碱脂酶抑制药
[教学要求]
掌握:
毛果云香碱、新斯的明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
熟悉:
毒扁豆碱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七章M胆碱受体阻断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教学要求]
掌握:
1.阿托品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急性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
熟悉: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胃复康和后马托品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八章N胆碱受体阻断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神经节阻断药
二、骨骼肌松弛药
(一)除极化型
(二)非除极化型
[教学要求]
掌握:
1.琥珀胆碱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琥珀胆碱和筒箭毒碱的中毒解救。
了解:
筒箭毒碱的作用特点。
第九章拟肾上腺素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α和β受体兴奋药
二、α受体兴奋药
三、β受体兴奋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碱、肾上腺素、多巴胺、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熟悉:
间羟胺、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了解:
去氧肾上腺素、甲氧胺的作用特点。
第十章抗肾上腺素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α受体阻断剂
二、β受体阻断剂
[教学要求]
掌握:
酚妥拉明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特别是在心血管病方面的应用及不良反应)。
了解:
妥拉唑啉、酚苄明、拉贝洛尔的作用特点。
第十一章全身麻醉药
[教学内容]
一、吸入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三、复合麻醉
第十二章局部麻醉药
[教学内容]
一、局部麻醉药的药理
二、局部麻醉的常用给药方法
三、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第十三章镇静、催眠、抗焦虑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苯二氮类
二、巴比妥类
三、其他类
[教学要求]
掌握:
1.镇静催眠药抑制中枢作用与剂量的关系。
2.苯二氮类(以地西泮,又名安定为代表)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苯巴比妥类作用特点。
4.巴比妥类急性中毒解救。
熟悉:
1.苯二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2.水合氯醛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了解:
甲丙氨酯及导眠能等的作用特点。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精神失常药
(一)硫杂蒽类
(二)其他类
二、抗躁狂抑郁症药
(一)抗躁狂症药
(二)抗抑郁症药
三、抗焦虑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氯丙嗪、氟哌啶醇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阿米替林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碳酸锂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1.氯丙嗪的作用机制。
2.奋乃静、泰尔登、多虑平、麦普替林等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舒必利、五氟利多、氯氮平、丙米嗪等的作用特点及临床作用。
第十五章抗惊厥药和抗癫痫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惊厥药
二、抗癫痫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各类型癫痫发作时选用的主要抗癫痫药及其作用特点。
熟悉:
苯妥英钠的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
1.各型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2.硫酸镁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应用注意事项和中毒解救。
第十六章抗震颤麻痹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拟多巴胺类药物
二、抗胆碱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左旋多巴体内过程特点和不良反应。
2.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的临床意义。
3.苯海索(又名安坦)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熟悉:
金刚烷胺和溴隐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第十七章镇痛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二、人工合成镇痛药
三、其它类镇痛药
四、阿片受体拮抗剂
五、镇痛药成瘾及戒毒治疗
六、癌症病人的止痛治疗
[教学要求]
掌握:
1.吗啡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成瘾性;急性吗啡中毒的诊断及抢救。
2.可待因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3.哌替啶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熟悉:
芬太尼、美散痛和镇痛新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了解:
1.纳洛酮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2.镇痛药成瘾的戒毒治疗。
第十八章中枢兴奋药(1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二、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三、脑功能改善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咖啡因、尼可刹米和山梗菜碱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各类中枢兴奋药的作用部位。
了解:
主要的脑功能改善药。
第十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解热镇痛药概述
二、水杨酸类
三、苯胺类
四、吡唑酮类
五、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六、选择性抑制COX-2的药物
七、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八、抗痛风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阿斯匹林的体内过程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2扑热息痛、布洛芬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吲哚美辛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了解:
1.保泰松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2.选择性抑制COX-2的药物
第二十章抗高血压药(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利尿药
二、钙拮抗药
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
四、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
2.神经节阻断药
3.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断药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五、松弛血管平滑肌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利尿药降压作用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3.普萘洛尔、心痛定、卡托普利和可乐定等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利血平、胍乙啶、哌唑嗪、拉贝洛尔、肼屈嗪、硝普钠等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神经节阻断剂美加明降压作用特点及不良反应。
