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ocx
- 文档编号:7073497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5.32KB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ocx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
2013级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人口经济学
论文题目: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
学生姓名:
熊智
学号:
213030302004
专业:
人口学
教师:
杨成刚
成绩:
2014年6月25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研究
摘要
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以发展经济为目标,而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融入了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重要内涵,使城镇居民都能真正享受城市的生活。
新型城镇化强调了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应是同步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
在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公众公共服务的需求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如何使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跟上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文研究发现:
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我国地方政府仍存在供给总量低、供给效率低下、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区域供给不平衡等问题;认为制约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因素有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理念偏差,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机制不健全,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不同,有效的竞争机制的缺乏;论文在提出问题以及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提出的,它是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为理念、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支撑、统筹兼顾为原则,促使
城镇向生态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城镇化的质量内涵不断提升,走科学
发展、社会和谐、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城镇
化道路。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并不仅仅是人口向城镇转移,
也不是为了建高楼、建广场。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较,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思想,更强调全面提升城镇的内涵,要求城镇化由过去偏重人口、数量、
规模的增加向更注重提升质量内涵的方向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用地、用能习惯
于粗放的方式,城镇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了粗放式的各种弊端,现在我们必须总结
经验,从思想上明确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过去我们的城镇化主要是依
靠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地区,而中心城市的负荷显然已经过重,因而现在我们应该
转变方式,通过建设城市群以及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协调配合来发展。
随着新型城镇化在我国的发展,学者们也开始投入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许
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主
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信息化和工业化为动力支撑,追求经济、人
口、社会、环境、资源等因素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也有学者认为,新型城
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通讯、交通、网络为物质技术手段、以工业
和服务业为产业基础、以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形成城市带领农村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城市化道路体系。
但是,众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
的内涵界定并没有提到公共服务这一核心内涵。
而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坚持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核心
是全面提升以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为核心的质量内涵,形成一个环境友好、功
能完善、城乡一体、集约高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网络。
2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遥遥领先,在这巨大的压力下,部分地方政府单纯追求人口和规模的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步入了片面城镇化的误区。
这导致城镇化发展不但脱离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牺牲了子子孙孙的利益,而且违背了人口与经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规律,倘若一直这样下去,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突破片面城镇化的局限。
集约化、生态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了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这两种模式是符合我国城镇化道路实际的。
集约化发展模式
是指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内涵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通过对城镇内部现有资
源的整合,优化城镇结构,完善城镇功能、增加城镇内涵。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凸显了长期以来资源和产业粗放式发展的弊端,要求资源和产业由粗放式发展向
集约化发展转变。
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人口、资源和产业等要素
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只是数量上的增长,质变才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是城
镇化科学发展的具体表现。
生态化发展模式强调的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
环境的保护,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生态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保护环境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又是极为脆弱的,是非常
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破坏的,由于它不易甚至不能恢复到原有状态,一旦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城镇化是通过改造特有的自然环境
而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只有走一条生态化的城镇化道路才能维持人类和环境和
谐发展的现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功能多元化、体系合理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
功能多元化是新型城
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城镇是区域范围内经济文化中心,具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
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第一产业逐渐过度到二、三产业,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会带来新的劳动
力、资本和技术,这些新的生产要素的聚集会给城镇带来经济的发展。
体系合理
化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通过组合多个空间
关系密切的小城镇而形成的城镇群体组织,城镇群体组织无论在聚集还是辐射功
能上都具有强大的效应,是以往那些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
体系合理化的城
镇化道路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符合我国客观实际的,我们要在协
调发展各类大中小城镇过程中,构建出一个结构完整、聚集和辐射功能强大的城
镇体系。
城乡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不论是供给数量还是供给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
而拉大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日益宽裕,与“农村真穷,农民真
苦,农业真危险”的反差也越来越明显。
这给城镇化加大了难度,城乡二元体
制严重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
因此,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现
城乡一体化,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居民生活水平共同发展。
3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经济能否平稳发展得益于市场的发展水平,城镇化将人口、产业聚集在城镇,改变了许多农村居民以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对市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市场的发展水平随着人们对市场的依赖性而提高,需求的增加大大刺激了市场的有效供给,加速了市场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成为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的持久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城镇化能带动工业
化的发展,促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能大幅度积聚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
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城镇化能辐射到周边地区,优化区域结构;城镇化能拉动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促进城乡结构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城镇化将人口、
资源、要素、产业聚集在一个集约的空间内,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形成合
