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docx
- 文档编号:7170109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7.77KB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docx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信息化建设论文
浅析企业信息化建设
中文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信息不仅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且还是最活跃的驱动因素。
在此背景下,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市场竞争力的紧密联系进行了研究,报道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论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方法,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竞争力;建设
浅析企业信息化建设
1信息社会和企业信息化
随着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全面进入千家万户,使得信息共享应用日益广泛与深入。
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激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活跃的生产力,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已步入信息化社会。
物质、能源与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人类开始从主要依赖物质和能源的社会步入物质、能源和信息三位一体的社会。
信息技术是当代人类最活跃的生产力,正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
各种信息化系统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它们支撑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科学研究、网络教育、能源、通信、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必须的重要资源。
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和重视未来的信息社会,发达国家借助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本国产业结构重组,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我国社会在思想文化、基础设施、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多元结构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必须按照国家既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引导和强有力的约束。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践中,存在大量全局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围绕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全面提高产业结构和国民素质、实现观念和体制的转变。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全局的、长远的、基础性的任务。
企业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主力军,应该主动创造条件,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
1.1信息的概念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比较广义而且模糊,对信息的含义没有明确的定义。
到了二十世纪特别是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使人们开始探讨信息的准确含义。
1.1.1信息的定义
1948年,美国数学家仙农(C.E.Shannon)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在信息的认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堪称信息论的创始人。
这篇论文以概率论为基础,深刻阐述了通信工程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给出了计算信源信息量和信道容量的方法和一般公式,得到了著名的编码三大定理,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
仙农发现,通信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在本质上都是随机的,可以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
仙农在进行信息的定量计算的时候,明确地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定性程度的减少。
这就表明了他对信息的理解:
信息是用来减少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虽然仙农的信息概念比以往的认识有了巨大的进步,但仍存在局限性,这一概念同样没有包含信息的内容和价值,只考虑了随机型的不定性,没有从根本上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
1948年,就在仙农创立信息论的同时,维纳(N.Wiener)出版了专著《控制论:
或关于动物和机器中控制与通信的科学》,创建了控制论。
后来人们常常将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合称为“三论”,或统称为“系统科学”或“信息科学”。
维纳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互相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包含了信息的内容与价值,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信息的功能与范围,但也有局限性[3]。
由于人们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维纳关于信息的定义没有将信息与物质、能量区别开来。
1975年,意大利学者朗高(G.Longo)在《信息论:
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一书的序言中认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式、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在事物本身”。
当然,“有差异就是信息”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反过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信息”就不够确切。
所以,“信息就是差异”的定义也有其局限性。
据不完全统计,有关信息的定义有100多种,它们都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揭示了信息的特征与性质,但同时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
1988年,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教授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把信息定义为:
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并通过引入约束条件推导了信息的概念体系,对信息进行了完整和准确的描述。
信息的这个定义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而且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还能转化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下面讨论一些与信息概念关系特别密切、因而很容易混淆的相关概念。
信息不同于消息,消息是信息的外壳,信息则是消息的内核。
也可以说:
消息是信息的笼统概念,信息则是消息的精确概念。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一般意义上的信息定义为: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
如果引入必要的约束条件,则可形成信息的概念体系。
信息有许多独特的性质与功能,也可以进行测度。
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信息论的出现。
1.1.2信息的功能
信息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导向资源。
生物生存与自然环境之中,而外部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变化,如果生物不能得到这些变化的信息,生物就不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可能被变化了环境所淘汰。
信息是知识的来源。
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的结晶,知识一方面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方法,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可以通过一定的归纳算法被加工成知识。
信息是决策的依据。
决策就是选择,而选择意味着消除不确定性,意味着需要大量、准确、全面及时的信息。
信息是控制的灵魂。
这是因为,控制是依据策略信息来干预和调节被控对象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没有策略信息,控制系统便会不知所措。
信息是思维的材料。
思维的材料只能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而不可能是事物的本身。
人的思维和智慧是信息过程的产物。
1.2信息化的发展
由于信息化涉及各个领域,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因而不同的领域和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信息化”问题时,往往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但总的来说:
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
它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
信息化包括信息的生产和应用两大方面。
信息生产要求发展一系列高新信息技术及产业,既涉及微电子产品、通信器材和设施、计算机软硬件、网络设备的制造等领域,又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等领域;信息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上。
