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7001150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73.59KB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docx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019年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
(二)文言文阅读
1.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少述足下:
某①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
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
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
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诸不一一,千万自爱!
(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乙】
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
“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
”其相与如此。
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③。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
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④,两公皆自忘其穷达⑤。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⑥谈经学,抵暮乃散。
荆公曰:
“退即解舟⑦,无由再见。
”少述曰:
“如此,更不去奉谢⑧矣。
”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
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
”
(选自《老学庵笔记》,有删改)
【注释】①某:
我,谦称。
这里是王安石自称。
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燔:
焚烧。
③睽:
背离,不合。
④惟相劳苦:
只是相互安慰。
⑤穷达:
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
⑥剧:
流畅,痛快。
⑦解舟:
退居江湖。
⑧奉谢:
奉,敬辞。
奉谢,表示谢意。
16.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远离家乡B.谋官不顺C.财物受损D.身体不适
17.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8.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
19.用现代汉语书写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20.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
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答案】16.D17.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8.“亟”为急速、赶快的意思。
写出了王安石想见到孙少述的急切心情,体现友情的深厚。
19.(孙少述)于是就留下王安石,摆设酒宴,一起吃饭,畅谈经学,到晚上才分开。
20.朋友要相互关心:
王安石写信给孙少述告知近况,让他不必担心;真正的友情不会受时间、距离、地位的影响:
王安石为官时与孙少述来往不多,罢官回乡后交往如故;朋友要相互信任:
人们议论他们关系不和,孙少述从不放在心上。
【解析】
【16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通过“到京师已数月”可以看出他远离家乡,“求一官以出。
既未得所欲”,可见他谋官不顺;“一舟为火所燔②,为生之具略尽”可以看出他财产受损。
故理解有误的是D.
【17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断句。
解答此类试题时,结合意思进行断句。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翻译为“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应当能谋个官职,只是不知道去哪里罢了。
”故此断句为: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词语的赏析。
“亟往造之”意思是“极速赶往造访少述”,“亟”意思是“极速”写出了王安石急于想见到少述,可见两人感情深厚。
据此作答。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暮乃散。
”句中“遂”意思是“于是”,“置”意思是“备办”,“剧”意思是“痛快”,“抵”意思是“到了”。
该句语序正常,据此翻译。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两文中都表现了两人的交情深厚,当王安石在逆境中还不忘给少述写信,希望他不要过分担心自己,告诉我们好朋友要互相关心。
当王安石为官时,虽然来往不多,但两人的交情并没有断,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不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
据此作答。
参考译文:
【甲【少述(孙侔,字少述)先生:
我来到京城已经有几个月字,想要谋个一官半职。
我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船也被火烧了,自己生活所用的器物也都被烧了,唯一没有被烧的就是我这个人罢了。
人大多有不如意的时候,难道只是我吗?
但是先生您喜爱我的善良淳厚,大概也想知道我现在的处境是否安好,所以到了这里。
什么时候能够相遇,以此来减轻我愁苦的心情呢?
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也应当能谋个官职,只是不知道去哪里罢了。
其他的就不一一赘述,千万保重。
【乙】孙少述,一字正之,和王安石交情最为深厚,所以王安石《别少述》中有一句诗写到:
“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
”他们的感情大概如此。
等到王安石做了相国,几年不再相见,人们都认为两个人的交情就此背离了。
但是少述并不这样认为。
等到王安石再次被罢免宰相后回来,经过高沙。
少述恰好闲居在这里。
王安石于是急忙前去拜访,少述出来迎接他,只是相互安慰,两人都忘了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显达。
少述于是挽留王安石,设酒宴款待他,两人痛快地谈论文学,直到天黑才散去。
王安石说:
“此次被罢官之后我就将退隐江湖,恐怕没有机会与你再见面了。
”少述说:
“这样的话,那我就更不去与你告别了。
”两人分别是,必然若失,都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色。
此后,人们才知道两位先生的君子之交情(情谊)是很难揣测的。
2.浙江省金华、丽水、义乌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洗心亭记
(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①。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
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
啸侣为工,即山求材。
槃③高孕虚,万景坌④来。
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
鸟思猿情,绕梁历榱⑤。
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⑥。
石列笋虡⑦,藤蟠蛟螭。
修竹万竿,夏含凉飔。
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曰:
“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
”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
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
吉祥寺尤为著名。
②弭:
消除。
③槃(pan):
回旋,弯曲。
④坌(ben):
并,一起。
⑤榱(cui):
椽子。
⑥墀(chi):
台阶。
⑦虡(ju):
柱子。
⑧然上人:
指义然。
上人,对僧的尊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17.