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辐射到周边,从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有效发挥城镇的特殊功能,用资源要素等成本的最低消耗,尽可能的取得最大的
效益。
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农业、农村、
农民)问题的总钥匙。
党和政府把“三农”问题放在重要战略高度,要解决“三
农”问题,就必须加快城镇化的速度,提高城镇化的质量,首先将农村富余劳动
力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其次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提升城镇
经济实力,依靠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加快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点。
城镇化形成的产业聚集可
以辐射到周边地区,它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城镇化强大的聚集和辐
射作用能促进区域同步、协调发展。
一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对这个区域综合竞争
力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决定作用。
二公共服务的内涵及特征
公共服务的概念是源于公共经济学对公共物品定义,公共经济学认为公共
物品的外延要大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公共物品的一部分,公共物品包含了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而公共服务的本质也就可以追溯到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的问题。
到了21世纪,公共服务已发展成为公共部门管理与改革的核心理念,公共服务是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体育和娱乐、基础设施等在内的,目的是为公众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保障。
随着中国行政体制和公共财政的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能否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然而,公共服务的概念尚不清楚。
概念是分析问题的逻辑起点,引导我们去探索。
因此,我们尝试对公共服务的概念进行分析。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其公共物品是有形的产出,而公共服务是无形的产出,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公共物品作为有形的产出,它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离开来的,也就是说它产出的同时,人们并不一定是马上可以享受到的,而公共服务作为无形的产出,它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不能分离的,也就是说公共服务产出的同时必定是针对某个个体、组织或群体的,服务的对象是必然存在的。
我们可以这样的定义,如果产出是有形的,如公路,灯塔等,被称为公共物品,如果产出是无形的,如教育、卫生、医疗、就业,就被称为公共服务。
经济学对公共物品的定义不是因为有形或无形,而是因为外部性。
曼昆将公共物品定义为“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商品”,并指出,公共物品中最重要的三个部分便是国防、反贫困、基础研究。
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揭示了公共服务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公共物品或服务不会因任何一个个体的使用而减少,任何人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也不会影响其他人对此种商品的使用和消费,如国防、灯塔等。
公共管理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定义不是因为产出有形或无形,也不是因其外部性,而是因其公共性,它强调的是公众利益,即公民共同需要,产品本身是有形或无形的并不重要。
公共管理认为公共服务是由各级政府以各种方式来提供并进行管理,并囊括了所有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行为。
例如,国防、警察、教育、医疗卫生和电力供应等。
2公共服务的特征
公共性。
公共性是公共服务最基本的特征,公共服务是普惠、大众化和均等化的服务,惠及全民是公共服务的宗旨和目标,它不是对特定少数人提供的,它关系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个产品如果是由政府提供的,它就属于公共产品;如果是由非政府部门来提供,它就属于私人产品了。
一般情况下,某一产品的公共产品程度越高,它由市场提供的可能性就越低,也越需要由政府来提供,如国防、警察等。
香港在我国属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城市,但是自非典事件发生之后,负责排水服务的员工也纳入公务员管理。
基础性。
公共服务是以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为起点的。
社会公众需要是指在面临公共问题的时候,人类社会的所有个体产生的整体的、共同的、与生活最为贴近的需要,社会公众需要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
公共服务提供的是诸如水、电、煤气、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基础性的服务,它们都不属于生产生活中高端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最基本需要。
广泛性。
正因为公共服务是着眼于所有社会公众的需要,公共服务又是内容极为广泛的服务,它囊括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提供诸如水、电、煤气、通讯、公路等物质产品,又提供诸如教育、医疗、安全等非物质产品,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广泛的关于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我国政府改善民生的基础问题。
非营利性。
公共服务是政府部门提供的,它不同于其他私人部门提供的服务。
公共服务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它不同于企业,企业提供提供一种产品、一种服务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为了维护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安定,它提供的是一种非营利性的服务。
政治性。
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天然的政治性,首先它是由政治性强的政府来提供的,其次,它是由所有社会成员基于共同需要而提出的,它满足的是公共需要,而不是私人需要的简单加总,因此也必须由政府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为实现所有公民的基本权益而做出的努力,是政府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公共服务是在公民权的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公共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政治权力是依据,强制性是其特有的手段。
而公共服务不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来提供,也不能通过市场来交换,它有政治上的强制性。
三新型城镇化对地方公共服务的特殊要求
1理念
传统的城镇化中,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片面追求人口、地区的城镇
化,这导致城镇化偏离了我们原来的目标,甚至越来越远。
而新型城镇化是在
传统城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突破了传
统城镇化的弊端。
新型城镇化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现代化、信
息化、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支撑,走一条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城乡协调发
展的道路。
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改变了以往
片面注重追求城市人口数量、规模扩大的路子,把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
质的适宜人们居住的地方当作最高宗旨。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城乡统筹,就是要
让农民能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村老百姓在这个城市
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好,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而已。
2新的手段
传统城镇化模式下,我们的土地利用、能源利用大多数都是粗放式的,城镇化的效应也主要依靠中心城市的带动而产生。
与传统模式相比,新型城镇化更注重形成集约化的模式,强调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明确从思想上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把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努力形成城市带动乡村、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农村和谐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抓紧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群。
3新的要求
传统城镇化是以经济增长为要求,而新型城镇化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不断提升城镇质量内涵为要求,即加强公共服务和提升文化水平。
新型城镇化要求既要统筹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内的环境保护、供水供气、道路、交通、通讯、有线电视等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绿化品质,更要求加快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逐步使农村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均等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
相比传统城镇化而言,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全面的、不断的提升其质量内涵,实现城镇化由偏重人口、数量、规模的增加向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内涵的方向转变。
四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新型城镇化的特殊要求之间仍有差距
1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能满足民众需求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的决策都是根据其领导者的意愿做出的,缺乏公民的参
与,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同样如此,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GDP增长因与官员的晋升直接挂钩而受高度重视,而涉及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公共服务由于缺乏效益而长期受到忽视。
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是不同的,部分官员追求政绩的过程中,难免会将注意力放在那些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项目建设上,在同等预算的前提下,倘若其他项目的资金增多,就必然会导致政府对诸如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减少,这种重经济增长而轻社会服务的财政支出机制在实行分税制以来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除基础设施以外的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且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此外,我国公共服务大多数由政府提供,在西方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下,我国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上也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但由于市场化机制尚不完善,某些公共服务还是以单一的模式提供,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也导致了公共服务供给无效率。
