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反思.docx
- 文档编号:7190881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58KB
游园不值反思.docx
《游园不值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园不值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游园不值反思
游园路上的“值”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石马中心小学杨燕
教学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⑵学会本首诗中的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⑶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⑷通过品读,感受故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体悟心灵对大自然独特的审美,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悟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感受故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初读诗句,理解诗意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
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
(相机评价字音朗读情况)
正音:
屐齿苍苔柴扉
释义:
“屐齿”,出示图片“屐”,木底鞋;齿,痕迹;屐齿,木底鞋踩过留下的痕迹。
“苍苔”(结合苍松、苍天理解“苍”。
)苍苔,一般来说都是长在一些石缝里面潮湿的地方。
路上有苍苔,应该是人迹长久不到的结果。
“柴扉”(出示书本,理解“扉页”“心扉”)柴扉就是柴门。
3、一首诗,大家把它读正确了还不够,还应该读岀节奏来,就像《推敲》里的贾岛那样吟哦。
你能根据老师划分的节奏,试着读一读吗?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4、全班齐读。
5、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了吗?
自由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6、指名连起来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设计抓的生字新词,进而初步整体感知诗意。
二、精读诗句,感悟诗情
1、当我们趁着美好的春光,跟着叶绍翁一起——“游园”,可是却吃了“闭门羹”,快速默读全诗,你从哪里看出诗人没有进园游览?
(不值,不开,关)
不值:
没有遇到园主人;不开:
门紧闭着;关:
一扇柴门把满园的春色紧紧地掩藏了起来。
2、自由读读诗句,你发现诗人看到了什么?
3、品读“怜”。
(1)让我们循着诗人的目光去看!
这幅图片,石子中隐隐约约透出一点绿来;再看这幅,沿阶而上,因为春雨,绿了一地。
给你怎样的感觉?
(宁静、幽深、春天来了)
(2)“怜”是什么意思?
(出示选择义项:
可怜;怜爱,怜惜)“怜”的是什么?
(木屐鞋)木屐鞋有硬度,大概不要太多的怜惜。
再读读(范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怜的应该是什么?
(“苍苔”)
(3)不起眼的苍苔,一入了诗人的诗眼,就带上了浪漫的诗情。
同学们,诗人“怜爱”的,仅仅是苍苔吗?
(是苍苔,更是园子内人迹罕至的宁静)
4、品读“小扣”
(1)还有哪一处也倾注着诗人深深的怜爱?
(小扣柴扉久不开)这样的柴门给你怎样的感觉?
(简朴自然。
)
(2)“扣”的意思是——(敲)换成“敲”好不好?
(敲太重)讨论,指名答。
“扣”体现了诗人对柴门的感情,“小扣”呢?
(轻轻地扣),真是“小心——翼翼”。
“小扣”是指轻轻地敲打。
(做“小扣”的动作)
(3)诗人被挡在了“柴扉”之外,“久扣不开”,是不是要重扣一下呢?
(讨论,交流:
没有。
诗人不但细心,而且很有耐心,很“怜”柴扉,“怜”苍苔,更“怜”这园子的宁静。
)
一个“扣”字,扣出了对园主人的——尊重,扣出了对园子的——喜爱
路过花开的时候,希望穿行在葱郁的花丛树丛,在美好和快乐中穿花拂叶,一路缤纷,一路收获。
5、品读:
“一枝红杏”
(1)过渡:
尽管热爱宁静,但柴门久扣不开,是不是有些扫兴?
但是扫兴就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是因为(引读)——一枝红杏出墙来。
(2)久扣的沉闷就这样被“一枝红杏”的惊喜所取代。
同学们,看到红杏,你想到了什么?
(指答)
(3)“一枝红杏”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你们看,春天已经来了!