九十年代以来,信息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由信息化驱动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将促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高速度、高效益、低投入、低消耗的集约型增长,提高我国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兴起,给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的重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并将导致产业结构及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不是一个静止孤立的概念,它的内涵和特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的形成、信息产品的涌现、信息市场的完善、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出现等现象密不可分。
尤其是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基础。
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是信息化的核心,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信息量不仅急剧增长。
而目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战略资源[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需求的增长。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生产和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主业的新兴的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类科学技术。
信息化的任务十分广泛,涉及许多方面。
在社会经济的各种活动中,例如在政府、企业、组织的决策管理与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信息和信息处理的作用大大提高,从而使会社会的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为了提供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资源、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各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系统建设起来,并进入稳定、正常的运行,成为社会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的组成部分。
为支持信息系统的工作,遍及全社会的通信及其他有关的基础设施(如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中心、个人计算机等)得到全面发展,并且投入正常运行。
为支持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相关的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发展,相应的设备制造产业也得到充分发展,为信息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设备和技术保证。
同时,它自己也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庞大的、新兴的产业部门,并且在从业人数和产值份额上均占相当的比例。
与经济生活的变化相适应的法规、制度等经过一定时期的探索,已经逐步健全形成,并且走向完善,为全社会成员所了解和遵守。
例如,关于信息产权的有关规则,关于通信安全与保密的有关规则等,特别是在政府与企业的各级管理中形成了有关信息的各种管理体制与管理办法。
与各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相适应,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至娱乐方式也形成了新的格局,相应的习惯、文化、观念、道德标准也在新的形势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享用和相互传递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以提高各级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能力,提高各单位和个人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文化教育与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加速信息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要求,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四届正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现代电子信息取得很大进展,计算机应用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5]。
1993年国家启动了三金(金卡、金关、金桥)工程,1994年启动了金税工程,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准备工程。
以后,“金”字系列工程陆续出台,这些都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3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复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其主要任务和职责是:
统筹协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全国性经济信息化系统工程项目,提出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1994年3月有关专家研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和建立“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问题。
之后,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召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高层次研讨会。
它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家信息化的方针、政策,组织制定国家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总体规划,以及协调跨部门、跨地区,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重大信息工程项目。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6]。
当前,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和竞争的焦点。
所以,必须把握机遇,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显著提高国家信息化程度,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1.3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我国推进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实现、运行和管理的过程。
2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
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
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2.1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进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把计算机列入了重点发展领域,但计算机的应用主要停留在科学研究工具的水平上。
把它引入管理领域,当作提高整个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尤其是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手段一直是一个空白。
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有了很大改变,信息技术逐步在企业的各个领域获得应用,如从业务流程到管理流程,从单项应用到集成综合,从日常工作到管理决策,从企业内部到企业之间,信息技术正在发挥着从未有过的巨大作用。
20年来,我国企业内部业务管理信息化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会计电算化阶段(80年代中期——1997年)。
二是财务业务一体化阶段(1995年——1999年)。
三是从财务管理软件或制造资源计划(MRPII)转向企业资源计划(ERP)阶段(1997年——至今)[7]。
总体来看,近几年采用了管理软件的企业,大都规范了管理,加强了监督,堵塞了漏洞,取得了良好的投入产出效果,将过去传统的“人盯人”的管理方式转变为程序式的、规范的科学管理,使管理水平很大地提高。
实践证明,推行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有益于转变企业思想观念、转换企业运行机制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缩小了与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差距,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2.2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趋势和最终目标路在何方?
这是各方有识之士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
走移动信息化建设之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3A模式!
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方向提供了一个参考。
企业信息化的3A模式,就是利用移动信息化技术使企业全员都处于3A状态,大大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
有关专家指出,基于信息化的目标是实现信息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因此,实现3A,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传递将会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8]!
