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二三四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思路线索概括主要内容.docx
- 文档编号:7130922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8.34KB
考点一二三四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思路线索概括主要内容.docx
《考点一二三四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思路线索概括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一二三四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思路线索概括主要内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一二三四记叙文的六要素理清思路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
(一)记叙文:
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结合议论、抒情的文体,他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从形式上看,小说、散文、新闻、通讯、童话、寓言等等都可以归入广义的记叙文范围。
(二)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的对象不同可分为:
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
写人的记叙文:
通过描写人的外貌(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文章主题。
如魏巍《我的老师》、胡适《我的母亲》。
叙事的记叙文:
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文章的主题。
如莫怀戚《散步》,张之路《羚羊木雕》。
写景记叙文:
通过写景,寄托作者感情,表现主题。
如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
状物的记叙文:
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如宗璞《紫藤萝瀑布》。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写,记叙文的宗旨是以情感人。
一般情况下,中考散文阅读会选择这四种类型: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和小小说。
(三)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1、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6、析表现手法,以供学习借鉴。
(四)关于现代文阅读的一些解题注意点
1、阅读步骤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多同学在做语段阅读的时候,往往是直接看题目,然后就“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这样答题没有方向,没有准星,严重影响得分,从而导致对现代文阅读产生了恐惧,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只有在了解了文章的内容以后,找准能体现文章主题的重要语句,较好的把握了文章的主题,才能顺利的答题。
第一步:
把握文体特点,以便采取相对应的阅读思路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划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句子,划出表达对人物感情的句子,对人物评价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感情。
写事为主的文章要划出事情发展过程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表达作者看法的抒情议论的句子,思考作者记叙这件事的目的:
为了赞美什么,或抨击什么,或呼吁什么,或启示什么。
写景抒情的散文要关注景物的特点,作者情感脉络。
托物言志的散文要注意物的精神内涵,思考象征意义。
第二步:
是通读,要粗知段意,抓住文脉,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知晓主题的大致方向。
这是动笔前无论如何不可或缺的步骤。
第三步:
是带着问题回到相应的段落进行精读,寻找思考答案。
2、审题注意事项
读全题:
通观全局,整体把握,不拘泥于一点。
抓关键:
抓关键词,审清几问,重视解题信息。
明类型:
审清题型,找到思路,对症下药解题。
看分值:
查看分值,推测要点,对应要点答题。
3、答题时的注意事项
扣中心:
答案不偏,紧绕中心。
思路准:
辨识题型,对症下药。
要点全:
紧扣要求,不丢要点。
语言简:
有血有肉,简明扼要。
4、做阅读题要树立四种意识:
文本意识——答案就在文中,一读二找三提取四整理五归纳。
语境意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不能孤立地去理解。
主题意识——把握住全文的中心,答题时紧紧围绕中心进行,才不会偏离方向。
规范意识——按分值用序号分条目作答,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依问作答,表述完整;答案简洁,抓住踩分的知识点,不能超过把答案写到所在题的区域外;字迹工整。
【考点一】记叙文的六要素
【知识清单】记叙文有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阅读记叙文,把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把握文章所叙的中心事件,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
时间:
有明确表时间的词语或短语。
地点:
事情发生的地点和环境。
人物:
有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线索人物、陪衬人物,注意主要人物。
事件的起因:
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事件的经过:
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是突出主题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的发展、高潮。
事件的结局:
事件到最后又什么结果。
【典型题型】
请归纳本文的六要素
【真题导引】
阅读都德《最后一课》,归纳六要素。
时间:
普法战争结束后
地点:
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
人物:
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
事情的起因:
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
地学校改教德语
经过:
小弗朗士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心理变化和韩麦尔先生的反应结果:
韩麦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便哽咽着说下课。
【实战演练】
1、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中的六要素是什么?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结果:
2、阅读《风雨中的菊花》,回答问题。
(20分)(云阳县2016年下期期末调
研测试卷:
)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空灰蒙蒙的,风没有消息。
乌云压得很低,似乎要下雨。
就像一个人想打喷嚏,可是又打不岀来,憋着很难受。
多尔先生情绪很低落,他最烦在这样的天气岀差。
由于生计的关系,他要转车到休斯敦。
车站周围的一切他最熟悉不过了。
他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旅途中度过的。
他厌倦了这样奔波的生活,他最急于见到的是上小学的儿子。
一想起儿子,他浑身就有力量。
正是由于自己整天漂泊,妻子和儿子才能过上安逸的日子,儿子才能上寄宿学校,受到良好的教育。
想到这些,他的心情舒畅些。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他随便在站前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太太,行行好。
”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循声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岀鹰爪般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
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
怒喝一声:
“滚!
