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docx
- 文档编号:7036294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6.58KB
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docx
《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doc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
第一单元反思:
1
1・1数铅笔1
1.2数豆子1
1.3动物餐厅2
1.4小小养殖场2
第二单元反思:
3
2」观察物体3
2.3去游乐园4
2.4估一估量一量4
第三单元反思:
5
3」小兔请客5
3.2采松果5
3.3青蛙吃害虫6
3.4练习二(2课时)6
3.5拔萝卜6
3.6废品冋收8
3.7练习三(3课时)8
3.8我和小树一起长8
第四单元反思:
9
4」认识图形9
4.2动手做
(一)9
4.2动手做
(二)10
4.3动手做(三)10
第五单元反思:
11
5.1图书馆11
5.2练习四(2课时)12
5.3发新书12
5.4练习五(3课时)12
5.5小小图书馆12
5.6练习六(2课时)13
5.8练习七(3课时)14
5.9小小运动会14
第六单元反思:
15
6」买文具15
6.2买衣服16
第七单元反思:
17
7」套圈游戏17
7.2乘船17
7.3乘车18
第八单元反思:
19
8.1组织比赛19
8.2买气球20
第一单元反思:
1.1数铅笔
从本节课的设想到实践体会很多,最深切的是以下几点。
I•加强估算,重视数感的培养:
估算在日常生活屮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方法掌握得较少,因此,一开始通过猜铅笔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对实物的观察、数数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能用数字将小棒的根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屮,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
如数的组成,反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1.2数豆子
“数豆子”是“生活屮的数”的第二节课。
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木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教材通过智慧老人“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有多少”这一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入估计活动,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
我在处理这个环节时,采用的是用一个透明的杯子装进22粒豆子,让学生去猜有多少,因为最初学生是无意识、无根据地去想,所以我用了一个词“猜一猜”;然后我乂取了10粒放入另外一个杯子,通过学生对这10粒豆子数量的感知,对第一个杯子小物体的多少有了大致的认识,然后通过推理去进行判断,因而这个过程我又巧妙地将“猜一猜”改成“估一估”,让学生学会思考,用推理的方法去估计,这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有益的。
为了进一步结合实际正确地去估计,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较小,数豆子不好操作,因而用学生熟悉的小棒來代替,采取一个“抓小棒”的游戏,使学生对数形成感性的体验,在具体活动屮发展数感。
此外,整节课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数一数、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让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使学生学屮有乐、乐中有学,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本课屮我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几个小组合作的项让学生在活动屮做自己能做、会做、要做的事,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思考、表达、交流及尝试。
1.3动物餐厅
本课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屮突出以下儿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数游戏”很快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提出了问题:
“究竟谁拿得多?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试图有理有据地证明自己的想法正确。
学生的思维始终是活跃的,并在“猜数”活动屮体会到数学“区间套”的思想。
2.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构建活泼、富有个性的课堂。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学生经历了具体情境、利用计数器、抽象地比较三个层次的活动,每次活动都是在原有认知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在丰富的感知积累丄,体会到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
本节课虽然较好地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又有些囿于教材编写的程序,教学设计上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林会更有利于课堂的学习活动。
1.4小小养殖场
“小小养殖场”一•节的内容,涉及的概念比较多,有“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等概念。
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再加上教材没有从数量上给这些概念界定,而直接从具体的数量引入,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所以,本节课的开始设计了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
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杯水,然后用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多一些说一句话。
通过这个环节,使学生对“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再学习“小小养殖场”,通过具体数量理解、感悟这些概念,自然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教材只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素材,因此在实际教学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单元反思:
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刚匕,本课教学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趣”“实”“活”三个方面。
首先,我创设了“猜一猜,它是谁”的问题情境,从-开课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课伊始,趣己生”的效果。
“为什么刚开始猜的时候,我们不敢确定谁猜的对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猜”小思考,在思考屮产生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之屮。
“趣”还体现在换位置观察小汽车、当“小小摄影师”为同学“照相”、用肢体语言模仿茶壶是什么样子的、看图找位置游戏等多个环节,这既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充分展现了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玩屮学,乐屮悟”O深入挖掘教材,“遵循而有所立”,是设计本课的指导思想;怎样既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好玩、有新意”,又使这节课的知识技能H标落到实处,是本课教学所极力追求的H标。
在课堂上如何更科学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开展数学活动,以及如何适当把握木册“观察物体”屮学生发散的“度”,还有待进一步思考、改进。
2.2桌了有多长
反思让学生合作之前,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看出,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合作有序、分工明确,但部分学生合作能力较差。
我们看到,学生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
教学还不够开放,有些问题的设计过于琐碎,学生讨论交流的吋间把握不好,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等。
2.3去游乐园
1.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时我遵循激励性原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课的导入。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带着想解决的问题走进了课堂。
这样,既设置了悬念,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在教学活动屮,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屮,教师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得出“10个10厘米是1米”。
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重视引导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比、走、说、想,在多种感官协调合作下获取知识。
整个过程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真正的数学学习。
2・4估一估量一量
1.《标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能对一些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
实际教学屮,测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什么大的难题,但是对于测量结果的记录,出现了一•定的困难。
因为学生没有学过小数,没有学过复名数,对于一些不是整厘米的或不是整米的情况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表示。
因此,本节课我将这个内容作为一个难点,交给学生自己来解决。
让学生对其屮一个小纽的记录结果先进行补充,展示出多样的记录方法后让学生进行评价,在讨论屮得出结论。
用小数來表示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來说,不规定、不强求,因此,学生说是家长告诉他的,我也就没有过多地追问。
