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193565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42KB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docx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娲造人教案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地区:
河南省-洛阳市-嵩 县
学校:
嵩县纸房镇中
共2课时
28 *女娲造人 初中语文人教XX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作者及本文结构
3、分析重点语句
2学情分析
《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神话的特点,了解原始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引导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
3重点难点
1、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感受、理解女娲形象。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作者及本文结构
评论(0)学时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作者及本文结构
评论(0)学时难点
本文的结构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作者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
四川省新繁县人。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字词注音
女娲()澄澈()
揉团()绵延()
幽光()灵敏()
神通广大()枯藤()
开辟()掘起()
莽莽榛榛()
2、词语解释
莽莽榛榛:
草木丛生的样子。
澄澈:
清澈透明。
灵敏:
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绵延:
意思是延续不断。
3、朗读课文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活动3【活动】合作研讨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文章的第1、2、3、4自然段)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女娲造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
(文章的17、18段)
活动4【练习】学生展示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文章的第1、2、3、4自然段)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女娲造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
(文章的17、18段)
活动5【讲授】总结本文结构
总结本文结构
活动6【作业】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巩固提升
第二学时评论(0)教学目标
1、分析重点语句
2、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3、感受、理解女娲形象。
评论(0)学时重点评论(0)学时难点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
1、挑写生字词
2、词语解释
3、回忆女娲造人的方法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有关女娲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1、第三段“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它是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女娲造人一事。
2、第四段中作者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
突出女娲什么特点?
在这里,作者采用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如“笑”“假装生气”。
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的女神。
正因为她的可爱,当她感到孤独时,她才想到造人,造和自己一样的人。
3、读第五段,体会“掘”“掺”“揉”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掘”“掺”“揉”等动词用得极其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表现了女娲造人时的慎重、娴熟、认真、执著。
4、第九段表现了女娲怎样的心理?
女娲“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充分表明女娲对小家伙的喜爱,她的心里充满欢乐、喜悦,因为这个世界终于有了活力,不再单调、寂寞了。
5、第十三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表现了女娲怎样的精神?
运用时间顺序,写女娲夜以继日地工作,表现了她执著而忘我的工作精神
活动4【练习】学生展示
1、第三段“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它是过渡句,承上启下,引出后文女娲造人一事。
2、第四段中作者对女娲采用了什么描写?
突出女娲什么特点?
在这里,作者采用动作描写,如“走”“蹲”;神态描写如“笑”“假装生气”。
这些描写突出了女娲是个活泼、可爱的女神。
正因为她的可爱,当她感到孤独时,她才想到造人,造和自己一样的人。
3、读第五段,体会“掘”“掺”“揉”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掘”“掺”“揉”等动词用得极其准确,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表现了女娲造人时的慎重、娴熟、认真、执著。
4、第九段表现了女娲怎样的心理?
女娲“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充分表明女娲对小家伙的喜爱,她的心里充满欢乐、喜悦,因为这个世界终于有了活力,不再单调、寂寞了。
5、第十三段按什么顺序写的?
表现了女娲怎样的精神?
运用时间顺序,写女娲夜以继日地工作,表现了她执著而忘我的工作精神
活动5【练习】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巩固提升
28 *女娲造人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28 *女娲造人
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作者及本文结构
学时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了解作者及本文结构
学时难点
本文的结构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作者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
四川省新繁县人。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字词注音
女娲()澄澈()
揉团()绵延()
幽光()灵敏()
神通广大()枯藤()
开辟()掘起()
莽莽榛榛()
2、词语解释
莽莽榛榛:
草木丛生的样子。
澄澈:
清澈透明。
灵敏:
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
绵延:
意思是延续不断。
3、朗读课文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活动3【活动】合作研讨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文章的第1、2、3、4自然段)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女娲造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
(文章的17、18段)
活动4【练习】学生展示
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
(文章的第1、2、3、4自然段)
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
(“女娲造人”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3、女娲是怎样让人类自己繁衍生息的?
(文章的17、18段)
活动5【讲授】总结本文结构
总结本文结构
活动6【作业】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巩固提升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及其特点。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改写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初步培养学生改写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了解课文改写故事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吗?
请给同学们讲讲你所知道的神话故事的大意。
老师也准备一则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教师讲解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女娲造人》,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女娲造人》。
2、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二、知识积累
1、有关神话的知识
神话的定义(多媒体出示):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多媒体出示):
①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②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③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2、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多媒体出示):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
3、字词积累(多媒体出示,指导学生学习掌握):
女娲(wā):
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ɡchè):
清澈透明。
幽光(yōu)
灵敏:
反应快。
绵延:
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zhēn):
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
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别高明的本领。
三、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任务:
1、复述课文内容,要求表述清晰,语言流畅,内容较完整。
2、请概括女娲的形象特点
如:
神通广大,创造力,聪明,母爱等。
3、请找出变现人类诞生喜悦感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2、3题小结:
女娲既是一个能力非凡的神,又是一位伟大的充满母爱的人。
她创造了人类,犹如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一般,我们要感谢她,赞颂她。
四、合作探究
这篇课文时根据《风俗通》里德两则短文改编的,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练习第一题,思考作者是怎样在原文基础上改编的?