是“月来松闲”中“闲”字
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18.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
请你比较“息心”“洗心”
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答案】
15.A
16.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7.示例:
“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
作者用拟人手法,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作者自己内心的观照。
18.示例:
“忧人”“莺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
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遗憾/遗憾);B.修竹万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长,高/培养);C.既志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记述,写/立志);D.故名洗心/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所以/原来)。
故答案为A。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的意思是:
(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荆州吴地的风光山水,交织在一起如灿烂锦绣。
故正确的句读是: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文本意境的理解。
语句“月来松闲,雕缕轩墀”的意思是:
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
营造出了一种清朗的意境。
并赋予“松”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月和松,表现了环境的清朗,景致的闲适。
这也正是作者闲适心境的写照。
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能力。
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写“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目的,是通过写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和忙于政务的人的感受,从侧面突出了山的雄奇与优美,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志趣——对山水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是说患得患失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也会消失。
“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
但是从文章内容来看,“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重点在于写四周之景令人变得更加恬淡、纯净,所以用“洗心”更符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
他并没有像吴均等人有隐居的思想。
这也可以从他的《陋室铭》中看出。
所以用“洗心亭”比用“息心亭”更好。
据此理解作答。
【参考译文】:
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名气最大。
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
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
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
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接。
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
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
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
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
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
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
巨石上悬挂着钟磐的木架,蛟龙像藤一样蟠据在高大的乔木上。
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
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
然而,山上的人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
“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
”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
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
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九月二十三日。
刘禹锡记。
3.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
父天复,行太仆卿。
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
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
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
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
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
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
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
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
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
安人①怜之,戒无溺苦于学。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总角时,岳岳②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
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
会杨忠慜③谏死,公遥为诔④词,慷慨泣下沾衿。
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⑤其处而沉思。
……有异母弟二人,太仆公病以属公。
公扮⑥之,恩义隆备。
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
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
【注释】①安人:
指张元忭之母。
②岳岳:
锋芒毕露的样子。
③杨忠慜(mǐn):
明代大儒,谏臣。
④诔(lěi):
致悼词。
⑤乙:
读书时勾画记号。
⑥扮(fěn):
合并。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取《中鉴录》()
(2)三月卒官()
(3)安人怜之()
(4)病以属公()
16.文中画横线句未作断句,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17.小传讲求记述简略,但人物形象鲜明。
甲乙两文在刻画张元忭这一人物时使用了不同描写方法,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简要评析。
(1)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
(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
18.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
“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
式如玉,式如全。
”意思是,张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
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答案】
15.
(1)于是,就(因此)
(2)死,去世(3)怜惜,怜爱(4)同“嘱”,嘱咐,嘱托
16.张元忭就把灯点在帐幕中,等母亲睡了才开始读书,不让母亲知道。
(意对即可)
17.
