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docx
- 文档编号:7024030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35KB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docx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 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
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 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
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 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 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1.2-1~图4.1.2-8。
图中:
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ω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ω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
ω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
ω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l——侧向净宽(m);
ω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ω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ωdb——两侧分隔带宽度(m);
ωsb——两侧分车带宽度(m);
ωa——路侧带宽度(m);
ωp——人行道宽度(m);
ωg——绿化带宽度(m);
ωf——设施带宽度(m);
ωs——路肩宽度(m);
ωsh——硬路肩宽度(m);
ωsp——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第4.2.2条 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横断面。
当道路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应设过渡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 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
大、中桥断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m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
桥上不应设停车带。
二、隧道的的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
分隔带可用交通标线代替,但曲线隧道不得用标线代替。
隧道中不应设置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 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
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3.1。
第4.3.2条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
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见图4.3.2-1。
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双黄线宽度,见图4.3.2-2。
快速路应设中间分车带,特殊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不得采用双黄线;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50km/h的主干路宜设中间分车带,困难时可采用分隔物。
第四节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路面
宽度与路面结构
第4.4.1条 非机动车车行道主要供自行车行驶,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
非机动车道路而宽度包括几条自行车车道宽度及两侧各25cm路缘带宽度。
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时,两侧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除按设计通行能力计算确定外,还应适当加宽。
为减少分隔带断口,保证机动车交通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距离时,应适当加宽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
第4.4.2条 非机动车车道宽度见表4.4.2。
第4.4.3条 非机动车道路面应根据筑路材料、施工最小厚度、路基土种类、水文情况以及当地经验,确定结构组合与厚度。
有少量机动车行驶时,路面结构应满足机动车行驶要求。
路面结构应有足够强度。
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
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和水稳定性。
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的道路应设垫层。
第五节路侧带宽度及人行道铺装结构
第4.5.1条 路侧带宽度应根据道路类别、功能、设计行人交通量、绿化、沿街建筑性质及布设公用设施要求等确定。
第4.5.2条 路侧带各组成部分的宽度确定如下:
一、人行道宽度必须满足行人通行的安全和顺畅,由式(4.5.2)计算,并不得小于表4.5.2-1的规定。
二、绿化带宽度见第13.2.11条。
三、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所需宽度。
红线宽度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各种设施与树木间的干扰。
设施带宽度见表4.5.2-2。
第4.5.3条 人行道铺装结构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及工业废渣的原则,并考虑施工最小厚度。
人行道铺装面层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
基层材料应具有适当强度。
处于潮湿地带及冰冻地区时,应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
大型商店、大型公共文化机构、名胜古迹、公园、广场等附近和游览区道路的人行道面层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注意美观。
车辆出入口处人行道铺装的结构和厚度应根据车辆荷载确定。
第六节 分车带
第4.6.1条 分车带按其在横断面中的不同位置与功能分为中间分车带(简称中间带)及两侧分车带(简称两侧带)。
分车带由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
分车带形式见图4.6.1。
