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docx
- 文档编号:7079929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63.18KB
冲压模具.docx
《冲压模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模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压模具
构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冲模一般应具备哪些零部件?
构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冲模一般应具备的零部件有:
模板、入块、以及标准件等;
模板包括:
上下托板、上下垫脚、上下模座,上、下模板,上、下垫板,上、下夹板,止挡板、脱料板,凹模、凸模,也称冲头或刀口等;
入块(上模):
夹板入块、脱料板入块、冲头等;
入块(下模):
下模入块、下模刀口、浮块、定位入子等;
标准件:
弹簧、六角螺丝、止付螺丝、线簧、等高套、导柱、导套、等高套垫片、两用销、顶料销等;
非标准件:
外定位、内定位、节距定位、外限位柱、内限位柱等;
冲压模脱板的作用
今天来介绍一下冲压模脱板的作用,脱板是脱料板的俗称,上模脱板的代号简称为PSU,脱板上面是止挡板(PPS),然后是夹板(PHU)、垫板等。
当然脱板不止有上脱板,还有下脱料板等。
什么叫脱板呢?
冲压模脱板的作用是什么呢?
“脱”,当然不是指脱光的意思哈。
脱光这个理解也没有什么失误,呵呵。
这里的脱的确就是指脱光、脱开的意思,意思就是说把材料或者产品从模具上卸下来,俗称“脱料”,当产品卡在模具上下不来的时候,俗称“不脱料”,在修理模具问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不脱料”的问题,比如“xx模具不脱料了,你去修理一下!
”,就是指产品粘在模具上下不来的意思。
冲压模脱板的作用是什么呢?
当然第一个作用首先是脱料了,即把产品从模具上卸下来,想想他还有没有别的作用呢?
当模具闭合的时候他是什么样子的呢?
哈哈,想到了吧?
当然是要和下模板配合到一起了,和下模板配合到一起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呢?
当然就是压料啦。
想到了没呢?
综合起来,冲压模脱板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脱料、把产品脱开;第二个就是压料,把材料压住,以便进行折弯、冲孔等工序。
你也可以这样说,冲压模脱板的作用就是脱料和压料。
这样也可以,表达的很清楚,通俗易懂。
连续模垫脚托板什么用
连续模垫脚托板什么用?
垫脚可分为下垫脚、上垫脚;托板可分为下托板、上托板。
连续模的垫脚托板主要作用为:
支撑和固定模具,抗压减震、延长模具寿命,增加模具高度、方便架模(即把模具安装到冲床上),下垫脚和下托板还有方便排除废料的作用。
连续模垫脚托板什么用?
其实这些东西基本没什么用,能不用就不用吧,因为还有模座呢。
在架模方便的情况下,上托板和上垫脚可以省略,就是说上垫脚、上托板不要也可以,只要架模方便,可以把架模槽设计在模座上面,这样就可以节约一些材料,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为公司节省开支。
但是注意:
需要落料的模具,在忽略下托板和下垫脚的时候要注意了哦,因为下垫脚和下托板还有方便排除废料的作用呢,可别忘记了哦,如果出了这样的差错,导致模具无处落料,可真是会被别人笑掉大牙的。
在不影响落料或者不需要落料、方便架模、模具的其他性能也不会受到影响的前提下,下垫脚和下托板倒是可以省略。
因为不需要,当然可以不要。
连续模脱料板压料槽的作用
今天来介绍一下连续模脱料板压料槽的作用。
一般的模具脱料板都是没有设计压料槽的,比如一般的工程模,都是没有压料槽的,但为什么连续模需要设计压料槽呢?
为什么工程模不需要压料槽?
哈哈,这个问题想通了吗?
为什么工程模不需要压料槽呢?
这是因为工程模所冲压的材料一般较厚、较粗糙,精度较低,不需要冲压连续模那么长的料带,而且工程模具也比较小,模板尺寸没有连续模那么长,产品要求的尺寸精度也没有连续模那么高,也比较容易修理和调试,所以工程模一般只需要有限位柱即可,不需要压料槽。
而连续模的话,它需要完成批量生产,产品精度也比工程模的产品精度要高,因此对模具的精度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压料槽正是提高模具精度的一种方法。
所以连续模一般是使用压料槽与限位柱配合使用来控制产品料带在模具中的间隙。
为什么连续模需要设计压料槽呢?