特别是在提高企业的快速应变能力上,3A模式是强大而有力的。
有研究表明,企业的管理者离开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多于在办公桌旁的时间,随身携带的信息化终端可以帮助他们不间断地管理企业的运转,即使在离开办公室的环境下仍然可以进行管理。
在全员管理方面,广东中小企业计算机人均拥有率不到5%,却有90%以上的员工拥有移动电话,而且所有的企业都有移动的网络覆盖。
无论管理者与员工身在何处,依托移动信息化网络,都能马上对事件做出反应。
3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基础
企业信息化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信息技术。
没有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只能是空洞的概念和原理,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ERP的发展过程(MRP、MRPII、ERP)可以清楚地看出,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ERP得到更高程度的实现,推动其思想向前发展,从而又推动信息技术的进步。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共同向前发展,所以必须依赖计算机。
3.1信息化基础平台——计算机网络
要实现企业信息化,必须依靠一个基础平台,那就是计算机网络,实现企业内的信息共享,以提高竞争力。
3.1.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由各自具有自主功能而又通过各种通信手段相互连接起来以便进行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组成的复合系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当今新一轮计算机发展热潮的到来,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将促进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1.2企业信息化网络方案
以华为企业信息化网络解决方案为例[9]
基于网络向未来演进的趋势、宽带网络的投资效益等多种因素,结合企业的网络现状,华为公司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
(1)华为大企业广域网解决方案
构筑大型企业广域网络时,骨干链路可以选择DDN/SDH/FR作为主干,采用INTERNETVPN或PSTN/ISDN作为备份链路;在设备选择上,华为可以提供高、中、低端全线路由器产品满足互联需求。
对于大型企业总部可采用华为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QuidwayNE40通用交换路由器(USR)作为核心路由器,大型分支机构可选择华为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的QuidwayNE16E/08E系列高端路由器,小型分支机构可选择华为可灵活扩展的QuidwayAR2800系列中端路由器。
华为路由器可根据用户组网需要选配接口模块,提供灵活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POS、SDH、DDN、帧中继、PSTN、ISDN等各种组网需求,并均可提供VPN功能。
中端模块化路由器还可提供FXS/FXO/E&M/E1中继等语音模块,可以同时作为备份路由器和VOIP网关,节省企业投资。
(2)华为大企业园区网解决方案
大型企业园区网可以采用分层化体系设计,核心层选用华为公司核心路由器NE80/NE40组建RPR环形组网,提供50ms的电信级保护倒换机制;汇聚层采用华为公司QuidwayS6500系列或QuidwayS5000核心千兆路由交换机;接入层可选用QuidwayS3000/S2000系列高性价比以太网接入交换机,全网提供端到端的高品质QOS,可控组播及丰富的业务支持能力,同时提供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网管系统。
(3)华为VoIP解决方案
华为公司采用VoIP网关的方式作为VoIP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实现从PSTN向VoIP网地平滑过渡,在保护了用户在传统电话系统上的投资的同时也使网络保持了良好地可扩展性,并且实现PSTN和VoIP网地互相备份。
华为提供Quidway3600/2600/1760系列路由器语音网关以及VG系列专用语音网关,能提供E1中继接口、FX0接口和FXS接口,支持堆叠和VoIP收敛,用户可以灵活组网满足需求。
(4)华为企业VPN解决方案
华为提供基于L2TP、IPSEC、GRE等技术的VPN解决方案,用户可以用灵活多样的接入方式建立Site-to-SiteVPN,RemoteAccessVPN和ExtranetVPN隧道。
华为VPN解决方案可以轻松穿越NAT,使线路选择更轻松,专有的动态VPN技术使得全网互联的VPN配置十分容易,极大地减轻了管理员配置和维护工作量。
华为RemoteAccessVPN客户端与RSA动态口令卡集成,提供VPN用户的双因素动态口令认证机制,极大的提高了安全性。
华为大企业网络解决方案特点综述
业务“全”:
全面满足数据、IP语音、IP视频业务传送需要,节省运作成本,提高网络平台的利用效率。
安全“高”:
提供完整的安全体系结构,覆盖了系统的各个层面,采用了包括ASPF、认证、授权、端口绑定等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效率“高”:
提供高品质保证,为不同的业务提供不同优先级服务,根据优先级确定带宽,保证了整个数据传送的高效率。
可靠性“高”:
通过先进的骨干网技术RPR技术、高品质产品、冗余网络设计及端到端可管理技术、满足全网应用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管理维护“易”:
通过堆叠、集群、HGMP、统一网管等技术实现统一配置、批量配置,网络维护管理简单方便。
3.1.3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必须适应当前各项应用,又可面向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是高质量的。
在设计网络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需求,兼顾其他相关的管理需求,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适应更高的数据、语音、视频(多媒体)的传输需要,使整个系统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发展的需要。
(2)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尽量避免系统的单点故障。
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在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网络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所以它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根据辽宁服务学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方便的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扩大网络容量和提高网络的各层次节点的功能。
具备支持多种通信媒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4)开放性和互连性
具备与多种协议计算机通信网络互连互通的特性,确保本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的作用可以充分的发挥。
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开放式标准,包括各种局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等,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5)经济性和投资保护
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构建本计算机网络系统,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能以较低的成本、较少的人员投入来维持系统运转,提供高效能与高效益。
尽可能保留延长已有系统的投资,充分利用以往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投入。
(6)可管理性
由于系统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的任务必定会日益繁重。
所以在网络设计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网络设备必须采用智能化,可管理的设备,同时采用先进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先进的分布式管理。
最终能够实现监控、监测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合理分配网络资源、动态配置网络负载、可以迅速确定网络故障等。
通过先进的管理策略、管理工具提高网络的运行性能、可靠性,简化网络的维护工作,从而为办公、管理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3.2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是当前新技术革命中一个技术应用领域,属于信息化社会的产物。
3.2.1办公自动化系统结构
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事务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文字和报表处理系统,公文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会议管理系统,轻型印刷系统,行政事务管理系统,系统维护。
简称OA
辅助管理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简称MIS
决策型办公自动化系统。
简称DSS
3.2.2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数字化办公。
所谓数字化办公即几乎所有的办公业务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
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理论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可能的。
从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全面的数字化办公还有一段距离,首先数字化办公必然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现有管理体制发生变革,而管理体制的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另外管理人员原有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法律体系有很强的惯性,短时间内改变尚需时日。
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信息化 建设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