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docx
- 文档编号:7101104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90
- 大小:67.95KB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docx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范围为高中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有关动手操作部分内容的测评;参与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与动手技能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况。
项目测评等第认定,应根据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五个科目测评结果综合评定。
等第合成的基本条件如下:
等第
等第合成条件
A
物理、化学、生物均为P等,同时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二项均为A等;
物理、化学、生物均为P等,同时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一项为A等,一项为p等。
P
物理、化学、生物均为P等,同时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一项为A等,一项为p等。
五个科目都为P等。
物理、化学、生物三科中中有一项为E等,同时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一项为A等,一项为E等。
物理、化学、生物为P等第,同时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一项为P等,一项为E等。
物理、化学、生物为P等第,同时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一项为P等,一项为
E等。
E
有两个科目以上为E等。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实施方案和具体办法,由各市、县(市、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制定。
在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测评的P等是该项目A等的前置条件。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两科目的A等比例,应分别控制在20%以内(或不超过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比例),以确保多科目合成以后,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的A等比例总体不超过25%,E等比例不超过5%。
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等第合成在满足前置条件的基础上,当学生出现一科目为A等,一科目为P等,是否能够确定为A等,或一科目为P等,一科目为E等,,是否能够确定为P等,应本着严格遵循程序、严格按照比例的原则,由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小组或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物理实验技能
一、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物理实验技能部分的基本要求是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物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及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必修2(人教版)为依据确定的。
物理实验技能测评采用实验过程与实验技能测评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评价学生对规定实验的开展情况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注意评价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1.实验技能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将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分为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不同水平,所用的行为动词为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等。
物理实验技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实验观察技能。
如识别常用实验仪器的结构、规格,观察实验现象,特别是观察实验中的计量读数等。
⑵实验操作技能。
如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含实验装置的组装、有序操作、记录数据等。
⑶数据处理技能。
如能将实验中的某些实录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数据和图形,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等。
⑷实验探究技能。
如能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器材,并完成实验。
2.实验过程
重视对实验过程的要求与评价,既是高中新课程实施的要求,也是确保实验完成质量和习得实验技能的保障。
⑴实验设计。
能够根据实验的目的,依据所学知识经历实验的设计。
⑵实验操作。
能够根据实验操作步骤,规范地完成实验所需要的操作。
⑶数据处理。
能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等。
⑷课外实验。
能参与教科书与《实验手册》中规定的部分课外实验,参与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器材,并完成实验。
3.实验习惯与态度
良好的实验习惯,既是每个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每次实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实验习惯被列为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之一。
具体要求如下:
⑴布列器材。
指把有关的实验器材有序地安置在实验桌上合适的位置,便于实验操作。
⑵取放仪器。
指取放实验仪器时,按操作规范动作,轻取轻放,爱护实验仪器。
⑶观察操作。
指以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操作。
⑷整理复原。
指实验完毕后,将实验器材清点、整理、复原。
⑸遵守纪律。
指进入实验室后不随便说话,不随意走动,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二、内容和标准
物理实验技能测评内容既涉及学生平时开展的实验,包括全部学生实验、部分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物理实验技能测测评的内容范围是必修1、必修2中的10个实验,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实验名称
