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技巧和答题精析.docx
- 文档编号:7056938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4.10KB
初中文言文技巧和答题精析.docx
《初中文言文技巧和答题精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技巧和答题精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技巧和答题精析
内容要点分析(人物评价类)
【技巧点拨】
一、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显然,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评价文中人物,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是文言文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
从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题看,评价文言文人物已经成为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主要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分析人物形象、品性,或某一人物的个性特点等。
也有的考题由点到面,要求考生根据几个代表性人物,分析这一时期同类人物的群体特点。
二、“人物评价类”提问方式
1.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析指出xx是个什么样的人;
3.如何分析xx人物呢?
三、“人物评价类”分析方法总结
1.从文中直接找出能概括人物特点的词语;
例题:
杨万里为人刚而偏。
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
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万里曰:
“官可弃,记不可作。
”侂胄恚,改命他人。
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
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
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
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
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
“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根据短文说说杨万里具有怎样的品质?
解题思路分析:
以上这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就总的概括了此人的特点“刚而偏”。
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词语来答题,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就会准确无误,而且不会费时。
2.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的特点;
人物的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文章主题。
我们要了解一个人物,首先不妨从直接描写着手,这是最生动最真实的材料。
例题:
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可以一战。
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解题思路分析:
我们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分析人物是个怎样的人,鲁庄公提出三个作战的条件,反映了作为君主见识的浅薄,曹刿一个普通的武士,能肯定最重要的条件,可见,曹刿的远见卓识。
鲁庄公虽见识短浅,但能礼贤下士,善于纳谏。
可以得出这样的答案:
曹刿是一个具有爱国思想、具有远见卓识的武士。
鲁庄公是一个在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礼贤下士、善于纳谏的君主。
3.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的特点;
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写主要人物。
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主要人物。
例题:
晋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
“此啬夫[乡官],公之故之,公奚不休舍?
且待后车.”文子曰:
“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乃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韩非子˙说林下》)
乡官啬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解题思路分析:
此文段对啬夫没有正面描写,但这个人物形象依然鲜明。
晋文子意味深长的话,让我们十分明确的了解到乡官啬夫是个重利轻友、献媚取宠的十足小人。
4.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题:
狼施威
狐笑猪曰:
“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
”猪曰:
“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
”狐曰:
“我之皮,能衣被苍生,如何言无功?
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
“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
”羊贸贸然来,曰:
“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
”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
笑曰:
“这一般奴隶性质的畜生,动辄言功,只合做我的牺牲也。
”
(选自吴妍人《剧目皮话》)
作者借“狐、猪、羊”喻现实生活中的怎样的人?
解题思路分析:
要知道“狐、猪、羊”喻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这里有个关键性的句子就是最后一个评论句,这里的“奴隶”和“动辄言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概括出狐、猪、羊喻现实生活中谄媚主子、动辄言功的人。
5.通过剖析事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题:
余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
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
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
顷赖士祸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震惊,谈笑扫空之。
(节选自洪迈《稼轩记》)
阅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
解题思路分析:
文段写了辛弃疾两件事:
勇擒叛徒张安国;平定赖文政武装暴动。
剖析这两件事,我们对辛弃疾的认识大有改观,他所到之处,叛徒被擒,暴乱被平。
原来,他不仅是个气吞山河的诗人,还是个跃马横戈的武将,是个文武双全的英雄。
四、积累一批分析人物性格的词语
(人性的优点)
为人国君:
勤恳治国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体恤下属有仁爱之心勇于反省(悔过)知错就改善于纳谏善于听取正确建议(虚怀若谷)知人善任有识人之明一视同仁大公无私无偏袒之心公正严明以身作则
为人臣者:
敢于劝谏善于劝谏善于辞令克己奉公奉公守法廉洁奉公为官清廉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刚正不阿光明磊落执法如山忍辱负重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热爱国家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赤胆忠心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尊严不卑不亢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侦破案件:
善于思考思虑周全小心谨慎善于观察明察秋毫细致入微意志坚强顽强不屈百折不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刨根究底
多而化之:
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心口如一有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我心地善良朴素憨厚为人正直正直无私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舍己救人为他人着想心胸开阔豁达大度襟怀坦荡宽容待人乐观积极不计前嫌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拘小节豪放洒脱潇洒奔放善解人意温柔体贴慈祥仁爱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勤勉好学孜孜不倦勤奋刻苦不耻下问虚心好学废寝忘食正气凛然浩然正气视死如归聪明智慧精明强干足智多谋大智若愚睿智聪明有真才实学胆大心细心灵手巧心思缜密思虑周全顾全大局做事讲究方法与策略冷静沉着从容淡定胸有成竹落落大方果断决断毫不犹豫当机立断义无反顾志向远大胸有大志不畏艰难无所畏惧
