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整理.docx
- 文档编号:7018755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80MB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docx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整理.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整理
第1、二章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
1.1三大革命: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信息革命
三大资源:
信息、物质、能源
1.2定义:
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形成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1.3分类:
层次(战略、战术、作业)
应用(管理、社会、科技)
加工(一次、二次、三次)
反应事实(数字、图像、声音)
1.4特点:
事实性、时效性、不确定性、有价值性、可变换型、等级性
1.5量度:
有用程度,即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1.6信息不同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不同与知识,信息与人类的认知能力结合,形成知识。
1.7信息化:
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库化、信息应用的大众化、信息贡献的社会化和信息覆盖范围的全球化。
2.系统
2.1定义:
指在一定环境中,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2.2特点: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2.3分类:
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复合系统
3.信息系统
3.1定义:
复合系统,由人、硬件、软件、数据资源组成的,为了及时正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控制。
3.2类型:
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3.3发展: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4与管理:
信息系统可以把数据处理成有效信息,以便做错正确的管理活动。
信息是制订和实施计划的依据,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存取,支持对计划的预测和优化;支持组织和领导职能;控制职能也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
3.5与决策:
情报活动阶段调查环境、获取相关信息(预测)
设计活动阶段多个方案
西蒙的决策过程模型决择活动阶段方案论证、方案选择
决策事实阶段继续收集信息
决策问题的类型:
结构化决策固定规则、通用模型
半结构化决策
非结构化决策
4.管理信息系统
4.1定义: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4.2特点:
人机结合系统、需要与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的系统,对组织乃至整个供应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4.3结构:
(由于是企业的核心,贯穿企业管理全过程,覆盖管理业务各个层次,故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矩阵来说明)纵向基于管理任务的层次,横向基于管理职能。
纵向有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
从纵向来看不同层次对信息的需求不同,需求量也不同,决策问题的性质不同,呈金字塔形结构。
从横向来看,有物资供应,生产,销售,人事,财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
不同的管理职能对于信息的需求也不同。
金字塔形结构:
战略管理,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分别在塔顶到塔底,越往下信息处理工作量越大,它的决策也是由非结构化到结构化。
安东尼金字塔模型:
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受过程,反映了包含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
描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及其基本规律。
物流自上游向下游方向流动,先从供应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和消费者。
资金流与其相反。
信息流都是双向流动的。
4.4环境因素:
生产规模特征、组织规模、组织系统性、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信息处理与人。
4.5:
是一种在对一个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安排的基础上,以达到最大的客户服务、最小的库存投资和高效率的工厂作业为目的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4.6:
是一个集成的信息系统,承诺建立跨企业各部门、各生产要素和环境的单一的数据库、单一的应用和统一的界面,在单一应用的原则下处理所有的事务,即意味着集成。
这种集成应该包括人力资源、财务、销售、制造、任务分派和企业供应链等各项管理业务。
第三、四章技术与数据处理、数据库、网络
1.数据处理
1.1定义:
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线性线性表栈队列串
逻辑结构非线性树图
1.2数据结构
物理结构线性存储、链式存储、索引存储、散列存储
文件:
是为了某一特定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
1.3数据存储顺序文件、索引文件、链表文件
数据库:
比文件系统更高级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2.数据库技术
2.1数据库系统定义:
数据库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具有高度组织的总体。
2.2数据库如何存储现实数据的:
通过两种模型来对现实数据进行抽象描述和处理。
2.2.1概念模型(按用户观点建模,模型与独立)实体,属性,联系;最常用方法
图中的三要素:
实体,用方框表示;属性,用椭圆框表示;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模型中的对应关系:
一对一联系(1:
1);一对多联系
(1);多对多联系()
2.2.2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主要有三种:
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在关系模型下看数据的逻辑结构就是一个表)
根据满足的约束条件的不同来确定范式
第一范式
(1):
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即不能出现表中套表
【例如:
(代码,姓名,工资)而工资有包含基本工资和奖金】
第二范式
(2):
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键
【例如:
(代码,姓名,课题号,课题名)主码是:
代码+课题号。
但是姓名只依赖与代码;课题名,只依赖与课题号。
】一般针对主码是两个数据项的
第三范式(3):
满足第二范式,而且它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例如:
(产品代码,产品名,厂名,厂地址)主码是产品代码。
厂名以来与产品代码,厂地址依赖于厂名,存在传递依赖】
2.3数据库操作
表的创建:
(,```)
表的修改:
表的删除:
数据的插入:
(,)(,)
数据的删除:
数据的修改:
数据的查询:
3网络
3.1定义:
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可分为两部分: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用户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的数据库模型可用实体联系模型(模型)表示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模型转换成某种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
物理结构设计:
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第五、六、七、八、九章的开发过程
1开发过程总论
1.1的发展阶段论
计算机应用到一个企业的管理中,一般要经历从初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诺兰总结这一规律,提出诺兰阶段模型。
该模型将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不同阶段,初装:
企业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蔓延:
少数部门到多数部门,开发大量应用程序;控制:
实现从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的关键阶段;集成:
对系统硬件进行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诺兰模型还指出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六个增长要素:
硬软资源、应用方式(批处理到联机)、计划控制(短期到长期)、在组织中的地位、领导模式、
1.2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
从现行系统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功能,再逐步由低到高建立,优,从实际业务出发避免大规模不协调;缺,缺乏整体设计。
更适合小型系统开发。
自上而下:
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又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
优,强调整体协调和规划;缺,设计难度大。
大型复杂系统一般先自上而下做好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进行个系统应用开发
1.3战略规划的意义、内容、组织
意义:
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制定规划找出要解决的问题,指导的开发
内容:
现状、目标、预测
组织:
成立规划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进度、制定规划的具体步骤
1.4制定战略规划的方法
1.4.1企业系统规划法:
根据企业目标制定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它可以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明确各个子系统的组成及开发的先后顺序,对数据统一规划管理,保持信息的一致性。
优点:
对环境变更具有适应性。
步骤:
准备工作,调研,定义业务过程,业务过程重组,定义数据类,用矩阵定义总体结构,确定先后顺序,完成报告。
将过程和数据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结构的基础,用矩阵来表达两者的关系。
矩阵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总体表示过程对数据的使用和产生。
将矩阵密集的地方框起来,形成子系统,划分为技术准备、生产制造、经营计划、销售、财会、人事等六个子系统。
1.4.2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它们确定需求,并进行规划。
步骤:
了解企业或的战略目标,识别所以成功因素,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明确各性能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1.5企业流程重组
按现代化信息处理的特点,对现有的企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本质在于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系你想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信息技术既是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流程重组最终目标的体现者。
步骤: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评价
原则:
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取消不必要的信息处理环节,以并行取代串行,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
1.6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6.1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
过程:
系统分析(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建立逻辑模型),系统设计(建立物理模型),系统实施(运行、调试)
优点:
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
过程复杂,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1.6.2原型法
开发出一个原型系统,再修改直至用户满意
优点:
自下而上,易被用户接受
缺点:
缺乏全面认识,浪费人力、物力
1.6.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特点:
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动态链接性。
1.6.4方法
自动化/半自动化方法
2.系统分析
2.1可行性分析
通过分析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系统简述、项目目标、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收益、以及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2.2详细调查
详细调查对象的现行系统,主要真毒管理业务调查和数据流程调查两个部分。
2.2.1管理业务调查
管理业务调查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组织结构即组织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用组织结构图表示。
管理功能调查,用功能层次图表示。
管理业务流程调查,用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来表示。
2.2.2数据流程调查
绘制数据流程图,数据流是分层次的,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各元素作出详细说明,需要建立数据字典。
2.2.2.1数据字典
主要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存储逻辑、外部实体来具体定义。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有:
判断树、判断表(决策表)、结构英语表示法。
2.3系统化分析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原系统的目标,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功能,数据等进行再次分析优化。
2.4确定管理模型
管理模型是系统在每个具体管理环节上所采用的管理方法。
常用的管理模型有:
综合计划模型(综合发展模型、资源限制模型);生产计划管理模型;库存管理模型;财务成本管理模型(成本核算模型、成本预测模型、成本分析模型);统计分析与预测模型。
2.5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逻辑结构、数据资源分布、管理模型
3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把握4个原则:
系统性,从系统角度考虑,代码统一,设计规范;灵活性,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安全保障;经济性,满足系统需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省开销。
3.1代码设计
为了统一,方便,先要进行代码设计。
代码种类包括:
顺序码(1,2,3);区间码(116622);助记码(50)。
3.2总体设计
功能结构图设计和系统流程图设计。
3.3物理配置方案的设计
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3.4数据存储设计
3.4.1文件设计
文件是系统存放数据的基本方式。
可分为: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
根据需求,合理确定文件组织方式、存取方式。
3.4.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包括用户要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分别对应系统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的详细调查、逻辑设计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阶段。
3.5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3.5.1输出设计
输出是系统开发的目的和评价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
3.5.2输入设计
决定人机交换的效率。
3.5.3处理流程图设计
3.5.4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报告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代码设计方案、输入输出设计方案、文件设计方案、程序模块说明书。
4.的系统实施
4.1物理系统的实施
订购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准备机房,安装调试设备。
4.2程序的设计
目标:
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
方法:
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大程序设计的原则);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具体编程):
顺序、循环、选择结构。
4.3程序和系统的调试
程序调试、功能调试、能行性调试、特殊性调试
4.4系统切换、运行、维护
新旧系统的切换过渡有三种方法:
直接切换、并行切换、试点过度。
硬件、软件、数据库的维护。
4.5项目管理与系统评价
5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
5.1定义:
客观世界可以看成由许多不同种类的对象构成,人类从客观事物组织结构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并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
对象即一种实体,类是对象集合的抽象,消息的对象之间的通信载体。
5.2面向对象系统的开发原理
宏观上:
分析、设计、实现和运行维护
微观上:
每一宏观阶段中标识对象,确定对象的属性,定义对象的服务,确定对象之间的关系。
分析:
问题域陈述,识别对象/类,确立对象属性,确立对象服务,确立对象之间的关系
设计:
识别接口对象和控制对象,对六个子系统进行设计
实施:
语言的选择,框架的构建以及程序的编写
5.3面向对象系统开发工具
之前系统开发缺乏一个交流各个开发阶段成果的公共平台,可视化的建模语言包括语义和表示法。
第十章的管理
1.1开发时的项目管理
首先选择的开发方式,一般对于管理过程稳定、模式统一的功能模块购置商品软件,对于具体组织特点的稳定性差的功能模块采用专门开发。
还可选用业务外包。
然后编制项目工作计划,常用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法。
甘特图是一种对于各项活动计划调度和控制的图标,它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理解等特点。
一般甘特图横方向表示时间,纵方向列出工作。
网络计划法是用网状图表安排和控制各项活动的方法,一般用于工作步骤密切相关,错综复杂的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
(寻找关键路线)。
通常项目开发工作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按开发阶段安排,对总体进度进行控制,用甘特图;第二层次按各开发阶段或子项目的工作步骤安排,用网络计划法。
计划做完,就要对项目进度进行控制,要分析具体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最后对系统的软硬件购买选用,以及开始人员培训。
1.2运行时的系统管理
包括日常运行管理:
记录运行情况,硬件软件的维护,适应性的维护;系统文档的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
1.3系统的评价
建成后,要对其总体水平,系统性能和经济效应做评价。
1.4信息管理部门
部门设置:
综合管理部(信息化规划、培训),系统开发部,系统维护部,信息技术部(网络,维护)。
首席信息官
第11、十二、十三章典型的
1决策支持系统
1.1概念:
的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系统。
为了在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与科学方法对问题惊喜有序决策,以获取尽可能令人满意的客观的解或方法。
可分为以分析为主、以求解为主和兼有分析和求解的系统。
1.2组成:
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两库结构和基于知识的结构。
两库结构有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对话子系统组成三角分布的结构。
基于知识的结构是以自然语言、问题处理、知识库等子系统为基本部件组成的系统结构。
演变成四库结构。
人机对话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数据库、数据析取模块、数据查询模块、数据字典、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模型库、模型字典、模型库管理系统),方法库子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的三个技术层次:
专用(面向用户),生成器,工具。
1.3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3.1定义:
是在传统的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而形成的。
人工智能应用的两大分支是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
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专家知识和知识推理等技术来理解与求解问题的知识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是通过物理部件模拟生物体中的神经网络。
1.3.2组成
在传统三库的基础上增设知识库与推理机,在人际对话子系统中加入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形成智能人际接口,与四库之间插入问题处理系统而构成四库系统结构。
1.4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1.4.1定义:
是一种在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路与通信技术,供多个决策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某种规模相互协作的探寻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解决方案的信息系统。
1.4.2类型:
决策室、局域决策网、虚拟会议室、远程决策网。
1.4.3组成私有,通信库子系统,规程库子系统,共享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公共显示设备。
2电子商务
2.1定义:
电子上午():
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网络环境在网上进行电子交易;广义的电子商务则除了电子交易外,还包括利用网络环境进行的其他商务活动,包括商品管理,市场分析等。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包含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等四种基本的“流”。
电子商务具有全球性、直接性、均等性、信用风险增大四大特点。
按照交易主题的不同可将电子商务分为:
BB企业对企业,BC企业对消费者,(在线零售和服务)BG企业对政府。
2.2结构:
四大基础设施,两大支柱。
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发布工具(网页制作工具),信息交换设施(),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电子支付);公共政策、法律,技术标准。
2.3意义:
改变了企业是营销方法,促进了企业供应链的有效建立,为组件虚拟企业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使整个商场体系结构发生了变化,对经济理论产生量影响,推动人类由信息化向工业化转变。
2.4几个重要的问题
2.4.1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要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就要保证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不可否认型、系统的可靠性、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
网络上用防火墙技术和加密技术,管理上要制定严格法律和安全管理措施,重视安全检查和评估。
2.4.2电子商务的支付问题
电子支付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利用电子媒介,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将货币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
2.4.3物流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点到终点间有效流动和有效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管理过程。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具有服务化、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特征。
2.4.4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的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它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以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的经营过程。
实质是利用互联网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它自始至终贯穿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网络营销主要包括;网上市场调查、网上消费者行为分析、网络营销策略制定、网络营销价格制定、网上营销渠道选择以及网络营销管理与控制。
常用的营销手段有营销、网络广告和建立网络营销站点。
网络营销具有全球化、互动性、个性化、高效性、经济性五个特点。
网络营销的策略以4P’S为主题,、、、,同时贯穿4C’S思想,,,,。
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
3电子政务
3.1定义:
政府在公共管理和服务等政务工作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进行办公、管理的一种治理方式。
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等离不开软硬件基础设施,切入点是政务信息管理,处理的是有关行政的公共事务,是对现有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为了更好的提供公共服务。
3.2模式:
GC(公民)GB(企业)GE(公务员)G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