因为连续模脱料板在与下模板接触并压住材料的时候,强压的话不代表能完全把材料压住,所以一般连续模的脱料板上、接触下模板的那个面都会有0.05mm到0.08mm深度的压料槽(可以根据料厚适当调整),俗称“预压”,宽度的话刚好比料带要宽那么一点,保证把料全部压在里面,这样才能保证剪裁时料带在模具中间的间隙均匀,使模具在剪裁时可以把材料充分压住,防止因为压料不均造成的冲头、刀口磨损,光亮带不整齐等。
注意:
因为是压料槽与限位柱配合使用来控制产品料带在模具中的间隙,脱料板上设计有压料槽,所以在设计限位柱的时候(有些地方称为止高柱,即限制高度的柱子,哈哈。
),还应该把这个预压深度也要考虑进去,以减少钳工在组模时的调整时间,加快模具的进度。
比如:
产品材料厚度为0.20mm,脱料板压料槽可以设计为0.05mm,则下模板上的限位柱高度可以设计为:
下模板厚度+(0.20mm-0.05mm),假如下模板厚度为25.00mm的话,那么下模板上的限位柱高度可以设计为:
25.00mm+(0.20mm-0.05mm)-0.03mm强压=25.12mm,这样就可以了,强压的话留0.03mm就差不多了。
如果限位柱高度设计为25.15mm的话,这时候强压就没有了,这样是不合理的哦,最好留一点强压,0.03mm即可,不要设计的那么死哈。
OK,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了吧。
修冲压模具需要会的技术和用到的加工设备?
先谈谈冲压模具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吧,我之前有写过一篇《冲压模具开发全过程》的文章,在这里就不多罗嗦了,简单的讲一讲。
冲压模具的各个零件必须先经过这些程序:
首先得开料吧,不把材料开出来怎么进行下一步加工呢。
开料,也就是指粗加工。
一般一块模板必须先经过刨床大概刨平,然后再经过大水磨(磨床,也称为大磨床)粗磨、粗加工,留一定的余量(一般留50条余量,精度要求正负十条就可以了),然后需要热处理的就拿去热处理,热处理完毕了以后,在经过大磨床精加工,这个时候精度就要求高一点了,比如模板厚度是25.00mm,那么精度要求必须在正负0.01mm以内。
看模板的作用了,一般差一到两条都没多大关系,只要打出来的产品没有模具印子就好了。
磨床加工完了以后,送去放穿线孔,然后线割,再然后铣床、CNC等。
。
如果是小零件,是这样的:
根据零件大小,用锯床锯,或用铣床铣,开粗以后磨床磨,多余的切割片切掉,搞得差不多了看情况要么去线切割割,要么去CNC(也成高速铣床)加工,需要放电就放点等。
完了之后品保测量。
总的来说,就是刨床、车床、铣床、钻床、磨床,这些是模具钳工人员必须熟练操作的,不过现在稍微大一点的厂基本都用不到刨床、车床,因为都是有专人负责加工的,根本用不着你操心。
撇开刨床、车床,还有哪些加工设备必须为钳工人员所掌握呢?
既然制作一套冲压模具需要用到这么多的加工设备,那么修模具呢?
模具为什么要修?
因为坏了,打不出产品;为什么会坏?
因为设计人员设计的不合理、或者模具生产时间长了,修模人员的技术问题,又或者产线人员的不小心等等。
。
修模主要修哪些东西呢?
哪里坏了就修那里,比如不脱料,可能是弹簧力量不够大、脱料零件设计不合理等,此时可能会需要更换弹簧、或增加弹簧,或者改善脱料结构、增加顶料销等,那么就需要用到钻床钻孔、或铣床钻孔沉头,也有可能用到烧焊,那么就需要会操作氩弧焊机器、会烧氩弧焊等,烧完了可能还需要磨、铣等。
。
好了,不多说了,总的来说,冲压模具钳工修模人员需要会的技术有:
1、必须熟知各种模具的工作原理,以及他们的加工精度要求;一套冲压模具给你负责,首先你需要要完全弄懂它的结构、还有工作原理,设计思路等,必须熟悉每一个零件的作用、性能,这样模具出问题了、生产时坏了之后才会很快的想到是哪里出了问题,具体要修哪里等。
每套模具的结构和设计人员的思路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套模具的修模方法都是不同的,总之大同小异啦。
经验丰富了,任何一套模具到你手里你都可以信心十足的说“没问题”,就不怕他会出现什么问题,因为任何问题你都可以战胜啦,只是时间和精力问题。
不过,即使你经验再丰富,你都不会很有信心。
因为模具技术的发展还是很快的,很快就会有新技巧,新的思路,昨天用过的修模方法,到了今天可能就不那么灵啦。
。
呵呵,说的有点夸张喽,可别打击到你学习模具的信心了哦。
2、熟练操作磨床、铣床、钻床、氩弧焊,加工出来的零件应该符合模具精度要求,刨床、车床基本用不到,这个不会也没多大关系。
以前是必须要会的,现在科技都发展的这么快,就用不到了。
还有磨钻头、磨铣刀等,这些也是需要大概掌握的,有时候修模要用到,而你又不会的话,那只有干着急,或找别人帮忙。
3、还有放电、线割、CNC,你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吗?
