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体穴位分类功效分类法超完整30页.docx
- 文档编号:7173917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42.69KB
中医人体穴位分类功效分类法超完整30页.docx
《中医人体穴位分类功效分类法超完整3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人体穴位分类功效分类法超完整30页.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人体穴位分类功效分类法超完整30页
中医人体穴位分类功效分类法
功效分类法,即根据腧穴功效而排列腧穴的方法。
该方法强调腧穴与辨证施治之间的联系。
将全部腧穴和常用经外奇穴分别归属于解表、清热、止咳平喘化痰、消食导滞、益气壮阳、补阴、温里、平肝息风、理气、理血、调经止带、利水通淋、安神、开窍苏厥、利窍、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等17项类别之下,便于根据辨证结果选择恰当腧穴。
◎解表穴 (12穴)
◎清热穴
·清心热穴 (9穴)
·清肺热穴 (10穴)
·清肝胆热穴 (20穴)
·清胃肠热穴 (18穴)
·清三焦热穴 (7穴)
·清热解毒穴 (21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消食导滞穴 (16穴)
◎益气壮阳穴 (28穴)
◎补阴穴 (9穴)
◎温里穴 (13穴)
◎平肝息风穴 (15穴)
◎理气穴 (49穴)
◎理血穴 (10穴)
◎调经止带穴 (26穴)
◎利水通淋穴 (15穴)
◎安神穴 (19穴)
◎开窍苏厥穴 (28穴)
◎利窍穴
·利目穴 (19穴)
·利鼻穴 (9穴)
·利耳穴 (5穴)
·利口舌咽喉穴(16穴)
·通利诸窍穴 (14穴)
◎袪风除湿穴 (12穴)
◎舒筋活络穴 (54穴)
腧穴与脏腑之间的关系
从人的整体来说,脏腑居于躯干体腔之内,能藏精寓神、化生精微。
腧穴布散于体表,是气血汇聚、转输的部位,因而脏腑与腧穴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内在脏腑出现某些病变可以在相应的腧穴上反映出来,同时在体表腧穴上施以或针或灸,则能治疗相关脏腑的某些疾病。
1.脏腑是化生气血之源
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必须向自然界索取食物、水和空气。
其中摄入的水谷经过脏腑的腐熟、传导、运化等作用部分转化为精微,其糟粕则经过脏腑的气化、排泄等作用面排出体外。
水谷精微可进一步化生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即气血津液和精,并在脏腑功能的作用下运送到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五脏六腑而滋润荣养周身。
总之,脏腑是化生气血之源,而气血又汇聚、转输于腧穴。
2.腧穴是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之处
腧穴既是正常气血运行交会、出入之所,也是邪气时常客入之门。
医生可根据腧穴的某些特殊反应来诊断疾病。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脏腑有病,在体表相应部位就可能会产生特殊感觉。
如肝病患者可出现肝区疼痛;心脏病患者在心前区可有压榨痛。
如果患者在肝区或心前区有疼痛感,便可初步判断为肝病或心脏病变。
近年来先后发现的胆囊穴、阑尾穴等都是利用腧穴反应来协助诊断的。
同时,腧穴又是医生进行针灸施治的部位。
如取温补肾阳的腧穴治疗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病证,取平肝泄热的腧穴治疗肝经郁热的病证等。
总之,脏腑疾病可以反映在腧穴上,以利于诊断,针刺腧穴后又可治愈相应的疾病。
◎解表穴 (12穴)