让我们聆听春天的声音——指名读
(4)杏花在春天二月开放,二月就有了“杏月”之称。
抬头仰望,这一枝红杏让我们看到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我们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这一句诗中,一起读一读。
(5)春天来了,这么美,这么突然。
它“最早”和诗人不期而遇,刹那间,发现的惊喜撞击着诗人的心扉,于是他激动万分地吟诵到——一“枝红杏出墙来。
”
6、品读:
“出”
(1)你们看,你们看,“一枝红杏出墙来”!
想象一下,这支红杏是怎样出来的?
(探出,伸出,挤出,挤出,静中有动。
)
⑴探出。
你看到一支调皮的红杏!
⑵伸出。
你读到的是一枝自然而然的红杏!
⑶挤出。
你感受到一支可爱的红杏!
⑶冲出。
这是一只充满了生命力的红杏!
(2)不管是哪一种“出墙”,流露出来的是对春天急迫期待的情感,怪不得有诗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它们闹嚷嚷的,如果你们静心聆听,就会听到这“一枝红杏”在向大家将春天的消息播报呢,让我们来问一问红杏:
红杏,你冲出墙头,想要向大家传递什么信息?
(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
7、品读“满”
(1)红杏真的会说话吗?
(不会。
)那我们是怎样感受到的呢?
(想象出来的。
)想象是读诗的好方法。
(2)其实,园子还是这座园子,柴门还是“久不开”,我们压根儿都没有踏进园子。
我们有的,只是对美丽春天的想象。
这一刹那的惊喜,没有预约的欢欣,不仅仅是对大自然变化的发现,更是对自我的心灵的发现。
至此,我们还有必要非进园子不可吗?
(3)游园不值,但不值中却是有值的。
诗人去游园,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遇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苍苔柴扉红杏春色满园,评价:
你们和诗人一样有一颗轻灵敏感的心!
)
(4)其实冲出墙头的岂止是“一枝红杏”!
俗话说“水满则溢”,想想这满园的春色,还有谁也挤破了脑袋往外钻?
(写话训练:
我仿佛看到园子里的------------------,------------------------,-------------------------。
)
(5)就这样,苍苔,染绿我们的眼睛;红杏,沁着我们的心脾。
“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捧起书,再来美美地体会苍苔、柴扉、红杏以及春色满园带给我们的愉悦。
(师生齐读这首诗)
8、小结
景色的美好固然动人,然而,人的惊异,对美的顿悟却更加动人。
一枝红杏,在普通人的眼里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抹红,但是在诗人眼里,却是春天的惊艳!
看来,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延伸拓展,升华诗境
(一)、出示诗句,简单品读。
许多诗人都曾用自己独到的视角、细致的观察和奇丽的想象,一次次为我们创造了动人心魄的美丽,我们睁大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慧心一起来品读:
(分四小组进行交流汇报)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经霜的枫叶,胜过春天最娇艳的鲜花。
它表现了诗人精神的活跃,是一种艺术想象的突破。
)
2、“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
(田园之中的荠菜花,充满了乡村野趣,也隐含着诗人的发现与惊喜。
)
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巧妙的比喻,体现出诗人的锦心绣口。
)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早春的草,更有一种心灵关注的价值,对春草的体悟,也是诗人对自我的体悟。
)
(二)总结作业:
优秀的诗文总像一颗美味的橄榄,细读细品,满口生津!
多读多悟,你也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慧眼,拥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
今天这节课,我们“游园不值”,但却巧遇了许多!
这节课,我们有遇!
值!
1、背诵古诗;
2、收集、自学有关春天的古诗,体会诗人独特的发现。
板书:
教学反思: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
选择《游园不值》这课,缘于去年与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游园不值》教学实录的“偶遇”。
怎么会有这样美丽的“不遇”?
