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2.docx
- 文档编号:7057683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1.59KB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2.docx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现代文阅读2
2014年高考语文知识点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尽管许多人都认为诗歌可以取得音乐的效果,但这仍然是大可怀疑的。
仔细分析起来,诗中的“音乐性”与音乐中的“旋律”是根本不同的东西:
这种音乐性的意思是指诗中语音模式的某种布局、避免辅音的累积,从而获得一种韵律上的效果。
象蒂克这样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后来的魏尔伦都曾尽力追求诗中的音乐效果,他们为此要舍弃诗的语义结构、避开逻辑的布局,强调诗的内涵胜于外延。
然而,模糊不清的轮廓、含混的语义和不合逻辑的布局从文学的意义上看决不是“富有音乐性的”。
在文学上,模仿音乐的结构,诸如模仿主旋律、采用奏鸣曲、交响乐的形式似乎显得更具体些;但是即便明确表示模仿音乐的结构形式,也很难说明为什么文学上熟悉的重复、对比之类对—切艺术都通用的手法却和音乐上主题的复现、调式的对照与协调并非一回事。
只有在极个别的例子里,诗歌才提示了确定的音乐的声音,如魏尔伦的《小提琴的呜咽》和爱伦·坡的《钟声》,或表现一种乐器的音色、或表现钟的叮当声,但这仍没有超出通常所说的拟声法。
当然,也有这样的情况,即诗人写诗时就明确表示该诗是为入乐而写的。
例如,伊丽莎白时代的许多小曲的词,以及歌剧的全部歌词就属此类。
在很少的情况下,诗人与作曲家是同一个人;但很难证明,音乐与歌词的创作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
即使是瓦格纳,也常常是先写好“剧”,几年之后,再为这些剧本写音乐;毫无疑问,许多抒情诗歌是为一些现成的曲谱创作的。
音乐与那些真正伟大的诗作之间的关系似乎极为淡薄,这只要看那些能够谱曲的最成功的诗作所提供的证据就可以明白。
章法细密,在结构上高度完整的诗歌很少入乐,而那些平庸或者低劣的诗,象海涅早期的作品和谬勒的作品都为舒伯特和舒曼的最好的歌曲提供了歌词。
假如某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那么为它谱写的音乐往往完全歪曲或掩盖了这诗的模式,尽管这音乐有其自身的价值。
人们无需引用威尔第改编的莎剧《奥赛罗》之类的例子,圣经全部诗篇的曲谱,或者歌德诗歌的曲谱就提供了充足的论据。
(选自【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8.下列不足以支持“尽管许多人都认为诗歌可以取得音乐的效果,但这仍然是大可怀疑的”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诗歌的“音乐性”指的是一种韵律效果,通过布局语音模式、避免辅音累积来获取,这不同于音乐中的“旋律”。
B.蒂克和魏尔伦舍弃诗的语义结构、避开逻辑的布局,强调诗的内涵胜于外延,以追求音乐的效果,但最终并没实现文学意义上的“音乐性”。
C.诗歌可以模仿音乐奏鸣曲、交响乐的结构形式,也可以使用几乎对—切艺术都通用的重复、对比之类的表现手法。
D.魏尔伦的《小提琴的呜咽》和爱伦·坡的《钟声》也只是通过拟声法才表现出了确定的音乐声音。
9.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歌很难取得音乐的效果,但如果诗人创作时就明确表示该诗是为入乐而写的话,情况则完全不同。
B.诗人与作曲家同为一人或者歌词与音乐在同一时期创作的情况较少见,大多数时候二者是分离的。
C.章法细密、结构完整的伟大诗作很少入乐,反而是那些平庸低劣的作品常常为名曲提供歌词。
D.威尔第改编的莎剧《奥赛罗》不失为经典之作,但作为一部歌剧,人们已经很难从中感受到莎士比亚原作的魅力。
10.概述作者在文中的主要观点。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烧荒
(洪都拉斯)维克托·卡塞雷斯·拉腊
在那片山地上,雇工们艰苦地干了整整一个夏天。
那是林木丛生的陡峭山坡。
他已在石头般坚硬、鹿腿般粗的树干上崩毁了三把砍刀。
用砍刀嚓嚓地砍树枝,用斧头砰砰地砍树干,真是一曲理想的美妙音乐。
一棵棵树像撕布帛似地发出一阵哀怨的呻吟,接着就倒下去,顺着山坡往下滚。
同时,他们放开嗓门叫道:
“树倒了!