凡具有疏散外邪、解除表证作用,可用于治疗表证所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状的腧穴,称为解表穴。
解表穴大多分布于头及项背部,主要涉及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经外奇穴、如督脉的大椎穴、陶道穴、风府穴;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穴、风门穴、玉枕穴、京骨穴;足少阳胆经的风池穴;经外奇穴的太阳穴、当阳穴、颞颥穴等均为治疗表证的常用穴。
本类腧穴在操作时,应注意掌握针刺的角度及深度,多采取平刺或斜刺,如风池穴、大杼穴等,此外部分腧穴禁炙,如风府穴、颞颥穴等穴。
本类腧穴除具有解表作用外,还兼具利窍、安神、止痛之功,可用于外邪所致诸窍不利之症,如喉痹、目赤肿痛以及癫狂、痫证等,故多与清热、祛风、利窍作用的腧穴配伍使用。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风府穴、大椎穴、陶道穴、玉枕穴、大杼穴、风门穴、风池穴、当阳穴、颞颥穴、太阳穴、百虫窝穴、京骨穴。
以上腧穴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证为其主要作用,因其所属经脉及所在位置的不同,又多兼具清热、镇痉、安神、利窍、通络等作用。
这些腧穴分别隶属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奇穴,故多兼有清热的作用。
如大椎穴、陶道穴、风池穴、风府穴、风门穴、太阳穴、颞颥穴、百虫窝穴等穴,可治疗风热感冒、喉痹、鼻衄、齿痛等症,其中大椎穴、陶道穴、风池穴、风府穴、风门穴等穴均位于头项部,故又可镇痉、安神、醒脑,可治疗癫狂、痫证等。
大椎穴为督脉与三阳经脉的交会穴,督脉为阳脉之海,故大椎穴对全身阳气及其功能有调节作用,可治疗因风寒外袭,表阳郁闭的风寒感冒,具有宣阳解表之功。
风池穴、风府穴、风门穴可通利宫窍,用于治疗目赤、鼻塞、耳鸣、耳聋等。
太阳穴、颞颥穴为头部奇穴,具有明目的作用,可治疗目翳、近视等眼疾;百虫窝穴为下肢奇穴,可活血、利湿,治疗皮肤瘙痒、湿疹、风疹等皮肤病。
此外,在本类腧穴中,大杼穴为骨之大会,故可舒筋活络,治疗肩胛酸痛、腰背痛、足疾等。
京骨穴、玉枕穴、当阳穴可活络、安神、定志。
具有解表作用的腧穴,除本章介绍的以外,还有清热穴中的灵台穴,舒筋活络穴中的天髎穴、飞扬穴和平肝息风穴中的后顶穴等,临床上可酌情配伍应用。
◎清热穴
·清心热穴 (9穴)
清心热穴具有清心泻热、镇惊安神的作用,能够治疗癫狂、痫证、心烦、口苦、齿龈肿痛、衄血、喉痹等疾患。
清心热穴主要分布于项部和四肢部。
在项部有足太阳膀胱经的天柱穴;上肢部有隶属于手少阴心经的少海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和隶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穴以及手太阳小肠经的小海穴;下肢部有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
位于项部的天柱穴,在针刺时应注意深度和方向。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天柱穴、小海穴、少海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曲泽穴、筑宾穴。
本节腧穴除具有清心泻热、镇惊安神作用外,因所属经脉及所在位置的不同,功能及主治又各具特色。
天柱穴可通络止痛,位于头部,故可治疗头痛、头重、项强、眩晕、落枕、肩背痛。
小海穴可消肿散结,可治疗齿龈肿、颊肿、颔肿、疡肿、瘰疬。
少海穴可舒筋活络,可治疗因气血不利、经脉闭阻所致的肘挛、四肢不举、上肢麻痹。
曲泽穴可理气调中,对气机上逆所致的胸胁胀满、咳喘、胃痛、呕吐有治疗作用。
通里穴可清热、调经、活络,可治疗月经过多、崩漏、肩臂疼痛。
阴郄穴、神门穴两穴可清热凉血,对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阴郄穴还可清虚热,可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骨蒸盗汗。
