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112632
- 上传时间:2023-01-1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2.18KB
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docx
《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湖北省小语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教学新视点2011-05-0618:
40:
51阅读54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本文引用自湖北小语人家省小语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部分一等奖课例教学设计“溜”走的是时间,“留”下的是思索匆匆教学设计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何先成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朱自清对“时光匆匆”和“一去不复返”的独特感受,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3、品析课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将无形的时间通过有形的事物具体表现的独特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时间的特点,体会朱自清对时光“匆匆”和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独特感受。
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读熟课文;2、感知课文内容,认识时间的特征,体会朱自清对“时光匆匆”和“一去不复返”的独特感受。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谈话简介朱自清。
2、揭题板书,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一边读一边思考,朱自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2、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觉得朱自清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
老师梳理学生的收获。
三、品读课文,了解时间的特点,体会朱自清的独特感受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2、交流。
引导学生体会:
朱自清先生怎样深刻揭示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的。
3、面对一去不复返的时间,你感受到朱自清怎样的情感呢?
引导学生朗读,感受朱自清先生面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殊感受。
4、无奈、惋惜、后悔、疑惑,真是百感交集。
让我们试着读出这种复杂的感情。
5、指导朗读。
6、配乐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朱自清先生用诗意的语言,用不断地追问,表达出了自己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独特感受。
日子去了,不再复返,它们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又藏在何方?
朱自清先生在心里默默地算着。
2、师配乐范读。
3、学生交流自己听读后的感受。
4、引导学生体会关键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朱自清对时光飞逝、时间短暂的独特内心感受。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的句子: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1)朱自清在心里默默地算着,算出了什么呢?
理解“时间的溜去”与作者“头涔涔而泪潸潸”内心感受的联系,体会朱自清对时间独特的内心情感。
(2)在默默里算着,这是对时间的思考、感悟、觉醒。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朱自清的心情,你觉得可以用哪个词语?
(3)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朱自清先生面对时间的“溜”去,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复杂情感。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在默默里算着,朱自清算出了他对时间的独特的感受。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时间是怎样匆匆而去的?
画出有关的语句。
2、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两组句子,相机指导有感情朗读。
句1: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他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
(1)引导学生体会:
朱自清先生觉察到时间是在人们平平常常的生活琐事中,不知不觉地溜去的。
(2)师生合作读。
(3)聪明的你,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日子还会怎样的匆匆呢?
谁能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
(4)这部分让我们感觉到时间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时时处处在不知不觉中溜去的。
原来日子就是这样的匆匆。
句2: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引导学生关注“跨、飞、溜、闪”这四个动词,想象画面,感受时间“溜”去的轻巧和轻快,体会朱自清先生对时间的特殊理解与深刻感受:
分明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却就是抓不住它的身影,只能掩面叹息。
(2)读读这段美妙的文字。
(3)日子原来就是这样的匆匆,看似无声,却是有形。
现在我们明白了时间怎样的匆匆吗?
3、引读感悟全段,在脑海中进一步明确:
时间溜去时“又是怎样地匆匆”。
四、小结内容,升华情感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匆匆溜去,一去不复返,我们想留也留不住,但是我们可以留住什么,又能留下些什么?
朱自清先生在深深地思考,我们也要深刻地思考!
五、课后作业1、抄写课后生字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2、预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在书上写出你对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并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1、学习四、五自然段。
2、总结全文。
3、指导背诵课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十堰市东风教育分局20小学廖安丽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3初步感悟本组课文的阅读策略。
教学重点:
初步感悟本组课文的阅读策略。
教学难点:
通过理清文章内容上的联系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入手,提纲挈领、由本组课文引入学习课题民族风情特点(内容)表达方法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浏览全文,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找出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句子。
生答师板书:
奇丽的景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奇特的民族4、明确策略一:
从整体入手,抓住它的中心和主要内容再深入的探究。
二、深入探究,感受“神”“形”、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默读或小声自由读课文思考:
“我”见到了怎样奇丽的景色?