第二十一章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生理和药物作用的环节
二、常用药物
(一)正性肌力药物
(二)血管扩张药
(三)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五)醛固酮拮抗药
(六)利尿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体内过程特点、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熟悉:
1.治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2.血管扩张药治疗心功能不全的药理依据、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卡托普利、米力农和醛固酮拮抗药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二十二章抗心律失常药(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正常的心肌电生理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及药物分类
三、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心律平和维拉帕米的作用和体内过程特点、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其代表药。
2.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和胺碘酮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第二十三章钙拮抗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钙离子通道及钙拮抗药的分类
二、钙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教学要求]
掌握:
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体内过程特点。
了解:
氟桂嗪类、心可定类及其他钙拮抗剂的作用特点、临床用药和不良反应。
第二十四章抗心绞痛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硝酸酯类
二、β受体阻断药
三、钙拮抗药
[教学要求]
掌握:
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普萘洛尔及维拉帕米等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硝酸酯类的作用机制。
阿替洛尔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第二十五章抗高脂血症药
[教学内容]
一、血脂代谢及高脂血症
二、常用药物
(一)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二)胆汁酸结合树脂
(三)苯氧酸类
(四)烟酸类
(五)多烯脂肪酸类
(六)抗脂质氧化剂
第二十六章利尿药和脱水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利尿药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二)常用利尿药
二、脱水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利尿药的分类及其主要代表药。
2.速尿、氢氯噻嗪、螺内酯的利尿作用特点、作用部位、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熟悉:
1.氨苯蝶啶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2.乙酰唑胺的临床应用、作用机理。
了解:
常用脱水药的作用特点。
第二十七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平喘药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二)茶碱类
(三)M胆碱受体阻断剂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五)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二、镇咳药
三、祛痰药
(一)恶心性祛痰药
(二)粘痰溶解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平喘药的分类。
2.沙丁胺醇、氨茶碱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色甘酸二钠的平喘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
1.镇咳药和祛痰药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
第二十八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教学内容]
一、助消化药
三、抗消化性溃疡病药
(一)抗酸药
(二)胃酸分泌抑制剂
(三)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药
(四)抗幽门螺旋杆菌药
三、止吐药
四、泻药
五、止泻药
六、利胆药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4学时)
[教学内容]
一、止血药
二、抗凝血药
三、抗血栓药
四、抗贫血药
五、促红细胞生成药
六、扩充血容量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分类。
2.维生素K、肝素、双香豆素、尿激酶和铁制剂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氨甲苯酸、叶酸和维生素B12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凝血过程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
第三十章子宫兴奋药
[教学内容]
一、垂体后叶激素类
二、麦角生物碱类
第三十一章组胺与抗组胺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组胺受体激动药
二、H受体阻断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二)H2受体阻断药
[教学要求]
掌握:
苯海拉明、扑尔敏、西米替丁等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异丙嗪、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组胺激动H1受体和H2受体的效应。
第三十二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糖皮质激素
二、盐皮质激素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教学要求]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熟悉:
糖皮质激素主要制剂的临床应用。
了解:
1.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
第三十三章性激素与避孕药
[教学内容]
一、雌激素类药与雌激素拮抗药
二、孕激素类药
三、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四、避孕药
第三十四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甲状腺激素
二、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二)碘和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β受体阻断药
[教学要求]
掌握:
丙基硫氧嘧啶、碘和碘化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1.甲状腺素的生成、释放和生理功能。
2.甲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的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了解:
放射性碘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三十五章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3学时)
[教学内容]
一、胰岛素
二、口服降糖药
(一)磺酰脲类
(二)双胍类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四)胰岛素增敏剂
[教学要求]
掌握:
普通胰岛素(短效)、甲苯磺丁脲(D860)和苯乙双胍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1.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长效)的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