内容要点
测评要求
M
N※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组装装置
①将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②根据实验室提供的计时器连接电路,如果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正确地选择电源的电压
③如果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应将纸带穿过限位孔,放在复写纸下面,如果是电火花计时器,应将墨粉纸盘夹在两条纸带中间,拉直纸带,放于桌上
√
√
√
实验操作
①先接通电源,待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正常后再释放小车
②实验结束,及时切断电源,取下纸带
√
√
测量数据
①选择打点清晰且间隔合理的纸带进行测量
②每n个间隔选取一个测量点,并依次标上0、1、2、3……
③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并记录两个测量点之间的距离,计算该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
√
√
√
数据分析
①测量并计算某测量点纸带的瞬时速度
√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检查器材
①小车能正常运动,小车尾部能夹紧纸带
②滑轮转动灵活,转轴支点固定良好
√
√
组装装置
①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于桌上,并使固定滑轮的一端伸出桌外
②将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限位孔居中,并使穿过计时器的纸带与长木板平行
③在小车一端拴住细绳,细绳通过滑轮拉紧小车时,使其与木板平行(可调节滑轮),细绳另一端挂上适量钩码,细绳长度略短于地面到桌面的高度
④把纸带夹于小车尾部正中,纸面不扭转,穿过限位孔放在复写纸下面,引直纸带,放于桌上
⑤打点计时器接合适电压
√
√
√
√
√
实验操作
①把小车放在靠近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处
②先接通电源,待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正常后再释放小车
③确保小车正常运动,适时阻止小车运动,不让小车与滑轮冲撞,不让挂盘(或钩码)与地面接触
④实验结束,及时切断电源,取下纸带
√
√
√
√
测量数据
①选定一个点为起始点并标上0(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此后每隔5个点取一个测量点,并依次标上1、2、3……
②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并记录各相邻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
√
数据分析
①计算各测量点的瞬时速度
②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
√
用打点计时器测重物自由落体加速度
组装装置
①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牢固安装在铁架台上
②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
③用夹子把纸带固定在重物上,纸带长度适当
√√√
实验操作
①使重物靠近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提稳纸带一端
②接通电源后,释放重物
√√
测量数据
①在纸带上标出测量点0、l、2……
②用毫米刻度尺量出相邻测量点间的距离
√√
数据分析
①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各测量点的速度
②根据速度图象计算重力加速度
√√
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组装装置
①将弹簧竖直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使弹簧自由下悬
√
实验操作
①测量弹簧的原长
②在弹簧下端悬挂已知质量的钩码,用刻度尺测定此时弹簧的长度
③改变钩码的质量,重复②实验,获取几组数据
√
√
√
数据分析
①计算各次实验中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
②利用实验获得的几组数据,用图象法研究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③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
√
√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组装装置
①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或透明胶带把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的适当位置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处(A点位置适当),橡皮条的另一端B拴上两个细绳套
√
√
实验操作
①用两把弹簧秤分别钩住细绳套,并沿两个不同的方向拉橡皮条,保持弹簧秤和橡皮条与方木板平行,固定好一把弹簧秤,将橡皮条和细绳套结点拉到某一位置,标上O点
②用铅笔在白纸上标出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
③正确读出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F1、F2
④用一把弹簧秤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结点仍拉至O点
⑤用铅笔标出弹簧秤拉力F的方向并读出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
√
√
√
√
数据分析
①用铅笔和刻度尺,按选定的标度,作出两把弹簧秤拉力F1、F2的图示,作出F1、F2的合力F合
②用铅笔和刻度尺,按已选定的标度作出拉力F的图示
③观察F1、F2与F合的图示
④总结求合力的方法
√
√
√
√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检查器材
①用弹簧秤A测钩码的重量,记录读数
②用弹簧秤B测钩码的重量,记录读数
③如果两把弹簧秤读数有较大偏差,可调换弹簧秤
√√√
实验操作
①将两把弹簧秤连接在一起,一个固定,一个用力拉,观察并记录两把弹簧秤的读数
②增大拉力,观察两把弹簧秤的读数是否相等
√
√
测量数据
①将常用弹簧秤改装为具有“记忆功能”的弹簧秤(在刻度槽内放入泡沫塑料或海绵)
②把两把弹簧秤上的泡沫塑料或海绵移到适当位置,将一把弹簧秤固定在小车上,用另一把弹簧秤与之相连
③突然施加拉力,使小车运动,观察两把弹簧秤上泡沫塑料或海绵的位置,读出两把弹簧秤的读数
√
√
√
数据分析
①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总结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
组装装置
①将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一块平板上,让纸带的一端夹在小车后端,另一端穿过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