(1)此句运用了细节描写(或外貌描写),张元忭30多岁就已“白发种种”,究其原因,是张元忭为父亲“就逮”一事四处奔波、忧思烦愁,由此体现其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
(2)此句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对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描写,衬托出张元忭年少多才、明辨是非、率真正直的形象。
18.通过材料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者在精神上追求的是孝悌、忠诚于仁爱。
一是孝悌。
张元忭在父亲危难之时,侍之以往,为其讼冤,又归慰于家;对父亲的嘱托,牢记于心,对异母兄弟恩义隆备;面对母亲的怜爱,没有因此疏懒,而是“候母寝夜诵,不令母知”,尽是体贴。
二是忠诚。
张元忭在书堂讲习时,极其重视学生品性的培养,认为为人之德事关国家治乱,所以谆谆教诲,体现了他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
三是仁爱。
张元忭在南阳道中见谷物丰收,百姓和乐,内心欢喜,同时他还惠施乡党族人,可见他对天下苍生心怀“仁爱”。
【解析】
【15题详解】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卒”:
死,去世。
“属”:
同“嘱”,嘱咐,嘱托。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6题详解】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公乃张灯幕中,侯母寝夜颂,不令母知。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乃”:
于是,就。
“张”:
点。
“候”:
等候。
“颂”:
读书。
“令”:
让。
【17题详解】
欣赏文句。
首先要读懂文句大意。
(1)“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
“白发种种”的原因,是“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
也就是张元忭为父亲四处奔波的结果。
答描写的作用时,一定要答出描写方法对表现人物至情、至性、至孝的品质的意义。
(2)“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意思是见到此番景象后张太仆才喜形于色,对张公的表现大为称奇。
此句明显是通过太仆公“色喜”“奇之”的态度对张元忭进行侧面描写,由此突出少年张元忭明辨是非和率真正直的性格特点。
【18题详解】
题干要求结合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精神追求。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好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此题可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来谈即可。
如可分析文章写出的张元忭的几种品质。
对孝悌风尚的秉持、对忠诚品质的坚守、对仁爱观念的尊从。
可从文章中举出具体事例证明。
从张元忭的言谈行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儒者在精神上的崇高追求。
【翻译】:
张公(元忭)生来相貌古朴,身材魁梧,渐渐长大后喜欢读书。
安人(张公母亲)怜爱他,劝他不要耽溺于勤奋苦读(而不能自拔)。
于是他在(临时搭设的)帷幕中点灯,等到母亲夜里就寝后才读书,不让母亲知道(而担忧)。
少年时(9-14岁之间),意气方遒,常常随口就谈论时政得失,评论人物得失。
张太仆(张公父亲)故意挫败他的傲气,(常常对他的评论)置之不理(回答)。
恰巧遇到(朝廷上)杨忠愍因为直言纳谏而牺牲,张公远在家中为他写了悼词,他慷慨陈词,泪流而下,沾湿了衣襟。
(见到此番景象)张太仆才喜形于色,对张公的表现大为称奇。
张公曾经读到朱熹《格致篇》一文,对文中句子勾画并且深切思索……张公有异母弟弟两人,张太仆病重时就嘱托张公照料他们。
张公履行了长兄为父的责任,对两个弟弟关心备至,恩义隆重。
张公平常在家,吃掉落的米粒,衣服洗洗补补(反复穿),然而其家中所买东西分给宗亲族人时,(分给自己的)远远不及(分给)别人的。
这是因为张公品性善良,德行赶得上古人的水准。
4.浙江省衢州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一)
13.下面这则短文的顺序己被打乱,请按正确句序排列。
(2分)
①王亦学之。
②有人向张华说此事。
③张曰:
“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④歆蜡日尝集子任燕饮。
⑤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答案】⑤④①②③
(二)
杜祁公衍①,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
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自泛。
公一手扶竿,一手执帽,漂流久之,救得免,而帽竟不濡。
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适②河阳钱氏。
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剑斫之,伤脑。
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③上,出血数升,仅而得免。
乃诣河阳,归其母。
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④以自资。
尝至济源,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
举进士,殿试第四。
及贵,其长兄犹存,待遇甚有恩礼。
二兄及钱氏、姑氏子孙,受公荫补官者数人,仍皆为之婚嫁。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释】①杜祁公衍:
杜行,別称祁公,北宋名臣。
②适:
女子出嫁。
③重橑(lǎo):
房屋重叠处的夹层。
④佣书:
受雇抄写书札。
1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早卒,遗腹生公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B.会山水暴至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D.尝至济源尝贻余核舟
15.结合你的感受,写一则批注,评价杜行。
16.能否认为本文是杜行的传记?
