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审视.docx
- 文档编号:7100245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51.97KB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审视.docx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审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审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审视
第四章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的问题审视
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现状分析
我国创办现代高等农业教育迄今为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高等农业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科的发展过程,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赢得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高等农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它是培养我国新时代创新型农业人才,发展和创造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战略基地;是实现我国“三农”现代化和“科教兴农”大战略,创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保障;是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农业教育体系过程中的战略保证;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源泉。
高等农业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高等农业教育也是直接服务于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保障,我国农业在21世纪初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优化与调整,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力正在逐步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在有些方面,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进度与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还不协调。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高等农林本科院校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三农:
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中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尤其在“211工程”、“985工程”以及我国第二轮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开启之后,高等农业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以及人们逐步深入认识对高校重点学科结构,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探索,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重点学科的学科结构正不断完善,学术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科的科研能力明显增强,尽管当前的农业高校都已向综合性院校发展的道路迈进,但根源上其优势与特色仍在传统的农学领域;实践证明,走综合性大学发展道路对于提升学校的社会适应性有积极意义;但事实也同时证明了,农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在于与农业相关的学科领域,盲目地投入热门专业的建设、向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分散有限的资源,从而削弱自己的竞争力。
如何推进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布局的调整和改革,如何选择发展道路,已经成为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结构现状分析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高等农业院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由30个上升到61个,部级重点学科由24个上升到66个,省(区、市)级重点学科则由1995年的82个上升到2000年的156个,增长率分别达到103.33%、175.00%和90.24%。
但高等农业院校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绝对数量上升的同时,相对数量却在下降,其占全国高等学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比例从1989年的7.21%下降到2002年的6.33%,这种状况令高等农业院校感到学科发展的危机和担忧。
当然,重点学科绝对数量的大幅上升,一方面说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对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
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结构
高校名称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总数
中国农业大学
3
3
12
1
19
南京农业大学
7
1
8
华中农业大学
2
4
6
东北农业大学
1
2
3
华南农业大学
2
1
3
山东农业大学
2
2
沈阳农业大学
2
2
四川农业大学
2
2
甘肃农业大学
1
1
河南农业大学
1
1
湖南农业大学
1
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1
1
内蒙古农业大学
1
1
西南农业大学
1
1
合 计
5
4
39
3
51
从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结构分布来看,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39个农学中就占了12个,比例达到31%。
其他的地区农学学科基本都是1个到2个,占全国比例只有2%到4%。
全国除了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3个和2个理学外;工学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分别有3个和1个;管理学只有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各有1个。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科最全,其他农业院校学科都存在严重的不健全现象。
同时我国农业院校一般只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等非农学科,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院校交叉学科发展。
(二)博士点学科结构分析
高校名称
博士点学科门类
总数
工学
理学
农学
管理学
涉农学科