记得当时那份实录给我的震撼简直是爆炸性的。
我想尝试古诗教学的念头已久,但在几年前上过一节古诗公开课后,就再没有勇气尝试第二次。
看到窦桂梅老师能把这短短二十八个字精彩演绎四十分钟,充分挖掘了教材的深度与广度,引领学生与文字“相遇”,与文化“相遇”,不由得折服她“三个超越”“主题教学”等前卫精深的教学理念与精湛自如的教学技艺。
当时,我已经上过这课,颇感遗憾,总觉得如果不把这么精妙绝伦的教学设计奉献给我的学生,那简直是一种“罪过”。
基于这样的心态,我又一次选择了古诗教学,选择了当一回窦桂梅的追随者。
性格外向直爽的窦桂梅说“激情是她的一种状态。
”而我则性格比较含蓄,教学风格也相应比较恬淡平和,再说,她的学生都是城市实验小学的学生,而我们的孩子一直住在农村,文化底蕴、文学素养、接受能力等稍逊城市学生。
如果照搬她的教学设计,一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于是,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多种渠道解词
链接生活、利用插图、结合诗意这些都是学生能够接受的解词好方法。
苍苔,城市学生不常见到,相对农村学生就有优势,果然,一个女生生动地描述了她所看到的“青色的苔藓”,教师在表扬她“是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时,也不能忽视其他大大咧咧不注意观察周围的学生,于是,我出示了两张不同角度的图片,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地观察苍苔,感受它的蓬勃生机,感受春天的气息。
观察插图理解“屐齿”“柴扉”,用我们现代的门与“柴扉”比较,感受“柴扉”的原生态和带来的自然气息。
感受“红杏”的美,我没有出示图片,因为他们在四年级时,已经学过《第一朵杏花》,肯定领略过杏花的魅力。
而且,如果是实景图片的话,势必与书上插图中水墨杏花有所区别。
权衡再三,大胆舍弃。
二、舍弃教学环节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中,还几次引用陆游的诗,“杨柳不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体会陆游诗中的红杏与本诗中的红杏有何不同。
因为考虑这首诗学生不熟,而且本人没有特级老师丰厚的人文素养,缺少炉火纯青的巧妙引导,另一方面担心课的容量过大,学生会如走马观花,收获不多。
所以,干脆把它删掉了。
省下时间,让学生练习扎实的朗读。
先读好词,再读好句,继而读好整首诗。
三、寻“诗眼”悟诗情
“文章的眼睛是‘文眼’,题目的眼睛叫‘题眼’,而诗的眼睛叫‘诗眼’。
”这样的说法只是一家之言,不知是否合适。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我想寻找诗的“眼睛”定能感受作者的情感。
但,没想到的是,一个语文素养较好的女生,却撇过了“怜”,而找了个“春”字。
看来或许是我的讲解误导她以为作者所要赞美的是什么?
现在想来,我可以因势利导,是呀,诗人对春天,对春天的这些景物,饱含怎样的感情呢?
相信这样一启发,她一定能找到。
而不是马上叫另一个学生来回答。
再次告诫自己:
耐心,再耐心些,或许精彩就在下一刻。
四、感悟“留白艺术”
为什么“一枝红杏”就能想到“满园春色”呢?
当我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忽然脑海中闪现了多年前读过的一则故事。
“有个考官出题‘踏花归来马蹄香’,考画家。
很多画家画了一地的花瓣,而一位高明的画家,却只画了几瓣,他在马蹄的周围,画了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有时,越少的事物反而越能引发人们的想象。
那不是跟古诗中的红杏有异曲同工之处。
至于“留白艺术”在这里揭示是否恰当,自己也不得而知。
意外的是,班上竟然有两个学生听过这个故事。
看来是我太低估他们了。
五、板书“丰富多彩”
不知道窦桂梅老师的板书是怎样的?
这是我根据自己改动的方案而设计的板书。
绿色的苍苔,咖啡色的柴扉,粉红的红杏,我试图用五彩的粉笔向学生勾画出一个五彩的春天。
不知道对于学生来说,是否比以往单色的板书来得丰富生动?
今天的古诗教学就权当是一枝探出墙外来的“红杏”吧。
或许生涩,或许稚嫩,或许模仿的痕迹还有,或许自我的突破有限……但我相信,这“一枝红杏”一定会绽放在教师与学生心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园 不值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