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docx
- 文档编号:7069425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16MB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docx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帛画中充满了珍禽异兽、神仙魔怪,体现出浪漫、神秘的特色,与这一绘画特色相适应的时代思想特色是()
A.黄老之学盛行B.荀子的唯物思想盛行C.理学盛行D.佛教传入
2.“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
”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3.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两者作品的内容都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B.二人的政治倾向明显不同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D.二人的才学,气质的差异
4.小明在博物馆看到了两件文物上的符号和文字,他能从中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 )
①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发展 ②从中辨识一些文字,以此印证和考证有关史实
③中国文字产生于生产生活实践中 ④中国文明与中国古代文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③④
5.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岳飞的书房场景,其中不正确的是
A.书桌上摆放一本《资治通鉴》B.墙角放有一把管形火器
C.书柜中有印制的书籍D.墙上挂着《宋金议和后形势图》
6.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的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①书桌上有毛笔、纸张②一叠印刷的书籍
③墙上挂着临摹的《洛神赋图》④书架上有《黄帝内经》
A.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7.作为唐都长安的贵族子弟,你可能()
A.与少数民族王公子弟、东亚一些国家的留学生一起在国学中学习儒学
B.喜欢吟诵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偶尔使用纸币“交子”购买商品
D.热衷于收藏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
8.下列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
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
9.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
A.北宋B.元朝C.唐朝D.明朝
10.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求“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以下“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朝的五彩瓷,图案内容丰富,“画必有意,意必吉祥”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面貌,力求传神,以形写神
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
11.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作为社会和谐的象征,走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心中。
“福娃”在创作上借鉴了中国传统民间风情画的风格。
下面关于“福娃”吉祥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和追求
②多方位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③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13.据报道,上海发现了一张可能是元朝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真人画像(见右图)。
某同学想从下列四方面考证画像真伪,最关键的应该是确认画像的
A.人物年龄B.尺寸大小C.创作时间D.色彩浓淡
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
15.下图体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
影响汉字演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印刷技术的进步②书写工具的改进③文化传播的需要④外国文化的影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6.明清时期的小说多以反封建统治为题材,这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7.下列关于京剧表述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荣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8.2007年9月3日至5日,第五届中国临沂书圣文化节在山东临沂成功举办。
临沂有着美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
这位“书圣”是()
A.杜甫B.顾恺之C.王羲之D.张仲景
19.右图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它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色是:
A.设计者的独具创新 B.传统印章与书法艺术的结合
C.反映了甲骨文的特点 D.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
20.在一次美术鉴赏课上,美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清代郑燮的
名作《墨兰图》(如右上图),同学们展开了充分讨论,最后得出了如
下几个关于这幅作品的特点,你认为哪一点不符合史实()
A.借竹喻人崇尚气节B.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C.以形写神表现气质D.诗书画印综合一体
21.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
“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
这幅名画指的是()
A.《夫妇宴饮图》B.《洛神赋图》C.《步辇图》D.《清明上河图》
22.“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从词风格上看,该词属于()
A.婉约派B.豪放派C.田园派D.山水派
23.“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宗教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平民化
25.“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与唐朝张仲素这句诗有关的历史现象是()
A.白马寺B.兵马俑C.昭君出塞D.胡旋舞
26.从宋代话本到元代杂剧再到明清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艺术: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27.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画家的性格B.民间文化的发展
C.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D.统治者的提倡
28.诗言志,歌咏言。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
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问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29.明清时期,我国小说戏剧繁荣兴盛,其所具有的特征是()
①小说创作繁荣,戏曲丰富多彩②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
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④宣传了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0.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受到世界人民崇敬和纪念的主要原因是()
A.他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体裁B.他在政治上积极要求顺应潮流
C.他坚决主张联合六国抗秦斗争D.他的一腔爱楚国爱人民的热忱
31.具有高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并把我国古典长篇小学创作推向高峰的是()
