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
- 文档编号:7091152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86.37KB
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
《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21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09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3颗星(1-15题31题)
考点10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3颗星(16-30题32、33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90分
说明:
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向鱼镖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鱼瞟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瞟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
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外界的水分子不再进入鱼鳔
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减慢
2.利用反渗透法可以淡化海水。
反渗透法是指在半透膜的原水一侧施加适当强度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原水一侧半透膜表面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
B.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
C.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
D.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所用半透膜上含有多种载体蛋白
3.在中部装有半透膜(允许水、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的U形管(如图)中进行的如下实验中,结果不正确的是()
A.若a侧为细胞色素(一种红色蛋白半透膜质),b侧为清水,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高
B.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C.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较长时间后,b侧液面高
D.若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开始两边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高
4.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
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过程中()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逐渐加快后逐渐减慢最终维持稳定
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只能从清水向蔗糖溶液扩散,且扩散速率逐渐减慢
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
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
5.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⑥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
A.②④⑥B.②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⑤
6.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种溶液的浓度大于甲种溶液的浓度
B.2~6min乙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
C.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在2min后开始进入细胞
D.甲溶液中细胞体积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7.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植物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较为适宜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的变化可能为a点上升,b点左移
C.图中放入A、B溶液中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中有可能都复原
D.在0~4min内,两条曲线的差异不可能是细胞内外物质浓度差导致的
8.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
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变小。
现将一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完全浸入甘油后,立即检测该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可能的结果是()
A.AB.BC.CD.D
9.如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以及它们之间水分流动方向的示意图.图中三个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在浓度上的关系是( )
A.甲<乙<丙 B.甲>乙>丙C.甲>乙,且乙<丙 D.甲<乙,且乙>丙
10.将小鼠肝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细胞体积和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甲表示细胞数量的变化
B.乙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细胞开始吸水
C.NaCl溶液浓度为b时小鼠肝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D.实验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1.某同学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置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清水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蔗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细胞保持活性。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细胞液发生渗透失水,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B.在b~c段,达到渗透平衡,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相同
C.在c~d段,液泡膜和细胞膜都会出现磷脂分子的运动
D.在d~e段,细胞大量吸收蔗糖,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
1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
B.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
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
D.实验结束时,甲、乙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
13.将同种植物的相同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Ⅰ)与尿素溶液(Ⅱ)中,然后每隔10min用显微镜观察一次,并测量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20min后,I、Ⅱ两组细胞均发生了质壁分离
B.实验开始30min后,I组的细胞中必含蔗糖
C.实验开始30min后,Ⅱ组的细胞中必含尿素
D.据图可知,在细胞正常生活时尿素可通过细胞膜,蔗糖不能通过细胞膜
14.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叶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已知实验过程中蔗糖分子不进出该植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单向移动的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引起的
1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如图所示,原生质体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
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
D.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
16.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受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被动运输内流
B.蛋白质分子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不一定是胞吞、胞吐
C.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需水解高能磷酸键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通过主动运输吸水
17.物质运输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有利于降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
B.物质通过胞吞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C.温度影响主动运输过程,但不影响被动运输过程
D.主动运输对维持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作用
18.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种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B.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不再吸水与细胞壁的作用有关
C.大分子物质以胞吞和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
D.无机盐离子的跨膜运输不一定需要消耗能量
19.一种物质进行跨膜运输的方式与该物质的分子大小等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进出细胞,都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的
B.氧气顺浓度梯度进入肺泡细胞时不需要转运蛋白协助
C.载体蛋白只允许与自身直径、形状相适配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D.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需要先形成囊泡,然后以主动运输方式将其排出细胞
20.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影响a、b方式的因素分别是浓度差和载体蛋白数量
B.向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则c、d方式受影响最大
C.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都是c方式
D.上述4种运输方式的实现均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1.如图为细胞物质运输方式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苯和氧气等物质通过途径①进入细胞,其运输速率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B.淀粉的消化终产物通过途径②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时,ATPase仅承担载体的功能
C.方式③表示胞吐,动物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生物大分子可通过此途径排出细胞
D.除图中三种方式外,细胞还能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物质运输
2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酒精进入细胞
B.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多少决定了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C.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
D.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有利于维持细胞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
23.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I侧为细胞膜内侧,Ⅱ侧为细胞膜外侧
B.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A密切相关
