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006587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07.39KB
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docx
《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综合题汇编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铁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B.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
C.
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温度不变,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不断加入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
溶液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不再减少,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铝片不断反应,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水的质量不断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晶体,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C。
2.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对该图像的分析如下:
①O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E、F点溶液的pH相同
③O点溶液和G点溶液的离子种类一样多
④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和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相等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详解】
①向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先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的反应,稀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故O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①不正确;
②E点溶液中盐酸与加入的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都呈中性,F点溶液中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②正确;
③O点溶液中的离子有H+、Cl-、Ca2+三种,G点溶液中有Cl-、Na+和CO32-三种离子,两点溶液中的离子种类一样多,故③正确;
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2.2g二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
,生成2.2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5.0g碳酸钙,根据化学方程式
,生成5.0g的碳酸钙,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3g,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故④正确。
故选C。
3.向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图曲线描述的是( )
A.甲:
铜、锌的混合物乙:
稀盐酸
B.甲:
硝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乙:
氯化钡溶液
C.甲: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乙:
稀盐酸
D.甲: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乙: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锌和稀盐酸反应一开始就会生成大量的气体,故A错误;
B、由于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难溶于酸的沉淀硫酸钡,故B错误;
C、向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或沉淀产生,与曲线所示不一致,故C不正确;
D、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盐酸的存在,氢氧化钠不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
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既无气体也无沉淀;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开始与氯化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至氯化铜完全反应为止;与曲线所示一致,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B.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C.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
向一定量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当加热一段时间以后,生成氧气、氯化钾,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质量不变。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所以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此选项正确;
B.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且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反应越易发生。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2AgNO3=2Ag+Zn(NO3)2,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16份质量的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溶液反应,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变大,图像应先降后升,此选项错误;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使pH值逐渐变大,盐酸刚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7,此选项正确;
D.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Ba(OH)2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氯化镁都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开始时就生成沉淀,当H2SO4和MgCl2完全反应后,再加入Ba(OH)2溶液也不再产生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5.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曲线所示变化规律的是
A.向一定量水中逐渐加入氯化钠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C.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刚开始是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等于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质由硫酸铜转化成硫酸亚铁,每160份质量的硫酸铜转化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减少,选项错误;
C.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钾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转化成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又增加了溶质氯化氢,故溶质的质量继续增加,选项错误。
故选C。
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
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
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
D.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g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镁离子
B.bc段(不含两端点)生成的金属是铜
C.c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只有镁离子和锌离子
D.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则m1>m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铜>银,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根据距离远的先被置换的原则,所以ab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bc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
锌不与硝酸镁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镁弱)。
【详解】
A.由以上分析,ab段是锌与硝酸银的反应生成银与硝酸锌,不含两端点时,硝酸银部分被置换,硝酸铜还没开始反应,所以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的锌离子、银离子、铜离子和镁离子。
故A不符合题意;
B.bc段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不含两端点生成的金属是铜。
故B符合题意;
C.由于不知道c点时硝酸铜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金属离子除了含有镁离子、锌离子,还可能含有铜离子。
故C不符合题意;
D.若ab段和bc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设生成固体的质量为a,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m1和m2,根据题意得:
,
;
,