32.下图出自柳公权之手的书法作品最有可能是
ABCD
ABCD
33.下列诗篇未反映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思想的是()
A.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
B.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陆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
34.“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根据这段文字的特点,它应属于()
A.汉赋B.唐诗C.元曲D.宋词
35.李斯书写的《泰山石刻》
A.属于成熟的“篆刻”艺术品,是“印宗秦汉”有利证据
B.作者书写此文字的目的就在于展示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C.这一作品采用的字体属于隶书
D.虽然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从总体上看它还属于实用性文字
36.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A.中原B.齐鲁C.楚地D.巴蜀
37.下列关于明清时期文人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地域、理念、师友等各种原因,在江浙文化发达地区,形成了多个争奇斗艳的画派。
B.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异的画家。
C.以朱耷为代表的八个明宗室被称为“八大山人”,与郑板桥为代表的八个扬州文人被称为“扬州八怪”。
集中代表了明请风格奇特、鲜明的特征
D.明清画风从根本上折射出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8.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相应的成就()
①小说的出现和繁荣②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③宋朝风俗画的发展④魏晋书法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9.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诗经》对历史工作者了解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②宋词的繁荣,是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的进一步发展
③汉赋尽管是吸收了《诗经》和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但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弊端影响很大
④元朝时,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0.明清时期,年画,壁画,布贴画,剪纸画较流行,这说明()
A.社会需要小说,剧本读来更有趣
B.小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
C.和文人把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寄托在山水画中一样,百姓把自己喜闻乐见的东西用绘画形式表现,从而绘画极具生活实用性
D.刻画坊用木刻版画作为文学读物的插图
41.汉字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请按照汉字演变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书体()
①②③④⑤
A.①②③④⑤B.④②③⑤①C.①②④③⑤D.④②③①⑤
42.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
因问:
“我词与柳永如何?
”对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苏东坡赞成幕士的形象说法,是因为他()
A.善于恭维B.准确理解了两人词的不同风格
C.扬苏贬柳D.知道两人词都流传民间
43.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战火频仍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
但是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歌》)中,可以看出,他们()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名利
44.王维是唐代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书画家。
他的书房里摆设非常注重艺术,其中最可能有的是()
A.墙壁上挂着一幅夏圭的《山水十二景》
B.墙上挂着自作的一幅花鸟画,附有自已的印章和自题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C.书桌上摆有一本《金瓶梅》
D.书桌上摆有佛祖释迦牟尼像
45.唐朝出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繁荣局面,主要是因为()
①魏晋以来,诗歌创作渐趋成熟②民族屈辱和民族危机的影响③科举考试的推动作用④繁荣的政治、经济条件⑤实行的开放和多元政策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
46.惠州艺术馆2006年初举办了中国传统书画展,某中学有四位同学参观了画展,并对下幅中国名画作了评论,其中错误的评论是()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A.该作品展现了雍容华贵的胜唐气象
B.该作品的作者被称为“画圣”,其作品有“吴带当风”之誉
C.该作品反映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状况,属民间风情画
D.该作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47.下图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说书场面,下列有关评论正确的是()
A.场面中的说书人有可能正在说《西游记》里记载的故事
B.该场面只在城镇里流行,农村中还未出现。
C.该场面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D.场面中说书人经常讲述商人经商致富的故事。
48.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以过端午节的方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1953年,世界
和平理事会决定把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在各国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出现上述现象是由于屈原()
①热爱祖国和人民②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对理想执着追求
③在文学上的突出贡献④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9.两宋之际的词作反映的社会主题主要是()
A.南迁人民对故土的思念和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B.商品经济发展下繁华多彩的都市风情
C.少数民族政权高压统治下文人不得志的愁闷心怀
D.大一统局面下文人粉饰太平的歌功颂德之风
50.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妆方法。
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等。
其中表示“铁面无私”的主色调是
A.白色B.蓝色C.黑色D.黄色
二、材料解析题
51.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
(3分)
(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
(8分)
(3)宋词分哪两大流派,各举一位著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4分)
(4)说明宋代的绘画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并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4分)
(5)宋代的“世俗文学”主要指的是什么?
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分)
5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欣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1和图2的代表作品各写2个?
(2)材料二,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作品的风格怎样?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
(3)根据所学知识看图判断出材料三的图3、图4、图5、图6,是各反映的我国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
依据四大名著所反映的社会环境和材料三图7,简要叙述促使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因素?