筑宾穴位于小腿部,可行气止痛,可治疗疝气及小腿疼痛、腿软无力。
少府穴可利湿、利小便,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阴挺、阴痒、阴痛、小便不利。
·清肺热穴 (10穴)
清肺热穴具有宣肺泄热功效,可用于治疗邪热壅肺所致的咳喘、鼻塞、鼻衄、胸痛、咽痛、乳痈等病症。
清肺热穴主要分布在上肢和背部,所涉及的腧穴有手太阴肺经的尺泽穴、鱼际穴、孔最穴;督脉的身柱穴、灵台穴、上星穴;手太阳小肠经的前谷穴以及经外奇穴的虎口穴、百劳穴和灸痨穴等。
清肺热穴既可以相互配伍应用,又可与止咳平喘化痰穴配伍,共同治疗咳喘气急等症,还可与利窍穴合用,共奏泄热利窍之功。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上星穴、尺泽穴、孔最穴、鱼际穴、虎口穴、前谷穴、百劳穴、灸痨穴、身柱穴、灵台穴。
清肺热的腧穴除共同具有清肺泻热的功效之外,还因其隶属经脉、所居位置之异而各有区别。
前谷穴、虎口穴、尺泽穴同为手臂部腧穴,兼具舒筋活络之功,治疗掌指关节红肿、肘臂挛痛等症。
隶属于督脉的身柱穴、上星穴和上肢部奇穴虎口穴均可苏厥安神、宁心镇痉,用于癫狂、惊厥、痫证、失眠等症的治疗。
由于肺开窍于鼻,故上星穴宣通鼻窍之力尤著,如针刺此穴,则鼻塞不闻香臭、鼻渊、鼻衄之症可愈。
位于背部的灵台穴偏重于解表散寒,故可配伍解表穴同治恶寒、身热。
现代临床常应用百劳穴和灸痨穴两穴治疗肺结核、骨蒸潮热等阴虚之患。
清肝胆热穴 (20穴)
清肝胆热穴具有清除肝热、利胆泄火的功效,可治疗因肝郁化热、胆火内炽引起的耳鸣、耳聋、目赤肿痛、偏头痛、口苦咽干等症状。
清肝胆热穴主要分布在头及下肢部。
有隶属于足少阳胆经的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阳白穴、头临泣穴、脑室、五枢穴、光明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隶属于足厥阴肝经的中封穴、足五里穴,还有足太阳膀胱经的五处穴和经外奇穴浊浴穴、胆囊穴等。
清肝胆热穴多与理气、利水通淋和调经止带等腧穴配伍应用。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阳白穴、头临泣穴、五处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浮白穴、脑空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浊浴穴、五枢穴、足五里穴、胆囊穴、光明穴、中封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
清肝胆热的腧穴,除了可以清除肝胆实热之外,还因腧穴所在位置的不同及所属经脉各异而有其特殊的作用。
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位于头的颞部,靠近于目、耳及上齿,故可治疗目外眦痛、耳鸣、耳聋、上齿痛;浮白穴、脑空穴、头窍阴穴、完骨穴位于乳突左右,可用于治疗耳、齿及咽喉部的实热肿痛。
阳白穴、头临泣穴位于前额,邻近眼目,故对目眩、目痛、外毗疼痛等眼部疾患有较好的疗效。
五枢穴位于侧腹部,为足少阳与带脉穴之会,兼具益肾调经之功,可治疗阴挺、赤白带下。
阴囊上缩入腹等。
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位于足部,胆囊穴、光明穴位于小腿部,故可治疗足附肿痛、趾缝湿烂、小腿酸痛、肿痛等疾患。
此外,曲鬓穴、侠溪穴有清热息风止痉的作用,对于癫痫、痉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颔厌穴、头临泣穴具安神醒神之功,可治疗惊悸、怔忡等。
胆囊穴及中封穴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黄疸。
足五里穴理气通淋可治疗阴挺、睾丸肿痛、小便不利、尿闭等。
