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docx
- 文档编号:7047621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98KB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docx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对儿童的学习来说,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对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水平和创新精神。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体现给学生,如何协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水平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升呢?
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教材中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了比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实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水平。
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展开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
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
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
当需要对信息实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实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实行评价。
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评价,学生自己就能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因为新的数学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有的学生可能提出原来学习过的数学问题,教师不要轻易给予否定,能够让学生马上解决,对提出的准确问题,以板书的形式出现,以突出重点,最后选择例题实行研究。
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师先请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谁收集的最多?
谁收集的最少?
他们一共收集多少个?
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等等)再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个问题提得最好,最终确定“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为要研究的问题。
这样做提升了学生的分析水平。
三、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策略
第一、尝试解决、主动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到全体参与的目的。
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画线段图、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二、交流算法,优化解决方法。
请学生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在学生完成后,适时组织交流。
特别注意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每种方法中先解决了什么问题,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解决问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而且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乐于学习数学,提升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确定算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列式算出结果。
第四、自我评价,检验成果。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全部思维成果实行检验,让检验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系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过程。
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能够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摆一摆,交流怎样摆,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再引导学生想一想:
如果不摆学具,能不能想办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在学生试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引导学生实行交流,并筛选出最好的算法(先求总数,再除以人数)。
然后请学生用这种方法实际算一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每步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最后请学生回顾整个解题思路,验算得数是否准确。
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升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四、引导学生梳理解题思路、形成技能
问题解决的技能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形成,根据学生反馈信息即时调整,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练习设计要切合实际,由易到难,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增强对比,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逐步形成技能。
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教学后,先请学生回顾整理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我们是怎样求平均数的等,再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4、45页的第2、5题,求平均温度和平均路程,使学生掌握一节课的基础知识。
五、引导学生实践使用、拓展训练
可利用教室等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创设出一个个丰富的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依据这些材料解决问题,求知欲强,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还能够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能知道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中有广泛的应用。
也能够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把一道题改编成几道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弄清算理,加以辨析,从而形成知识链,提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水平,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三年级下的“求平均数”,能够让学生调查本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求出每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平均人数并谈谈看到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这样使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水平,强化了思维。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觉得这几个教学策略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还能较好地协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抽取并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及能根据需要筛选和处理信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水平,特别是这种教学策略的使用促动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反思等学习品质的养成,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较好地达到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小学数学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依照什么样的理念、模式和方法来组织教学过程,这是很多教研人员和教师所潜心研究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习惯于用理性代替遐想、用共性淹没个性、用标准取代多元、用呵斥扼杀童心。
这样使原本抽象性强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的数学学科变得更为枯燥,造成了学生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而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人人学实用的数学”,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解决问题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自己面临的各种形式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的结合,最终养成良好的联系实际思考的习惯,并且变被动解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的引导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和策略性。
一、“解决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
在数学解决问题中,首先理应让其明确问题目标的指向性,即明确应该达到什么终结状态,然后使学生明确:
为了达到问题目标,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会失败。
在一节数学课中,并不是是问题越多越好,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索价值的“数学问题”才是本节课成功的起点,不过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是轻易就能产生的,它常常受其课堂教学环境、学习材料及教师的有效引导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目标时应遵循以下三个方面:
(一)问题目标要具有针对性。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追求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求学生积极探索、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同时也暗示教师在设计问题目标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给学生明确解决问题方向。
如果问题目标没有针对性,就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偏离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使教学内容的重点出现偏差,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课前引入,教师让学生“模一模”书本、作业本封面和课桌面,意在让学生比较说出哪个面积大。
而教师设计的问题为:
大家动手模一模书本、作业本封面和课桌面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这样同学们的发现就多了:
有书面光滑的;有桌面粗糙的;有作业本封面没有书面封面光滑的等等。
这样的问题设计虽有开放性但没有针对性,从而误导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导入时间过长,没有达到教师的问题目标,相反学生提出的看法也没有解决,教师只得草草收尾,把学生拉回起始状态,引导学生思考:
“哪个面积大”,其实这个问题一开始就可直截了当的提出:
“大家模一模,看看它们的面哪个面比较大,好吗”。
不就很快的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问题目标要具有渐进性。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积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产生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有一种自豪、满足、成就的感受。
这样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体验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
例如:
在教学《比例的意义》一课时,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比例的意义,就必须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比?
如何求一个比的比值?
