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文学的主要成就.docx
- 文档编号:7139574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80.14KB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文学的主要成就.docx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文学的主要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文学的主要成就.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点专项训练文学的主要成就
文学的主要成就
1.下列作品中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是()
【答案】D
【解析】考查了教材的基础知识。
《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而作品更被誉为“法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人间喜剧》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法国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悲惨世界》是浪漫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不符合题意。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但不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
2.“情节紧张生动,人物变幻莫测,富有戏剧性和传奇色彩,表现了作者对封建政府和教会的强烈憎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中完美的表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精髓。
”下列著作中最符合以上特征的是()
A.《人间喜剧》B.《巴黎圣母院》
C.《狂人日记》D.《安娜·卡列尼娜》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材料的解读可知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A是现实主义,B是浪漫主义,C是现实主义,D是现实主义,故本题选B项。
3.有学者在评论某文学流派时说:
“他们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甚至要求文学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
”据此可知,此文学的创作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D.印象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特别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科学真理的精确”等,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相关内容——文学创作流派。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B项符合题干文学流派的描述,正确。
其余ACD三项明显不符合题干内容的描述,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4.明确逻辑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史实
结论
A
司汤达的《红与黑》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
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
普朗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C
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塑造了许多藐视死亡的勇士,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
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
D
“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靡全球
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A项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符合题意;B项结论错误,应是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C项史实错误,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
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
他说:
“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D项结论错误。
所以应选A项。
5.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说:
“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
”下列文学、美术、音乐作品,均属于浪漫主义的是
A.《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卡门》
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伏尔加河上的船夫》《蓝色多瑙河》
C.《人间喜剧》《拾穗者》《天鹅湖》
D.《老人与海》《日出·印象》《英雄交响曲》
【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伏尔加河上的船夫》《人间喜剧》《拾穗者》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排除BCD三项,所以应选A。
6.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家曾对一位朋友说:
“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
”该小说家应该属于()
A.新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从“19世纪中叶”“我按照我希望于人类来描绘”可知该小说家的朋友属于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而该小说家属于浪漫主义,即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描绘理想中的社会,以抨击现实社会,反封建,求民主。
因此可排除C。
而古典主义为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作品,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所以A、D皆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综上,可选D。
7.20世纪50年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奋力拼搏,不愿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名著是
A.《巴黎圣母院》B.《母亲》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老人与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记叙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生活的苦难,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羞耻”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C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8.“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
下列与他的画风最为接近的作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结合题干材料“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和所学库贝尔可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神曲》和《悲惨事件》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和B均不符合题意。
《等待多戈》属于现代荒诞派。
D项属于现实主义文学,符合题意。
9.【改编】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说:
“在时间和空间关系上,传统语言结构完全遵循牛顿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倒叙部分都有清楚的交代。
而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遵循的是柏格森的‘心理时间’,牛顿时间完全被打成碎片,按心理活动予以重新组合。
”其中体现“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根据题干可知其中体现“意识流派的语言结构”的是时空混杂成为意识流小说或创作手法的主要特征。
但这种手法对现代小说叙事影响至深。
但是,意识流往往流于艰涩与繁复,令人莫知所云。
其中《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小说,所以D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
10.以下是对某部文学作品的评价:
它大胆地运用了与荒诞的内容相适应的荒诞不稽的舞台形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强烈的艺术创新精神。
该作品是()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相关内容——文学作品风格。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所描述的文学作品风格,即现代主义。
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项属于浪漫主义;BC两项均属于现实主义。
可知,ABC三项均不正确。
D项即属于现代主义,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1.1969年,瑞典学院常任理事罗金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说,“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
符合这一说法的文学作品是
A.《约翰·克里斯朵夫》B.《大卫·科波菲尔》
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
【答案】C
【解析】《大卫·科波菲尔》、《约翰·克里斯朵夫》都是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老人与海》是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个选项均排除。
而《等待戈多》作为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符合材料的内容。
12.“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
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
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
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这种创作风格符合浪漫主义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的艺术特征。
而浪漫主义的兴起,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所以B正确。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浪漫主义
13.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依据所学,《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向日葵》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作。
故②③风格相近,所以应选B。
14.“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下列作品中能够反映材料中所说的“这种考虑”的是