②将平板上安装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调整高度,直至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恰能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
③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前端
√
√
√
实验操作
①拉长橡皮筋,使小车位于靠近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处,记下小车的位置,接通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
②用2条、3条、4条、5条橡皮筋分别代替1条橡皮筋重做实验,保证每次释放小车的位置相同,即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相等
√
√
测量数据
①在上述实验中打出的5条纸带上,分别找出小车近似做匀速运动的起始点和终点
②用毫米刻度尺量出起始点和终点间的距离(有估读)
√
√
数据分析
①分别测出各次实验中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v1、v2、v3、v4、v5
②根据实验数据,用图象法研究W与v的关系
③总结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
√
√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组装装置
①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安装牢固
②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的中心线在竖直方向上
③用夹子把纸带固定在重物上,纸带长度适当
√
√
√
实验操作
①初试电磁打点(电火花)计时器,观察纸带下落时是否受到阻碍,打点是否清晰,点的连线与纸带边是否平行,并作适当调整
②提稳纸带一端,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③更换纸带,重复实验几次
√
√
√
测量数据
①从几条打上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②在纸带上标出测量点0、l、2……
③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各测量点间的距离(有估读)
√√
√
数据分析
①选择2个测量点,计算速度,进而确定动能的变化量
②确定两测量点间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③比较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量,得出实验结论
√
√
√
探究平抛物体水平方向的运动规
组装装置
①将斜槽固定在实验桌上,斜槽末端伸出桌面并处于水平状态
②用图钉或透明胶带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
③用铁架台将木板竖直固定(用重垂线检查)并使木板平面与轨道平面平行且尽量靠近
④确定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将该位置选作坐标原点,并利用重垂线确定坐标系的y轴
√
√
√
√
实验操作
①将小球从斜槽上的某个位置由静止释放,观察小球的运动,根据小球轨迹,确定释放的合适位置
②将小球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铅笔进行试探,使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能与铅笔发生正碰,并将该位置描在白纸上
③用同样的方法描出其他各点
√
√
√
数据分析
①根据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②用直角三角板确定x轴
③在y轴上,从原点开始向下分别取坐标为h,4h,9h,16h,…的点,利用画出的轨迹,测出它们对应的横坐标x
④比较横坐标x的数值,得出平抛物体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
√
√
√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组装装置
①悬挂钢球的细线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将画着几个同心圆的白纸置于水平桌面上,使钢球静止时正好位于圆心
√√
实验操作
使钢球沿纸上所画的某个圆做圆周运动
√
测量数据
①用停表或手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圈的时间
②测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③测量小球球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
④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
√√√√
数据分析
①计算小球所需向心力
和小球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②比较小球所需向心力F和小球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的大小
√
√
三、等第认定
物理实验技能测评结果分P、E两个等第。
只有实验过程测评与实验考查测评均为P等时,物理实验技能总评才是P等。
1.实验过程测评认定为P等的标准如下:
⑴实验过程。
认真完成实验中布列器材、取放仪器、观察操作、整理复原各个环节。
⑵实验数量。
完成《实验手册》(必修1、必修2)中的全部“学生实验”及60%以上的“课外实验”和“随堂实验”。
⑶实验质量。
既认真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又认真完成课前的预习、思考与讨论、方案设计及课后的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等。
⑷实验态度。
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实验,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爱护实验仪器。
2.实验技能考查总分为20分,11~20分为P,10分以下为E等第。
四、评定程序
1.实验过程的测评由任课教师负责,实验过程测评主要内容是学生在模块学习期间参与实验活动的态度、表现,以及完成《实验手册》中实验的数量和质量。
2.实验技能测评由学校组织实施,学校应在测评内容所列的实验中选择2个实验,准备好器材,编制好“实验评定检核表”和试题;最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实验技能测评时间定在必修1、必修2两个模块结束前。
评委由教研组教师共同担任,每位评委一次评价的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
3.学生经过抽签在学校规定的2个实验中确定其中1个实验进行测评;实验技能测评时间为15分钟,对于第一次考查不合格者,学校应允许学生在半个月之内再补考一次。
4.任课教师根据实验过程及实验技能的测评成绩,确定学生物理实验技能测评的总评成绩。
对总评被认定为E等的学生,教师要通过个别交谈的方式将结果告知学生,并征求学生的意见。
5.在教师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并汇总相关材料后,将等级评定结果报劳动与技能测评小组确认。