分车带最小宽度及侧向净宽等见表4.6.1。
第4.6.2条 分隔带可用缘石围砌,高出路面10~20cm,在人行横道及停靠站处应铺装。
第4.6.3条 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除满足第4.6.1条要求外,还应根据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进行验算。
一、积雪地区类别按重现期为20a一遇的年积雪厚度、年积雪时间、一次降雪厚度等指标,划分为重积雪地区、中积雪地区和一般积雪地区三类,见表4.6.3。
二、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应根据不同类别积雪地区降雪量的大小及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确定。
降雪初期允许将路面积雪临时堆放在分隔带上,积雪地区分隔带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堆雪宽度。
两侧分隔带的宽度可按临时堆放机动车道路面宽度之半的积雪量计算,其余允许堆到路侧带上;中间分隔带的宽度可按临时堆放路面全宽的积雪量计算。
堆雪宽度按式(4.6.3-1)及式(4.6.3-2)计算。
两侧分隔带堆雪宽度应按下式计算:
中间分隔带堆雪宽度应接下式计算:
三、分隔带堆雪高度自路面边缘算起应小于或等于1.1m。
第七节 路肩
第4.7.1条 采取边沟排水的道路应在路面外侧设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及保护性路肩,见图4.7.1。
左侧路肩适用于双幅路或四幅路中间具有排水沟的断面,见图4.2.1-6。
第4.7.2条 计算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应设硬路肩。
硬路肩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表4.7.2。
接近城市、村镇有行人的路段,右侧硬路肩宽度应根据人流确定,但不得小于表4.7.2规定值。
不设硬路肩时,路肩宽度不得小于1.25m。
第4.7.3条 保护性路肩宽度应满足安设护栏、杆柱、交通标志牌的要求。
最小宽度为50cm。
保护性路肩为土质或简易铺装。
第4.7.4条 快速路右侧路肩宽度小于2.5m,且交通量较大时,应设紧急停车带,其间距宜为300~500m。
紧急停车带宽度及各部尺寸见图4.7.4。
第八节路拱曲线与路拱坡度
第4.8.1条 根据路面宽度、路面类型、横坡度等,选用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直线接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与折线形等路拱曲线形式,见图4.8.1-1~图4.8.1-4。
一、不同方次的抛物线路拱见图4.8.1-1。
不同方次的抛物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路拱中点与路边连线的坡度。
二、直线接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路拱见图4.8.1-2。
直线接不同方次的抛物线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直线段横坡度。
三、折线形路拱包括单折线形及多折线形两种见图4.8.1-3及图4.8.1-4。
单折线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折线坡度;多折线形路拱设计坡度i为靠近缘石折线的坡度。
第4.8.2条 路拱设计坡度应根据路面宽度、面层类型、计算行车速度、纵坡及气候等条件确定,见表4.8.2。
第4.8.3条 非机动车车行道路拱设计坡度可根据路面面层类型按表4.8.2选用。
第4.8.4条 人行道横坡度宜采用单面坡,横坡度为1~2%。
第4.8.5条 路肩中路缘带部分的横坡度与路面相同,其余部分的横坡度可加大1%。
第九节 缘石
第4.9.1条 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mm。
隧道内线形弯曲路段或陡峻路段等处,可高出25~40cm,并应有足够的埋置深度,以保证稳定。
缘石宽度宜为10~15cm。
桥上缘石的规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4.9.2条 缘石宜采用立式,出入口宜采用斜式或平式,有路肩时采用平式。
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宽度范围内缘石宜做成斜式或平式,便于儿童车、轮椅及残疾人通行。
在分隔带端头或交叉口的小半径处,缘石宜做成曲线形。
缘石材料可采用坚硬石质或水泥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30MPa。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1
1/万
1/5千
1/2千
1/千
1/万草测
1/2千草测
1
2
3
4
5
6
7
一
地
质
观
测
研
究
程
度
沉
积
岩
1对地层划分到组或阶,如范围大应进一步二分或三分,确定其时代,测定其厚度及产状
2.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应注明;
3.研究鉴别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层理机械沉积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特点;
4.研究喷出岩的特点,层序、层理、及岩相等特征,岩石的组成及其特点,测定其时代、厚度及产状;
5.与矿产关系的研究,含矿层或对成矿有利岩层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层位与岩性特征,测定其厚度与产状
1.在1/万分成的基础上,按岩层、岩性特点进一步详细划分岩层,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胶结物性质,结核体的形态、沉积韵律、测定各层厚度、产状与空间分布关系。
2.3.4.5同左
6.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地层,或成矿的主要围岩、对其岩石作详细的岩石矿物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并应控制它的厚度、产状等有关特点在空间上的变化。
一般地段的研究程度可低于1/万或与之相似。
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岩层其研究程度仍与1/万相同
含矿层或成矿有利地层仍与1/2千相同,其他问题研究程度可低于1/2千。
侵
入
岩
1.确定侵入岩的时代、种类、规模、形态及产状,研究侵入岩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2.对侵入岩体应详细划分岩相;3.研究岩体的原生构造;对原生构造带的特征分布范围与产状等,在图上应给予标示。
4.研究岩体之间及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接触变质的范围,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及产状。
5.脉岩的分布特点、岩性特征、规模及产状,脉岩与岩体的关系,脉岩之间的关系、脉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
6.研究侵入体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岩体的形态变化、产状变化与岩相变化对成矿的富集作用。
7.岩浆岩型的矿床、对岩体的研究程度与揭露程度,应达到对矿化研究程度的要求。
除左列1-7各项内容外应进一步做到:
1.详细划分岩相、不仅要从接触带的变化特征出发划分边缘相、过渡相及内部相,研究各自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点,而且要从岩浆的结晶与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同化作用和自变质等特点划分岩相。
2.揭露和控制岩相及接触带的产状变化;
3.详细划分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裂隙构造的分布特征产状,研究岩体各部位的付矿物特征,近可能的标出岩体流动前缘;
4.对岩体与脉岩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化学分析
5.与成矿有关的岩相或脉岩,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表示,小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但应说明。
同上
同上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2
1/万
1/5千
1/2千
1/千
1/万草测
1/2千草测
1
2
3
4
5
6
7
一
地
质
观
测
研
究
程
度
变质岩
1研究变质作用特点及变质程度,划分变质带
2.研究各变质带空间分布规律与产状的变化特点,
3.划分变质相研究各变质相系的关系
4.研究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或矿化富集作用之间的关系
5.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变质带应详细研究并控制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其层位与岩相特点,测定其厚度与产状,其厚度能填出时应专门表示、填不出时应扩大表示。
1按变质程度及特点,详细划分各变质带的变质级,按岩性特点与构造特点划分岩层;
2.详细研究各变质相的剩余矿物,变化矿物及其特征,矿物组合与常见矿物组合特点。
3.详细研究各变质带的接触关系,对各带的片理、线理、香肠状构造及残留构造等变化特点,并精确的测定其产状。
4.同左4.5
5.对各变质基本岩石类型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以便进一步建立变质相系。
同上
同上
构造地质
1查明矿区的主要构造带与控矿构造的特征,
2.查明各种性质构造带的组合、排列方式、分布规律,着重研究压性构造带的分布与变化特征,研究和划分构造型式或体系。
3查明各结构面性质、特点、规模及产状;
4.区分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的结构面空间分布规律与变化特点
5.区分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带特点与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级别构造带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6.研究构造体系的复合与联合对岩浆的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控制作用。
7.对各种主要断裂带与褶皱轴的实际位置应实测。
同1-6,应进一步岩研究:
1不同级别、不同序次结构面对矿体的控制作用特点。
2.对成矿有关的构造带,在一定距离内应有工程控制,揭露其形态,规模、产状、充填物等特征,准确测量其产状。
3.对破坏矿体的断裂,地表应有工程控制,查明其性质、规模、产状及断距,其界线与断距应实测。
同上
同上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3
1/万
1/5千
1/2千
1/千
1/万草测
1/2千草测
1
2
3
4
5
6
7
一
地
质
观
测
研
究
程
度
蚀变围岩
1初步查明蚀变种类,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质,对蚀变带应有工程控制。
2.圈定蚀变体或蚀变带,判断蚀变作用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的关系
3.研究蚀变围岩的含矿性。
1.详细查明各蚀变带种类,蚀变强度,矿物组合、规模、产状、形态,确定蚀变围岩的性质,用工程控制蚀变带的变化。
2.详细圈定蚀变体和蚀变带的范围,按蚀变强度与矿物组合进一步细分,确定蚀变体与火成活动、变质作用、矿化作用的关系;
3.详细研究蚀变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同1/万
1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同1/2千
2.与矿关系不密切的精度可降低。
矿化及矿体
1.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层的规模产状及走向的变化;
2.矿化带、含矿层、矿体、详细研究其规模、产状、形态、矿石自然类型等变化特点,分布规律。
3.分析和鉴定金属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及含量
4.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条件做出初步判断,指出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1用槽井探和物化探等手段揭露和控制矿化带或矿体;
2.矿化带较详细的研究确定矿化类型、规模、产状、矿物种类及金属矿物含量
3矿体,除按1/万要求外,尚需要对矿石自然类型、矿石物质成分等进行研究,对矿床成因类型、工业类型做出判断。
4要用工程控制主矿体,上下盘的小矿体,对露天开采的矿床,要详细的查明矿体的边界
5系统的查明矿体有用组份的含量及其变化
同1/万
同1/2千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4
1/万
1/5千
1/2千
1/千
1/万草测
1/2千草测
1
2
3
4
5
6
7
二
精
度
要
求
必须表示地质体规模m
1.矿体宽度大于5
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20
3.蚀变体宽大于10
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100
1.矿体宽度大于2.5
2.一般岩石宽度大于10
3.蚀变体宽大于5
4.各种构造形迹长大于50
1.大于1
2.大于4
3.大于2
4.形迹长大于20
1.大于0.5
2.大于2
3.大于1
4.形迹长大于10
1.大于5
2.大于40
3.大于10
4.形迹长大于200
1.大于1
2.大于4
3.大于2
4.形迹长大于40
地质界线实测允许误差m
1.矿体5-10
2.一般地质体10-20
1.矿体2.5-5
2.一般地质体5-10
1.矿体1-2
2.一般地质体2-4
1.矿体0.5-1
2.一般地质体1-2
1.10-20
2.20-30
1.1.2-4
2.2.4-6
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5
1/万
1/5千
1/2千
1/千
1/万草测
1/2千草测
1
2
3
4
5
6
7
二
精
度要
求
观测密度个/Km2
简单区
30-40
80-100
500-600
1200-1400
20-40
250-400
中常区
40-50
100-120
600-700
1400-1600
复杂区
>60
120-150
700-800
1600-18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城市道路 设计规范 道路 横断面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