尽管公共服务投入较以往有所上升,但是所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公共服务供给仍然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人群覆盖面也非常有限。
201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据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努力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服务覆盖到农民工。
这意味着政府已经在往好的方向努力,但我们仍需看到多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不同程度存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缺失的状况。
特别是在一些短时期内扩张而成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跟不上城镇化的步伐,与城镇化要求的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
2010年12月,在半月谈杂志社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联合开展了“我心中的城镇化”大型问卷调查中,66%的受访者表示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无法满足民众需求,其中有25%受访表示公共服务“与需求差距很大”,41%受访者表示“与需求相比有差距”。
因此,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要走的道路还很长。
2城乡间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大
由于历史、地理、制度等原因,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机制,城市公共
服务的提供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而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则只是农民,换言之,就是城市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拨款,而农村公共服务的资金则来源于农民群体自筹。
公共服务供给政策的严重偏斜导致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的享用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均等。
以基础设施为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大部分的农村基础设施则由农民自身通过筹资等方式提供,试想,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低到连吃不饱穿不暖的状况下,怎么会愿意将微薄的收入投入到公共设施建设中?
因此,在快速前进的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础设施呈现出两极趋势,变得越来越不协调。
义务教育一直以来引起了广泛重视,自2007年全面实施以来,大大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中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从普及率来看,城市和农村相差已不是很大,但就办学质量而言,却仍有较大差距。
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只能维持学校基本运转,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所需开展活动的经费还明显不足。
在公共卫生方面,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出现失衡,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农村人口数量虽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但却仅仅享用了约20%的医疗卫生源,边远的贫困山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更加稀缺。
在医疗保险方面,现在我们实施的虽是全民医保,在额度上却是不一样的,城市职工,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每月医保额度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差距也是比较大的。
教育方面,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2.5%,远低于城市人口68.8%的水平。
农村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48.2%,15岁以上文盲率为7.3%,高于城市21.8%和3.8%的水平,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在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投入仍然不足。
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均等使农村居民难以享受政府所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因此得不到保障,农村人口素质无法得以全面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五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对策
1明确新型城镇化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
1.1树立新型服务理念
理念引导行动,树立新型服务理念是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先决条件。
党委政府和各个部门要树立公共服务理念,政府转型首先是转向公共服务政府,政府公共服务的四个重点领域就是教育、卫生、劳动、民政。
《2010年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指出:
政府“十一五”期间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发展,其中农村居民更能感受到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各项公用事业均有显著改变,财政投入的增多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是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
新型服务理念要求我们必须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化水平同步增长的目标。
地方政府都应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观念,从高效率、高质量服务等方面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整体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
1.2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
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是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义务,是
人民权利的表达。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的问题,当中一个主要
原因就是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保障机制不完善,而制度性的保障恰是每项政策
得以落实的基础。
责任的缺失导致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机制的困难,明确在公
共服务供给过程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市场为辅助地位,政府承担的是公共
服务中的主体责任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完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明确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是改善
目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状况的有力保障。
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我国应加快
建设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完整、规范的体系,逐步将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主体责任制度化,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合理选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实现路径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全面完善了公共管理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市政
配套体系配置尤为重要,基层公共服务的水平应不断提升。
2.1建立社区服务合作社
社区服务合作社,是指在社区建立一个由社区居民自我参与管理,有着一
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办事流程,能让社区居民能更优质更方便居住的合法
组织。
它通过整合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城管便民服务站工作职能,为群众提供
综合性便民服务。
同时社区合作社在各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将众多服务功
能延伸到社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组建城市管理队伍,实行市场化运用,
加强了对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
随着我国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我们必须寻
找突破口,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推进乡镇公共服务延伸到村
一级,不断提升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水平。
2.2完善劳动保障就业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水平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在倡导服务型政
府建设的今天,实现劳动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全覆盖,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发展,优先解决制度缺失问题,更加注重保障公平,更加注
重便民服务,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努力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完善劳动保障就业服务体系,不仅
能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能充分发挥街道劳动保障就业服务中心和各
社区劳动保障就业服务点的作用,积极为群众就业提供服务。
完善劳动保障就
业服务体系,在社区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结合城镇自身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
性地培训剩余劳动力,解决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真正拉近城乡之间的差距。
加大综合保障力度,从小事做起,向公共服务的四
大领域倾斜,提升综合保障水平。
2.3全面提高卫生服务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城镇 背景 地方政府 公共 服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