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
- 文档编号:7166163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50KB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课题研究手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编号:
宁强县中小学教研
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名称:
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及对策
负责人:
赵天宇
起止时间:
2012年9月——2013年5月
所在学校:
宁强县巨亭镇曾家河小学
宁强县教研室编印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
杨正宏
年龄
24
职称
小二
学历
专科
任教学科
数学
联系电话
研究周期
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
其他
研究
人员
姓名
年龄
任教学科
学历
职称
陈明贵
47
数学
专科
中一
刘明虎
26
数学
本科
中三
盛伟
26
数学
本科
中二
周怀宝
27
数学
专科
中三
研究动因
1.家庭因素:
(1)家长的要求过高
(2)家长的要求过低(3)家长不关心孩子(4)家长过分纵容孩子(5)严重家庭问题的干扰
2.学校因素:
(1)当前的考试制度导致部分学生求知欲的减弱、学习热情的降低。
一根无形的指挥棒依然举在教师、家长们手中,无情地驱赶着孩子们终日为"分"拼命,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学生自然感到惶恐,进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觉得老师喜欢他、欣赏他时,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
(2)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他们会觉得老师看不起他,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
(3)学校是否针对各班学生情况科任安排教师,合理配置师资力量(4)学校各教研组是否组织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教法,做到因材施教
社会因素:
近几年来出现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的陈腐观念,使部分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侵蚀,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由于长期缺乏动力,消极被动地学习,"厌学"心理就逐渐产生。
研究思路
1.组织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与实践,探究出学生厌学的各种原因及对策
2.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反思,明确导致自身厌学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意识到厌学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不利,激发他们进步的欲望。
3.将研究的对策进行实践,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帮助他们进步。
预期成效
1.学生能自己分析导致自身厌学的各种原因,认识到不利于自身成长和发展,产生强烈的上进心。
2.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以有效的策略来克服厌学心理。
通过宣传、倡导力争让家庭、学校、社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立项审批通知书
立项审批通知书
(粘贴复印件)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是一个人终身都面临的重要任务。
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重视学习,然而,近些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越大越不喜欢学习,不少学生常常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学习,他们的心理生理健康都有明显的问题。
怎样才能克服学生厌学情绪,这是摆在我们每一名教师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个体差异,情感态度与学习能力的不同,有的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的则对学习一点也不感兴趣,在学习上就会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在有的班级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中高年级最严重。
这给课堂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困扰和阻碍,成为限制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瓶颈,因此,我们将以“克服学生厌学对策研究”作为研究课题,以期找到克服厌学的对策,通向乐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二、问题归因
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不喜欢学习,厌倦学习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较复杂的一个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
1、自身原因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历过一些挫折,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上课方法不适应,智力水平、原有知识背景、自我效能感、元认知发展水平等等都会造成其焦虑、紧张、惧怕、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心理。
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家长不同的教育方式,家庭里成员间关系不和,整天吵吵闹闹,甚至是父母离异,抑或是家庭里发生了一些不幸的事,还有家长的不良言行,教育方法的不当,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或者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的现象,家长的重视程度,文化层次,都是造成孩子厌学的原因。
3、社会环境,学校背景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所处的教育环境、所受教育的程度有关。
学生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但社会是他们活动的大空间,社会的不良风气、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很多消极、低俗的不健康因素,都会影响他们学习的热情,甚至使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我们学校地处城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家长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街道居民、周边农民和做生意的小业主为主。
学校班额较大,环境较差,无法封闭,管理难度极大。
4、教师原因
教师的策略教学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丰富的策略教学经验,能促使或加快学生获得和运用学习的方法。
学生学习的失效归根到底就是教育的失败、教师的失败、问题表现于学生,而主要原因则在于教师。
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文化程度、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不少教师患得患失,故步自封,凭经验教学,不思进取,有的得过且过,有的自以为是,不善于反思,不学习先进经验,难以让学生信服。
二、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用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2010年9月-10月)
形成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目标、内容。
2.实施阶段:
(2010年10月-2011年1月)
1)搜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结合教学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
3)通过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分析积累有关材料,评价学生学习习惯是否逐步养成。
3.总结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4月)
1)整理研究资料,进行理性思考;
2)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生厌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2、造成学生厌学形成的归因分析研究。
(1)内因的分析(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
(2)外因的分析(社会、家庭、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影响、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等分析)
3、矫正学生厌学情绪的策略探究
(1)树立正确的引导观
(2)注重表扬鼓励,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成因分析,充当心理医生
(4)办好家长学校,与家庭共同引导孩子
(5)做孩子的朋友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我校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
2、保证研究过程和结果真实可信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阶段性实施
课题阶段性实施计划(请详细填写)
第一阶段实施计划(2010年9月-2010年10月)
我县推进新课改,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效率、实施有效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实行微型课题研究,是我县教育教学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大力推进微型课题在我县有序有效的开展,我校也实施了微型课题的研究。
在此,我担任了初中数学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了使工作搞的有理有序特做以下计划:
一、通过学校组织微型课题专题会议,收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