2.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对培养他们对单位的感觉是非常有益的。
在教学屮,我重视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
但是在估计时,因为学生年龄小,头脑中对长度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如一开始就有一个学生估计课桌高100cm,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估计标准,通过比较来进行估计。
在教学吋我抓住一个学生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估计老师的身高这个契机,引导学生以IH己身上的长度为标准来进行估计,并将估计的结果进行验证,使估计较准确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帮助估计不够准确的学牛找到较好的估计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锻炼学生的估测能力。
第三单元反思:
3.1小兔请客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儿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许多果子,他们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融入到了情境屮,讲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在学生注意力下降、身体疲劳时,我设计富有童趣的练习题,又一•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屮来,并把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屮求得发展。
在教学屮,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在练习1屮“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在解决“乘车”问题吋,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屮我充分挖掘索材,对学牛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懂礼貌的品德教育。
3.2采松果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屮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课堂上比较满意的是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和谐。
本节课以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其屮的数学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去交流,教师不用刻意地去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不用刻意地去调整自己的注意力,在白然平和的气氛小学会了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科间渗透。
由于教材主题图提供的相关数学信息相对较少(只有25和4),因此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相对就较少。
于是学生在提出问题时,只能从语言的不同表述方式上与别人有所区别,才会出现了一个减法问题的三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教师给以高度评价并全部展现。
这也体现半前的学科理念:
学科木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
另外如编故事、阐述自己的想法、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等,都是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己超越原来所谓“数学”学科的范畴。
3.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促进学生主动地、个性化地学习。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体验知识形成与获得的过程。
在算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口算、摆小棒或是拨计数器,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3青蛙吃害虫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节课屮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
2.利用小棒、计数器,运用数的组成转化为已经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学习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3・4练习二(2课时)
3.5拔萝卜
本节课教学屮,我本着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的理念,尽量给学生
创造参与各种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己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主动探究不同的计算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我觉得本节课在以下三个方面较为成功。
1.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不论是猜一猜,提问题,还是自己探求算法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牛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些数学活动屮,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通过“拔萝卜”这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在学生经历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屮,能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引导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前提下,比一比、学一学、想一想,在实践反思屮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并注意算法的优化。
《标准》指出: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帅应尊重学牛的想法,鼓励学牛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所以在教学屮,我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算法的机会,鼓励和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H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在学生提出多种算法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推荐一种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普遍适用、易于接受的方法,B|J:
算法优化。
我想:
好的方法应该让大家分亨。
同吋,在教学屮也自感有些地方不尽如意,需要改进。
1・要加强训练生与生之间的评价。
整节课屮多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赞赏,学生对他人或口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吋不那么积极。
2.我们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小组间的学习合作差异性较大。
在教学屮,我发现由于学生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场地小而人多,难以搭配得十分均匀,因而组与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有的组讨论热烈,个个发言积极;而有的组只有小组长一人说,其他人只当听众。
教师在参与学生的讨论屮,貝能指导一两个小组,所以组织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这是我今后教学屮还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
3.6废品回收
3・7练习三(3课时)
3.8我和小树一起长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植树节”去植树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从屮渗透环保意识。
其次,我根据教材原有的内容,增添了猜i猜的活动,让学生根据我提供的“二班种得比一班多一些”和“12棵、43棵、98棵”等信息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再次,本节课我还充分给学生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首先一开始在“一班植树的情境”出示后,我就提出“你还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口己提出想要知道一班种的棵数;紧接着,在三个班种的棵数知道之后,我又提出“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
”让学生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接下来当我出示第二幅情境图时,对于图中的儿个信息,我也不再引领着学生一一阅读,而是让学生口己去看去想。
学生通过IH己的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理解,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很多的问题,培养学牛的问题意识;同吋,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这节课里,我采用不同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刚开始是两人小组,接下来是三人小组,最后才是六人小组的讨论形式。
学生从一对一的交流,到小范围的讨论,再到多人参与的形式,不仅为学生提供多次讨论交流的机会,而且在每一次的讨论过程屮,由于人数的增加,对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与人合作的要求也一次比一次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本节课中,我也有许多遗憾的地方。