滚下去了!
”
他的工作是艰巨的。
他是一个贫苦雇工,一天挣一个半瑞尔和一口饭,但是他十分热爱土地,热爱被砍伐的山林,热爱被开垦的山地,热爱在用木棒戳的洞里膨胀的种子、挺拔的禾苗和堆放在谷仓里的玉米。
但是,他没有自己的玉米地,因为他没有土地,而同意出租土地的人收取的租子又那么多,剩下的粮食还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和他自己吃饱饭挥动斧头干活的。
伐木开荒的活儿是二月份开始的。
一共五个小伙子。
他跟他们一起卖力地干活。
活儿很累,可是饭菜不错。
他们干得一天比一天起劲。
“明天就能干到山坡上那棵阿马特大树下了!
”他说。
他们继续干着,艰难地干着。
他们不吝惜汗水,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暴风雨也挡不住他们。
结果,下午他们就到达了阿马特树下。
抬眼一看,面前的土地在他们的工作下深深地伸入进了丛林。
第二天,一片黄色的栎树被砍倒了。
第三天,一个布满蚂蚁窝的小土丘被铲平了,他们的皮肤被黑蚂蚁咬得起了许多小泡。
就这样,他们拼命地干了一天又一天,前进了一步又一步,终于把活儿干完了。
刚刚伐倒的树木多么芳香啊!
栎树散发着这种香味,奇米斯树散发着那种香味。
楠斯树的香味却是甜丝丝的。
但是,松树……老天爷啊!
松树散发的是什么样的香味哟!
那种香味就像洪都拉斯雇工的心发出来的!
把它们砍倒多么叫人心疼啊!
但是没有办法,不能不砍呀,不把它们砍倒,就不能种玉米!
……
被砍倒的树木的甜蜜香味,进入了他的脉管。
使他热血沸腾,增强了他的活力。
他是懂算术的,一次也没有记错:
每过九个月,他老婆就要给他生一个孩子。
活儿干得很漂亮,砍倒的树林的香味浸人肺腑;用他那双磨起茧子的手播种的玉米将唱起悦耳的歌儿。
伐木工作已经结束。
从前是沙沙作响的绿色山坡上,现在洒满了热辣辣的阳光。
树枝在爆裂,树叶被烤焦,蝗虫发出刺耳的、难以形容的哀鸣:
“吱,吱,吱!
吱吱吱——”
雇工们组成了巡逻队,准备在点火烧木头时负责警戒,避免大火蔓延到邻近的栅栏和铁丝网的柱子上去。
点火的日子定于神圣的礼拜六。
对他来说,那场大火十分壮观,非常激动人心。
但是等到大火烧起来,眼看着这么多树干和树枝被大火吞没时,又感到痛心了。
当他看到数不清的小动物被人们赶出洞穴、钻出火堆时,心里像结了个疙瘩似地难受。
可是他欣赏着噼啪作响、像旋风一般熊熊燃烧的火焰,简直陶醉了。
火焰时而上升,时而晃动,火势凶猛,毕毕剥剥,把地上的东西都烧光了,地就可以播种了。
礼拜六那天,天色有点可怕。
讨厌的北风不住地刮着,天气热得像火烤。
这位基督徒只好听天由命。
直到三点钟,风力才减弱,于是他决定点火。
他吩咐从北边点,好借助风力向南烧。
在荒地上的一端,有几个雇工迎着火站着,准备挡住火焰,免得烧毁别人的财产。
情景异常吓人。
他暗自想道:
要是有为穷人预备的地狱的话,那里的火刑准是这样的。
烈火烘烤着他的脸,几乎燃着了他胸前的浓密的绒毛。
但是他不觉得热,心情激动得忘记了一切。
他像钉在那里似地一动不动。
谛听着木头的爆裂声,欣赏着像一堆堆火绒一样燃烧的松木冒出的黑烟。
“哈哈,崩坏我那把值两比索的砍刀的树干烧掉了!