各自的加工精度又能达到多少?
什么时候该用哪个,这个要一清二楚。
方便修模的时候可以灵活选用,节省时间,提高修模效率。
总之,就这么多了,模具工作原理懂了之后就什么都不怕了,模具坏了也立马就能想到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该动哪里等。
设计人员的话,你需要熟练操作绘图软件、实体建模等,如CAD,或UG、Pro/E、3DMAX、Mastercam等,具体看人家厂里要求,可以把模具设计出来就OK!
CAD可以用来设计比较简单的模具,一些复杂的模具就需要用到三维方面的,实体造型会比较直观一点,出的错也会少点,毕竟靠CAD来空想的话,即使你空间想象能力再强,还是不那么容易把复杂的模具结构空想的那么透,不能保证不会出现画错、漏画、结构错误的问题,增加模具加工时间,导致模具成交时间增长,浪费时间,消耗人力物力。
钳工人员的话,也需要懂一点绘图软件方面的知识,简单的查查直线的长度,零件的宽度尺寸等,这些你应该会。
因为修模有时候要用到,不知道零件的尺寸那么如何进行加工、修模呢?
OK?
今天就这么多。
想到了再补上。
。
冲压模具拉伸件产品质量分析
冲压模具拉伸件产品质量分析
在产品拉伸过程中,拉伸件主要会出现这几种问题:
起皱、开裂、薄厚不均、表面划痕、形状扭曲、回弹等。
在这些现象中,以起皱和开裂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产品出现这两种问题是一定交不了货、必须要调整好的,出现这两种问题的产品一般只能报废,客户是不会要的。
一、起皱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他的周围边缘部分由于切向应力过大,造成材料失去稳定,使得产品沿边缘切向形成高低不平的皱纹,称为起皱。
起皱严重时,还将引起材料在拉伸过程中难于通过凹模与凸模的间隙,增大拉伸变形力,甚至导致拉裂。
失稳现象的产生,既取决于材料边缘切向应力的大小,也取决于拉伸件的厚度。
一般来说,拉伸模具用氮气弹簧或优力胶比较好些,比较不容易产生起皱、开裂等现象。
为什么呢?
因为氮气弹簧或优力胶它的力一般比较均衡,不会出现力量大小不均的问题。
氮气弹簧比优力胶要好一些,因为氮气弹簧力量大,也非常均衡,但是价格就要比优力胶贵上好多倍,好多厂都买不起它,一般只有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工厂才有钱使用氮气弹簧。
优力胶使用时间长了,就会萎缩掉,力量就没当初那么大了,必须更换新的才可以,但是它的价格比起氮气弹簧来要便宜好多。
防止起皱可以采用压边圈,有的地方称为压料筋,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在不影响产品后面工序的情况下,在材料周围放上一圈凸起的筋,俗称压料筋,把材料四周压住,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拉伸出来的产品会比较饱满,也可以防止起皱。
压边力在试模的时候是需要做出相对调整的,一般设计出来都不会那么合理,都需要根据打出来的产品然后对压料筋的高度适当做出调整。
压边力过大,将导致材料与凹模以及压边圈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会使材料壁部变薄,甚至拉裂;压边力过小,那么就不能有效地防止起皱。
第二个问题是拉裂,这个是拉伸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
当筒壁处所受的拉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强度极限时,产品会拉裂,裂口一般出现在凸模圆角稍上一点的筒壁处。
影响产品拉裂的因素有:
材料的拉伸性能,材料的直径和厚度,拉深系数,凹凸模的圆角半径,压边力,摩擦系数等。
凹凸模的圆角半径太小,太尖,就容易把产品拉裂,一般用的修模方法就是想办法把圆角加大,把圆角处搞光滑一点,抛亮一点,实在不行了在生产的时候加油打也可以,特别是拉伸专用油,非常有效果。
设计冲压模具的时候,可以在客户产品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把圆角加大,不要搞得太尖了,有些设计不太懂,设计出来的拉伸模具,试模的时候开裂的很厉害,想累死钳工啊!
