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 文档编号:7058278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5.62KB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文化常识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额联、尾联。
C. 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 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错在“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正确的表述应为“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故答案为:
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对下列文学常识、语法知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更定”指每晚八时左右。
B. 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白”是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C. “我坚信:
虽然道路坎坷泥泞,但是曙光就在前方。
”这个句子是单句。
D. “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答案】D
【解析】【分析】“我要感谢成功,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
”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选项“并列关系的复句”错。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国古代常用皇帝的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崇祯五年”;也有用干支来纪年,如“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古人常用伯、仲、叔来表示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如孙权在兄弟中排老二,故字仲谋。
C. 《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四十岁为“不惑之年”,五十岁为“花甲之年”,六十岁为“知天命之年”,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D.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五十岁为知天命之年”,六十岁为“花甲之年”。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积累。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
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
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乡试、会试、殿试。
B. 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如茶纲、盐纲、花石纲。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
《智取生辰纲》中的生辰纲指的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C. 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
D. 莫泊桑,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D
【解析】【分析】D.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不是“浪漫主义作家”。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岳阳楼记》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指“因罪贬官”,同样表示官员罢免降职意思的还有:
迁、谪、除、罢、免、黜、陟。
B. 《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皇帝年号纪年,“壬戌”是天干地支纪年。
C.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自号醉翁,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在写法上“记”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答案】A
【解析】【分析】A.“陟”是“提拔,奖赏”,不是表示官员罢免降职。
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半夜三更”指晚上三点至五点。
B. “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C.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D. 传记是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叫小传;也有自述生平的,叫自传。
【答案】A
【解析】【分析】A.有误,“半夜三更”指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B
【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
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8.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
B. 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
C.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
D.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
【答案】B
【解析】【分析】B“世先生”是对有世交的平辈的尊称;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9.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
如《范进中举》“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一句中的“文曲星”,按旧时迷信说法,指主管文运的星宿。
B.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安徽的黄梅戏、浙江的越剧、岳阳的巴陵戏。
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
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
【解析】【分析】“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 《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
“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D. “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贵姓”属于敬称,“家父”属于谦称。
故答案为:
C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 )
A.水调歌头
B.如梦令
C.西江月
D.沁园春
(2)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 )
A.晁盖
B.宋江
C.林冲
D.吴用
(3)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
( )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D.古体词
【答案】
(1)C
(2)B
(3)A
【解析】【分析】
(1)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B.如梦令,词牌名。
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
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C.西江月,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
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
D.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
根据字数和韵脚可以分析,这是“西江月”。
(2)《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一首诗词。
词的上片自述身世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二句显示出宋江对自己文才武略的自信心。
下片写遭受迫害的词人,记述词人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发配到江州,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因酒醉喷发而出,豪情纵横地抒发了他深藏于心中的不凡怀抱。
(3)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
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
故答案为:
(1)C
(2)B
(3)A
【点评】调是一种词调体式。
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59字至90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
如“临江仙”、“一剪梅”、“蝶恋花”、“钗头凤”、“渔家傲”、“青玉案”、“江城子”、“破阵子”、“苏幕遮”等,后多为沿用。
长调是蒙古民族声乐,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
1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北宋:
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周敦颐。
B. 年号:
庆历、崇祯、元丰、太元。
C. 泰戈尔:
《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吉檀迦利》。
D. 律诗:
《月夜忆舍弟》《水调歌头》《商山早行》《长沙过贾谊宅》。
【答案】D
【解析】【分析】D.《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不是律诗。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时需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B.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登飞来峰》这几篇作品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C. 清代是我国小说发展的鼎盛时期,如有以三国纷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三国演义》,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有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
D.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别和时代不同,但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的特点。
【答案】C
【解析】【分析】《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不是白话小说。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C项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有误。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考生要在平时加强积累,对每一则文学文化常识都要熟记,在判断选项时要仔细认真,不可马虎。
14.下列选项中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愁》的作者是艾青,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
B.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C. “阴阳割昏晓”一句中“阴阳”二字在古代指的是方位。
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
D. 我国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此用“垂髫”指儿童;而始龀是指小孩七八岁。
【答案】A
【解析】【分析】A.《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
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15.下面这段邀请词中的画线部分,不是谦辞的一项是( )
值此新春佳节,愚兄特在寒舍略备薄酒,诚邀贤弟把酒畅聊,共叙情谊。
明晚六时,恭候光临。
A. 愚兄 B. 寒舍 C. 薄酒 D. 贤弟
【答案】D
【解析】【分析】ABC都是谦称,D.属于敬辞,贤弟:
敬称自己或别人的弟弟。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词义的能力,题目要求从谦敬方面进行辨析,谦语:
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敬语: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特别是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平时学习时要对这两种词语进行积累。
1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B. 朱自清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我们学过他的《背影》。
C.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
D. “角声满天秋色里”“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角”“载”都是古代的军中用品。
【答案】C
【解析】【分析】“贴挂时,上联在左,下联在右”错。
贴对联时,传统习惯一般是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17.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谪”是贬官的意思。
“迁”是指官职的变化,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的是降职流放,那么“右迁”指的就是升官。
B.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连中三元”指的是三级考试都获得第一名。
C. 我国古时候,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答案】D
【解析】【分析】D.《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18.班级正在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天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
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风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字、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
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
(2)【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上图专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
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
(60字以内)
(3)【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丰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
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________
②上联:
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________
【答案】
(1)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利。
(2)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以强凌弱,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献计于庄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最终大败齐军。
(3)多艺多才有担当;曹刿请命无愧匹夫之责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
⑴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观点态度。
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
⑵考查学生对名人故事的了解和概括。
从图画可以知道,两个人物是鲁庄公和曹刿,是“曹刿论战”的故事。
根据了解的内容概括作答即可。
⑶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
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即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围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和上联的提示拟写下联即可。
故答案为:
⑴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利。
⑵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以强凌弱,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献计于庄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最终大败齐军。
⑶多艺多才有担当;曹刿请命无愧匹夫之责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围绕观点阐述理由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习重积累,多运用,并不断总结活动的经验,作出简洁准确的表述。
(3)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
做此类题时要注意:
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1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题》《泊秦淮》的作者分别是唐代的李商隐、杜牧,二人并称为“小李杜”。
B.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又称“大年夜”,人们往往通宵不眼,有除旧迎新之意。
C.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中“金经”指佛经,“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烽火台。
D.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太学生入学的身份资格,在历代是不尽相同的。
【答案】C
【解析】【分析】C.“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战争。
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和评判,注意其语言的表达,仔细的进行判断。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一代又代人。
B. 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吴用等好汉引诱对方上钩全然不露疾迹,杨志虽极精细,仍然中了计。
C. 词,又称长短句,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豪放词,“红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表明了一年中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
“清明”“端午”都属于二十四节气。
【答案】D
【解析】【分析】D项有误,端午节不属于二十四节气。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语文 文化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考 语文 文化 常识 训练 试题 答案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