清胃肠热穴 (18穴)
清胃肠热穴具有清胃降逆、通腑泄热作用,能够治疗胃肠实热引起的胃痛、呕吐、便秘、痢疾等病症。
清胃肠热穴大多分布在背骶及四肢部,位于上肢部的有手阳明大肠经的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三间穴、合谷穴以及经外奇穴二白穴;位于背骶部的有足太阳膀胱经的阳纲穴、肓门穴、小肠俞穴,督脉的长强穴,还有经外奇穴下极俞穴、下腰穴、尾穷骨穴;位于下肢部的有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以及经外奇穴阑尾穴。
由于冲阳穴位于动脉搏动处,故在针刺时应避开动脉,以免伤及血管造成出血;长强穴、肓门穴,阳纲穴3穴不可深刺,以防内脏受损;孕妇禁针合谷穴,以免引起流产;下腰穴一般不针;内庭穴则因位于趾间赤白肉际处,故只针不灸。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合谷穴、三间穴、二白穴、下极俞穴、下腰穴、尾穷骨穴、长强穴、阳纲穴、肓门穴、小肠俞穴、阑尾穴、下巨虚穴、解溪穴、冲阳穴、内庭穴。
清胃肠热穴除具有清胃降逆、通腑泄热作用外,因所属经脉及位置的不同,还多兼具利窍、安神、利尿、活络、调冲等作用,所以在功能及主治方面又各具特点。
如下巨虚穴、内庭穴、冲阳穴、解溪穴为足阳明胃经腧穴,均具舒筋活络、镇惊安神之功,可治疗身痛、足背肿痛、足痿及癫狂、痫证、惊悸等病症。
而目,内庭穴的清热利窍作用较强,对于内火上冲所致的目痛、耳鸣、鼻衄、齿痛等症具有较好疗效。
曲池穴、手三里穴、下廉穴、三间穴、合谷穴等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除具有清胃肠实热作用外,还有较强的清热解毒、理气通络效能,可用于治疗丹毒、疖肿、疔疮、湿疹等病症。
另外,下廉穴又可安神镇惊。
小肠俞穴、肓门穴、阳纲穴等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故兼有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作用,可治疗小便赤涩、淋沥不尽、尿闭等症。
此外、肓门穴还可调理冲任,以治疗产后病见长。
经外奇穴的尾穷骨穴、下极俞穴兼具清热利尿之功,下腰穴兼有催产作用。
督脉的长强穴兼有利水通淋、镇惊通络之效
清三焦热穴 (7穴)
清三焦热穴具有清利三焦、除热泻火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热邪弥漫三焦所致的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肿、鼻衄、咳嗽、泄泻、便秘、肩背痛、手指拘挛等症。
清兰焦热穴主要分布在上肢部、头部及侧胸部。
位于上肢及头部的均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如阳池穴、支沟穴、外关穴、天井穴、消泺穴和瘈脉穴等;位于侧胸部的是足少阳胆经的渊腋穴。
由于渊腋穴位于腋下肋间隙表皮薄弱之处,所以不可深刺,亦不宜施灸。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瘈脉穴、消泺穴、天井穴、支沟穴、外关穴、阳池穴、渊腋穴。
清三焦热穴除具清泄三焦郁热作用外,还多兼有疏风解表、安神宁志和活络止痛等功效,所以在腧穴主治方面又各具特色。
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均位于前臂,阳池穴和外关穴泄火退热之力较强,而且外关穴常作为清退全身之热的要穴,特别是对于邪居少阳所致发热疗效明显,用之可达到和解少阳、解表退热的功效。
支沟穴调理三焦、调畅腑气的功能较强,是治疗便秘的常用腧穴。
天井穴、消泺穴位于上臂,对于局部疼痛都有较好疗效。
天井穴为手少阳三焦经合穴,故又能兼治外经病变,起到泻邪热、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瘰疬,瘾疹等疾患;消泺穴则兼具镇惊息风之效,常用于治疗急惊风、癫痫等证。
瘈脉穴位于头部,长于清热止痉,对小儿惊痫、瘈疚、惊恐等疗效颇佳。