奇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请画出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品读奇丽:
指名学生读找到的句子,并课件出示两句话。
随文教学生字词。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品读一下这两句话,边读边想象奇丽的画面。
出示图片,以图导读。
师生共同吟诵这首奇丽的诗。
3、感受奇特:
奇特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读相关句子)(学生汇报句子的过程中随机引导学习生字“脊”及“莞”)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说一说奇特之处。
4、理清文章内在联系为什么会有这些奇特的风俗习惯?
根本原因是什么?
理清文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幻灯出示策略二:
深入学习课文,找出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弄清内容是如何服务中心的。
生齐读。
5、理解中心句。
结合课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结合身边的现象,感受类似的境界6、感悟第一个语言特色,教师相机板书语言精练,蕴含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7、质疑问难,小组合作探究齐读策略三:
分小组合作,发现问题,并合作解决问题。
预设一:
“美丽没有改变”预设二:
花的梦,思乡的梦感悟第二个语言特色,教师板书:
平淡中见真情。
、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三、回顾学习历程,总结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1、从整体入手,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要内容。
2、深入学习课文,找出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弄清内容是如何服务中心的。
3、发现问题,并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四、作业:
老师推荐阅读本单元其它篇目(本单元的另外三篇课文也介绍了异域风情,这些散文各具特色,大家可以试着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来研究它们的“神形”。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的景色精练意味深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奇特的民族平淡中见真情入童话之境扬想象之帆面包房里的猫
(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武汉市江汉区黄陂街小学喻静蕾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语,学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学习默读课文。
3、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读1-4自然段,感受童话想象的奇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语,学写4个生字。
2、想象童话情境,感受童话的趣味和意味。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词卡、图片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一、认识角色,入童话之境1、介绍故事的主角:
“莫格”和“琼斯太太”。
2、教师语言描述,创设故事情境。
3、板书课题。
4、范写“猫”字,学生书空。
5、齐读课题。
二、情境识字,熟童话之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认读词语“酵母”,教师简要介绍酵母的作用。
3、创设生字学习情境,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课件呈现面包房做面包的情境,直观感受酵母的作用,为后文学习作铺垫。
多种形式认读田字格里的生字,重点指导:
“伞”、“扇”、“盆”和“扭”。
相机认读词语“歪七扭八”。
随机再读所有田字格里的生字。
4、创设生字学习情境,认读双横线里的生字:
分组呈现生字,寻找认读规律:
第一组“禁”、“镇”和“震”;第二组“胀”和“倾”。
重点指导读好“禁”、“镇”和“震”的前鼻音。
出示词语“震惊”、“小镇”,引导学生区别同音字“镇”和“震”。
重点指导读好“胀”和“倾”的后鼻音。
出示词语“膨胀”“倾盆大雨”,在词语里强化读准字音。
认读“喂”、“裂”、“绵”和“驴”。
5、游戏中认读词语:
从“喷嚏”到“九个喷嚏”再到“一连打了九个喷嚏”,逐步突破学生认读的难点。
从“湍急”到“湍急的河水”,“温暖”到“温暖的火炉”,指导词语连读,初步感知词义。
三、趣读故事,觅童话之奇1、学生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2、学习第1自然段。
创设情境,教师引读第1自然段。
3、学习第2、3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太淘气”,读好句子“一天,琼斯太太见莫格太淘气,就要它到外面去玩。
”通过展开想象和抓住“透”字,引导学生了解“淋得透湿”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通过听音直观感受和抓住“倾”字,引导学生了解“倾盆大雨”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通过动作演示,抓住“一连”和“九个”体会“一连打了九个喷嚏”,指导学生读好词语和句子。
配乐齐读第2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出示第3自然段,创设情境,教师补白琼斯太太给莫格喂掺着酵母的牛奶的原因。
播放第3自然段故事录音,引导学生听录音想象故事情境。
(4)教师语言描述,小结2、3自然段内容,让学生感受莫格和琼斯太太亲密无间的关系。
4、学习第4自然段
(1)情境描述,学生自由读第4自然段。
(2)学习第4自然段第一版块:
出示第一到第三句话,抓住“发起来了”和“胀得越来越大”等词语,通过问答式朗读练习,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3)学习第4自然段第二版块:
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要求:
划出写莫格被发起来的句子。
反馈交流,相机出示写莫格逐步变大的五个句子:
A抓住“一只绵羊”、“一头驴子”、“一匹拉车的马”、“一头大河马”等词语,引导学生感受莫格胀得越来越大的变化过程。
通过播放“撑裂”音效,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莫格身体变化之神奇。
B抓住“起初”、“接着”、“后来”、“再后来”、“最后”等词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莫格身体胀得越来越大的变化顺序。
通过摆放词语、复述句子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句子表达的有序。
播放莫格变大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莫格奇特的变化过程。
配乐朗读写莫格被发起来的句子,强化感受。
(4)创设情境,回扣句子:
“酵母把莫格发起来啦!
