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向莆铁路监理培训讲义桥涵.docx
- 文档编号:7152697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42KB
14向莆铁路监理培训讲义桥涵.docx
《14向莆铁路监理培训讲义桥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向莆铁路监理培训讲义桥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向莆铁路监理培训讲义桥涵
向莆铁路监理内部培训讲义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向莆铁路JXJL-5标监理部
内部岗前培训讲义
桥
梁
工
程
施
工
监
理
北京铁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向莆铁路JXJL-5标监理部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向莆铁路JXJL-5标监理部工程建设监理行为,明确施工监理工作关系,细化各专业监理工作的内容和质量控制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实现建设一流铁路的总体目标,监理部在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向莆铁路JXJL-5标监理部桥梁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学习材料。
本次印发的学习材料为内部培训资料试行版本,为全标段的通用细则,各监理分站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还要根据所辖工区范围内的具体工程情况和特点进行细化和补充,并随时进行修订,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发生矛盾之处,以国家或行业标准为准。
向莆铁路桥梁工程监理依据:
《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B10402—2007)、向莆铁路JXJL-5标监理部监理规划、《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6〕141号、《关于发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7〕140号)、关于发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十九项铁路工程施工(铁建设〔2007〕159号)。
桥梁工程监理质量控制
第一节监理工作程序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一)熟悉设计文件及现场核对
1现场地形地貌、场地布置方案、桥址处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地方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及施工期间可利用的或对施工有影响的既有设施。
2桥涵的结构、孔径、跨度及与其它建筑物的协调,桥梁基础的深度是否满足冲刷和抗冻的要求;上部结构特征;
3桥涵的平面位置、设计高程和主要结构尺寸;
4设计中考虑采用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
5采用的设计标准、结构细节的质量要求。
(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1应重点审查工艺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安全可靠有效,施工平面布置是否符合现场的条件以及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2施工工艺是否满足线桥涵施工指南及施工实施细则的规定;
3施工进度安排,进场施工设备、人员、材料供应、检测设备等情况;
4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措施等。
(三)检查施工单位工地试验室
试验室的资质和试验检测范围、试验人员、试验设备、管理制度。
如有外委项目,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其委托试验室的资质证明资料。
(四)进场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的检查
监理工程师检查相关质量文件,并按规定抽样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方批准使用。
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设施,施工单位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鉴定,经试运转合格后,方准使用。
监理工程师应对此监督,并要求施工单位经常检查,定期校核、标定。
二、施工现场检查及质量验收
(一)监理工程师对以下部位应重点进行现场控制:
①钻孔桩施工;
②高墩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③支承垫石施工;
④制梁场建设;
⑤箱梁的预制;
⑥箱梁的架设;
⑦现浇梁梁体施工(含特殊孔跨桥梁);
⑧桥面防水及预留预埋。
(二)桥涵混凝土耐久性的控制要求
1.桥涵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护筋性、抗裂性、耐腐蚀性、抗碱—骨料反应性、耐风蚀性等耐久性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的电通量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表3.3.2的规定。
2.胶凝材料的用量、水胶比:
(l)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高于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于450kg/m3,C50及以上混凝土不宜高于500kg/m3。
(2)不同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通过试验确定。
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大于30%时,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得大于0.45。
预应力混凝土以及处于冻融环境的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30%。
(4)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应满足《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表6.3.2.1的要求;素混凝土应满足表6.3.2.2的要求。
3.控制骨料的级配和粒形:
粗骨料应分级采购、运输、堆放、计量。
4.外加剂: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引气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中应掺加适量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外加剂,优先选用多功能复合外加剂。
为此,在配合比设计和首盘混凝土检测中加入了含气量的内容。
5.强度评定:
早期强度愈高早期开裂的可能性愈大,不利于耐久性。
掺加矿物掺和料后,放缓早期强度对保证耐久性有利,故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养混凝土按28d令期,其他均按56d令期标准试件评定强度。
6.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
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7.温度控制:
对拌和物入模、内外温差、拆模温度、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养护用水和混凝土表面温差控制也提出了要求。
(1)混凝土入模前,应采用专用设备测定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含气量、水胶比及泌水率等工作性能;只有拌合物性能符合设计或配合比要求的混凝土方可入模浇筑。
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