烧得好啊!
”
突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也许因为熊熊烈火没有及时扑灭,火焰蔓延过来,顿时把他包围了。
他想逃出去,但是他已经被烧着,火焰从他的腿上爬到身上,直舔他的胸襟。
会把他烧成炭,化成灰的。
要是有为穷人预备的地狱的话,那里的火刑准是这样的!
胡利安叫起来,叫了一声又一声。
但是,在烈火的毕剥声中,他的声音细得像根线。
他向奇迹之神呼救,向梅塞德斯的圣母祈求。
在绝望之中,他一下脱掉了衣服,叫喊着跪在了地上,恐怖地闭上了眼睛。
但是,他忽然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凉爽。
他看见眼前长起一片绿油油的玉米,看见玉米秆上披满金黄色的细须,看见上头结着一个个大苞米,他还瞧见谷仓里高高堆放着收获的粮食。
于是他哭了,激动地哭了起来……
11.小说中有几处叙述看似闲笔其实效果独特,请指出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2分)
①活儿很累,可是饭菜不错。
②他是懂算术的,一次也没有记错:
每过九个月,他老婆就要给他生一个孩子。
12.小说题为“烧荒”却花了大量篇幅描述“伐木开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3.文中为什么两次写到“要是有为穷人预备的地狱的话,那里的火刑准是这样的”?
(4分)
14.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小说的主人公“他”(雇工胡利安)的形象。
(4分)
15.小说的结尾有何特点?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江南style》为什么这么红
所有人都想知道,一个挺着肚腩的男人,重复着几句莫名其妙的歌词,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以此制成的音乐视频为什么会在2012年红遍全球。
根据最新统计,这段名为《江南style》的视频成为全世界观看人数最多的YouTube视频。
其观看次数达到了82200万次,超过贾斯汀·比伯的《宝贝》。
社会学家分析说,这首“神曲”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
在韩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总统选举中的议题。
心理学家则认为,演唱者朴载相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在这里亚洲男人要么是功夫武士,要么是引用孔子语录的先知,要么是高中里的怪才。
”
相比之下,科学家另有一番解释。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市场学教授詹姆斯·凯拉瑞斯指出,《江南style》之所以风靡世界,与一种名叫耳朵虫的大脑神经运动有关。
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
凯拉瑞斯打比方说,它是一种认知瘙痒。
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的反应就像皮肤上的瘙痒,让脑子不断地注意这些音乐,结果只能是越痒越挠、越挠越痒。
这一现象和19世纪德国记忆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有关。
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往往都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
有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
譬如看多了由《最炫民族风》伴奏的各种视频,下次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
《江南style》更是如此。
有人评价说:
“身形偏胖的朴载相,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狂奔的动作,配上音乐节奏,让人莫名就有了跟着一起舞蹈的冲动。
”
人们很早就发现,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片段更容易绕梁三日。
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876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中,主人公只是在报纸上读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
在镇上晃荡的时候,他的脚跟着顺口溜机械地踏着节拍。
有人对《江南style》进行研究发现,它有5个音节每3.6秒就会重复4次,在整首歌中重复了100次以上。
“关于耳朵虫最有趣的是它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一个叫做“神经黑客”的栏目如此介绍这一奇特的现象。