二、学习理论。
结合课题,各成员在网上查阅资料,找有关课题的书籍,并做好搜集。
三、制定研究方案。
2010年9月20
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阶段性实施
第二阶段实施计划(2010年11月-2011年3月)
第一阶段工作已告一段落,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将开展细致而复杂的工作。
为了更好更有效的研究课题,制定以下计划:
一、分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
二、学生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善于思考,不及时复习……是不良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师生谈话
四、上研讨课
2010年11月4日
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阶段性实施
第三阶段实施计划(2011年4月-2011年5月)
我们对此课题的研究接近一年,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实到实处,全体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老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渐渐养成了勤学习、侵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对自身能力也有了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为此,我将第三阶段的工作计划如下:
1、更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
2、认真做好过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3、系统分析、整理实验资料、研究数据,总结经验
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备注(计划落实或修改情况)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从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个案入手,分析并提出了中学生应当具备的六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论述了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学习习惯 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背景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比尔盖茨也说“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成功源于好的习惯”。
古今中外,习惯培养始终是教育界备受瞩目的问题。
古有“孟子言性,孔子言习”,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曾指出:
“教育是什么,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普德曼也精辟的概括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除了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外,就是能够不断迁移的良好习惯了。
学习方式的变革必然引起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变革,学习习惯本质上是一种素质,终生可用,可持续性发展。
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建构的过程,“自主构建”就要怎样建构的方法问题,有方法也就有习惯的问题。
习惯,习惯一般是指由于重复或联系而巩固下来的,并变为需要的行为方式。
它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个体的习惯是环境的影响和后天教育的结果,二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产生稳定的行为或心理特征。
学习习惯一般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学习方式,是一个人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经常化的行为表现,从心理机制来看,习惯占一种内在的需要,不按习惯做,就会觉得别扭,它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自然行为。
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一般是指学生为了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它既包含行为习惯,也包含了思维习惯。
事实上,无论是在评价角度还是在教学方向,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大家努力的一个方面。
人们越来越关注良好习惯的培养,试图把科学的学习方法沉淀在学生的习惯之中,从而终生受益。
数学学习习惯的核心是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人的感觉、知觉、表象基础上的分析综合的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及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性的概括与间接反映。
数学思维是以数学为对象,以数学活动为载体的一种思维。
主要有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等。
数学思维水平的培养与提高主要体现在数学品质方面,具体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
数学是一门思辨的科学,思维是数学认知的核心。
故有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之美喻。
数学思维至少有一下五个特征:
数学化,最优化,符号化,抽象化和逻辑化。
思维能力主要指思维的技巧与思维的习惯。
思维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一些好的思维情感与好的思维方法,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主要表现。
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思维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习惯,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良好习惯的培养大多侧重在行为习惯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数学教师必须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需要。
1、从学校教育的实际看,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除了口号式的说教外,没有太大的效果。
教学失去有效性,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无法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也不能适应与时俱进的社会,终将被社会所淘汰,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必须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2、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由于不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非常不利,从我们实际教育工作看,尽管不少老师任劳任怨,辛勤耕耘,可是没有培养起下一代良好的个体素质,学生只会“死学”,而最终导致“学死”。
学生有了知识没有实践,或者不会实践,甚至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督促下才能学,自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会学。
这些弊端的存在,从小的方面讲,不利于个人身心的发展;从大的方面讲,对提高民族素质无益。
3、从社会的需求来看,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速度也随之加快,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维,乐于不断获取新知识和主动探索,搜寻、辨别和加工各种可得信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保证。
现代创造学理论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
因此初中教育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这些知识的浓厚的兴趣和进一步吸取新知识的持续发展的愿望,并取得一定的思维方法,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进而形成具有勇于创新的能力和品质,是面临知识经济挑战,把我国建成世界强国的一项奠基工程。
而良好学习习惯正是实现这一工程的必要手段。
综上所述,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成为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处处表现,好的方法才能时时应用,就好象出自本能,用之不尽。
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及具体展开的工作:
我校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上有一定的特色。
教师也非常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来提高课堂实效,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不断向学生潜移默化地灌输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思想。
我校的青年教师也勇于探索,进行大胆的尝试,以课例研究为形式开展了许多工作。
1.教师进行有关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专题。
帮助学生明确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2.利用家访、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明确“当代社会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速度飞快发展,知识的学习越来越成为一个终身的过程。
”密切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开发潜能,为将来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3.每章节教学结束,要求每个学生设置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图,挑选有代表性的题型,在学习小组交流复习的体会,介绍“好学、范学、勤学、巧学”的事例,培养他们合作学习、主动复习的学习习惯。