修模修的烦死人了。
拉伸时,采用必要的润滑,有利于拉伸工艺的顺利进行,筒壁减薄得到改善。
但必须注意,润滑剂只能涂在凹模的工作表面,而在凸模和材料接触的面千万不要润滑,因为凸模与毛胚表面间是属于有利摩擦,它可以防止材料滑动、拉裂以及变薄。
OK这次就分享这么多啦!
谢谢读者的阅读,如果可以,给个评论吧,您的评论将会成为鼓励我继续写下一篇博文的动力!
^_^
冲压模具跳废料的原因分析
什么是跳废料?
跳屑又是指什么?
可能有些同学不懂,先讲下。
跳废料和跳屑基本是一个意思,就是废料往上跳,跳到下模板上,或者跳到其他地方,总之就是废料从刀口那里跳出来了。
冲头把多余的废料切除,然后可能因为修模人员、设计人员、或产线人员的原因,导致本来已经切除的某些废料又从下模刀口处跳出来了,想想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情。
轻则报废几个产品,严重一点有可能打坏模具,非常严重的可能就要伤到人等等,想想真是太可怕了。
做模具就是这样,因为做模具而不小心,失去手或者残疾的也不少。
除非你做模具设计,或者其他。
只要跟模具打交道,危险就无处不在!
扯远了,下面来分析下冲压模具引起跳废料的原因,以及防御方法。
(一)、引起跳废料(跳屑)的原因
1、冲切废料或落料件外形的影响,外形过于简单、重量太轻,就很容易被冲头带上来;
2、磁力原因,冲头、或者刀口有磁性,本身就有磁性、因为研磨、冲击改变而带来的磁性等,都很容易把废料吸附上来,特别是与铁有关的材料,如马口铁、SECC、SGCC等,打这些材料的模具零件一定要注意退磁,否则模具就老是跳屑,老是需要人过去修模,这是多么烦心的一件事情;
3、冲裁间隙的影响,间隙小或者间隙大都可能会使毛刺随着冲头返回模具表面,加工精度不够,加工误差的影响等。
4、冲裁速度的影响,速度过快有可能会造成冲头与刀口内壁还有废料形成一个活塞,从而造成真空吸附的现象,即冲头把废料从下模刀口里面吸出来。
这样你可以让设计在冲头中间挖个小孔,垫板上也要搞相应的槽,让空气流通就不会造成真空吸附了。
或者把冲头的刃口搞成不一个平面,不是一个平面吸附的可能性就会小些,具体的如图:
5、切削油的选用与用量不当,油加多了,或者加的油太黏了,废料吸附在冲头上面掉不下去,导致跳屑;
6、凹凸模刃口的锋利程度,太锋利,光亮带多而毛刺少,与刃口凹模避的摩擦力小,容易被冲头吸附;当然这种情况你只能想别的办法来修模具了,不可能把从刀口冲头上下手吧。
7、冲头长度影响,一般我们说冲孔的“冲头”长度等于:
夹板的厚度+止挡板的厚度+脱料板的厚度+料厚+(1~2)两毫米,只要符合这个长度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太长,料还没压住冲头就开始冲了,容易造成冲头刀口磨损,太短了呢?
废料没有被完全冲到刀口下面的那个斜度或者小段差里面去,也容易跳上来。
8、下模刀口的原因,因为下模刀口一般都是有斜度或者段差的,一般斜度是在3~5°,根据实际需要、模具强度综合考虑。
研磨的太多,造成冲裁间隙加大,导致跳屑;
9、其他原因,如:
异物粘在材料上面被带入模具;
10、如果冲头够大、强度够强的话,也可以在中间挖个孔,冲头屁股后面锁止付螺丝,止付螺丝+弹簧+顶料销,把废料顶下去,顶料销高出冲头表面一两个毫米就好了,太长了可能会把产品顶变形。
11、也可以在冲头前面用502沾一点优力胶上去,或者烧一坨焊,焊个小点上去,当然这要冲头够大、烧焊技术够好才行,否则就把冲头烧坏了,对冲头强度有影响。
OK?
这次就分享这么多了。
谢谢大家。
节距定位是什么?
什么是节距?
节距定位又是指什么意思呢?