根据凯拉瑞丝的说法,所有无法忘却的神曲,都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
这些想象不仅来得毫无防备,走得也莫名其妙。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被顺口溜折磨得快要疯了的主人公,恰好遇到了一个神父。
把顺口溜复述给了神父后,他终于得到了解脱,“舌头获得了自由,再次吐出了欢快的言语”。
可惜,神父却“中招了”。
当然,耳朵虫并不尽是烦恼。
上世纪80年代,芝加哥一家主营停车场业务的公司,就以此开发出一套“主题音乐楼层提醒系统”。
在不同的楼层播放不同的流行音乐,若是有人停车以后忘记自己停在那一层了,只需想想当时听到的是哪首歌曲,然后在电梯里按下对应的按钮就可以了。
有了耳朵虫的帮助,各大神曲可谓所向披靡。
“它总在脑海里弹出来,就像是网页上弹出的广告一样,让我感到有点排斥。
”一个年轻人如此形容给他带来很大困扰的《最炫民族风》。
为了驱赶脑海中的“弹出广告”,他听了各种古典音乐,“总以为,古典音乐是经典中的经典,可听了似乎也不太管用,脑子里还是‘最美的云彩’”。
或许,真的应该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
在那篇题为《蛊惑的旋律》的小说结尾,他严肃地指出:
“各位读者,如果你碰到类似无情的旋律,理当避而远之,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江南style》在2012年风靡全球”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江南style》充满了对韩国首尔上流社区江南的讽刺。
在韩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B.《江南style》的演唱者朴载相一个挺着肚腩、做出纵马疾驰时的蹦跳动作的形象迎合了西方对亚洲男性的固有想象。
C.《江南style》是一种“不自主音乐想象”,不仅来的毫无防备,而且走的莫名奇妙。
D.《江南style》的某些音乐片段能激发人们脑部的不正常反应,这些不正常反应,让脑子不断注意这些音乐。
2、下列对“耳朵虫”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时( )
A.耳朵虫并不是一种虫子,也跟耳朵没有太大关系。
它其实是一种类似皮肤瘙痒的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
B.耳朵虫揭示了我们脑袋中有一部分很明显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一些节奏简单且不断重复的音乐片段更容易激发耳朵虫的音乐功能。
C.耳朵虫就是不自主记忆提取现象,是由艾宾浩斯在19世纪提出的,在我们的大脑中,信息根据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存储,某些提取的线索一旦出现,就会自动触发相关的信息。
D.耳朵虫使人们脑海不断弹出广告因而让人感到排斥,但人们也可以合理利用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南style》的歌词莫名其妙,节奏简单重复,演唱者挺着肚腩、动作滑稽,但却迅速风靡全球,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忧虑,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B.对《江南style》现象,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科学家分别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C.《江南style》对人们的影响,并非个例,在中国有人看到有节奏的舞蹈,就会不由自主哼哼起《最炫民族风》;在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主人公只是在电视上听到了一段有着华尔兹旋律的顺口溜就因此着魔。
D.要想避免类似《江南style》的“神曲”带来的困扰,就得听从马克·吐温100多年前的建议,避而远之,视之瘟疫。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翻看报纸上的畅销书排行榜,莫言作品有数部上榜,且占据了榜首位置,这给人一种错觉,文学在中国又重新金贵起来,甚至会产生这样良好的愿望——如果像莫言这样的作家的作品,能一直在畅销榜上该有多好。
读书可以折射一个国家的人的精神状态,一个举国热爱文学的国度,该是多么令人向往。
但很快有泼冷水的人来了,发出了这样的提问,那些抢购莫言图书的人在莫言获奖之前知道他是谁吗?
其实这样的质疑价值不大,读者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在合适的时间消费莫言,就像消费者被一则电视广告打动而去购买某产品一样,诺奖这个大广告铺天盖地,对莫言知之甚少或干脆不知莫言为何人的读者,去买几本莫言的书来读一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买莫言的书,谈论莫言的获奖,这都是在正常的范围内消费莫言,此前哪一位作家获得诺奖,不是被这样追捧?