渊腋穴位于侧胸部,侧重于理气宽胸,可治疗咳嗽、胸满、胁痛等病证。
清热解毒穴 (21穴)
凡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面赤颊肿、疮疖痈疽等病症的腧穴,称为清热解毒穴。
清热解毒穴大多分布于头部和四肢部。
主要涉及到经外奇穴,如耳尖穴、颊里穴、地合穴、夹承浆穴、乳上穴、肘尖穴、臂间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内踝尖穴、外踝尖穴、八风穴等,手阳明大肠经的温溜穴、偏历穴、阳溪穴、二间穴,督脉的龈交穴和腰俞穴,手少阳三焦经的角孙穴以及手太阳小肠经的颧髎穴等。
在施术时应注意,面部的腧穴如龈交穴、地合穴、颧髎穴等一般不灸;乳上穴和肘尖穴一般只灸不针。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夹承浆穴、地合穴、龈交穴、颊里穴、角孙穴、耳尖穴、颧髎穴、肘尖穴、温溜穴、偏历穴、阳溪穴、二间穴、臂间穴、八邪穴、大指甲根穴、乳上穴、腰俞穴、昆仑穴、外踝尖穴、八风穴、内踝尖穴。
清热解毒穴除有明显的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作用以外,又因所属经脉及所在位置的不同,而兼具舒筋活络、理气止痛、安神定志等功效。
阳溪穴、颧髎穴、昆仑穴、腰俞穴、八风穴、内踝尖穴、臂间穴等穴均兼具舒筋活络、理气止痛之效,常用于治疗风寒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所致的肘臂酸重疼痛、手足麻木拘挛、四肢疾弱等症。
温溜穴、阳溪穴、龈交穴、腰俞穴等穴兼有安神定志之功,常用治癫狂、痫证和心烦不宁等症。
此外,偏历穴可消肿利尿;大指甲根穴能苏厥救逆;昆仑穴善调胞宫,对难产及产后胞衣不下有一定疗效。
◎止咳平喘化痰穴(31穴)
凡具有宣肺止咳、降气平喘、化痰散结作用,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痰多及癫痫、瘿瘤和瘰疬等病症的腧穴,称作止咳平喘化痰穴。
止咳平喘化痰穴主要分布于颈项、胸部、臂部、背部和腿部。
位于颈项的如任脉的天突穴,足阳明胃经的水突穴和经外奇穴崇骨穴等。
位于胸部的如手太阴肺经的中府穴,任脉的玉堂穴,足阳明胃经的气户穴,足太阴脾经的天溪穴,足少阴肾经的神封穴和经外奇穴肋头穴等。
位于手臂部的如手太阴肺经的天府穴和列缺穴,经外奇穴的小指尖穴等。
位于背部的如足太阳膀胱经的魄户穴和譩譆穴,经外奇穴的定喘穴和灸哮穴等。
位于腿部的有足阳明胃经的丰隆穴。
针刺胸部腧穴时,应掌握好进针角度,宜采用平刺或斜刺,不要直刺和深刺,以免损伤内脏。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天突穴、气舍穴、水突穴、天府穴、列缺穴、小指尖穴、璇玑穴、华盖穴、紫宫穴、玉堂穴、肋头穴、胸膛穴、俞府穴、彧中穴、神藏穴、灵墟穴、神封穴、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云门穴、中府穴、周荣穴、天溪穴、崇骨穴、灸哮穴、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丰隆穴。
本类腧穴都具有宣肺止吹、降气平喘、化痰散结作用,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瘿瘤、瘰疬等病症,但因其所在的部位不同,其所主治的疾病也各具特点。
天突穴、水突穴、气舍穴、崇骨穴同位于颈项,除具有上述作用外,还可以治疗邻近部位的疾病,如咽喉肿痛、呃逆、失音、声嘶等。
另外,天突穴可降逆止呕,以治疗呕吐、不能咽食等;水突穴重于降逆平喘,主治咳逆上气、呃逆等;气舍穴可行气活血以治疗颈项痛不能回顾、肩肿等;崇骨穴为经外奇穴,可行气活血、蠲化痰浊以治疗落枕、颈项强痛、癫痫病等。
璇玑穴、俞府穴、气户穴、云门穴都位于锁骨下与第一肋之间,除具有共同的作用外,璇玑穴偏于宽胸顺气、清利咽喉,主治胸满、喉痹、咽肿等;俞府穴用于和胃止呕,以治疗呕吐、腹胀、不嗜食等;气户穴长于宽胸利膈,以治疗胸胁胀满、饮食乏味等;云门穴则偏于泄热除烦,以治疗胸中烦热、伤寒四肢热不已、疝气上冲心等。