4.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培养他们勤于动手、勤于动脑的习惯。
5.课堂教学中设置抢答题,培养学生专心听讲、仔细认真、积极发言的学习习惯。
6设置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善于提问、乐于研讨的习惯。
上述教学实例,是我们日常开展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摸索,探讨的实践,点点滴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理论。
这次,我们决定将这个理论和我们过去的实践通过科研课题的形式,将实践的成果上升到理论层面,并加以推广应用。
子课题主要是要达成4个习惯养成的目标:
1、认真预习的习惯。
2、专心听讲的习惯(会笔记)。
3、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
4、善于求异和质疑问难的习惯(会提问)。
由于课题内容多,有的在实践中已经实施,有的将要分阶段进行,我们着重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进行理论学习
通过对心理学理论学习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加大学习内驱力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符合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和思维规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得出:
在中学各科教学中必须做到以教乐学,以学促教,使教与学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才能自然而然地学会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首先是会学,然后才是善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优秀学习品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通过自己的自觉活动去获得知识,形成能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2.进行课堂教学探索
我上的公开教学课,得到了小组成员的一致好评。
在公开课上,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意地传授学习方法,把“指导”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便从教法中悟出学法来。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养成预习习惯,提高听课效率;提高阅读能力;认真完成作业;改进复习方法;做好学习笔记;提高应试技能;学会检索方法;丰富见习内容;从学法指导入手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从“我学会了”向“我会学了”转变。
引导他们自主探索,质疑解难。
他们学会了许多应具备的能力。
3.进行个案研究
我们课题组组织召开了学生代表座谈会,有的说,我学会了如何去思考,有了数学思考方法,我的解题水平提高了;有的说,我开始喜欢数学了,因为我学会了方法。
从学生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实验对象进步很大,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学习方法,在合作学习中锻炼了能力,思维得到了训练,为将来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4.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们课题组对学生学习感受的变化归纳为: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探究的起点。
恰当的问题是引发探究的催化剂。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通过导语、媒体、实物、图片、表演、游戏、对话、文字、故事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有利探究性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我们课题组在授课时设计通过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的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图形,提问学生:
(1)仅有小学时候学过的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2)前面带有“-”的新数我们应该怎么命名?
(3)为什么要引入带有“-”的这些量呢?
这些实用型问题都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又把整节课很好的贯串起来。
根据课后发放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50名被调查初中学生当中:
学生赞成数(41)(83.7%)
代表性意见:
“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容易接受”,“让我们联系实际生活,结合图形,方便比照和课堂后半段的学习”
学生反对数(9)(16.3%)
代表性意见:
“有点复杂”,“反映出来的问题不明显”。
代表性建议:
“应用一张图片,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
5.开展学情调查——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同时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学习习惯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我们课题组设计了一次问卷调查,分别从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复习工作、考试及其它等六个方面设置了15个问题。
调查结果发现在上课基本认真听讲者占60%,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者只有34%问家长或老师这些数据说明学生明确态度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但是,课堂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学生的比例也不高,能主动陈述自己的想法的占12.85%;在作业问题上,学生认真对待作业,36%的学生能独立按时完成作业;64%的学生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会复习课堂笔记。
而对待复习学生不大重视,课后马上复习的只占2%;能当天对照笔记,熟记要点,以后不断适时复习的占7.77%;无作业时,能主动复习的占36.39%;能坚持循环复习占7.60%。
只有在做作业时,才有65.61%的学生会选择复习课堂笔记;考试前,47%的学生会进行复习。
这说明学生对复习常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学生重视考试,50%的学生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考试方法,12%的学生重视考后总结。
但常常不重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学习习惯养成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
而我们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高效的课堂听讲、深入的课后复习,以及培养学生善于求异、质疑问难,合作学习,活学活用的习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但掌握知识,而且增强能力,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四、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总结阶段。
课题于2010年9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拟方案、定计划、定制度、落实任务、筛选教材,搞好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2010年11月—2011年3月,学理论、边实践、边总结,探索初中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011年4月—2011年5月,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资料,评估实验成果,推广研究成果。
启动后,我们课题组成员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按实验方案、实验计划井然有序地进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过程经历学习——讨论——实践——改进——验证——确定——总结七个环节,课题小组成员采用谈话法、调查法、分析法、统计法等进行综合研究,课题研究很顺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养成了一些良好的习惯,例如能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积极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也能大胆主动地进行质疑,注重课前的预习以及阶段的总结,数学学习的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及积极性。
2、被实验班级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提高
3、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的老师积极探索,深入研究,撰写了多篇有研究价值的论文。
五、课题中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近半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我的课题小组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操作模式,继而能在全校加以推广。
可附页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课题鉴定
课题鉴定表
乡镇
总校
评估
意见
学校(盖章)
年月日
县教
研室
鉴定
意见
鉴定意见:
鉴定组长:
鉴定单位(盖章)
年月日
宁强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手册附件
课题实施记录
活动主题:
学习微型课题指南
主持人:
王主任
参加人员:
全校教师
活动时间:
2010年9月19日
内容及效果:
一、学习宁强县2010—2011学年度微型课题研究实施计划
二、学习曾家河九年制学校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指南
1、申报选题要求
2、课题组的组建
3、成果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型 课题 研究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