(人性的弱点)
刚愎自用夜郎自大自命不凡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孤芳自赏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斤斤计较桀骜不驯心浮气躁性情浮躁口是心非心口不一外强中干色厉内荏阿谀奉承口蜜腹剑妄自菲薄自信不足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老奸巨滑刁滑奸诈虚伪狡猾自私任性贪婪奸诈贪得无厌愚蠢无知笨拙愚钝
文言句子翻译
【技巧点拨】
一、摘要: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中考文言文翻译也随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绝大多数的试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译题型。
这既能考察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和句子间语意关系的掌握和领会,又能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译题,就必须掌握必要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各种文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其基本要求是符合原意,尽可能做到字字落实;适当调整补充,使句子顺畅;注意上下文、前后句的联系。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达、雅。
1.“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3.“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做到句句有着落,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例1:
原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陋室铭》)
译句: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粗鄙的人。
例2:
原句: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
译句: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蔽天空和挡住阳光,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例:
原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译句:
征战多年,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四、文言句子翻译的步骤
第一步:
断词,就是对文句以词为单位进行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当中的单位词与现代汉语并不完全等同。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而现代汉语多音节占绝大多数;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可能是多个词,在断词时应该按文言单位词来划分。
例如: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解释为“里面、中心”等;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词,读成“中间(jiàn)”,解释为“其中夹杂着”。
古代汉语中多音节词多见于专用名词(如姓名、官名、地名、物品名等)、感叹词及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如若夫、至若、且夫)等,断词时不可拆开。
例如: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第二步:
释义,顾名思义,即对文言词语逐个用现代汉语注释。
在注释过程当中则会涉及古汉语当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释义时须力求周备。
例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这句中需要分析的词有“山”“高”“仙”“则”“名”。
这里面前半句不用翻译,跟现代汉语一样,后半句“仙”即“仙人、神仙”,“则”是“就”的意思,“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著名、闻名”。
第三步:
串句,经第二步后,文句各词义得到逐个落实,这一步就是在符合原文内容的情况下,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选择恰当的词义并使之串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如第二步所举的例子,串联起来就是“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当数这一步最为重要,失分大多也在这里。
学生答题时,大多数都能做到“信”(落实字词义),却难以做到“达”(译文通顺流畅),更甭说“雅”(译文生动优美、反映原文风格)之类。
尤其要注意的是,串句确定词语义项时必须关照前后文,甚至是全文。
此外,串句会涉及“补省”(补充句中省略的成分)、“调序”(调整变式句语序)、“留语气”[固定格式、两种文言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等方面。
总之,文言文翻译必须要求在把握全篇整体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文理解确定句意,并力求以直译为主,只对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句子,才酌情采用意译。
这样,实现译文“信”“达”“雅”也就完全可能。
五、文言文句子翻译六技巧
1.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器具等不翻译。
例:
原句: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译句:
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2.对:
就是一对一的把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词译成双(多)音词。
例:
原句: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三峡》)
译句:
每到刚刚放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这句话翻译时就采用了一对一的方法,把单音词译成双(多)音词。
注意,这句话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即“林寒涧肃”采用了互文的修辞,在翻译时要注意。
3.换:
有两种情况。
①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就是用现代的同义词去替换相应的文言词。
如:
原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译句:
小恩小惠不能遍及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未”换成“不能”,“弗”换成“不会”。
②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成现代汉语,使译文通达明快。
例:
原句: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译句:
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这句中“妻子”要换成“妻子和儿女”,“绝境”要换成“与世隔绝的地方”。
4.补:
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
原句: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译句: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
(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根据现代汉语,应在数词后面补上量词。
再如: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句:
(渔人)乘船沿着小溪划行,竟忘了路走了多远。
这句省略了主语“渔人”,翻译时就要补出来。
5.删:
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
原句:
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
译句:
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这里的“之”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可删去。
6.调。
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词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
原句: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译句: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这里的“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为便于同学们记忆,特将文言文的翻译方法编成一段顺口溜: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虚词意义及用法
【技巧点拨】