华盖穴、彧中穴、库房穴、中府穴都位于第一肋间,同叮治疗咳嗽、气喘等。
华盖穴又可清咽利喉,以治疗咽肿喉痹、水浆不下等;彧中穴可和胃降逆,以治疗胸胁胀满、涎出多唾等;库房穴可宽胸泄热,以治疗胸胁胀满、咳唾脓血浊沫等;中府穴则可理气宽胸、化痰散结,以治疗胸痛、咳吐脓血等。
紫宫穴、神藏穴、屋翳穴、周荣穴位于第二肋间,但其主治各有偏重。
紫宫穴重于泄热除烦、和胃降逆以治疗心烦、胸胁支满、呕吐、饮食不下等;神藏穴、周荣穴重于和胃降逆、解热除烦以治疗胸满、胸肋痛、呕吐、不嗜食等;屋翳穴则长于祛风除湿,以治疗遍身风痒、身肿、身重等。
玉堂穴、灵墟穴、膺窗穴、肋头穴同位于第三肋间,玉堂穴、灵墟穴均可泄热除烦,主治胸满、心烦,但玉堂穴又可主治喉痹、咽肿等;膺窗穴又可泄肠热,主治肠鸣、泄泻等;肋头穴可化痰散结以治疗症瘕等。
胸堂、神封穴、天溪穴都位于第四肋间,除具有共同的功效外,胸堂可和胃降逆、温通胸阳,以治疗噎膈、食不下、胸痹、心悸怔忡等;神封穴则主治呕吐、不嗜食、乳痈、淅淅寒热等;天溪穴则可主治乳痈、乳汁少等。
定喘穴、魄户穴、譩譆穴、灸哮穴同位于背部,都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但其各有特点。
定喘穴、魄户穴又同可舒筋活络以治疗上肢疼痛不举、项强等,但定喘穴的通络止痛的作用更强,可治疗瘫痪等严重的病症,而魄户穴可清虚热,主治肺疹、骨蒸发热、虚劳、肺痿等;譩譆穴可清热利窍以治疗目眩、目痛、鼻衄等;灸哮穴则主要治疗咳嗽、气喘等,但应注意此穴一般不针。
小指尖穴、列缺穴、天府穴同位于上胶,小指尖穴又可清热利湿以治疗消渴等;列缺穴可泄热通淋、舒经通络,主治小便困难、小便涩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噤等;天府穴可行气利水、疏风清热,以治疗身重、身胀、目眩、鼻衄、紫白癜风、咽喉肿痛、风证等。
丰隆穴位于下肢,作用偏于化痰开窍、行气活血,以治疗癫狂、痫证、善笑、中风、下肢痿痹等。
具有止咳平喘化痰作用的腧穴,除本章所述以外,还有解表穴中的大杼穴,清热穴中的尺泽穴、鱼际穴、孔最穴,舒筋活络穴中的肩中俞穴,理气穴中的膻中穴、大包穴、中庭穴,益气壮阳穴中的太溪穴,理血穴中的太渊穴,安神穴中的巨阙俞穴,利窍穴中的廉泉穴、承灵穴、扶突穴等,临床上可酌情选用。
◎消食导滞穴 (16穴)
凡具有消化食积、导滞和胃作用,能够治疗消化不良、饮食停滞所致的脘腹胀满疼痛、暖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异常等病症的腧穴,称作消食导滞穴。
消食导滞穴主要分布在腹部、背部和手部。
位于腹部的有任脉的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和上脘穴;足阳明胃经的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和太乙穴,足太阴脾经的腹哀穴和食窦穴;足少阴肾经的幽门穴以及经外奇穴的脐中四边穴和长谷穴等。
位于背部和手部的有经外奇穴接脊穴和四缝穴等。
临床取用消食导滞穴时应有所忌宜,如上脘穴、建里穴、脐中四边穴等穴因居脐腹周围,故孕妇慎用;再如食窦穴、幽门穴和不容穴等穴均应浅刺,以免伤及内脏;至于四缝穴则一般不灸。
另外,还应根据不同证候,适当配伍具有健脾、理气和利湿作用的腧穴,以增强其消食导滞的功效。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上脘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脐中四边穴、幽门穴、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长谷穴、食窦穴、腹哀穴、接脊穴、四缝穴。
本类腧穴除具有消食化积、导滞和胃的作用外,因所属经脉的不同。
还多兼具理气、健脾、利湿、安神之功。
下脘穴、建里穴、中脘穴、上脘穴为任脉之腧穴,任脉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阴经经气的作用,故以上肺穴可理气、健脾、安神,治疗腹胀、腹痛、呃逆及惊悸、怔忡等症,此外建里穴还可利湿,可治疗霍乱、水肿等症。