这么大点小孩就会做生意!
”小乞丐站住脚,满脸的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
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
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了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向过路人乞讨,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更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
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家就要挨处罚。
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
这个年龄本来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
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
“先生可怜可怜吧,我三天没有吃东西了。
给一美元也行。
”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
”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黑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白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
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
他有几次在这儿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卖花姑娘认出了他,忙打招呼。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训练有素,礼貌而又有分寸。
她不说“买什么”,以免强加于人。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
小乞丐很是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
“一束万寿菊。
”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20美元。
”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
他数出20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
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雨了,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
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
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
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
他的眼前模糊了。
18、请归纳本文的六要素:
6分时间:
一个快要下雨的午后。
地点:
一个广场附近。
人物:
多尔先生、小乞丐、贵妇人、卖花姑娘。
事件的起因:
多尔先生在广场漫步时遇到一个小乞丐。
事件的经过:
多尔给小乞丐亿美元。
事件的结果:
小乞丐用乞讨来的钱买了一束万寿菊,去公墓看望死去的妈妈并祝她生日快乐。
3、杂志风波楼下的郝奶奶拿着一本杂志站在门口:
“这是你订的吗?
”我一看,正是我等得着急的那本《诗刊》,高兴地说:
“是我订的,谢谢您了!
这杂志怎么跑您那去了?
”郝奶奶审视着我,把手缩了回去说:
“这杂志放进我邮箱里了,我看上面写的地址是你家。
不过,我觉得是不是弄错了,你一个卖菜的订它干什么?
”我不好意思道:
“郝奶奶,杂志确实是我订的,没事乱翻翻。
”说完又去接。
然而郝奶奶仍没有要给我的意思,继续问:
“那你的邮箱里有没有一本《家庭》?
那是我订的。
”
“没有。
”
郝奶奶仍满脸似信非信的样子:
“那我的那本《家庭》哪去了呢?
按理儿,你的放到我的邮箱里,我的也应当放在你的邮箱里了!
”说完见方厅的桌子上放着几本书,便颤微微地走进来,侦探般一本本翻起来。
翻的结果当然没有,于是郝奶奶很是失望地说:
“这就怪了,怎么会没有呢?
”
“您别急,郝奶奶,说不准现在正在路上呢,明天就到了!
”我安慰道。
“不可能,以往这个时候早就到了。
”
见郝奶奶正探头探脑地觊觎我的卧室,强忍着火气说:
“郝奶奶,您老慢走!
”郝奶奶听出我在下逐客令,边往外挪边说:
如果你看到那本《家庭》,一定要给我!
送走郝奶奶,我难过得要哭了。
第二天,我刚进家门,郝奶奶又来追问。
我真诚地说:
“郝奶奶,明天您不
要上来了,如果有我一定会给您老送去的!
”
郝奶奶没吱声,扶着楼梯一点点地挪下去了。
第三天,我刚推开单元门,郝奶奶便迎了过来,着急地说:
“看看有没有我
的《家庭》?
”
我打开邮箱,里面什么也没有。
郝奶奶满是疑惑地说:
“怎么会没有呢?
”
这时郝奶奶对门的刘爷爷回来了,见我们都在楼厅里,很关心地问:
“怎么了?
”
郝奶奶便将事情说了一遍。
刘爷爷咳了一声说:
“嗯,这理对,应当是
放错了!
”说完警惕地扫了我一眼,然后将胖胖的大脑袋使劲地往邮箱里面探。
我呆在一边,满脸胀得通红,心咚咚狂跳着说:
“郝奶奶,别急,明天
我去邮局帮您老查一查。
”
可第二天正赶上母亲病了,在母亲那忙了一天,连养活自己的菜摊也没出。
晚上回来,老远就看见郝奶奶、刘爷爷,还有居委会的几个老太太都站在单元门口张望着。
我怯怯地走过去,他们立即向我聚拢来。
一个戴红袖标的老太太如盯落网的罪犯般盯着我,很严肃地命令道:
“打开邮箱!