A.《唐璜》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D.《第二十二条军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根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可知是现实主义,C是批判现实主义.AB是浪漫主义,ABD三项与题意特征不符。
15.2019年12月,莫言在参加瑞典诺贝尔文学奖颁奖活动中演讲《讲故事的人》时说:
“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
”对莫言的文学写作风格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浪漫主义②现代主义③古典主义④魔幻现实主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文学成就。
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带有浓烈的魔幻色彩和象征意味,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因此选择含④的选项,答案为D。
16.伟大诗人屈原创作了长诗《离骚》,下列世界文学名著与《离骚》属同一创作风格的是
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伟大诗人屈原创作了长诗《离骚》属于浪漫主义,A属于现代主义;B属于浪漫主义;C和D均属于现实主义;故本题选B。
17.20世纪50年代,影响着一代中国人奋力拼搏,不愿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的名著是
A.《巴黎圣母院》B.《母亲》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老人与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时间“20世纪50年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记叙的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饱尝生活的苦难,炼就了革命精神和反抗性格,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碌碌无为而羞耻”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C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18.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得出,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引发了浪漫主义对现实的愿望,批判现实主义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揭露,故,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符合史实和题意;古典主义出现在17世纪,A错误;现代主义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BD错误。
综上,故正确答案选C。
19.“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他要用笔来完成”、“他立志使他的每一部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他也做到了”。
“他”是
A.巴尔扎克B.拜伦
C.托尔斯泰D.雨果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笔”“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可知,这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部作品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所以答案选A。
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的诗人,代表作是《唐璜》,托尔斯泰是俄国现实主义的作家,代表作是《安娜·卡列尼娜》等;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
20.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历史知识时引用了下面的诗句作补充:
“她的步履轻盈/她的姿态优美/很象飘飘欲仙的天使/她的声音象仙乐一般优雅/委婉、清脆。
”老师讲解的历史知识应该是()
A、古希腊神话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C、宗教改革D、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概念再现和运用。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概念是:
肯定人的价值,歌颂人性,把人放在第一位,否定教会权威。
结合题意可知选B项。
21.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
①《西风颂》②《儒林外史》③《红楼梦》④《人间喜剧》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雪莱的《西风颂》是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因此排除①,其他都是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所以答案选A。
22.达米安·格兰特提出:
“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希冀仅从恣意驰骋的想象汲取营养,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
”据此推断他的文学主张是
A.肯定浪漫主义文学注重心理和想象
B.主张用现代主义手法反映社会现实
C.强调文学对现实的忠诚和责任
D.强调现实主义文学应注重细节描写
【答案】C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如果文学忽视或贬低外在现实,并仅为想象而存在,这个认真心理就要提出抗议”可以看出,作者反对文学脱离现实,故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
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材料二文学艺术既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摘自《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
“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材料三法国文豪雨果说: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雪莱说: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
材料四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
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
材料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和频繁,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体现了文化的共融性。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Ⅲ》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明清小说产生、发展的新因素。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学艺术经历了哪两个繁荣阶段?
(4分)任选其中一个阶段分析其繁荣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三位伟人在艺术创作中有什么共同点?
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并写出20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
【答案】
(1)特点:
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
因素:
君主专制的加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活字印刷术的广泛运用(3分,任答三点)阶段:
第一阶段,1956年到“文革”前(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第二阶段,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以来)。
(4分)
原因:
第一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提出并贯彻“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工作者辛勤创作等。
(3分,任答3点)
第二阶段:
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健全;“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得到更好的贯彻;文学艺术工作者思想解放、辛勤创作等。
(3分,任答3点)
(2)共同点:
都是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
时代特征:
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对社会现状普遍感到不满。
思想:
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
表现:
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反传统)。
(3)各国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其他地区的文学相融合;出现了特有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作家:
(印度)泰戈尔、(《吉檀迦利》《戈拉》;)(中国)鲁迅、(《阿Q正传》《狂人日记》)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主要概括为“流传广泛、读者众多”即可。
“影响明清小说产生、发展的新因素”既包括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又包括阶级因素(市民阶层的形成和扩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学艺术经历的两个繁荣阶段,一是建国初期,二是改革开放时期,繁荣的原因只需解释其中的一个即可,例如,第一阶段的繁荣主要强调“双百方针、文学艺术工作者辛勤创作等均可。
(2)本题是在考查雨果、德拉克洛、雪莱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一般而言是比较难做的,但本题三位伟人的风格并不难,都是浪漫主义的杰出的代表,属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点。
浪漫主义所体现的时代特征的答案也是固定的,即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社会各界对社会现状普遍感到不满,才出现了浪漫主义风格。
因为时间跨度很大,所以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是很多的,包括人文主义、理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均是可以回答的。
结合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看到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主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艺术风格的考查是一个考试中的薄弱环节,是急需加强的。
(3)材料五的“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特点”可以直接找到答案,即文化的共融性。
“在写出20世纪初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时(鲁迅)”还可以总结出这一时期世界文学的另一个特点——无产阶级文学作品的出现。
“亚洲两位著名文学家的名字”是一个基本的知识点,印度的泰戈尔是很容易想到的,本大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常集中的,但是所考查的难度并不大,重点在于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考点 专项 训练 文学 主要 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