一、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归纳
(1)古汉语实词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他们有实在的意义,能单独回答问题。
相对于实词而言,文言虚词没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主要用来组词成句,在句子中起语法作用。
文言虚词中可以包括代词、动词、副词等类别,而这些词类按现代汉语的划分方式,应属实词。
这是因为文言虚词的概念是沿用古代留存下来的传统提法,古人的语言观念不如今人明确,分类自然不够仔细。
文言虚词大体可以分为:
代词、介词、助词、叹词、副词、连词等。
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并不相同,如“其”可以作代词,也可以是助词或副词,应结合其在语句中的作用,具体辨析。
(2)确定虚词的意义,首先要确定词性。
要确定词性就得掌握每个虚词的用法规律,要联系上下文作细致辨析。
除此之外,还要弄清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
如“之”作主语、谓语、宾语是代词或动词,若在主谓之间,则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可不翻译。
所以,我们要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全方面的分析。
二、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归类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6个:
“之、其、而、然、则、乃、以、于、焉、何、为、若、且、虽、乎、者”。
(一)复习“之”
1.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
如: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
之(代人,他们)(《出师表》)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谨食之(代物,指蛇)(《捕蛇者说》)
③操蛇之神闻之(代事,这件事)(《愚公移山》)
④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曹刿论战》)
“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①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曹刿论战》)
2.“之”用作助词,有五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如: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
③小大之狱。
(《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
如:
何陋之有?
(《陋室铭》)
(3)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4)“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5)“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
如:
久之,目似瞑。
(《狼》)
3.“之”用作动词。
译为:
“去”、“往”、“到……去”。
如:
至之市。
《郑人买履》
(二)复习“其”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
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专其利三世也(《捕蛇者说》)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
如: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马说》)
4.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
(三)复习“而”
1.“而”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也”等,也可不译。
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八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涉世家》)
③水落而石出(《醉翁亭记》)
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关系,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八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愚公移山》)
(4)表示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
①敏而好学。
(《<论
语>八则》)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2.用作副词。
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般不译。
如:
①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②俄而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
(四)复习“然”
1.“然”用作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然”用作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如:
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②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3.“然”用作形容词,译作“对的”、“正确的”。
如:
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4.“然”用作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
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好像……似的”。
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五)复习“则”
1.用作连词,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表示承接关系。
说明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如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
(2)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如: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3)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可译为“可是”“却”。
如: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②问之,则曰:
“吾祖死于是……”(《捕蛇者说》)
③至则无可用
2.“则”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六)复习“乃”
1.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1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狼》)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2.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3.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
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七)复习“以”
1.“以”用作介词,有三种情况: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本句中前一个“以”表原因,“因为”,后一个“以”表目的,“用来”。
)(《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以天下之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
事(《出师表》)
2.“以”用作连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用来”、“来”。
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以”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3.“以”用作动词,可译为“认为”。
如:
①一儿以日初远(《两小儿辩日》)
②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③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4.“以”用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
“已”、“已经”。
如:
固以怪之矣。
(作副词,通“已”,译为“已经”)《陈涉世家》
(八)复习“于”
介词“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表示处所,译作“从”、“在”、“到”等。
如: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文言文 技巧 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