(2)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梁体及截面较为复杂时,不宜超过15℃)。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
(3)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有代表性的结构进行温度监控,定时测定混凝土芯部温度、表层温度以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混凝土温度和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养护制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8.用于施工过程控制或质量检验的混凝土抽检试件,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
9.环氧涂层钢筋、钢筋阻锈剂。
(三)桥梁混凝土的实体强度检测
1.桥梁混凝土施工中,除按有关规定对混凝土的标准条件养护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外,每墩台、每孔(片)梁应按不同强度等级采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分别检测结构实体强度不少于1次。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取样、养护方式和留置数量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规定。
2.按《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附录J的要求对实体混凝土质量进行检验:
(l)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实体结构表面是否存在非外力裂缝。
当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外力裂缝时,普通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最大宽度不得大于0.20m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得出现结构性裂缝。
(2)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检测(当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有怀疑时,可采用局部破损的方法进行复核,复核结束后对破损部位进行及时修复),检验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3)依据TBl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
依据附录A测定实体混凝土的电通量。
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或技术条件的规定。
(4)当设计对混凝土提出抗冻性要求时,应依据TBl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
依据DL/T5051—2001测定实体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
测定结果应满足设计的规定。
第二节钻孔桩基础
一、桩基础施工方案的审批
参开工报告得审批得要求
二、钻孔的质量控制
1.复测桩位、护筒埋置的施工放样数据,确保钻孔位置的准确。
2.检查护筒的直径、埋设的深度、中心位置、倾斜度等,护筒应坚实不漏水、埋深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
3.泥浆指标应根据采用的钻孔机具、地质条件确定,监理人员见证检查泥浆含砂率、泥浆比重试验。
钻进时应随时检查。
4.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监理工程师应核实地质情况,进行成孔检查:
(采用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等)孔径、孔深和孔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孔位中心允许偏差为5c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
5.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清底。
设计无要求时,沉渣厚度柱桩不大于5cm,摩擦桩不大于20cm,用测砣量测,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三、钢筋笼
1.检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钢筋骨架长度、钢筋骨架直径、主钢筋间距、加强筋间距、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钢筋骨架垂直度。
2.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
钢筋绑扎应符合规定。
监理人员用尺量和观察。
力学性能检测见证试验,数量为施工单位取样数量的10%。
3.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和数量。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的部位并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应符合《混凝土验标补充标准》)的相关规定。
4.钢筋笼安装过程,检查钢筋笼的中心和桩位的中心是否重合,测量吊筋的长度,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深度和位置准确。
5.保护层垫块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垫块数量应不少于4个/㎡。
四、水下混凝土灌注
(一)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并旁站水下混凝土灌注全过程(重点检查导管埋深)
1.材料的称量偏差应符合规定;每工作台班抽查不少于一次,监理见证检验:
2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1次,监理见证试验,确认施工配合比。
3见证混凝土坍落度试验,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不宜大于±2cm。
4见证混凝土含气量测试,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量不应少于1次,含气量应≥2.0%。
(二)导管质量及埋深
1.导管使用前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内壁光滑、密闭不渗水。
放入孔后导管底距孔底宜为25-40cm。
2.首批封底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注,混凝土埋入深度不小于1m。
浇注过程应经常检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确定导管的提升高度。
灌注中导管埋深宜为2-4m。
3.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身顶端浮浆应清理,直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面。
监理工程师检查桩位中心、桩顶高程和桩身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
桩身顶端高程、桩体主筋伸入承台的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混凝土强度
1.水下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的1.15倍,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在浇筑地点见证混凝土试块随机取样,检查施工单位的试验报告。
2.桩身混凝土全部进行无损检测。
桩长超过50m的采用超声波检测;桩长短于50m的桩采用小应变进行检测。
施工单位和监理接到检测合格的初步报告后,方可进行承台施工。
对桩身混凝土质量有疑问和设计有要求的桩进行钻芯取样检测以及桩的承载力试验时,监理工程师应见证试验,并检查检测或试验报告。
五、桩基承台的质量控制
1.检查桩头沉渣及浮浆凿除情况、承台混凝土施工条件(应在无水的条件下浇筑)。
2.检查桩头与承台连接。
