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最详细笔记.docx
- 文档编号:7091148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6.91KB
心理学概论最详细笔记.docx
《心理学概论最详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概论最详细笔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概论最详细笔记
一、心理学概念:
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的内容——心理现象
1.心理活动过程:
主要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2.个性:
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构成。
三、心理学的两大任务
1.理论任务:
通过对自身对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地揭示心理与外部世界、心理与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2.实践任务:
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去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凡是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问题。
四、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
1.掌握心理学,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有效性
2.教育可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3.当代教改的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指由研究者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来分析与其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可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观察法。
2.实验法:
指研究者认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
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测验法:
以心理测验为主要工具,测量个体的能力、人格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它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
4.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个人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团体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
可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5.其他研究方法
个案分析法:
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的方法。
产品分析法:
指通过对活动的产品或作品进行分析来揭示人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
档案研究法:
运用以前的相关信息,研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方法。
六、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了解):
结构主义心理学(冯特奠基、铁欣纳代表)、机能主义学派(美国詹姆士创始、杜威和安吉尔代表)、行为主义学派(华生创始)、格式塔心理学(德国韦特海默首创、考夫卡和科勒代表)、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创立)。
七、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国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第二章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略)
第三章注意与意识
一、注意的概念: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两个基本特征。
注意的指向性:
在某一时刻,心理活动或意识总是选定某一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对选定的对象进行清晰的认知加工。
注意的集中性:
在注意状态时,心理活动或意识能长时间停留在选定的刺激物上,以便对其作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感官的朝向运动;生理指标及表情的变化。
三、注意的功能:
信息选择、维持、监督和调节功能。
六、注意的认知理论:
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后期选择和多阶段选择模型、认知资源限制理论。
七、意识的概念:
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知觉、体验、记忆等。
八、意识与注意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意识指的是能够觉察到并能够用语言表达的心理内容、心理体验,或者是受主观意愿支配的行为表现;而注意指的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它强调的是“心理动作”。
注意的产生与维持决定了哪些对象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哪些被排除在意识或心理活动之外。
在觉醒状态下,意识强调觉知,强调目的性。
而注意有三种。
很多情况下,注意的产生、维持与刺激物本身的特征有关,并不受意识的支配,而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联系:
人在觉醒状态下,可以觉知到来自内外的某些刺激信息,并能根据刺激内容的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体验作出调节控制。
但即使是在觉醒状态下,人也不能意识到来自主体内外的所有刺激,相当一部分信息刺激时排除在意识之外的。
注意的引起可以是在意识状态下,也可以是无意识过程,但只有处在意识的状态下,人的意识对象才会清晰明确,才能对主体行为和情感体验进行调控。
九、意识的几种典型状态:
睡眠状态;催眠状态(指人处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在催眠师的言语引导和心理暗示作用下,身体完全放松,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事物或对象上);白日梦。
四、注意的品质特征
品质特征
定义
影响因素
稳定性
注意保持在某个认知课题和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人的兴趣和意志控制力强弱;
范围
(广度)
在同一时间内,人能够清楚觉察到客体的数量
知觉对象的特点;任务要求;知识经验
分配
个体在同一时间内,为完成一项任务,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上去
任务的复杂程度或难易程度;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转移
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上去
投注在原来对象上的注意强度、紧张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五、注意的类型(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及需要努力的程度分类)
类型
定义
产生原因
在教学中的应用应用
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及任务要求,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和运动变化及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掌握教学规律,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方法力求多样化,语言准确生动、富于变化;讲课时适当改变声音大小、快慢,加重语气突出重点,辅以手势、表情以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主体本身状态
需要和兴趣、期待、情绪状态和过去的知识经验
随意注意
预先有预定目的任务,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保持的注意
注意目标任务;间接兴趣;组织活动的习惯;意志品质
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内容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活动组织习惯,避免安排的无序性、随意性;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随意后注意
事前有预定目标但却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当教授学生完成较复杂的智力活动或技能活动的时候,要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手段设法增进学生对该项活动的了解和熟悉,引导学生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的概念:
人脑对当前作用域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二、感觉的特点:
感觉反映的是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三、感觉的种类
1.按照刺激物与感官的接触方式,可将感觉分为距离感觉(如视觉、听觉等)和接触感觉(如触觉、味觉等)。
2.根据医学临床需要,可将感觉按照感受器(接受某种刺激产生兴奋的神经装置)的分布及作用特征分为体表感觉(如视觉、听觉等)、身部感觉(姿势和运动感觉)和内脏感觉(饥渴、饱胀等)。
3.根据内外感受器及其所反映的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可将感觉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接受外来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是接受体内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的不同状态,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四、感觉产生的过程:
来自体内外的刺激(外界对感受器的作用)作用于感受器,引起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导到相应的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相应的感觉区),并激活中枢神经元,信息在这里进行分析、综合,于是便产生了相应的感觉。
五、感觉的规律
1.感受性及其发展
——感受性和感觉阀限
感受性:
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其大小用感觉阀限来度量。
每种感觉均有两种类型的感受性和感觉阀限,即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阀限。
绝对感觉阀限: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受性就是刚刚能觉察到最小刺激的感觉能力。
差别感觉阀限:
那种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是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感受性的发展。