”(5)配乐师生合作读第4自然段。
四、识记生字,学写字之法。
1、齐读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识记前面的四个生字:
“猫、格、盆、伞”。
3、指导书写。
(1)提示写字要点:
“猫”和“格”,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盆”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下面的“皿”字底要写得托住上面的“分”字。
(2)形象识记“伞”,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练写这四个字,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五、留下悬念,延童话之乐。
教师总结,拓展猜想。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5-6自然段,学写其它生字)丑小鸭(第一课时)江汉油田教育集团实验小学杨艳平教材解读:
这是根据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小鸭改写的一篇自传体童话。
这个故事就像是一个人生寓言,阅读这样的寓言,可以使每个人都怀有梦想,让人在暂时处于人生困难阶段时,懂得如何去安慰自己,即使身边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而抛弃你,不爱你,你也不要放弃自己,应该懂得欣赏自己,懂得自爱!
带着美好的信念,仍然一心一意地追求美好的理想。
正因为此,“丑小鸭”的形象成为了一个经典符号。
设计理念:
小学绿色课堂“四导一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全体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课堂改革与创新,践行新课标精神的智慧结晶。
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兴奋点和发展点,把课堂分为情境导入、探究导学、实践导练、反馈导思“四个核心板块”。
对于丑小鸭这样一篇充满人文气息和生命感悟的作品,我想,教育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从最美好的角度,想像人类的美好未来,追求生命的意义。
故事的结局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开课就让学生欣赏了美丽的天鹅。
但我们的孩子,和丑小鸭分明是不同的,丑小鸭从一出生就遭受命运的不公,就连自己的亲人都排挤它,抛弃它,这种委屈和苦痛是难以言说的,就连家都失去了温暖,被迫独自离家的日子,又孤苦伶仃,经历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它的生命,一路在承载着坎坷。
而我们的孩子,娇生惯养,很少经历风雨挫折,怎样才让孩子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丑小鸭的内心世界,唤起内心深处的共鸣呢?
这是本课的困惑点。
所以,课堂重点放在了丑小鸭不幸遭遇的部分,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充分朗读,展开想象,体会文章的情感,旨在让他们纯真的心灵与“丑小鸭”产生共鸣,体会丑小鸭的可怜,产生同情之心,从而感悟到文章的主旨,初步体验到到人生的真谛。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二类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重点理解“篱笆、欺负、冻僵”等词的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对其中自己关注的词句反复体悟,慢慢融入丑小鸭的内心世界。
3、使儿童初步懂得要从小善待他人,互相尊重,永不放弃对命运的改变,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四点:
1、兴趣点:
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神奇变化。
2、兴奋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丑小鸭的特点和苦难。
3、困惑点:
体会丑小鸭的可怜,产生同情之心。
4、发展点:
想象丑小鸭遭遇,感悟要善待他人,热爱生命。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图,激趣导入春天来了,太阳暖烘烘的,湖边的丁香花开了,清澈的湖水就像一面大镜子,映出了一个漂亮的影子,它是谁?
夸夸它。
可是,这只美丽的天鹅小时候却很丑很丑,人们都叫他“丑小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字词导学1自由地朗读这个故事,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来帮忙。
(板书课题)2: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认读二类生字:
烘、卧、剩、裂、僵,注意正音。
全班齐读!