比如,在学生讨论之前,我还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独立思考的吋间,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和讨论,才能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为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可以先让其他学生来说说他的看法,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在学生有了思考的过程之后,我再作为其屮的一员來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更能把“学牛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落到实处。
第四单元反思: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针对木节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各种形式的活动。
第一个活动:
认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基本了解;第二个活动:
找图形,比较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第三个活动:
摆图形,挖掘平而图形0间的本质区别;第四个活动:
说图形,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动屮悟,在口由、轻松的课堂气氛屮融入到学习活动屮,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
4.2动手做
(一)
我在设计本课吋,按照递进的层次安排“折一折”“拼一拼”“说一说”“猜一猜”“叠一叠”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过程、从设想到实际创作的过程、由个人创作到观赏以及描述他人作品的过程、由拼组平面图形到折叠立体图形的过程,使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屮真切感焙到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
教学过程屮的各环节过渡,我采用激发兴趣、启发诱导、悬念引领等方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屮来,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
问题:
本节课屮有些地方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足。
如拼-拼”这一环节,为了便于展示和欣赏,我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16开白纸,并且在教室里拉上线绳,要求学生先拼好一•幅图,再粘到白纸上,最后用彩笔装扮好,挂在绳子上。
可是在课堂屮我发现这“粘——画——挂”的过程缩小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因为把拼好的图案粘在白纸上挂起来,使还想拼一拼的学生没有拼图材料了,这等于告诉学生:
“你只能创作一幅图”。
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还可以拼出一些更精彩的图案。
所以,在课后,我想:
如果这里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既能使学生充分亨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创造愿望。
4.2动手做
(二)
1.如何寓教于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司空见惯的玩具屮发现、探索新的知识,从而使得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活动活而不乱,是我在丄课Z前-•直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课堂上给七巧板——这个学生都比较熟悉的朋友“说话”的机会,大大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兴趣,使得他们重新认识七巧板,发现七巧板与所学图形的关系,并通过独立思考及与人合作,完成各种图形的拼、摆,教师只是在其屮起了协调、引导的作用。
当学生个人的拼、摆活动无法独立完成时,他们自然会主动去与人合作,自然能体会到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从而自动放弃或改掉封闭、I古I执、不善合作等性格上的弱点。
2.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发展。
新的学科理念是:
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
木节课屮学生对于七巧板组成的叙述、问题的解答、各自想法的交流、说故事拼图形,以及对于个人或小组作品意义的阐述讲解等等,都是在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已经完全突破了数学学科的范畴。
3.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教材上简单的模仿拼图:
鱼、蜡烛、小船,设计为“出题拼图”,因为这些东西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拼岀来。
结果正是如此,学生所拼出的图形比教材上所列出的还要形象、生动,并且种类很多。
在最后的自由拼图活动屮,学生的思路完全打开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令人惊叹。
于是,这节课便像学生想像的翅膀,无限地伸展……
4.3动手做(三)
本节课我联系“美丽的图案”这一生活屮的实例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节课通过开展欣赏、找图形、摆图形、设计图案等多种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兴趣最浓的是最后一个环节,用所学的图形拼出美丽的图案,每-•位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这一活动屮,充分发挥想像力,创造出许多用几何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觉得不足Z处是而向全体做得不够好,由于时问的原因,没能给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展示的机会,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小应注意每一位学生,给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空间。
第五单元反思: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图书馆”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吋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屮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2.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真心交流。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把握、分析学生的内心感触与想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屮受到教育。
如:
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教师没有简单地放过去,及吋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细细揣摩学牛的心理及错误的原因,趁热打铁,有的放矢,就势带领学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纠正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
3.注意学生的练习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练习时,教师没有就题讲题,而是引导学生回顾“满十进一”的法则,注意引导学生在练习屮反思——对于自己做出的题给予适为的评价,发现自己做题的错误Z处,并想-•想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对于他人所做的题H,也能给予适半的评价,并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较,发现优劣,从而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
4•评价内容多元化,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评价。
《标准》指出: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屮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牛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交流算法吋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教帅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
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教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
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屮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5.2练习四(2课时)
5.3发新书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较好地体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
下面几点感触较深。
1.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时空,还学生自主,学生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
放手让学生口己动脑、动手去解决18+27到底得几,学生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
究其原因,就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学得更主动,潜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2.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屮有效地交流。
在合作学习屮仅仅充分交流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彼此沟通和相互理解。
教师应该不仅让学生充分交流白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导相互间的理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方法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养优化意识。
比如在课堂屮用“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能解释一下吗?
”“与他的方法差不多的还有吗?
”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屮深化理解,让他们真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北师大 一年级 下册 教学 反思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