人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以下条件。
社会生活条件和实践活动使感受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有计划的联系可以提高感受性。
感觉器官的机能补偿作用(某器官损伤,另一器官感受性明显高于常人)。
2.感受性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指某一特定感受器的刺激因时间、空间模式的不同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的适应:
同一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后像:
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
最明显的是视觉后像,分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的现象。
其共同规律是:
弱刺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强刺激能降低另一感觉的感受性。
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不同感觉的补偿:
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
六、知觉的概念:
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七、知觉的种类
1.一般知觉:
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和肤知觉五种。
2.复杂知觉
时间知觉:
人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时间、速度和顺序的反映。
空间知觉:
物体的空间关系(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在人脑中的反映。
运动知觉:
物体在空间位移、移动速度及人体自身运动状态在人脑中的反映。
又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3.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某种固定倾向歪曲的知觉。
八、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但人们总是把其中的少数刺激当做知觉对象,而将其余的事物当做知觉背景。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易被知觉;受只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和知觉经验的影响。
2.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不多属性组成的,尽管各部分、各种属性彼此不同,我们并不把对象感知为许多个别的孤立部分或属性,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影响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点;对象个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尤其是知识和经验。
3.知觉的理解性:
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知觉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去理解和领悟的。
影响因素:
经验最重要;言语的指导也有较大的作用;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本身不变,知觉的条件在一定情况下发生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不变。
视觉范围内的恒常性有形状、大小、明度、颜色恒常性。
九、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1.知识经验。
影响知觉的内容、精确性和速度。
2.定势:
指主观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3.其他因素:
如注意、情绪、习惯、知觉者的价值观、个性特征等。
第五章记忆
一、记忆的概念:
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机构
1.感觉记忆:
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
又分为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2.短时记忆:
保持信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3.长时记忆:
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
类别群集(人们在记忆一系列语词概念材料时,总是倾向于将他们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联想记忆(通过联想把孤立的识记材料建构为一个大的组块。
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关系联想);主观组织;心象话(在头脑中形成心象来记忆)。
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
存储形式——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情节性记忆和语义记忆。
存储的方法——复习要及时;阅读和重现交替进行;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用脑卫生。
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再认——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和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回忆——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长时记忆的信息遗忘: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
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遗忘两种。
三、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放缓。
(艾宾浩斯遗忘取向)
四、影响遗忘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对遗忘的影响:
有意义、材料少的忘得慢。
2.学习程度对遗忘的影响。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的影响。
(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
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
4.识记者的态度对遗忘的影响。
五、遗忘的原因
1.干扰说。
该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的相互干扰或抑制造成的。
其最有力的证据是前摄抑制(指在识记之前所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和后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消退说:
认为记忆是暂时联系的形成和留下痕迹的过程,当不再强化时,痕迹就逐渐减弱和消退,遗忘就是痕迹消退的结果。
3.动机遗忘说:
弗洛伊德认为,有时人们为了避免不愉快的情绪和内心冲突而遗忘某些事物或人物,这种遗忘常由一定的无意识的动机所致,是个体心理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4.提取失败理论:
一些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我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六、记忆错觉:
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严重偏离。
第六章思维与想象
一、思维的概念: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异同:
同——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同属于心理活动的认识过程。
异——感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而且反映的是外在特征或外在联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而思维是建立在感知觉基础上的,并揭露感知觉所不能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具有间接性、概括性。
前者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后者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阶段。
三、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
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
2.概括性:
思维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四、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
动作思维——在实际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的思维;逻辑思维——以概括、判断、推理等形式所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是否被清晰地意识到或有明确的步骤,可分为两种:
直觉思维——思维步骤和思维过程不明确、不清晰,对某些现象或问题直接地迅速地作出某种猜想、假设或判断的思维;分析思维——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思维。
3.根据思维的方向性和多向性,可分为两种:
集中思维——思维沿着单一的方向,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的思维;发散思维(分散思维)——从所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信息,或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自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其特点是求异和创新。
4.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分为两种:
常规性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惯常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思维;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新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有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三个特点)。
五、思维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在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属性或个别方面;综合——是在思维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属性或个别方面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2.比较与分类:
比较——在头脑里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分类——在头脑里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的种类。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把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而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
4.系统化与具体化:
具体化——把概括出来的一般认识推广运用到同类其他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使之建立联系的过程。
六、问题解决的概念及特征:
问题解决是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
它有三个特征,即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和认知操作。
七、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
界定清晰的问题:
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界定模糊的问题:
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2.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
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语义丰富的问题:
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语义贫乏的问题:
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
八、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
1.发现问题:
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2.分析问题:
指弄清楚问题的特点和条件,其依赖的基础是搜集与占有与问题有关的大量材料。
3.提出假设:
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要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推测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4.检验假设:
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符合实际,是否与某些原理、原则、公式相符合。
九、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2.启发法
手段—目的分析:
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逆向搜索:
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爬山法:
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十、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1.知觉情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知觉情境越简洁明显,有关的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2.定势的影响:
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
即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去解决同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以后仍然用习惯了的程序去解决问题。
3.功能固着:
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4.情绪和动机状态:
恰当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积极情绪会使问题顺利解决。
5.原型启发:
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6.人际关系(从众心理)。
十一、策略的概念、特性和类型
1.概念:
在研究若干种行动方案基础上,选择并采取能够最优地实现行动目标方案的决定活动。
2.特性:
决策主要是选择、决定;包括研究制定若干备选方案;是针对行动目标而言的;是指向行动的。
3.类型:
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目标性质);突破型决策和追踪型决策(决策过程的作用);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决策目标的作用);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决策目标的多少);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决策主体);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决策范围)。
十二、决策中的一些特殊现象
1.回避损失(很多情境中人们都会表现出对损失的厌恶)和成本沉没现象(附加资源被用来证明以前的行为是正确的)。
2.框定效应:
很多时候我们的决定都会受无关情景的影响的现象。
3.知觉合理化:
当人们采纳一个选择而放弃另一个选择时,通常他们都想向自己和他人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且合理的。
十三、判断的概念:
形成看法、得出结论以及对时间和人作出评论性评估的过程。
十四、启发式策略和判断
1.代表性启发法:
人们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愈有代表性的,被判断为愈常出现。
2.可得性启发法:
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断为更常出现。
3.锚定启发法:
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时间的估计。
十五、想象的概念:
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其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十六、想象的种类
1.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其极端形式是梦。
2.有意想象:
有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
根据现有描述,在大脑中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和理想,均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幻想:
是一种与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与未来的想象。
有两大特点:
体现着个人的愿望;不与目前行动相联系,而是指向于未来的活动。
理想:
凡是在科学世界观指导下,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能够实现的幻想,就是积极的幻想,谓之理想。
有三大特点:
指向未来,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经过人们的努力,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和胜利;体现着个体发展的成熟性。
十七、想象的形成方式
1.综合:
把生活中各个领域和各种现象的不同方面和特征组合在一起。
2.夸张:
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拟人化:
把人类的特征、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4.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十八、想象的作用:
预见、补充、替代、调节作用。
十九、创造性思维的构成和过程
1.构成:
创造意识、推理能力、变通能力、灵感、机智。
2.过程:
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二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动;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教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第七章情绪与动机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心境:
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人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有弥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2.激情:
是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具有激动性和冲动性。
3.应激:
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三、社会性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根据社会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理智感:
在智力活动中认知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四、情绪和情感的动能:
适应和动力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感染功能。
五、情绪调节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
2.特点:
无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具体情绪若超出个体的承受能力或与环境不相适应都需要调节;情绪调节不仅针对强烈感受和过高生理唤醒的情绪,较低强度的、需要增强的情绪也要调节;情绪调节具有一定的目标或目的,并可以区别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情绪调节过程是在一些策略和机制作用下,情绪被管理和调整的过程。
六、情绪调节的方法:
理智调节;转移调节;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自我安慰;幽默调节;身心放松调节;自然陶冶调节;颜色调节;音乐调节;寻求帮助;热爱学习和工作。
七、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1.概念:
指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特定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功能:
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功能。
八、情绪和动机的关系
1.情绪通常由外部刺激唤起,指向引发它的刺激;动机通常由内部刺激所唤起,并指向环境中的一定对象。
2.动机通常集中注意于指向目标的行动上,而情绪通常集中注意于伴随行为的主观体验上。
3.受动机驱动的主观感受就是情绪体验,而具有指向性的情绪就是动机。
4.动机唤醒作为导致一种特定工具性行为的瞬间状态,瞬间动机也产生瞬间情绪,情绪和动机都能快速的改变。
5.情绪和动机具有相似性,但情绪通常是更特定的,更多地受即时情景的影响,动机设定情绪发生的广泛方向。
九、动机的产生:
和需要和诱因两个因素有关。
由需要引发动机,动机引发活动和行动,通过活动和行为获取物质产品和社会生活条件以满足需要,这一连续的过程揭示了动机产生的内在机制。
而能够引起动机的外部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概论 详细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