五、物理实验技能评定检核表样例
实验技能测评时,应根据每个实验的测评要点和要求制定检核表,检核表主要包括评分点和分值。
为便于学校实施,特提供部分实验评定检核表的样例,供参考。
评定检核表
实验名称: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2
3
4
5
6
7
8
⑴
实验器材安置正确
2
⑵
电路连接以及电源电压选取正确
2
⑶
做到先通电后放手
*2
⑷
及时阻止小车,及时切断电源
*2
⑸
测量点选取正确
2
⑹
位移和时间的测定正确
2
⑺
瞬时速度计算正确
2
⑻
正确绘制v-t图像
3
实验
习惯
布列器材、取放仪器、观察操作、整理复原时严谨、有序、规范,遵守纪律
3
合计
20
实验名称:
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⑴
用弹簧秤A、B测钩码的重量操作正确
*2
⑵
用弹簧秤A、B测钩码的重量记录正确
2
⑶
两个弹簧秤对拉,两个弹簧秤读数记录正确
*2
⑷
改变两个弹簧秤对拉的拉力,两个弹簧秤读数记录正确
*2
⑸
将记忆弹簧秤的泡沫移到适当的位置
*2
⑹
实验器材安置正确
*2
⑺
给弹簧秤施加拉力的操作正确
*2
⑻
两个弹簧秤读数记录正确
3
实验
习惯
布列器材、取放仪器、观察操作、整理复原时严谨、有序、规范,遵守纪律
3
合计
20
实验名称: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1
2
3
4
5
6
7
8
⑴
打点计时器正确固定在长木板上
*1
⑵
纸带、复写纸放置位置正确
*2
⑶
电源连接正确,电压选择恰当
*2
⑷
将平板的一端适当垫高,至小车恰能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
*2
⑸
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前端
*1
⑹
拉长橡皮筋,记下小车的位置
*2
⑺
先通电,后释放小车
*1
⑻
找出小车近似做匀速运动的起始点和终点
2
⑼
用毫米刻度尺量出起始点和终点间的距离(有估读)
2
⑽
测出各次实验中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
2
实验
习惯
布列器材、取放仪器、观察操作、整理复原时严谨、有序、规范,遵守纪律
3
合计
20
实验名称:
: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1
2
3
4
5
6
7
8
⑴
悬挂钢球的细线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1
⑵
将画着几个同心圆的白纸置于水平桌面上,使钢球静止时正好位于圆心
*1
⑶
使钢球沿纸上所画的某个圆做圆周运动
*2
⑷
用停表或手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圈的时间,读数正确
*2
⑸
测出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有估读)
*2
⑹
测量小球球心距悬点的竖直高度(有估读)
*2
⑺
用天平测出小球的质量
*1
⑻
计算小球所需向心力
2
⑼
计算小球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2
⑽
比较小球所需向心力F和小球受到的指向圆心的合力
的大小
2
实验
习惯
布列器材、取放仪器、观察操作、整理复原时严谨、有序、规范,遵守纪律
3
合计
20
说明:
打“*”的评分点称为动态评分点,是指学生在不停顿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完成的评分点,未打“*”的评分点称为静态评分点,是指学生停顿操作后或完成操作后教师进行的评分点。
化学实验技能
一、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劳动与技能项目测评化学实验技能部分的基本要求是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化学》、《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确定的。
化学实验技能测评着重评价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基本的实验方法,促使学生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技能测评要求有:
(1)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
具体包括:
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读数和记录等。
(2)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具体包括:
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试剂的使用,仪器的装配和连接,常见实验故障和偶发事件的处理等。
(3)化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
能根据要求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4)化学实验的分析、归纳能力。
具体包括:
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过程、结果的解释等。
二、内容和标准
1.化学实验技能测评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化学1》、《化学2》中的相关实验。
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化学1》(2006年6月第3版)、《化学2》(2006年6月第3版)为例,建议由学生完成以下实验:
模块
专题
页码
实验序号及实验内容
化学
1
专题一
12
实验1、实验2——胶体的性质
19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常见物质的检验
2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二
42
实验1、实验2、实验3——氯水的性质实验
43
★实验1、实验2——溴、碘的提取
51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比较
专题三
64
★实验1、实验2(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
66
铝的性质实验
73
Fe2+和Fe3+的转化实验
专题四
99
实验1、实验2(铵盐的性质实验)
化学
2
专题一
5
★实验1、实验2、实验3——探究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
专题二
28
★实验1、实验2、实验3——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因素
30
实验1、实验2——反应程度的实验
38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
专题三
67
★实验1、实验2(乙酸的性质实验)
69
★从油脂制得肥皂
71
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糖类的性质实验)
说明:
表中所列38个实验中,打“★”的实验为必做实验。
实验可在课堂或实验室进行。
2.《化学1》、《化学2》中38个实验的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 技能 项目 测评 实施 指导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