,所以m1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该图像不是完整的图像,c点不一定是反应的终点。 8.向含HCl、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随着pH增大,Cu2+、Mg2+依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pH小于4.2的范围内,无化学反应发生 B.a点处析出的固体是Cu(OH)2和Mg(OH)2 C.pH在6.7-8.6范围内,溶液中有3种溶质 D.若m2=2m1,则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含HCl、CuCl2和MgCl2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HCl先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CuCl2再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MgCl2再和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 【详解】 A、pH小于4.2的范围内,是HCl和NaOH反应生成NaCl和H2O,没有固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B、a点处是CuCl2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和NaCl,析出的固体是Cu(OH)2,不符合题意; C、pH在6.7-8.6范围内,HCl、CuCl2已完全反应,MgCl2还未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3种溶质,符合题意; D、若m2=2m1,说明生成的Cu(OH)2和Mg(OH)2质量相等,均为m1,设原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x,氯化镁的质量为y。 所以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 B. 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 C. 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D.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碳和氧化铜粉末高温加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最终剩余的固体是铜,固体质量不能为0,不符合题意; B.向水中不断滴加NaOH溶液,起始时只有水,水的pH=7,不符合题意; C.分别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产生6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铝产生的氢气多,当镁和铝过量时,因为稀盐酸的质量和浓度均相等,所以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也相等,图像正确,符合题意; D.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有MnO2的反应速率较快,但过氧化氢溶液完全相同,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也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B. 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当加入过量稀盐酸后,生成的水将稀盐酸稀释,最终得到的溶液的pH应大于3,选项错误; B、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正确; C、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多,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比氧化镁多,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也比氧化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选项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为54: 192,即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大,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反应停止,选项正确,故选A。 11.下列四个图象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A. 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 向pH=1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和铁都排在氢的前面,可以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铝排在铁的前面,故反应速度比铁快,在图象中,斜率表示的就是反应的速度,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大,足量的铁与铝与相同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故选项正确;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降低,而图象显示其质量分数增大,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酸钡沉淀,稀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故一开始就会出现沉淀,而图象显示是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沉淀,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水后碱性减弱,pH减小,无论怎样加水,其pH总是大于7,不会小于7,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12.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 A. 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D. 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镁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 1,故B正确; C、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至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C正确; D、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向一定质量 和 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锌先与氯化铜反应,当氯化铜反应完全后再与氯化亚铁反应,65份的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64份的铜,65份的锌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56份的铁,锌和氯化铜反应溶液增加的幅度小于锌和氯化亚铁反应,没有加锌粒时,溶液中的氯化锌质量应为零,图像应从原点开始,故D不正确。 故选D。 13.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用水稀释KOH溶液 B.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 C.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CaO D. 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水稀释KOH溶液时,pH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之后,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待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CaO,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温度升高,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直至降低至原温度,符合题意; D、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时,根据化学方程式 , 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的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Ⅰ.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I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Ⅰ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数据分析,步骤II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 。 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M点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钡,N点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这是因为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Ⅱ中,当加入9.5g硫酸镁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 18.5g-14g=4.5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中的盐酸,因此不能解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D.CO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继续溶解质量会增大,当硝酸钾溶液饱和时,溶质不再溶解,溶质质量保持不变,但溶液的质量是从0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开始时是降低,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先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消耗完后,氯化钡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由一氧化碳燃烧的方程式2CO+O2 2CO2可知,一氧化碳燃烧前后分子个数发生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产,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已经在海水中找到。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 另外还含有MgCl2、MgSO4、CaCl2、KI及NaBr等各种盐类。 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海水晒盐后所得的母液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也叫“苦卤”。 根据上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海水中含有的阴离子包括Cl-、SO42-及_____(写出一种微粒符号即可)等; (2)苦卤中的溶质主要有: 氯化镁、金属溴化物和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 (3)工业上把苦卤除钙后,再加入碱性沉淀剂可以制备氢氧化镁。 若海水中钙离子含量太高,氢氧化钙会存在于氢氧化镁颗粒中,从而影响氢氧化镁的纯净度。 某研究小组在控制反应温度是20~25℃和浓海水质量为1109g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碳酸钠加入量/g 搅拌速度r/min 反应时间/h 钙除去率/% a 1.78 200 3 44.8 b 2.32 200 3 60.2 c 2.32 125 4 55.1 d 2.32 200 4 64.6 ①该对比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进行实验a和b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③该实验显示________(填实验因素)对钙的除去率的影响很小; ④搅拌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长则消耗能源越多。 为了节约能源,获得较高的钙除去率,进一步优化“搅拌速率”和“反应时间”的反应条件。 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情况下,设计对比实验,你应选择的反应条件是_____(填选项)。 A200r/min,3.5hB200r/min,4.5h C175r/min,4hD225r/min,4h 【答案】Br-/I-(写出1个即可得分);NaCl/氯化钠;(或能写出阅读资料中提及的物质也可得分)CaCl2+Na2CO3=CaCO3↓+2NaCl探究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加入量对钙除去率的影响反应时间AC 【解析】 【详解】 ⑴海水中90%左右是氯化钠,另外还含有MgCl2、MgSO4、CaCl2、KI及NaBr等,海水中含有的阴离子包括Cl-、SO42-及Br-(或I-); ⑵苦卤是氯化钠析出后留下来中的,所以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主要有: 氯化镁、金属溴化物和NaCl; ⑶①该对比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Na2CO3=CaCO3↓+2NaCl;②实验a和b,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都相同,加入碳酸钠的质量不同,故进行实验a和b的目的是探究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钠加入量对钙除去率的影响;③对比b和d,实验显示反应时间对钙的除去率的影响很小;④搅拌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长则消耗能源越多。 为了节约能源,获得较高的钙除去率,进一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金属 酸碱 反应 图像 综合 汇编 详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