课文有18个自然段,而这两则短文只有几十个字,对比课文找出添加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
学生朗读,小组讨论后作答。
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是怎样在原文基础上改写神话故事的?
指导一:
指导学生原文与课文比较,哪些内容有,哪些内容无?
学生思考后明确,第二段写女娲到神殿祈祷的内容无,其他内容都有。
归纳改写原则之一:
尊重原著(原文),有所取舍(多媒体出示)。
指导二:
作者添加的内容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讨论后明确:
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
指导三:
是否用了这些方法就能改编成一篇好的神话故事呢?
女娲在造人过程中,从揉团造人到用藤条造人的过程是否合乎情理?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一个个的揉团造人,时间长了,肯定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才用了更省力的方法造人,所以,仅仅用了这些描写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在改写的过程中,注意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使其思想感情和行为合乎情理。
归纳改写原则之二:
改写中的想象联想要合乎情理(多媒体出示)。
总结:
原文与改编后的课文相比,改编后的课文更有可读性,改编文章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取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加入合乎情理的想象,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学习的改编的方法,把《寓言四则》中的《智子疑邻》,改编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六、小结
生命的诞生是一个奇迹,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对于生命,我们要珍惜,要好好把握好自己的生命,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命的辉煌。
(另外的设计:
女娲是一位伟大的创造者,是神也是人,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要赞颂、感谢这位伟大的具有母爱的女神。
)
七、布置作业
把《智子疑邻》改写继续完成,修改后写在作文本上。
女娲造人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神话的文学常识。
2.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比较《风俗通》和本文中“女娲造人”的文字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话的现实意义并形成个性看法。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比较阅读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朗读时采用文图转化的方式,并在文图比较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2.独立思考并讨论探究,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思考,学会学习。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辟蹊径,培养创新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进行探究式学习,然后加以点拨与指导,激起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神话知识导入
1.出示图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
(盘古开天辟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
)
2.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古代神话。
古人为什么要创作神话呢?
师:
神话是远古先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并非是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以远古先民贫乏的生活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3.你还知道哪些神话?
(引出女娲造人)
【设计意图】了解神话的定义和特点,增强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神话的兴趣。
(二)感知学习
1.看动画和文字,听朗读。
2.快速阅读,思考相关问题:
(1)文章写了有关女娲造人的哪些内容?
文章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2)你认为动画中的女娲形象跟文中的女娲形象一致吗?
你喜欢哪一个?
请说说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
(1):
女娲为什么造人,怎样造人,怎样造更多的人,怎样让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无人──黄泥捏人──创造许多人──分为男女,延续后代
引导学生
(2):
动画中的女娲年青有活力,富有创造力;文中的女娲吃苦耐劳有智慧,像慈爱的妈妈。
(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以及女娲的形象。
(三)内容探究
1.女娲造人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的《风俗通》中就已经出现。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絙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引縆人也。
译文:
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
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平庸的人只是女娲用绳子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译文: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2.袁珂写的《女娲造人》比《风俗通》对女娲造人的描述丰富许多,作者补充了哪些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
课文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3)人造出来之后欢欣喜悦场面;(4)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3.你最喜欢作者补充的哪一部分?
说说为什么。
举例:
(1)女娲造出小人之后欢欣鼓舞的场面。
(2)对女娲的人性化描写。
学生圈点勾画细节描写,具体分析女娲形象。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培养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喜欢内容加以评说,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娲形象以及人类被造出来之后的欢乐喜悦之情。
(四)想象写作
1.神话是古人创造的。
本文的作者袁珂补充了女娲造人的原因和方法,并作了丰富精彩的描写,这都源于他的想象力。
同学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请同学们从以下两个角度任选其一,摆脱袁珂想象的情节,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娲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娲为什么造人?
(2)女娲怎样造人?
怎样造更多的人?
2.交流习作,互相点评。
【设计意图】从阅读体会到文段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问题探究
1.《风俗通》中说:
“故富贵者,黄土人;凡庸贫贱者,引縆人也。
”你如何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
了解《风俗通》──理解封建社会的局限性──读古书要有批判的精神: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神话是古人因当时的局限性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类起源、自然现象等的产物,如今人类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更科学的探索和结论,为什么这些神话依然流传并得到人们的喜爱?
教师引导学生:
(1)神话中构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实世界的反映,蕴藏着历史的真相,表现着精神的追求,让人们能看到祖先的影子。
例如神话中有人们对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2)神话本身容易引起人的兴趣,蕴含着瑰丽的想象、丰富的文化等,给人艺术的审美享受与深刻的启迪。
(3)神话是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较为鲜明,读来亲切感人。
例如盘古的英雄形象,女娲的母亲形象,精卫填海的斗士形象等。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神话的美好,思考神话的现实意义,并能形成自己的个性观点。
(六)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发挥大胆新奇的想象,进行人性化的扩写。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淮南子·姮娥奔月》)
2.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
袁珂《盘古开天辟地》,鲁迅《故事新编·奔月》。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2.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想象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女娲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