3认读生词:
指名一行一行读;齐读;理解“篱笆”(图解释)4.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过渡:
丑小鸭小时候是什么样儿?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感悟,学文导思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那句话描写了丑小鸭的样子?
指名读,指导齐读。
2、这一段还有哪个词描写了丑小鸭的样子?
填空引读。
3、看着这只丑小鸭,鸭妈妈会说什么?
看看哥哥姐姐的表情,他们会说什么?
5、这只鸭子除了长得丑,还有什么地方和其它鸭子不一样?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因为丑,给他带来了哪些不幸呢?
请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
1、家里人怎么对丑小鸭的?
2、答后看图填空引读。
(句1句2)3、丑小鸭在这个家里,亲人不疼他,朋友不爱他,主人不关心他。
他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
临走时,他给妈妈留下一封信,请你们帮他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信)同桌练一练吧。
4、指名填空读,全班配乐齐读。
(三)学习4、5、6自然段。
留下这封信,丑小鸭离开了家。
在家里,没有温暖,离开家,他就找到朋友,找到快乐了吗?
请拿起书来,默读4、5、6自然段。
1、他找到朋友了吗?
(没有。
)在树林里,他遇到了谁?
(小鸟)课件创设情境,引导体会丑小鸭的孤单。
引读课文第四段。
2、他找到快乐了吗?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3、出示课件;演示冻僵,体会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的可怜。
齐读。
4、想象说话:
此时,你想对丑小鸭说什么?
你想对欺负他的人说什么?
5、轻轻呼唤丑小鸭的名字四、学写生字,规范导练“鸭”字怎样写才好看呢?
老师示范写。
欺负,“欺”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
负,是角字头,他让我想起了动画片里的小头爸爸,书上练习。
五、本课小结,美好祝愿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特别的丑小鸭,它最终怎么变成白天鹅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最后,老师也祝愿你们这一只只小天鹅长大了更美丽!
板书设计:
丑小鸭丑苦美品味吆喝声声感受市井风情吆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武汉小学王桢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细读课文1-4自然段,品味老北京的吆喝声,感受老北京的市井风情,以及吆喝人的生活境遇和生活态度。
4、感悟描写人物语言的表达方法,学习文章总分式的构段方式。
教学重难点:
品味老北京的吆喝声,感受吆喝人的生活状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受京韵1、情境揭题。
2、学习字词:
(1)认读生词,相机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
大米粥、馄饨、硬面饽饽、雪花酪、烤白薯】
(2)了解儿化音,感受语言风格。
【课件出示:
大小金鱼儿、三分一根儿、变着法儿、嗓门儿、小玩意儿、葫芦儿】二、一读,整体感知1、师:
自由读课文,看看你对吆喝有什么印象?
2、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对吆喝的印象。
3、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吆喝是什么的词句。
4、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小结,板书关键词。
三、二读,品味感悟
(一)读吆喝,感受其声。
1、【课件出示: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2、从“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切入,读2-4自然段,整体把握段落结构。
3、从“叫卖声”切入,引导学生从2-4自然段中找出作者直接引用的叫卖声。
4、初次模仿吆喝声。
(1)学生试着吆喝。
(2)依次读叫卖声,集体评议。
(3)抓语言训练点,教师相机评价、指导。
(4)体会叫卖的热闹、精彩、四季不同。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老北京胡同里的吆喝情景,议一议:
小商贩们如何吆喝。
多名学生再次吆喝。
师生对话:
觉得这叫卖声怎么样?