桩体埋入承台长度及桩顶主筋锚入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对于大体积承台,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温度控制措施,防止因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4.承台施工完成后,检查承台尺寸、顶面高程、轴线偏位、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第三节敦台的质量控制
一、墩台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审批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模板及支架的稳定性、混凝土运输和浇筑方法等。
(二)检查模板及支架安装质量:
1检查模板的放线,墩台的中心线是否准确,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
2模板及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表面应平整、洁净,不应有变形翘曲,应均匀涂刷隔离剂。
监理全部检查,观察和尺量
3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桥涵验标暂规》表8.2.4的规定。
4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2.5Mpa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
拆模时芯部温度与表层温度,表层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大于15℃。
监理全部检查。
查验施工单位的温度记录。
(三)钢筋工程
1.支承垫石预埋钢筋位置应准确,插入深度、预留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
2.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的数量不应少于4个/㎡。
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敦台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4。
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塑料的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墩底测试端子埋设焊接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所测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监理全部检查。
二、墩台沉降观测
(一)观测标结构型式及布置
1.观测标的结构型式
2.观测标的布置
(二)桥梁墩台观测频次
1.首次测量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装稳固后及时进行。
2.观测时间和周期要求。
按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墩台首层基础施工完成、墩台混凝土施工、预制梁架梁前、附属设施施工;桥位制梁、:
制梁前、上部结构施工、附属设施施工;架桥机(运梁通过,桥梁主体完工至轨道铺设前、无砟轨道铺设期间、无砟轨道铺设后。
(三)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1.观测基准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用的水准基点可在全线II等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通过加密得到。
当采用支路线法进行沉降观测时,水准基点间距不宜大于300m;当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法进行沉降观测时,水准基点间距不宜大于1000m。
水准基点应选在土质坚实、不受施工干扰、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2.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水准基点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并起闭于全线II等高程控制网的网点。
第五节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一、膺架(支架)法现浇箱梁
(一)施工方案审查
1.重点审查制梁膺架(或支架)的施工工艺设计及其强度、刚度、下沉量及整体稳定性的检算。
2.按照设计实际检查施工的制梁膺架(或支架),检查制梁膺架(或支架)的预压情况(非弹性、弹性变形值及稳定情况),注意基础允许下沉量。
(二)支架应经过设计计算和加载预压并满足以下要求:
1.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预压重量不小于浇筑混凝土重量的1.3倍;
3.支架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要求。
二、移动模架法现浇箱梁
(一)移动模架及模板
1模架应经过设计计算并满足以下要求:
(1)模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预压重量不小于浇筑混凝土重量的1.3倍;
(3)支架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要求。
2对于整孔制架连续梁的移动模架和用于阶段拼装的移动支架每次拼装前,必须对各零部件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拼装完毕,均应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3移动模架移动支架纵向前移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1.5。
4对于移动模架和用于节段拼装的移动支架(湿接缝和干接缝),前移时应对桥墩及临时墩主桁梁采取稳定措施,其滑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长度、宽度。
5检查墩柱预埋件或预留孔的预埋位置、尺寸及牛腿、主梁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6检查模板的施工工艺设计,其反拱和预留压缩量的设置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7移动模架在安装完成后第一次使用前,应通过等载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确定弹性变形值并据此进行预拱度设置,同时检验模架的安全性能。
8移动模架预拱度、模板预拱度、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要尽量结合混凝土自重、后悬臂端变形、牛腿沉降产生的挠度值,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等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调整。
三、悬臂浇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
(一)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挂篮的施工工艺设计及其强度、刚度、变形量、整体稳定性(浇筑混凝土时的抗倾覆)的检算,对称平衡施工、安全和防护措施等。
(二)墩顶梁段(0号块)施工控制
1墩顶及安装挂篮前梁段的托架或支架,应经过设计计算和加载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和测出弹性变形值。
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膺架、托架或支架的安装质量及其加载预压情况。
(1)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预压重量不小于浇筑混凝土重量的1.3倍;
(3)支架承载力必须满足要求。
(三)悬臂浇注段
1检查挂篮拼装的施工工艺设计、工艺试验、载重试验等,验证实际参数和承载能力、挂篮加载前后各个块段的竖向位移,挂篮走行和浇注混凝土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得小于2,确保挂篮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