之所以强调要在正常范围内理性地消费莫言,是因为另外一种夸张的、过度的、带有魔幻色彩的消费行为正在围绕着莫言展开,甚至有不可控之势,比如在北京城内有十多处豪宅的陈光标要赠送莫言房子;莫言家乡有人设想政府应投资6.7亿元打造旅游带,宁可赔钱也要种万亩高粱;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
”此外还有人说,莫言的作品要收进教科书,莫言今年必上春晚……魔幻现实主义走出了莫言的笔端,目前正在他身上一点点发生,“吃定莫言”的前景让不少人兴奋不已。
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谈论金钱要远远多于谈论文学,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拜金主义气息混合着被强行提炼出来的国家主义自豪感,共同构成了一个怪异景象:
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
莫言的文学成就也不再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成为许多人消除文化自卑、宣扬政绩的工具。
莫言获奖,一种较为理想的长远影响是,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
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
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
而想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效果,必须要有强大的消费动力来推动,不消费莫言怎么成?
消费莫言无非前面说过的两种方式,但就眼下的氛围看,指望以莫言一己之力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只是良好的愿望,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
还好,莫言是清醒的,他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比如他辟谣说自己想在北京买房,只不过是个玩笑,对家乡要种万亩高粱的说法,他称不必当真。
莫言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莫言热”降温,可现实却是,不把莫言的剩余价值榨空,某些人是绝对不会停手的。
再过一些天,莫言的名字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而被取消,人们在书店不再像买菜一样成筐地买莫言的书,那时,或许我们再谈谈莫言,谈谈文学。
(摘编自韩浩月《消费莫言的两种方式》)
1.下列对于“消费莫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莫言获奖后,人们争相抢购他的图书,不断谈论他获奖的是是非非,畅销书排行榜上也有数部上榜且高居榜首,这里面有些情况属于在正常范围内理性消费莫言。
B.莫言获奖的文学意义和文化意义被剥离出去,只剩下一场以金钱为核心的集体狂欢,这正是非理性过度消费莫言的实质所在。
C.就眼下的氛围看,只能指望莫言亲自站出来改变文学的尴尬存在,否则,癫狂的商业力量会裹挟更多人把莫言往魔症的漩涡里推。
D.随着时间的流逝,莫言的名字会从图书畅销榜上消失,6.7亿的投资因像一个笑话会被取消,种种情况表明,到那时莫言真正就会消费殆尽。
2.下列对“莫言获奖”的意义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莫言的获奖可以使中国的文学重新“金贵”起来,促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去,形成一个热爱文学的国度。
B.莫言的文学成就不再单纯是他个人努力的成果,而是成为更多人消除文化自卑的工具,这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C.刺激更多中国优秀的作家摆脱“写什么,怎么写”的困境,为处在边缘地带的作家带去一些光亮和希望;让社会重新发现文学的力量,让文学成为一种精神和一种生活方式。
D.莫言的获奖为更多的商业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人们可以从网络书店高价出售莫言手稿、天命书,再到抢注莫言域名,出售“莫言同款衬衫西服”等,从而得到更多利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劝说莫言父亲修缮旧居时,有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
“儿子已经不是你的儿子,屋子也不是你的屋子了。
”这种无视别人尊严的说法令作者感到愤慨。
B.回望莫言获奖至今的舆论氛围,人们几乎都在谈论金钱,从帮他分析奖金怎么花,到帮他计算未来版税能收入多少,这种莫名兴奋的心理其实就是国家自豪感掩盖下的拜金主义。
C.莫言的获奖可以改变现在的出版环境,降低商业文学的市场占有比例,让更具品质的严肃文学作品获得生存尊严。
D.在巨大的荣誉面前,莫言是一个清醒主义者,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平静,甚至还用戏谑的手法间接地批判着外界对他的消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通货膨胀的道德后果
茅于轼
通货膨胀的利弊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讨论得相当透彻了。
然而经济学家的视野往往只限于经济领域,忽视了其他社会后果。
我认为“通胀”的一个严重后果是降低了社会的道德水平,这一点往往为经济学家所忽视。
通货膨胀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你在银行里存的钱以及你口袋里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这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
一位俄罗斯的退休女科学家抱怨说,她和家人辛苦一辈子积蓄的钱存在银行里,原先够花几十年,到死也不会愁缺钱花,可是通货膨胀使他们存的钱只够买一千克香肠。
她的不平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一个城市的劳动者遭受如此不公平的损失,一个很自然的反应是感到他有权利向社会索取所损失的财富。