指名谈感受。
学生自己自由读2-4自然段中相关的语句,然后指名读。
(二)读吆喝,感悟其人。
1、再度模仿,琢磨吆喝意,感受吆喝人的智慧。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琢磨吆喝词的用意。
(2)学生再次读文,品吆喝、读吆喝。
师生相机对话,感受智慧。
(3)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小贩,体会其情感,齐读吆喝词。
2、细读文本,抓住关键词,感悟吆喝人的生活。
(1)【课件出示: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
】从“没个停”、“不论”切入,引导学生再读2-4自然段,抓关键词,读出吆喝人的生活状态。
(2)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3)教师创设情境,引读2-4自然段。
3、再读第1自然段,升华情感。
四、三读,学习表达1、引导学生回顾1-4自然段,发现段落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总分关系的表达方法,并围绕第一部分的总起句展开学习,品味到吆喝声的魅力,感受到吆喝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老北京的市井风情。
五、存疑,留下悬念那些小商贩的吆喝不只是简单的叫卖声,它还是一种“口头广告”,一种“叫卖艺术”。
这两点,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威尼斯的小艇仙桃市实验小学朱文荣教材简析: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8单元中的一篇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教科书选编课文的主要意图:
一是使学生领略水城的独特风情,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二是使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抓住事物特点来描写。
教学重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的生活及威尼斯三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景及人们独具风情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齐读课题,预习反馈。
学生凭借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对“威尼斯”的了解。
2、出示课件,让学生初步了解威尼斯,再读课题。
3、三读课题,让学生感受到在威尼斯美丽的风光里,最别致的是小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艇给威尼斯增添了哪些别样的风景?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师生交流初步读书之后的感受,教师相机板书:
样子、驾驶、白天、晚上等关键词,初步理清文脉。
三、围绕小艇,感受威尼斯“别样的风景”
(一)小艇的样子1、出示小艇图片,说说小艇别致在哪里。
抓住又窄又深,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三个特点来读。
2、加上三个比喻句再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形象、恰当)。
3、师范读,生齐读,整体感受小艇带给威尼斯的别样风情。
(二)船夫的驾驶技术1、过渡:
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也是威尼斯一道别样风景,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当船夫,请他来驾驶小艇,从他的朗读中我们能不能体会到他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出示第四自然段)2、集体交流,围绕“操纵自如、平稳、速度极快”等词语,体会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3、男女生比赛读。
四、集体交流,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一)关于小艇和威尼斯人的生活。
1、播放浏览威尼斯的课件,创设情境,学生自由体会,感受威尼斯说不完的情趣。
2、联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小艇和人们的生活构成了威尼斯独特的风情。
3、创设情境,师生合读,感受威尼斯夜晚的静谧之美。
五、首尾呼应,升华情感1、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总结全文:
假如威尼斯没有小艇,就不会有这些别样的风景,也不会有人们这种别具风情的生活,更不会有威尼斯这座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3、再读课题。
清平乐村居黄石沿湖路小学李峥教材简析:
清平乐村居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词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
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抒发了词人喜爱、向往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
这首词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画面感极强。
通过“读诗句”、“明诗意”、“品诗境”、“诵诗句”,使优美的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让诗意在课堂飞扬。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
2、借助注释,了解词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
3、通过品味、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的乡村生活,体会词人的感情。
4.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了解词的大意,感受词的意境,体会安宁美好的乡村生活,体会词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想象、朗读等方式感受词的意境。
教法学法:
朗读法、抓重点词品味想象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了解词人,理解词题1、听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录音,让学生感知词的基调,与清平乐村居形成强烈对比,为后面深入感悟词情埋下伏笔。
2、板书课题,了解词人及背景。
3、读好词题,强调读音及词题的格式。
二、多重朗读,感知词之味道1、师配乐范读词,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情境。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词句。
3、聚焦难读词句,扎扎实实读好词。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理解“吴音、媚”,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强调“亡赖、剥莲蓬”的读音,初步体验古诗词的韵味。
(3)指名读词,检查学习效果。
4、结合注释、配图,轻轻松松明词义。
5、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读词,整体感知画面。
(板书:
景、人)三、品味语言,体味词之意境1、学生默读,抓重点词句,体会词境。
2、交流感受。
预设A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抓住“低小、青青草”引导学生想象美丽的画面。
指导朗读,体会画境。
B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引导学生感悟翁媪恩爱。
指导朗读,感受词眼。
C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抓住“卧”,体验小儿的淘气、可爱。
指导朗读,品味用词精妙。
D大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教学 观摩 活动 部分 一等奖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