53.“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官能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与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
——社会学家
《连年有余》
请回答:
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
请在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三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12分)试概括分析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
(6分)
54.(13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屈原《离骚》
材料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材料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以上三位人物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著名诗人。
请分别指出其文学作品的体
裁。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屈原的诗歌体裁的主要文学特色和他的代表作。
(4分)
(3)从材料二、三看,李白与辛弃疾的诗词表现了什么不同的时代特征?
(4分)
(4)从以上描述中,你从中能得到哪些认识?
(2分)
55.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了解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日常生活的窗口。
你能从一部戏曲中捕捉、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试从:
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经济结构、民族关系、文学发展、文化观念等角度分析)(12分)
5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
在文学史上,元杂剧常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
著名的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
其优秀作品如《赛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等。
在戏曲史上,元杂剧剧本结构严整,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或旦一人主唱,表演出色,音乐、唱腔完整,表现的思想内涵深刻,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
材料二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发源于十九世纪中期的都城北京,并于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后来在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被视为中国国粹。
著名演员有:
“同光十三绝”、“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须生”(杨宝森、马连良、奚啸伯、谭富英)。
经典剧目有《红鬃烈马》、《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纺棉花》、《翠屏山》、《五花洞》、《宇宙锋》、《锁麟囊》、《荒山泪》、《定军山》、《四挑滑》车、《小放牛》、《失空斩》、《空城计》、《四进士》、《借东风》等等。
请回答:
众所周知,元朝与清朝是由蒙古族与满族建立的,请谈一谈在这两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时期,中国戏曲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繁荣的原因。
5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类,称为四大行当。
——《京剧行当》
材料二“四大徽班”为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俱为徽调著名戏班。
据载,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帝祝寿,受乾隆帝所宠爱。
后因为臣下所议论,道光帝将他们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指出京剧人物类型与明清小说有什么关系?
(2)阅读材料二,分析京剧发展走了一条什么道路?
京剧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58.阅读下列图片,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秦砖)图二(西汉·瓦当)图三(文物)
图四(书法作品)图五(书法作品)
请回答:
⑴秦砖汉瓦上刻写的汉字字体分别是什么?
(2分)图中文字“海内皆臣”、“单于和亲”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分)
⑵指出图三文物上刻画符号的名称和地位(2分),这些文物的大量出土有何历史价值?
(2分)
⑶指出图四、图五书法作品的体例分别是什么(2分),简说汉字成为书法艺术的时代背景(2分)。
59.(16分)文学艺术作品不仅是个人内世界的展示,也是展现时代文化特征的窗户。
在学习、欣赏文艺作品时,要从作品的无声中去感知历史。
仔细阅读和观察下列宋元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
材料1: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
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赠缴忧相逼。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朱敦儒《卜算子》
材料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材料3:
——苏轼《黄州寒食诗贴》
材料4:
观察下面绘画作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材料5
——马远《山径春行图》《踏歌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材料2分别属于哪一种文学体裁?
(2分)材料1、2各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历史情感?
(2分)
(2)材料3体现该书法作品的有何特征?
(1分)与苏轼时代齐名的书法家还有谁?
(2分)
(3)材料4、材料5两类国画分别属于何种画种?
(2分)从材料4、材料5我们应汲取什么样的历史信息?
(2分)你如何从宋元的时代特征去体现了上述述作品的文化特征?
(5分)
6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社会政治、经济格局变迁的大形势相呼应,中国文化亦从唐型文化转向宋型文化。
……所谓唐型文化,是一种相对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类型……而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
材料二:
宋文化细腻丰满,但在气魄上远不及汉唐文化气势雄壮。
唐太宗李世民以“天可汗”的尊称威慑周边民族,而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相对峙。
……(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
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另一方面,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
在辽朝,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
《贞观政要》、《史记》、《汉书》等汉文化名著被译成契丹文字,广为流行。
……(西夏)已是任用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马,行中国法令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分析唐宋文化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两宋时期,中国南北文化呈现出何种差异?
原因何在?
61.“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绘画是做为美的直接表现方式而存在的,纵观中国绘画史可以发现:
魏晋时期绘画凸现个性;隋唐时期画种全面而丰富;宋代以山水画为主;明清时期出现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请试从魏晋、唐朝、两宋、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艺 长廊 单元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