C.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主动运输
D.图2中C名称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以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24.某些植物细胞吸收蔗糖是利用H+浓度梯度推动的,这种特殊的主动运输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和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
B.H+-蔗糖共转运蛋白发挥作用时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C.图中物质运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提高外界溶液的pH会使细胞对蔗糖的吸收量增加
25.下图①~⑤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几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方式不同
B.Na+主要以方式③运出小肠上皮细胞
C.多肽以方式⑤进入细胞,以方式②离开细胞
D.口服维生素D通过方式⑤被吸收
26.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
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该过程会导致细胞膜的膜面积减小
27.新生儿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取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运输的方式分别与下列哪两个例子中的运输方式相同()
①浆细胞分泌抗体蛋白②变形虫吞食草履虫
③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④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28.如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有关图象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所代表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能代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消化酶的释放方式与图戊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D.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所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均有影响
29.下列对胞吞和胞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变形虫通过胞吞摄取水中的食物粒,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B.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以胞吞的方式进行的
C.吞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毒需要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
D.胞吞和胞吐作用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能量
30.如图为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依赖于膜的流动性
B.构成囊泡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
C.该过程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D.该过程有细胞膜成分的更新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31.取藓类小叶依次浸入蒸馏水、0.8mol/L蔗糖溶液和8mol/L尿素溶液中,图1是在0.8mol/L蔗糖溶液中的观察结果,图2是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去细胞壁后的部分称为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中充满的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结构B是____________,出现图中所示状态的原因是原生质层的_________________。
(2)图2的A、B、C三条曲线中,代表浸在0.8mol/L蔗糖溶液中的是_____________,代表浸在8mol/L尿素溶液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bc段外界溶液的渗透压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d段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mol/L。
(4)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观察的对象主要是细胞中_______________的大小,以及______________的位置。
32.如图为物质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代表__________分子,B代表__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
(2)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
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
这些事实说明,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有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的a~d的四个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能代表氧气运输方式的过程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代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过程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5)红细胞膜内K+的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的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K+、Na+分布不均是由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所控制的。
(6)图乙所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可表示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
33.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根细胞对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与外界溶液中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植物根细胞对不同浓度a、b两种物质的吸收速率)。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发现a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
自由扩散的含义是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
当外界溶液中b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再增加b的浓度,根细胞对b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加。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王同学据图认为b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李同学认为是协助扩散。
请设计实验确定王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
B
解析:
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相对浓度高,因而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导致鱼鳔重量增加,A正确;
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说明水分子进、出鱼鳔的量相等,B错误;
C、由分析可知,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或鱼鳔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外部,C正确;
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镖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则鱼鳔外溶液中溶质分子数増多,水分子数目相对减少,因此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减慢,D正确。
故选B。
2.答案:
D
解析:
渗透作用发生的必备条件是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半透膜是物理性膜,其上不含载体蛋白,A正确,D错误;利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时,水分子从海水中渗出,故施加的外界压力应大于海水渗透压,B正确;植物的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组成,相当于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半透膜,C正确。
3.答案:
D
解析:
A项中a侧为细胞色素,b侧为清水,a侧溶液浓度大于b侧,b侧的水分子向a侧转移,故一段时间后,a侧液面上升;B项中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b侧溶液浓度大于a侧,因此一段时间后b侧液面上升;C项中a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因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较蔗糖小,因此比较两边的物质的量浓度:
a侧>b侧,水分子开始运动方向是由b侧向a侧移动,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使得a侧溶质减少,导致b侧又从a侧吸水,最终b侧液面高于a侧;D项中a侧为质量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两侧虽然浓度不同,但溶质相同且能通过半透膜,因此一段时间后,两侧的液面相平。
4.答案:
D
解析:
装置中水分子的扩散速率只与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和液面高度差有关,浓度差越大同时液面高度差越小,水分子扩散速率越快,所以刚开始时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速率最快,之后逐渐降低,A错误;液面上升时,水分子可以双向扩散,只是由清水向蔗糖溶液的扩散速率大于由蔗糖溶液向清水的扩散速率,B错误;因为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故半透膜两侧始终存在浓度差,两侧溶液浓度不可能相等,C错误;长颈漏斗内液面的升高其实是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不相等的结果,当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D正确。
5.答案:
C
解析:
细胞壁是全透的,不是半透膜,水分子和蔗糖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细胞膜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液泡膜是半透膜,水分子通过液泡膜属于渗透作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属于渗透作用;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属于水分的蒸发,不属于渗透作用。
综上所述,C正确。
6.答案:
B
解析:
由于在2分钟之前,处于甲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直径减小的速度更快,因此甲溶液浓度大,A错误;2~6min乙溶液中的细胞不断失水,导致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因此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正确;甲溶液中的溶质分子从开始就不断进入细胞,积累到2min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甲溶液的浓度,C错误;植物细胞的体积由细胞壁决定,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因此细胞体积的变化量小于液泡体积的变化量,D错误。
7.答案:
C
解析:
A、B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大液泡,不能用来作用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A错误;
B、若B溶液的浓度增大,则浓度差增大,相同时间内失水的程度变大,复原时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即a点上移,b点右移,B错误;
C、若处于A、B溶液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是活细胞,则放到清水后,有可能复原,C正确;
D、在0~4min内,两种曲线的失水程度不同,有可能是由于浓度差不同引起,D错误.