”
我胆战心惊地打开邮箱,但邮箱很争气,里面仍什么也没有。
红袖标非常威严地对我说:
“走,上楼去看看!
”
“那天郝奶奶已翻过了,没有。
”
红袖标正色道:
“脚正不怕鞋歪,既然没有怕什么?
”
我正想发火,刘爷爷在旁语重心长道:
“唉,都进去一次了,得吸取教训啊!
”
这句话如一把锋利的刀,一下子捅到了我的痛处,我像一个被扎穿的气球,顿时蔫了。
我低着头,乖乖地带他们上楼,打开房门,让他们乱翻起来。
第二天,我急忙往邮局跑,到那一查,确实送完了,只是不知邮递员将它塞到了哪个邮箱里。
从邮局出来,我不知回去后该如何面对那些鄙视与怀疑的目光,正心烦意乱,见一家报刊亭里正摆着那期《家庭》,急忙买了一本。
回来后,我敲开了郝奶奶的门。
郝奶奶拿着一个有许多裂痕的破瓦罐走出来,接过杂志,仔细看了看,自信地说:
“这就对了,怎能没有呢!
”说完顺手把那只破瓦罐扔到门外,哗地一声碎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那只破瓦罐。
(选自《第四届金麻雀奖获奖作品》,有删改。
作者梅贻涵)
1.根据文章内容,概述故事的“经过”和“结果”。
(4分)起因:
邮递员错送“我”订的《诗刊》,送丢郝奶奶订的杂志《家庭》。
经过:
郝奶奶等人三番五次来“我”家查询。
结果:
“我”买了《家庭》杂志送给郝奶奶,导致误会更深。
【考点二】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知识清单】
划分段落层次是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文章结构的基本方法。
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对于处理、安排材料的技巧;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布局和谋篇;有助于培养我们缜密的思维。
一、划分段落层次方法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按感情的变化划分
(5)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
二、划分段落层次技巧:
简单说就是合并同类项,把相同内容的合为一层,把不同的分开来。
找中心句,无中心句时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三、归纳段意:
1、基本原则:
1)完整,不以偏概全;
2)简洁,不过多复述;
3)明确,不笼统含糊。
2、三种形式:
1)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
2)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3)选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子来概括。
3、答题模板: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典型题型】
1、分析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划分文章或段落的结构层次;
3、解说层次划分的理由;
4、编写全文或某段的结构提纲;
5、分析句与句、段与段、部分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6、排列文段句子的顺序;
7、根据行文脉络,寻找线索与伏笔;
8、将打乱的句子、词语、文段归位。
【真题导引】【2016?
北京卷】阅读《沙枣》完成18-20题(共11分)
沙枣
梁衡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
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
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
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
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
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
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
当时很不解其因。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
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
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
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
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
学习直到
6月9日才结束。
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
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
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
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
干枝有刺,
叶小花开迟。
沙埋根,风打枝,
却将暗香袭人急。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围沙。
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
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
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
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
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
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
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
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
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
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
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
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
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
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
三是它能抗盐碱。
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
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
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
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
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
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
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
第二年冬季,我搬到县城中学来住。
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
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
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
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
宋人咏梅有一名句:
“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
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
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
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
(有删改)
【注】①[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山园小梅》。
意思是,清幽淡雅的梅香浮动在黄昏的月色下。
18.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
(4分)
答:
19.根据上下文,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是()
(3分)
【甲】不是沙枣像人,是人像沙枣
【乙】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20.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
请你从最后三段中找出一处(字、词、句?
)值得讨论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讨论题。
(4)分
讨论题来自:
你的讨论题:
18.【解析】题目中“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注意回答的是”认识过程”。
我们需要在文章中找出每次对花香的认识及深化的过程。
属于概括题,注意答出内容+情感两部分。
1大学毕业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在门前空地上吃饭,隐隐约约闻到花香,不解其因;②第二天傍晚去挑水,知道原来醉人的香味是从沙枣发出的,揭
开疑惑;③参加县里学习班对花香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④搬到县城中学,再
次闻到沙枣的香,沙枣花香,一只漂在我心里。
19、【解析】上文写到我采访了一个60岁种沙枣的老人的事迹,下文对沙枣的描述,横线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故选【乙】。
答案:
乙
20.【解析】赏析题,答案中涉及文中的字、词、句,选择适合题目要求手法的言之成理即可。
讨论题来自:
文中“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
你的讨
论题:
“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的农达效果;运用议论表达方式,强调了“沙枣”对河套平面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沙枣的赞颂。
【实战演练】
【2016?