节距,顾名思义,节就是指节制,“节距”就是指控制距离。
那么节距定位呢,就是通过控制距离来进行定位的意思。
控制送料的距离,以免多送、误送,把模具打坏,或者生产出不良品。
在冲压模具中,节距定位一般用在连续模。
知道的人就会说:
“废话,工程模哪有用节距定位的?
”呵呵。
为什么只有连续模用到节距定位,而工程模却一般不用节距定位呢?
那是因为一般工程模都是打料片的,料片大小、长宽都是差不多的,直接放到工程模里面打就是了,要不然也不会叫“工程模”;当然,工程模也有自动送料的,一般都有送料机设置好的,冲床打一下,送料机就会把材料自动送过来。
连续模一般都是有专门的自动送料机的,要不然怎么打?
人工送料因为有时候送不准确,造成产品报废率太高,而自动送料机就可以避免这个风险。
况且也只有一般小厂才用人工送料,稍微大一点的厂,都是安排的有自动送料机的。
人工只需要把材料按要求放置到自动送料机上,然后设置好就可以了。
不过,自动送料机也未必那么准确,有时候也会有小小的误差,这时候节距定位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了。
有人说“节距定位:
就是两个定位针之间的距离。
”,想想对吗?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错误的,理论上讲是这样的。
但是,两个定位针之间的距离又是什么呢?
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哈哈,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你去找个专门做五金模具设计的师傅问一下吧。
下面我给一张图,简单讲下什么叫做节距定位。
其中蓝色的区域就叫做料带吧,然后过来有两个红色的圈,就是靠刀冲头所在的位置,关于靠刀冲头我在这里先不讲,下次有机会写博客了再跟大家讲吧。
这次主要讨论的是节距定位,好了,接着说。
这边有一个节距定位块,我们姑且就简称为节距定位吧,因为我们做模具中经常就这么说的,如“你把节距定位放哪儿去了?
”“去做一个节距定位吧。
”这里的节距定位就是指节距定位这个入块。
节距定位通常安装在下模(哈哈,我又废话了,不安装在下模难道安装在上模吗?
蠢。
),料带一开始进来的地方,料带首先从连续模最开始的地方进来,然后冲两个孔(定位孔),接下来经过靠刀的地方(靠刀是什么?
以后再讲。
),经过靠刀的地方,在这里切边,把料带切掉一部分,然后通过节距定位把料带挡住,防止误送。
注意到两个画红圈的地方没?
那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圈起来呢?
想想吧。
其中第一个红圈,那里有一个小缺口,为什么这个地方要留个缺呢?
而不切成90°直角?
想想吧。
因为后面是什么?
后面是节距定位啊。
节距定位这里一般是做成直角的。
想想,如果前面切边这里也是直角会怎么样?
切边是直角,那么冲头也必然要做成直角,因为直角是个尖角,而一般冲头的料都很脆,虽然硬度很高(硬度越高的东西越脆,不知道我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可别误导了你哦!
。
很脆,就容易崩掉,生产很多次以后,前面的那个小尖角说不定就没有了,这个时候切出来的还是90度吗?
即使是90度,也会有很大的毛边,到了节距定位那里就定不准了,打出来的产品就会误差。
。
现在知道了吗?
为什么那里会有个小缺口?
节距定位那里与材料接触的地方需要保留尖角吗?
当然需要啦!
其他没用的地方都可以倒角,防止刮手,把手刮破。
但是这个地方千万不能倒。
一刀就失去节距定位的作用了,需要把它重新补焊起来,然后研磨出直角。
如果你觉得它太尖,可以用锉刀稍稍的刮一下,但是千万别倒太大哦。
因为送料机一般送料的力都是很大的,而且切边一般也只是切掉窄窄的一点,如果这里倒了角,料薄的话,说不定材料会直接越过节距定位冲到模具里面来,此时节距定位就没什么作用啦。
一般像大点的连续模都是使用的两用销+节距定位入块,也就是节距定位那里是专门有一个入块,安装在靠刀、切边那里的,但是在模具比较小、材料比较薄的情况下,就不适用这样的结构了。
想想为什么?
一般在模具比较小、材料比较薄的时候,是用的压板来代替两用销的,因为料比较薄,使用压板送料相对好送些,两用销的话就比较麻烦。
这种情况一般可以用压板+节距定位入块,或干脆就不要节距定位入块了,都有压板了,干嘛还有用节距定位入块呀?
设计是不是吃了狗屎了,设计出这样的烂模具!
哈哈哈。
如果你设计一个小模具,用的是压板+节距定位入块形式,那么钳工师傅在组模的时候,一定会向上面这句一样骂你了。
为什么我如此清楚呢?