对于悬臂浇筑所用的挂篮,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设计检查其安装质量、与已浇筑梁段搭接情况、走行性能工艺试验和载重试验情况。
监理用尺量,检查工艺试验和载重试验前后的各项记录等方法全部检查。
2检查悬臂梁模板及支架、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束管道、各种预留孔、预埋件等。
3桥墩两侧悬臂段浇筑混凝土应对称、平衡施工,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数值。
监理全部检查。
悬臂浇筑施工时,监理工程师还应注意检查以下内容:
⑴悬臂梁段高程、梁段轴线偏差、梁段预应力孔道的连接等;
⑵旁站混凝土浇筑
⑶梁段混凝土浇筑方法和保湿保温养护措施的检查。
悬臂梁段的混凝土浇筑应从前端开始在根部与已浇筑梁段连接,已浇筑梁段接茬处混凝土应充分凿毛润湿。
4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线型监测,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监测结果,发现超出允许偏差时,会同监控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调整,应形成文件资料。
5悬臂梁段的预应力施工控制;预应力筋终张拉后必须在24h内完成孔道压浆。
6挂篮必须在梁段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毕,且孔道压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对称移动挂篮,准备灌注下一段梁。
移动挂篮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全部检查强度试验报告或见证试验。
(四)合龙段
1检查边跨现浇梁段的高程,应保证合龙口高差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2合龙段顺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合龙前的中线和高程,两悬臂端间距离应按设计合龙温度及预施应力后弹性压缩换算后进行约束锁定。
3混凝土浇筑前合龙口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符合线性控制流程并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撤除;
4合龙梁段混凝土施工应在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间进行,应采用微膨胀、强度提高一级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合龙口单侧梁墩的临时固结约束解除,合龙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及时进行预应力筋张拉,预应力筋终拉后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孔道压浆。
第六节钢梁及其它上部结构
一、钢梁制造
(一)监理工程师检查进厂原材料质量。
(二)检查制造准备工作
1审查制造工艺文件。
制造工艺文件应包括制造工艺设计、加工图、配料清单、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涂装工艺试验等主要内容。
2审查制造单位依据设计文件编制的制造计划及质量检验计划书。
重点审查计划安排、制造方法、工艺装备及组装的操作顺序等内容。
3检查制造环境,重点检查精密加工、涂装的操作环境。
4检查制造单位的计量检验工器具。
重点检查计量工具校正报告、精度和检验器具的有效试用期,以保证测量构件尺寸的准确性和检验的有效性。
5检查胎架结构刚度、精度和制造单位对组装胎架等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
(三)检查下料、加工、组装和矫形工序
(四)检查焊接工序
1焊接工艺:
制造单位在钢梁制造开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制造单位编写焊接工艺指导书,组织焊接施工。
2焊接接头性能试验及焊缝外观检查:
(1)检查接头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弯曲、冲击)试验报告;焊缝无损检验报告;射线探伤报告;接头破坏性检验报告。
(2)焊缝外观检查。
监理工程师随机检查焊缝的外观,并检查制造单位的检查记录。
所有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夹渣、未填满弧坑及漏焊等缺陷,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接构件,在未进行处理并满足要求之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五)高强度螺栓连接
1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复验报告。
高强度螺栓的使用必须严格按图纸标注的规格、数量,不得以短代长或以长代短,所有高强度螺栓不准重复使用。
2检查摩擦面的加工处理,检查摩擦面的抗滑移试验报告,其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的规定。
(六)检查试拼装
1试拼装前的准备。
制造单位应编写出详细的试拼装工艺、试拼装顺序、测量和检查方法。
试拼装场地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以保证在整个试拼装过程中临时支墩不发生沉降。
支墩高度的设置,应根据设计拱度及焊接变形影响来综合考虑。
2检查构件的偏差、构件试拼装的偏差。
(七)检查涂装防护处理
1检查制造单位依据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编制的防护处理作业指导书,重点检查构件表面处理的方法、设备、材料及应达到的标准和选用涂料的生产质量、贮存办法、工艺过程、施涂标准、时间间隔和检查处理措施。
2检查涂装。
按图纸规定涂层配套进行喷涂,涂层间隔时间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以保证每道涂层的实干。
涂装后4h内不得淋雨。
3检查制造单位的涂装检查记录,并现场见证检测。
二、钢梁架设
(一)钢梁架设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进行以下工作:
1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查钢梁架设辅助结构工艺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安全和防护措施等。
2检查桥梁墩台的高程、中线、孔跨、支承垫石标高、支座中心线、螺栓孔位置和深度,复核施工单位的测量资料及孔跨误差分配情况。
3检查钢梁拼装及架设设备的试运转和验收情况,并做好记录。
起重机械能力应与钢梁单元或整体尺寸及重量、起吊高度及回转半径相适应。
复核钢梁架设临时结构的检算结果(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承载力),检查其安装质量及其加载预压情况。
4现场检查钢梁或其构(杆)件的质量和规格、油漆质量、运输过程中有无伤损,查验钢梁或其构(杆)件产品合格证、钢材质量证明书、施工图、试拼记录、焊缝重大修补记录及探伤记录等,必要时抽样检验,并作好验收记录。
5检查钢梁或其构(杆)件存放及预拼场地(应平整、压实、排水良好,并具有足够承载力,位于汛期洪水位以上)。
(二)钢桁梁架设的质量控制要点
1钢桁梁杆件拼装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
⑴杆件的焊缝质量。
⑵高强螺栓施拧扳手使用前后必须标定,扭矩偏差不应大于使用扭矩值的±5%。
⑶栓接板面抗滑移系数。
施工单位应对随梁试件进行试验,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
⑷高强螺栓连接副的规格、质量、扭矩系数。
对于扭矩系数,见证检验。
⑸钢桁梁杆件预拼图。
⑹杆件预拼成吊装单元后,杆件及钉栓布置不得妨碍接续拼装,吊装单元重量不得大于吊机起重能力。
3工地拼装架设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
⑴主桁杆件应左右两侧对称拼装成闭合三角形,较长杆件应避免处于悬臂状态。
每组拼完一个节间或一孔梁应立即检测调正其位置及预拱度。
⑵冲钉和高强度螺栓数量。
⑶栓接板面及栓孔。
⑷高强度螺栓连接终拧,见证检验。
4钢桁梁架设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4 铁路 监理 培训 讲义 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