一个人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然而又没有任何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这个补偿时,就会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因为他的社会对不起他,他丝毫不欠社会的情。
当社会中这样想的人很多时,社会的道德水平将大大降低,关心社会公德的人减少,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其后果是极严重的。
即使通货膨胀率还相当低,不会出现在俄罗斯发生的那种情况,但它对道德的腐蚀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社会学家曾创造过一个名词,称作社会贴现率,它和经济贴现率有相似的含义,只不过把人们对未来金钱贬值的意义推广到一切未来的事物。
经济贴现率越高,未来的一元钱在今天的价值越低,因而越不值得重视。
贴现率上升意味着未来的盈亏没有意义。
类似的,社会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将来的金钱盈亏没有意义,只有眼前才是值得计较的。
于是人们将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
这同样将构成一个不负责任的社会,造成不顾子孙后代,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过一天算一天的死囚型生活。
社会贴现率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经济贴现率,它又直接与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通货膨胀是对所有权的慢性侵袭。
近几年来人们对所有权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越来越认识到确立牢固的所有权在提高经济活动效率中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一切侵犯所有权的政治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
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都是严重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是饮鸩止渴。
通货膨胀使工薪阶层受到的损害最大。
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如商贩、在企业内工作的职员,受到的影响就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
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的环境下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会降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没有被正确估价。
由于责任感淡薄,政府对自己的干部的控制力降低,严重时干部会寻求第二职业,甚至收受贿赂,使整个政府的工作效率受到损害。
事实上通货膨胀正是由政府收支得不到平衡而引起的,政府必定努力削减支出,所以干部的薪金往往不能随物价水平而调整,然后政府收支情况将进一步恶化。
所以通货膨胀处理得不好,有一种自我加剧的趋势,尤其是政府官员的道德水准在社会上有示范作用,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觉悟。
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它确实存在。
也正因为无形,大家对它的危害往往估计过低。
(摘编自《晚报荟萃》,有删改)
1.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后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的直接后果是你所拥有的钱的购买力降低了。
B.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认为社会欠了他的债,他理应得到补偿。
C.通货膨胀会使人产生一种愤怒的心情,进而寻求各种机会去讨回失去的财富,甚至认为触犯法律也是正当的。
D.通货膨胀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社会的道德水平大大降低,犯罪率上升,社会的安定性被破坏。
2.下列表述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的利弊虽然是最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经济学家对此已经达成一致了。
B.社会贴现率上升,会使人们变得不顾将来、只顾眼前,失信毁约都变得无所谓。
C.强行没收私人财产,以低价收购百姓的贵金属,更换币值同时又限制每人以旧币换新币的数额等行为都会造成经济上严重的不良后果。
D.通货膨胀对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人影响相对比较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支出随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而浮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货膨胀不管高低,都会对社会道德产生腐蚀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B.社会贴现率主要取决于经济贴现率,同时还与通货膨胀有关联。
C.如果政府官员在“通胀”环境下的损失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所产生的后果要比普通人严重得多。
D.因为通货膨胀对社会道德水平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人们对它的危害往往是无法估计的。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知识点 专项 训练 现代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