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 文档编号:7130078
- 上传时间:2023-01-2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36.42KB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含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结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基本政策,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和红军长征的意义,重点考查唯物史观、历史理解和历史价值观。
结合辛亥革命以来历届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创设学习情境和简单情境,认识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特点,突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一)政治
1.“宁汉合流”:
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国民政府北伐:
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同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二)经济
1.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表现:
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2.官僚资本崛起:
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
(1)爆发: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两万多起义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2)意义: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1)召开: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2)内容
①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秋收起义: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赴湖南组织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山区进军。
4.开辟井冈山道路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①建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井冈山会师:
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2)历史意义: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工农武装割据”
(1)建立根据地: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10万人。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时间、地点:
1931年11月,江西瑞金
成立: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3)土地革命:
“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欢迎。
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三.红军长征
1.背景:
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过程
(1)开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遵义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后,锐减到三万余人,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向贵州挺进;1935年1月,红军攻克遵义
时间、地点:
1935年1月,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会后,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3人小组负责全面的军事行动
意义: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胜利会师:
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越草地,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3.意义: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国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扶植民族轻工业、用法币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
3.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4.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和意义
1.条件
必要性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城乡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
可能性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有力的组织和各项正确政策的执行
2.意义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
1.(2021年辽宁省适应考)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红色中华》曾刊载篇报道:
“江西省苏为了供给全省各县,特别是边区新区干部的需要,最近连续的开办了几次训练班:
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据此可知,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
A.加速国民革命发展进程B.加强工农民主政权建设
C.为革命中心转移做准备D.推动根据地的经济发展
【答案】B
【详解】
“土地训练班"、“财政训练班”、“裁判训练班”、“选举运动训练班”等涉及土地改革、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说明开办训练班的目的是加强工农民主政权建设,并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故选B,排除D;根据“边区”可知此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革命中心在陕北,没有再发生转移,排除C。
2.(2021年浙江省等级考)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其中④是瑞金,因此D正确,ABC排除。
故选D。
3.(2020·江苏高考·10)1927年11月1日,在时任中共中央农运委员会书记、江苏省委负责人王若飞的组织领导下,宜兴县各路农民队伍举行暴动,宣告成立宜兴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随后江阴、常熟等地共产党人先后暴动予以响应。
这一革命斗争重在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进程B.开辟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C.尝试开展中心城市暴动D.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政权
【答案】D
【解析】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随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王若飞在江苏领导的农民武装暴动,这些斗争都在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择D项;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排除A项;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标志着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排除B项;王若飞是农运委员会书记,领导的是农民队伍暴动,排除C项。
4.(2020·全国Ⅱ卷高考·29)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告全党党员书指出:
“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党员,我们的党不得不秘密起来……这所谓国民政府是什么?
他从革命的政权机关变成了资产阶级之反动的执行机关,变成了军阀的工具。
”由此,中国共产党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C.批判“左”倾错误的危害性D.动员工农红军进行战略性的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中央驱逐“军队中的共产党员”,使中共从合法转向“秘密”斗争,说明此时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之时,面对国民政府从“革命的政权机关”转变成“反动执行机关”、“军阀的工具”,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B项正确;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中,此时尚未阐明中国工农武装割据的必要性,A项错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是右倾机会主义而非“左倾”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现象与工农红军“战略转移”的背景不符,D项错误。
1.右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中国轮船统计
年份
船只
吨位
其中千吨以上轮船
船只
吨位
1928
1352
290791
117
213482
1930
2792
415447
138
247969
1932
3456
577257
178
342211
1935
3895
675173
208
461812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2.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
“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币制改革”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
”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右图中( )
A.① B.②C.③ D.④
4.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
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
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5.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明显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改订新约运动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民族经济发展D.北伐战争爆发
6.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7.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8.荣德生等刊登宣言:
“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
”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
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
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
“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1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
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1.【答案】C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解答时注意时间范围:
1928——1935年。
是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是在1937年后;B是在一战期间(1912—1919);D是在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后)。
由此排除ABD。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和知识识记迁移能力。
从题干的时间,结合材料内容可知为了挽救经济危机,美国抬高银价,对国际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中的“困苦”就是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
3.【答案】D
【解析】由图中数据可知,共产党兵力开始具有优势是在1948年11月。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正是三大战役进行之中,故C项正确;全面内战爆发是在1946年,故A项错误;战略反攻开始于1947年,故B项错误;渡江战役结束是在1949年,故D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
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
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
故选C。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图表问题的能力。
图表中显示的是近代中国关税总收入的变化。
在近代最早期是无关税自主权的,也就是说关税基本上为零,这是由于《南京条约》中规定了协定关税这一条。
材料中显示,在1913年之后关税逐渐增多,也就是说曾经的不平等条约得到了一定的修改,因此是改订新约运动的结果。
本题选择A选项。
C、D选项都不能成为这种现象的原因,因为这是政治和外交问题,B选项不合适,因为南京国民政府刚刚成立,还没有能力和外国来协商。
6.【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利用所给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干给出一个历史现象:
在1930年,革命根据地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以致米价低于白色区一半以下。
要求考生判断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正确的分析判断需要考生调动有关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的知识。
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一旦有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土地,生产积极性就空前高涨,使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故A项正确。
红军保卫革命根据地,只可使农民正常生产,但不能增产,B项可以排除。
革命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包围之中,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可能放在增产上;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也是不可能的,所以C、D两项都是错误的。
7.【答案】B
【解析】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是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并不是其实质,故A项错误;实质应该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角度考虑,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故B项正确;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也不是实质而是目的,故C项错误;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也是目的而不是实质,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只是材料中反映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压迫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共
抗争之”说明实业家具有危机意识,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是材料中论及的背景,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本题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在1931年制定的,国民革命运动指1924—1927年的革命,故A项错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规定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而《宪法大纲》规定“资本家、富农”没有政治自由权利,与民主革命纲领不一致,故B项错误;《宪法大纲》深受俄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当时中国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说明《宪法大纲》与中国革命实际有脱节的地方,是导致“左”倾错误的重要因素,正确答案为C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927奶奶,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国民革命失败。
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进攻中心城市长沙时受挫,放弃了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考生在这里最容易错选的是A选项,但是细心斟酌就会发现该选项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排除之。
192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攻打中心城市的三大起义虽然已经失败,但是当时中共中央还是坚持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再结合材料即可得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
C选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却不完全符合题意,予以排除。
D选项与题意的表述完全不符可加以排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京 国民政府 统治 中国共产党 开辟 革命 道路 答案 解析 备战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