非农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
8
23
33
7
58
13
71
南京农业大学
12
15
32
6
61
4
65
华中农业大学
12
10
26
6
51
3
5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4
12
38
7
66
5
71
合 计
46
60
129
26
236
25
261
从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点分布来看,对四所代表性农业院校作了统计,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都是71个,占四所农业院校博士点的比例是27%,南京农业大学是65个。
从农学博士点分布看分布最多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其拥有38个博士点,涉农博士点四所农业院校占有236个。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出我国农业院校博士点分布不均现象比较严重,农学和涉农学科博士点不平衡。
博士点的授权学科结构分布不协调,集中化现象严重。
(三)硕士点学科结构分析
高校名称
硕士点学科门类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总计
中国农业大学
3
6
6
4
2
32
33
40
10
136
南京农业大学
2
4
5
2
1
25
22
35
10
106
华中农业大学
2
2
1
22
20
34
6
8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
4
5
1
1
20
30
32
11
105
从上表看硕士点学科门类分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占主导地位,其有40个,在全校136个硕士点学科的29%。
而哲学和历史学等非农学科所占比例只有3%到5%。
而其他三所农业院校也出现这样的比例失调现象。
高校名称
硕士点学科门类所占比例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管理学
中国农业大学
2.2%
4.4%
4.4%
2.9%
1.5%
23.5%
24.3%
29.4%
7.4%
南京农业大学
1.9%
3.8%
4.7%
1.9%
0.9%
23.6%
20.8%
33.0%
9.4%
华中农业大学
0.0%
2.3%
2.3%
0.0%
1.1%
25.3%
23.0%
39.1%
6.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
3.8%
4.8%
1.0%
1.0%
19.0%
28.6%
30.5%
10.5%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点农学学科门类所占比例高达39.1%,其他的非农学学科比例少,工学占到23.0%,理学占到25.3%,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综合所占比例只有12.6%。
其他三所院校也是如此。
高校名称
总计
涉农
非农
涉农学科所占比例
非农所占比例
中国农业大学
136
88
48
64.7%
35.3%
南京农业大学
106
66
40
62.3%
37.7%
华中农业大学
87
81
6
93.1%
6.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5
73
32
69.5%
30.5%
从四所院校硕士点比例看南京农业大学所占37.7%,是四所农业院校中比例最多的。
比例最少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只有6.9%,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占35.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占有30.5%。
硕士授权点大都设置在农学门类上面,但是从面的角度还要作进一步的调整,所以亟待进一步扩大农业硕士点覆盖面。
让农业硕士点覆盖到理学、法学等门类上,促进学科的交叉和优化。
高等农业院校的硕士点设置和分布要应解放思想,增强申报意识,从而加大申报力度,力争有较新的较大的突破。
二、农业院校学科布局现状分析
(一)重点学科布局分析
1、重点学科在各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分布
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目前教育部直属的4所高等农业院校,由于政策、科学技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这四所农业高校成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代表。
所以在下面该行业分析中将会着重分析这四大高校的学科分布比例。
在我国第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评选中,这4所农业大学的重点学科数量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重点学科总数的63.33%,而在部级重点学科评选中则占到全国的62.50%。
在第二轮重点学科的分布方面,由于重点学科的普及,这4所农业大学的重点学科数量占全国高等农业院重点学科数量的比例有所下降,它们只占到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总数的8.70%,但是强劲的学科实力使得它们在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学科依然分别占到了全国重点学科数量的60.66%和51.52%。
(见表1)
表1重点学科在各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分布
重点学科分布(第一轮)
重点学科分布(第二轮)
占国家级重点学科比例
占部级重点学科比例
占国家级重点学科比例
占部级重点学科比例
教育部直属四所高等农业院校
63.33%
62.50%
60.66%
51.52%
其他院校
36.67%
37.5%
39.34%
48.48%
2、重点学科在地域上的分布
地域分布
国家级重点学科
所占比例
省部级重点学科
所占比例
华北
20
26.7%
68
16.1%
东北
6
8.0%
82
19.4%
华东
17
22.7%
96
22.7%
西南
14
18.7%
86
20.4%
华中
12
16.0%
62
14.7%
华南
6
8.0%
28
6.6%
华北地区国家重点学科占整个重点学科的26.7%,省部级重点学科占16.1%。
国家级和省部级一共占43.8%,比例接近一半。
华北地区一共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学科88个。
从全国七大行政区划来看,
华北地区(京、津、冀、晋、蒙)共有农业类本科院校7所(重点院校3所),涉农综合性院校l所,合计8所,华北地区共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0个,所占比例为26.7%,省部级重点学科68个,作战比例为16.1%。
东北地区(黑、吉、辽)共有农业类本科,院校7所(重点院校3所),涉农综合性院校2所(重点院校l所),合计9所。
华东地区(沪、浙、赣、闽、苏、皖、鲁)共有农业类本科院校11所(重点3所),涉农综合性院校4所(重点院校2所),合计15所。
华中地区(鄂、湘、豫)共有农业类本科院校4所(重点院校1所),涉农综合性院校1所,合计5所。
华南地区(粤、桂、琼)共有农业类本科院校3所(重点院校1所),涉农综合性院校2所(重点院校1所),合计5所。
西南地区(渝、川、黔、滇。
藏)共有农业类本科院校3所(重点院校1所),涉农综合性院校3所(重点院校2所),合计6所。
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则有农业类本科院校3所(重点院校l所),涉农综合性院校4所,合计7所
从我国西部和中东部的地域划分来看,我国西部的10个省(区、市)占全国行政省(区、市)总数的38.71%(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