浙江省绍兴卷】
(一)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5-8题。
(17分)
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裴鸽
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些生命的片刻烙印在时光的尘埃里,我们可以试着忽略,但这些微不足道的事却一点一滴形成一条链子,将你与过去连在一起。
十—岁
初冬的早晨,屋外还是一片漆黑,充溢着暖暖的灯光的厨房便成为世界的中心。
睡梦中的我隐约听到窗外大扫帚掠过地面的唰唰声,接着在屋里往往会
有“啪”的一声,因为妈妈常会在经过小仓库时碰掉一两个玩具。
然后我能想象到腰椎不好的妈妈绝不会弯腰,而是蹲下来,拾起掉落的玩具,摆回原处。
她会迈着花仙子般轻盈的步伐进入厨房,当然不是那种小精灵了,应该是睡美人的精灵婶婶。
水龙头的流水声,燃气灶被拧开的声音,盖上锅盖的声音,水被煮沸的声音……掀开锅盖,水汽弥漫,犹如精灵山谷的密林晨雾。
水被倒进碗里,是山谷绝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蒸腾着“白烟”,激荡着水花。
然后是磕鸡蛋的声音,打蛋时碗筷撞击的声音。
突然,一切声音戛然而止。
一秒、两秒、三秒,筷子缓慢搅水的声音渐渐传来,我松了一口气。
想象到前几秒,鸡蛋沿着碗壁滑入水中,像一大束阳光徐徐流下来,渗入透明的泉水中。
鸡蛋几乎是在一瞬间转化成一团团软绵绵的淡黄色云朵,飘来飘去。
我咽下口水,半眯眼睛,沙发
左端的爸爸像一个魁梧版的“长妈妈”,摆个大字,睡得正香。
爸爸的胃病没养好前,妈妈每天早晨都会给他冲一碗鸡蛋。
我想起爸爸的手总会在严冬中被冻出几道小伤口,他站在柜台里用粗糙的手指认真地摆弄玩具上的小轴承的画面,我永远也不会忘。
我们的路上有对彼此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
沙发上的那个孩子翻了个身,缩回了在爸爸啤酒肚上取暖的脚,又酣然入睡。
十五岁雨,又是雨。
秋夜本该是爽朗惬意的,可是今天例外。
车窗外,一棵棵法国梧桐缓慢地向后移动,黄绿参半的叶子在冷冷的夜雨中显得格外诡异。
路灯点点昏黄的光悬浮在空中,商场的广告牌在远处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红光。
我能清楚地看到车前的每一滴雨珠,在灯光和黑暗交接的地方,凭空射出了一簇簇的白色蛛丝。
雨声、树叶声、鸣笛声、汽车驶过水层的声音无一例外地从窗外闯进来。
我躺在妈妈的怀里,盖着外套,刚脱下来的,有点湿。
“妈——我鞋都湿了!
”我懊恼地抱怨。
妈妈本能地直起身,要帮我脱鞋,这一动作让冷空气瞬间侵入我背后,刺激得我打了个寒战。
她刚松开的手又搂紧了我。
“快脱了!
脚不能沾凉水的。
都多大了,鞋湿了还不知道自己脱吗?
”我只得磨蹭着双脚将两只鞋踹掉。
“也不知道北京下雨了吗……”妈妈又开始皱眉了,她平常没表情的时候,额头两眉中间也会有凹痕,现在更深了。
“你哥当时走的时候就没带伞,也不知道记不记得买把伞。
”我还没说话,爸爸突然回答说:
“你有什么可担心的?
一个男子汉还怕淋点雨吗?
”说着掏出了手机递过来,“你要是实在担心就打个电话问问吧。
”我接过手机,解开锁屏,刚准备按下拨号键,突然发现主页面的时间显示栏下面有每日的天气预报。
“多云转晴,温度7C〜12C,1~2级西风”,它显示的所选定预报城市不是我们的城市,而是北京——哥哥上学的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 一二 三四 记叙文 要素 理清 思路 线索 概括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