学生搞清了比和比值后,再进一步引导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就能够组成比例,这样自不过然学生就能很快掌握其意义:
两个相等的比就叫做比例。
明白这儿的相等就是比值相等。
有的同学还会想到两个商相等的除法算式如何组成比例……。
这就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考虑由简单的问题逐步深入,使学生从心理感觉到“解决问题”原来并不可怕,而有一种体验成功的快感。
(三)问题目标要具有开放性。
课堂上,有时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提出来的,它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或者师生的共同反思与评价,才能更好的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
我在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时,当小结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后,向学生出示:
要求学生组分组讨论,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当分组汇报时,有绝大部分组认为不可行,理由:
1、这种解法只能代表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是倍数关系的分数除法。
2、这种解法违背了分数的计算法则。
3、如果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不能整除怎么办?
当学生提出这些看法后,其中一小组的一名学生就举手回答不同意这此观点,特别是理由3,他说他们组在讨论时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如果不是倍数关系时,也能够除。
那就是先找出除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被除数的分子、分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扩大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能够整除了。
如可先找2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0,然后被除数、分子、分母同时扩大10倍,不就能用分子除以分子做分子、分母除以分母做分母了吗?
这样就得到的结果一样。
照这样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又做了几道题,还真行。
这样通过提出开放性的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问题得到解决,进而获得创新。
二、“解决问题”具有明显的策略性。
(一)注重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但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教师在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怎样完成任务?
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使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促动学习的迁移。
等学生明白其学习任务后,就进入了小组探索阶段,这期间教师要通过巡视,积极指导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协助学生提升合作技巧。
当每个小组得到解决问题方案时,下来需要的就是小组汇报交流了,师生结合各组的汇报实行小结。
最后归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
培养学生这种合作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解决问题是好办法之一。
它更好的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述水平。
(二)注重启发深入。
常常在数学教学课堂中,为了能使提出的问题得到解决,就需要教师善于结合生活实际,用简单的生活实例逐步启发深入,使学生得到问题解决。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一课时,,我们可发把它看着简单的生活实例,来组织教学。
a相当于苹果,b和c相当于两兄妹,把苹果单独分给哥或妹吃行不行,学生肯定是不会赞同的,大家的要求是,哥分了苹果,妹也应该分。
教师进一步深入,这不就对了吗?
乘法分配率就是这样,把a分配给b,还要把a分配给c,只不过是乘积的和或差的形式。
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掌握乘法分配率的关键所在。
(三)注重归类整理。
数学问题常常不会是单一不变的,相同的条件,能够提出不同的问题。
特别是应用题,持续的变换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但善于注重归纳和整理,就会从中发现其普遍特征:
1、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不就是标准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2、路程问题不就是速度时间=路程;3、工程问题不就是工效×工时=工总,以及价钱、产量等等问题都有其固定的数量关系式,这些量中要求其中一种量,要么以数量关系式为等式,用方程解;要么按数量关系式推导,用算术方法解。
当然这并不指,只要我们教师看起来明白就行,最重要是要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做到心中明白,自不过然当他们遇到此类问题时,就会迎刃而解。
(四)注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当前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多彩,里面有很多老师的优秀课堂实录、优秀课学课件、优秀教学案例。
这些都能很好的协助我们解决课堂问题。
但再好的东西,也一定要结合地方的实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整合,最终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为我所用。
如:
教师在教学《园柱表面积的理解》时,利用课件结合实物来上课,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当屏幕上出现上底面的圆慢慢向下底面圆滑拢,最终重合时,学生就会很快明白上下两个面的圆一样大。
当看到侧面慢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时,学生自然明白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什么形状。
这样学生在结合实物观察、感受会很快解决本节课的问题,那就是圆柱的表面是由上下两个大小相等的圆和侧面(长方形或正方形)组成。
三、“解决问题”重在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更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现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课堂。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
“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多一个角度,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多一片天地”。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求异思维才能更好的体现。
课堂上题出问题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解决,怎么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呢?
当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
当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了,就会主动的去解决问题,这时学生能主动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优为重要了。
一但这时,学生答得文不对题,教师又一棍子打死,或冷眼相看。
这就是对学生感情的扼杀。
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在问题中又生存了新问题。
那就是下来的课,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评价尤为重要,要讲就方法和艺术。
当然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如何“解决问题”还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这都有待于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持续的探讨和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