农牧业在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西部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力量与之很不相称。
西部高等农业院校的重点学科不仅数量少,而且在其内部的分布也极不平衡
尽管我国西部的12个省(区、市)地域广阔,农牧业在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西部只有9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仅占总数的14.75%,且这9个重点学科的分布也极不均衡,贵州、云南、西藏、青海、宁夏、广西、新疆7个省(区)均无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第二轮农业部级重点学科评审中,共评出66个部级重点学科,但西部12个省(区、市)高等农业院校所拥有的部级重点学科仅占总数的18.18%,相比第一轮而言,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全国总数中的比例增加了1.42%,但是部级重点学科却降低了2.65%,且贵州、西藏、青海、宁夏、广西、新疆6省(区)均无部级重点学科。
(见下图)
(二)博士点布局分析
1.博士点在各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分布
在博士点的分布方面,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四大高等农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依旧占据着前四的位置。
由于博士点学科布局的相对合理,四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农业院校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点学科比例的36.25%。
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共摘博士点学科数量的桂冠,都占有71个,南京农业大学仅次其后,共占65个,华中农业大学则拥有54个“席位”。
其他农业院校博士点的总和才占全部博士点的63.75%
博士点学科分布
所拥有数量
所占比例
教育部直属四所高等农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71
36.2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1
南京农业大学
65
华中农业大学
54
其他农业院校
459
63.75%
2.博士点在地域上的分布
地域分布
博士点
所占比例
华北
152
21.1%
东北
78
10.8%
华东
171
23.8%
西南
146
20.3%
华中
113
15.7%
华南
60
8.3%
我国华东地区博士点分布最多,拥有171博士点,达到23.8%,华南地区只拥有60个博士点,所占比例只有8.3%。
华中地区博士点拥有113个,所站比例15.7%。
华北地区博士点有152个,所占比例21.1%。
西南地区拥有博士点146个,所占比例20.3%。
从我国西部和中东部的地域划分来看,博士点的学科布局依旧显得不尽合理。
我国西部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左右,但是博士点的学科分布却只占到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24.86%,这与西部地区农业大区的地位明显不符。
另外西部内部地区的博士点分布也极不均匀,其中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占到西部博士点的39.66%,而西藏、青海、贵州、宁夏、广西5省区均无博士点的学科分布。
博士点的分布不均导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布局出现了不合理,把我国农业院校博士点分布划分成7个区域,其中分布最多的是华东地区,拥有171个博士点,占全国的23%,分布最少的是华南地区,绝对数量只有60个,所占比例只达到8.3%。
华中地区拥有安徽山东湖北等农业大省其农业院校博士点也只有113个,只占全国的比例也只有15.7%。
总之,高等农业院校的博士点分布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布局,因此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布局一定根据产品发展和产品分布合理设置,才能形成合理的高等农业博士点分布。
(三)硕士点布局分析
1.硕士点在各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分布
毫无疑问,凭借着政策、技术以及经历实力上的优势,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四大高等农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在硕士点的学科分布方面毫无悬念的成为“四大金刚”,它们占据着硕士点学科总量的28.60%,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当之无愧摘取了冠军的“宝座”,即使是位列第四的华中农业大学,在硕士点的拥有量上也比其他任何一个非教育部直属农业院校都要多。
硕士点学科分布
所拥有数量
所占比例
教育部直属四所高等农业院校
中国农业大学
136
28.6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5
南京农业大学
106
华中农业大学
87
其他院校
1083
71.40%
2.硕士点在地域上的分布
地域分布
硕士点
所占比例
华北
281
18.5%
东北
206
13.6%
华东
385
25.4%
西南
318
21.0%
华中
217
14.3%
华南
110
7.3%
教育部直属四所高等农业院校硕士点分布达到28.6%,而其他所有农业院校中和只有71.4%,硕士点在地域上分布还是集中在华东地区,拥有385个,所占比例达到25.4%。
而其他地区只占有74.6%。
相比较而言,西部地区的硕士点在全国所占比例与博士点相比下降了1.79%。
由于硕士点授权的相对普及,使得全国的硕士点学科分布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是这依旧存在着许多的不合理因素。
由于一系列政治、历史、经济的因素,西部地区在硕士点的学科建设上依旧滞后,在硕士点分布上只占全国的23.07%。
在西部一些高等农业院校内部,硕士点分布就显得更加不平衡,其中西部唯一教育部直属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占西部硕士点份额的30%,而西藏、青海、广西、贵州五省区均无硕士点的分布,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三、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布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与布局问题分析
1、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分布不均匀,学科覆盖面有待拓展
虽然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但是这些重点学科分布不均匀,与其他非农业院校相比,高等农业院校的重点学科覆盖面不广,缺乏具有特色的学科,另外二级学科的发展速度较慢,新的学科发展速度不及时。
重点学科之间发展不均衡,优势学科多集中在农业传统学科中,新型农业学科发展较慢。
2、学科建设与地域需求不搭配,与生产力发展速度不协调
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必须以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要为目标,并且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与学术指导。