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关门穴、太乙穴为足阳明胃经之腧穴,其中不容穴、承满穴、梁门穴可理气止痛,治疗气机不畅所致的胸背痛及胁腹胀痛;关门穴可化湿行水,治疗腹水、身肿、遗尿等症;太乙穴可镇惊安神,治疗心悸怔忡等症。
此外,在本类腧穴中腹哀穴可清利湿热,治疗痢疾等;食窦穴可利水,治疗水肿、小便不通等症;幽门穴可通经下乳,治疗妇人乳汁不通及乳痈等。
经外奇穴的四缝穴为小儿常用穴,兼具止咳驱虫之功,可治疗百日咳及肠寄生虫症;脐中四边穴可息风止痉,治疗小儿暴痫及一切痉挛性疾病。
在使用本类腧穴时,还可与耳针联合应用,并在针刺的同时,注意节制饮食,以利于胃气恢复。
具有消食导滞作用的腧穴,分布较广,除本章所介绍的外,具有代表性的如理气穴中的鸠尾穴、中庭穴和巨阙穴,止咳平喘化痰穴中的彧中穴、神封穴和灵墟穴,益气壮阳穴中的足三里穴、商曲穴和脾俞穴等腧穴,应用时可参见有关章节。
◎益气壮阳穴 (28穴)
凡具有益气健脾、回阳固脱、壮阳益肾作用,常用于治疗呕吐、呃逆、胃脘胀满、肠鸣腹泻、脱肛、便秘、下肢痿痹、腰痛膝软、遗精滑泄、阳萎、小便频数或癃闭不通等病症的腧穴,称为益气壮阳穴。
益气壮阳穴主要分布在头部、腹部、背部和下肢等部位。
位于头部的有督脉的百会穴。
位于腹部的有足阳明胃经的石关穴和大巨穴;任脉的神阙穴、气海穴、石门穴、关元穴等;足少阴肾经的石关穴和商曲穴;另外还有经外奇穴胃上穴和提托穴等。
位于侧腰部的有足少阳胆经的京门穴。
位于背部的有督脉的脊中穴、命门穴和腰阳关穴;足太阳膀胱经的脾俞穴、肾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仓穴和志室穴等。
位于下肢部的有足少阳胆经的环跳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足部有足太阳膀胱经的仆参穴和束骨穴,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商丘穴和太白穴以及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等。
其中环跳穴和太溪穴是回阳固脱的重要腧穴,对暴亡脱厥有较好疗效。
在取用益气壮阳穴时,如兼见脘腹胀痛、呕吐腹泻,可配伍消食导滞穴;如下肢痰痹、腰膝疼痛等,可配伍舒筋活络穴;若兼见小便淋沥、癃闭等,则可与利水通淋穴配伍。
总之,应根据辨证酌情配伍,增强疗效。
此类人体腧穴包括:
百会穴、石关穴、商曲穴、神阙穴、气海穴、石门穴、关元穴、胃上穴、大巨穴、提托穴、脊中穴、命门穴、腰阳关穴、脾俞穴、肾俞穴、中膂俞穴、意舍穴、胃仓穴、志室穴、京门穴、环跳穴、足三里穴、仆参穴、束骨穴、太溪穴、商丘穴、公孙穴、太白穴。
根据作用的侧重,益气壮阳穴亦可分为益气穴和壮阳穴两类。
益气穴具有益气健脾、和胃祛湿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胃失和降所引起的呕吐、呃逆、胃脘胀满、肠鸣泄泻、下利或便秘等病症。
另外,益气穴还各具特点。
如百会穴位于头顶,可益气升阳、开窍醒脑、宁心安神,对因中气不足所致脱肛、阴挺,以及窍闭神蒙所致癫狂、痫证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位于上腹部的石关穴、商曲穴、胃上穴等治各不同。
石关穴兼具调理冲任作用,可治月经不调、痛经等,商曲穴的消食导滞力量较强,对食积腹痛效果颇佳,胃上穴的益气升提作用明显,临床常取之治疗胃下垂。
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和提托穴均位于下腹部,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既是益气要穴,又是回阳固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人体 穴位 分类 功效 分类法 完整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