故选:
C.
8.答案:
D
解析: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刚从清水中取出的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大,将该细胞完全浸入甘油后,由于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导度变小,但是甘油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细胞又开始吸水,气孔导度又增大,D正确。
9.答案:
A
解析:
根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只能由浓度低的一侧项浓度高的一侧扩散。
因此由图可知,甲可以向乙、丙两个方向扩散,故甲<乙、甲<丙;又乙可以向丙一侧扩散,则乙<丙,故本题答案选A。
10.答案:
D
解析:
根据试题可知,曲线甲表示细胞体积的变化,A错误;乙为细胞数量曲线,乙曲线说明当NaCl溶液浓度大于a时.肝细胞数量开始增多.B错误;NaCl溶液浓度为b时小鼠肝细胞已经失水,体积变小.细胞内外溶液浓度不相等.C错误;实验过程中细胞体积的变化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伸缩,D正确。
11.答案:
C
解析:
在a~b段,细胞吸水后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能力减弱,A错误。
在b~c段的前期(加入蔗糖之前),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由于细胞壁的限制,细胞不能无限吸水;在b~c段的后期,随着蔗糖的逐渐加入,外界溶液的浓度逐渐升高,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溶液的浓度逐渐接近;c点为临界点,c点之后,细胞开始失水,B错误。
在c~d段,液泡体积减小,液泡膜和细胞膜都会出现磷脂分子的运动现象,C正确。
d~e段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没有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错误。
12.答案:
B
解析:
实验开始后,甲、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A正确;实验开始后,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先逐渐增大,而后又逐渐减小,说明乙溶液中的部分溶质可被细胞吸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发生了变化,B错误;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的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处于动态平衡.C正确;实验结束时,甲溶液中的水分增多,乙溶液中的溶质有所减少,二者的浓度均有所下降,D正确。
13.答案:
B
解析:
实验开始20min后,I、Ⅱ两组细胞的原生质体的表面积减小,即都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A正确;实验开始30min后放入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原生质体的表面积不发生变化,说明蔗糖分子没有进入细胞,而放入尿素溶液中的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说明尿素分子可以进入细胞,B错误,C、D正确。
14.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生理状态相同的叶片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相同的,甲的浓度变小,说明甲吸水,即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丙失水,则丙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水分子是双向移动的,C错误;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细胞渗透吸水和渗透失水造成的,即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D正确。
15.答案:
B
解析: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深,A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少,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B正确;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则越不易复原,C错误;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少,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D错误。
16.答案:
D
解析:
A、神经细胞受刺激产生兴奋时Na+通过Na+通道内流,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
B、蛋白质分子通过生物膜的方式不一定是胞吞、胞吐,如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B正确;
C、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水解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C正确;
D、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通过被动运输吸水,动力是浓度差,D错误。
故选:
D。
17.答案:
C
解析:
被动运输的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所以被动运输有利于降低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A正确;物质通过胞吞胞吐方式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和分子运动,因而会影响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C错误;主动运输是将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主动运输对维持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作用,D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新高考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三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新高 衡水 名师 原创 生物 专题 物质 出入 细胞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