因为就有过这么一个傻设计设计了这么一套烂模具,然后我们的钳工同事就是这么骂的他、背后笑话他。
。
嘻嘻。
直接使用压板怎么节距定位呢?
是这样的。
假如材料宽度是10毫米,切边切掉了两毫米,那么第一对压板之间的距离你可以设计为10毫米(当然要放间隙的,你可别这么傻哦),靠刀这里切边切掉了两毫米,那么第二对压板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切边之后)你就可以设计为8毫米,这样不就可以节距定位了吗。
哈哈,今天就讲到这里吧。
谢谢大家。
。
冲压模具常用材料
冲压模具(也称五金模具)常用的冲压材料有:
铝材:
铝料,一般外观件用铝材的比较多,比如笔记本或上网本的键盘,其他的一些配件等;
镀锌板:
就是在冷轧板表面镀上了锌层,俗称镀锌板。
镀锌板有SECC、SGCC等,镀锌板防锈耐腐蚀。
价钱比较高。
通用板厚在0.4~3.2mm。
其特点涂装性优越、耐指纹好、耐腐蚀性能好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
一般机箱、下盖常用的厚度是0.80mm的SGCC材料。
硬度中等,比铝材硬度稍高、比不锈钢稍软。
SGCC材料比较硬,拉伸性能不是很好,如果用这个材料来拉伸的话,凹模和凸模必须要抛的很光很亮才行,要不然很容易就裂开、暗裂等。
不锈钢:
可以用来生产各种大小弹片、外观件,比如:
台式电脑机箱后面插各种接口的弹片就是用不锈钢材料然后通过冲压模具生产出来的。
不锈钢的材料比较硬,有时候模具保养找不到垫片可以先用不锈钢材料来应急,冲不锈钢的这种模具冲头、刀口需要经常保养才能保证模具生产顺利。
否则,就经常需要修模。
哈哈。
一般垫片都需要需要用点焊机把垫片点在零件上面,要不然下次拆模的时候掉了就比较麻烦。
有的厂不允许使用垫片,这时候可以使用烧焊把它烧起来,烧好了之后再用磨床把所需要的尺寸研磨出来。
常用的不锈钢材料有SUS301、SUS304等。
SUS200系列(包括201、202等)
SUS300系列(包括301、304、310S、321、316L等)和
SUS400系列(包括409、410、420J1、420J2、430、436L、444等)
麻口铁:
马口铁?
是不是有点晕?
我当时听厂里的师傅说这是马口铁,我也错以为是“麻口铁”了呢。
错了。
其实我也分不清楚,反正读音就是麻口铁。
索性就认为它是麻口铁吧!
麻口铁的延展性能比较好,硬度不高,比较软,一般比较复杂的曲面拉伸适合用麻口铁材料,不容易裂开。
比如上盖。
一些小弹片等。
马口铁其中Sn是镀层,马口铁又叫镀锡铁马口铁是电镀锡薄钢板的俗称,英文缩写为SPTE,是指两面镀有商业纯锡的冷轧低碳薄钢板或钢带。
锡主要起防止腐蚀与生锈的作用。
它将钢的强度和成型性与锡的耐蚀性、锡焊性和美观的外表结合于一种材料之中,具有耐腐蚀、无毒、强度高、延展性好的特性。
冲压模具三视图
冲压模具三视图,你懂吗?
不管是做冲压模具钳工,还是做冲压模具设计,或者是数控操作、数控编程、以及磨床、铣床等等,只要是和机械加工有关的,都必须有看图、读懂图的本领,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连图都看不懂,还怎么加工零件?
视图:
从各个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一个物体得到的几何图案。
例如:
当一个物体摆在你的面前:
1、从正面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主视图;从后面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后视图;
2、从正左边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左视图;从正右边来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右视图;
3、从上往下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俯视图,从下往上看,得到的几何图形就称之为仰视图;
4、为了使图形表达的更准确,更能让人读懂,通俗易懂,有时候还需要画上剖视图、全剖视图、半剖视图、断面图等。
剖视图,就是把它剖开,你看到的图形;全剖视图:
就是全部剖开得到的图形;半剖视图,就是把它剖了一半(不是全部剖开),得到的几何图形;断面图,就是想象一下这个物体从这里断裂,然后把断裂以下面讲一下三视图。
三视图的基本规律:
长对正、宽平齐、高相等。
长对正——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对正。
宽相等——俯视图和左视图、右视图的宽度相等。
高平齐——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的高平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 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