请运用传记的知识阐释。
【答案】
14.D15.示例1:
杜衍命运多舛,是遗腹子,又遭遇母改嫁、祖父卒、二兄索财追杀等悲惨之事。
但与生俱来的刚强、坚忍,帮助他渡过劫难,赢得贵人相助,获取功名。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
杜衍这段渡尽劫难修成正果的经历,实在是人间一段佳话。
示例2:
杜衍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幼年时,他在洪水中漂流很久得救,手中的帽子竟不被打湿;十五六岁,被二兄用剑伤脑,出血数升,却能幸免于难;无依无靠,佣书自资:
富贵后还能以德报怨,帮助曾经伤害他的人。
这一系列传奇的经历,既是他天性纯良、仁义的体现,也是命运之神的垂怜。
杜衍超越常人之举,令人感佩。
16.示例1:
能。
传记强调真实性,杜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杜衍人生的重要经历。
传记用事实说话,作者将情感隐藏在叙述中,不加评论。
传记表现人物言行,本文杜衍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因此,可以把本文作为杜衍的传记。
(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2:
不能。
真实是传记最基本的要求,虽然本文的形式、内容及写法和传记这种文体很接近,但文中所写之事的时间不具体。
本文的出处一—《涑水记闻》没有证据表明记录的是真实信息,也不能据此判定本文所写之事是真实的。
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本文就是杜衍的传记。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4题详解】
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A死/最终;B遇到/聚集;C认为/把……当作……;D均为“曾经”的意思。
故选D。
【15题详解】
考查学生写批注的能力。
首先明确批注是表达自己意见、见解和感悟的词语,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的情感。
本文写了杜行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艰难,但最终克服困难取得了成功。
据此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即可。
【16题详解】
考查对传记问题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是,先表明的自己的态度,“同意”或者“不同意”,然后从传记的基本要求作答,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表述,本文所写的人物-杜行是历史上出现的人物,所以由真实可考查;但是根据具体时间去考究,这个时间又是不真实的,所以也可以认为不是传记;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分析,结合传记的要求和文章的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
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
传记大体分两大类:
一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
【参考译文】:
杜祁公衍,越州人,父亲去世早,是个遗腹子,他的祖父很喜爱他。
小时候,祖父摘下帽子,让他拿着,恰逢山洪暴发,家里人四散逃跑,他的姑姑投入一竿给他,让他夹持着在洪水中漂流。
他一手扶持竿,一只手拿着帽子,漂流了很久,得到救助才幸免于难,而帽子竟一点没有沾湿。
他的前母(继室所生的子女对父亲前妻的称呼)有两个儿子,不孝顺友爱,他的母亲改嫁到河阳钱氏。
祖父去世时,他十五六岁时,他的两个哥哥认为母亲藏匿自己的财产来满足他,就公然向他索要,没有得到,就用剑砍他,伤到了他的头部。
(后来)去投奔他的姑姑,姑姑让他隐匿到房屋重叠的夹层处,流了很多血,才免于一死。
于是到河阳,回到他的母亲身边。
继父不怎么待见他,只好在孟、洛等地流浪,过得很穷苦,靠给人抄书来养活自己。
曾经到达济源,富民相里氏对他感到很惊奇,就把女儿嫁给他,因此经济上才宽裕一些。
后来考中进士,殿试第四。
等到他显贵后,他的大哥哥还活着,他待大哥哥很有礼节。
两兄弟和钱氏、姑氏的子孙,受他恩荫而被补授官职的有好几个人,并且都为他们操办婚姻大事。
5.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甲】
楚王绝缨①
楚庄王赐群臣酒,日暮酒酣,灯烛灭。
乃有引美人之衣者,美人援绝其冠缨,告王曰:
“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
趣②火来上,视绝缨者。
”王曰:
“赐人酒,使醉失礼,奈何欲显妇人之节而辱士乎?
”乃命左右曰:
“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
(节选自《说苑·复恩》)
【乙】
醉吐相茵③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为人深厚,不伐善。
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各地市中考真题汇编及解析二文言文阅读 附答案 浙江省 各地 中考 汇编 解析 文言文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