中西部本来属于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王朝”,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而加快中西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国家战略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服务于中西部农业科技发展的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却相当滞后,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却得益于经济上的优势,重点学科发展相对迅速。
另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由于“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影响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是农业院校的各级学科发展速度却没有随着农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极不合理,也是极不正常的。
3、各级学科中专业建设不够合理
由于相关体制的限制,各级传统学科中的专业建设比较协调,但是在一些新兴的学科建设上显得比较滞后。
新兴学科由于其在初级阶段没有显示出足够的生命力,导致在这一方面的建设速度较慢。
4、高校管理体制与学科建设规律相矛盾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的基础性建设,应当优先考虑怎样组织和实施。
高等学校的重点学科是以博士点为基础建设的,其执行者应该是学术造诣相对较深且被学术委员会指定的学科负责人,负责学科规划、建设和实施。
但是,一些重点学科建设往往与学校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由于学科建设的执行单位和学科负责人的责权利落实不够,学科建设具有较大的盲目性。
另外由于缺乏健全的学科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资源配置不够优化,使得一些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建设效益不高。
(二)高等农业院校学科布局问题原因分析
1、学科规模盲目扩张,新兴与交叉学科发展缓慢
科学和学科之间都是以知识为中间结构,从而也是知识这个共同细胞让科学和学科紧密联系着,因此科学自身的规律也就决定了学科发展的规律,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结构布局中这种体现性很明显。
高等农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决定和影响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科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的基础导致了农业学科的高度综合,这种高度综合的引起了高等农业院校学科的分化和重组。
同时随找科学技术的告诉发展,让各学科之间的交流越来月频繁,力度也是越来越大。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变的越来越深刻。
另外一个层面分析,由于我国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合并,这样很多农业学科得到整合,形成了很多综合性农业大学,这种新的模式和导向促进农业学科综合性进程的发展。
也促使农业学科综合性步伐的加快。
当前学科研究领域不断的发展和深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农业学科的要求出现新的要求,在全国各地掀起院校合并、联合的的改革浪潮。
从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模式来看,这是大的趋势。
但对于一部分农业院校采取了措施的规模扩张思想,出现盲目攀比现象,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造成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粗放性。
有的农业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一些热门学科。
甚至还出现有的专业设置根本没有依据,”一窝蜂”现象频繁发生。
出现哪个专业热就开哪个专业的现象,学校没有意识到有的专业虽然现在很热很时尚很受社会欢迎,但是没有意识到这些专业现在开设,要招新学生,这些学生在校要4-5年才能毕业,4-5年之后社会市场会不会发生变化,这些热门专业会不会变成冷门,所以学校没有考虑这么多的问题。
如果未来专业冷热发生了变化,而在这期间建立的师资、教研室、图书馆都将闲置其来,这将严重浪费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给学校的未来发展带来了障碍。
有的学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片面的把学科结构合理等同于学科门类齐全,于是出现盲目建学科的现象,有的高校认为学科越多就越合理,出现了学科的简单拼凑,简单的组合,简单的课程设置组合。
导致很多学科之间的概念、原理、方法、思维模式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的变迁。
2、学科结构发展布局缺乏合理规划
一所高等农业院校不可能在所有学科结构发展布局上都体现他的特色和优势,即使是世界上的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也不可能达到所有的学科结构发展布局都是有特色的很有水平,他的特色也只能体现在几个有特点的专业上,也就是说这些著名高校也只是靠这几个特色专业来支撑他的亮点。
但在我国环境下特别是高校扩招之后,很多高校不是真正把学科结构布局发展放在第一位,而是产生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和色彩。
既不考虑自身办学条件,也不考虑学校的性质、功能、层次和任务。
在学科建设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很多农业高校片面的去追求种类多现象,认为只要我的学科种类数量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科结构发展布局规划就合理了。
很多高校在学科结构发展布局上片面的追求种类全,认为只要种类齐全就形成完整的学科结构布局,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形成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学科。
还有一部分农业高校最会学科结构发展布局的名称新,认为简单的名字就能体现学科的特点。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学科结构发展布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随意性现象。
同时出现了严重的学科结构不合理现象。
我国高等农业学科结构发展布局看以看成是低层次的综合和装饰性的组合。
而和世界一些高水平农业大学相比,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综合,学科结构布局合理。
学科结构布局发展不合理不仅体现不出学校的一些特色,还严重浪费了学校的资源。
阻碍了学校学科结构布局的合理发展。
3、学科结构未能适应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当前是新技术不断发展的时期,新技术的发展,新知识的出现。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这这样快节奏的时代。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要想适应农业科技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合理的学科建构,合理的学科结构可以满足不同农业科技的需求,过去传统的学科结构学科模式必须要实现改进,如果不改进,把那套传统的学科模式运用现代高薪农业科技,只能被时代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高等 农业院校 学科 结构 布局 问题 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