2.产生胰岛素耐受性的原因。
了解: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第三十六章抗菌药物概论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菌药物概论
(一)抗菌药物基本概念
(二)抗菌药物作用机理
(三)细菌的耐药性
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教学要求]
熟悉:
1.化疗概念。
2.机体、药物和病原体三者的相互关系。
3.抗菌谱和耐药性的概念。
第三十七章人工合成抗菌素(2学时)
一、喹诺酮类药物
二、磺胺类药物
三、甲氧苄啶
四、硝基呋喃类药物
[教学要求]
掌握:
1.常用喹诺酮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基异恶唑(SMZ)的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3.甲氧苄啶(TMP)的作用机制,与SMZ合用的优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呋喃坦啶、呋喃唑酮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三十八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3学时)
[教学内容]
一、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
(二)半合成青霉素
二、头孢菌素类
三、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四、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教学要求]
掌握:
1.天然抗生素和半合成抗生素的概念。
2.青霉素G的理化特性、抗菌谱、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特点和注意事项。
4.头孢氨苄(先锋IV)、头孢呋新、头孢哌酮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1.青霉素类和头孢霉素类的作用机制。
2.羧苄青霉素抗菌作用特点。
3.β-内酰胺酶抑制剂作用特点。
了解:
磺苄青霉素和呋苄青霉素等的作用特点。
第三十九章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大环内酯类
二、林可霉素类
三、万古霉素类
[教学要求]
掌握:
红霉素、林可霉素的抗菌谱和抗菌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螺旋霉素等的抗菌特点和不良反应。
了解:
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和不良反应。
第四十章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3学时)
[教学内容]
一、氨基苷类抗生素
二、多粘菌素类
[教学要求]
掌握:
链霉素、庆大霉素药物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的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多粘菌素类的抗菌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
第四十一章广谱抗生素(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四环素类
二、氯霉素
[教学要求]
掌握: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的作用机制。
第四十二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真菌药
二、抗病毒药
[教学要求]
掌握:
1.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选药原则。
2.两性霉素B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常用抗真菌药。
了解:
抗病毒药的作用方式和常用抗病毒药。
第四十三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抗结核病药
二、抗麻风病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异烟肼和利福平的抗菌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和链霉素抗结核菌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抗结核药物的抗药性及应用注意事项。
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教学内容]
一、抗疟药
二、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药
三、驱肠虫药
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细胞增殖周期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根据增殖状态对细胞的分类
(二)细胞增殖周期与药物作用环节
(三)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二、常用抗肿瘤药
(一)烷化剂
(二)抗肿瘤抗生素
(三)激素类药物
(四)抗代谢药
(五)植物药及其他药物
三、抗肿瘤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与防治措施
四、抗恶性肿瘤药的合理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
1.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阿糖胞苷、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抗肿瘤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环节。
熟悉:
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1.细胞增殖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和周期特异性药物的概念。
2.植物药长春新碱等和激素类抗肿瘤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第四十六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教学内容]
一、免疫抑制剂
二、免疫增强剂
第四十七章解毒药(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
二、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毒药
三、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教学要求]
掌握:
常用的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了解: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八章皮肤科和五官科用药
[教学内容]
一、皮肤科用药
二、眼科用药
三、耳鼻喉科用药
药理学实验(27学时,每个实验3学时)
实验一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1.常用实验动物捉拿法。
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
2.给药方法。
小白鼠:
灌胃法、腹腔注射法、尾静脉注射法。
大白鼠:
灌胃法、腹腔注射法、眼眶取血法。
家兔:
眼睑结合膜给药法、耳静脉注射法。
3.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法。
实验二
1.药酶诱导剂及药酶抑制剂对戍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
2.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实验三
1.肝功能损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四
1.胆碱系统药物对离体小肠平滑肌的作用。
2.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3.药物的肌松作用分析。
实验五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实验六
1.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2.氯丙嗪对大白鼠体温的影响。
3.吗啡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及其解救。
实验七
1.洋地黄对离体蛙心的作用。
2.亚硝酸异戊酯对兔耳血管的作用。
实验八
可乐定降血压作用机制分析。
实验九
1.氯化钙促进血凝的作用。
2.抗组织胺药实验。
3.药物对大白鼠尿量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课程 教学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