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复习往年六年高考四年模拟习题5.docx
- 文档编号:6991733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616.59KB
届高考政治复习往年六年高考四年模拟习题5.docx
《届高考政治复习往年六年高考四年模拟习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复习往年六年高考四年模拟习题5.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复习往年六年高考四年模拟习题5
第五单元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10高考·福建卷2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由经济增长率Y轴为失业率
【解析】D本题考查的考点是:
财政收入、税收、影响价格因素、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图表呈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只有D项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社会失业率相对降低,准确地体现这一关系。
其中AB选项都是不确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C项体现的是一种正比例关系。
2、(2010高考·北京卷33)
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高、中、低三组,图8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
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准确调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呈现材料,考查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的问题,为此应该提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排除,应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克服单纯市场调节的弊端,排除③,当选A
3、(2010年高考·天津卷4)图1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D本题考查财政的支出与作用。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属于促进社会公平的支出,而三者逐年增加,突出体现了财政的②④作用。
①③不合题意。
4、(2010年高考·江苏卷1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这是因为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支出的基础
③国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④税收具有无偿性和固定性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依法纳税的认识。
①③符合题意要求;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基础,②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二非选择题
5、(2010年高考·江苏卷34)材料一:
图表1:
江苏省GDP和财政收入情况(单位:
亿元)图表2:
江苏省财政支出有关情况(单位:
亿元)
材料二:
2010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使发展成效真正落实到人们福祉的提高上。
(1)你从材料一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
(1)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
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
(2)江苏省政府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强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了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物质保障作用;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6、(2010年高考·广东卷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额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
(11分)
【答案】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
这符合:
①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
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调节。
②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
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
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的要求。
(11分)
7、(2010高考·北京卷39)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
(8分)
【答案】①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环境问题。
(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②政府通过征收碳税,增加碳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励企业生产向低碳方向发展,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009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2009·上海,4)读图可见
()
A.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税收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
D.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答案B
2.(2009·江苏,1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注重公平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再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据此可以排除AD两项;B项行为主体虽然是国家,但不属于注重公平的措施,故只有C项正确。
3.(2009·北京,30)右表是一个建筑公司某年度的部分经营信息,其中“税金及附加”包含了该公司应缴纳的某种税,这种税的名称及计算正确的是()
A.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B.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
C.营业税=650万元×税率D.增值税=650万元×税率
答案A
解析我们首先要熟悉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含义。
营业税是以纳税人经营活动的营业额(销售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根据含义,我们看图表中的营业额应该是工程收入1000万元。
所以营业税=1000万元×税率;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
它的一般计税方法是:
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
所以增值税=1000万元×税率-(上一环节已纳税金)。
所以我们看四个选项应该选A。
4.(2009·安徽,1)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
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
A.债务收入B.红利收入
C.劳动收入D.资本收入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5.(2009·北京,38)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
甲同学问:
“这张图是什么意思?
”乙同学说:
“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乙组同学讨论图时一致认为,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与人民的幸福息息相关。
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财政预算过程中,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丙组同学讨论图时发生了争论:
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社会建设投入”。
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
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
答案
(1)社会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年增加;社会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
(2)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
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经济建设。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要回答两个方面,一个是图表反映了什么内容,另外最重要的是回答社会建设支出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换个角度思考,也可以回答社会建设支出有那些意义。
需要我们具有发散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回答。
2008年高考题
(08全国Ⅱ文综25)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
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③增加财政收入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知识,具体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高的意义,①③不符合题意,有利于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促进公平分配,②④正确。
2004~2007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7全国Ⅰ文综26)2006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消费税税目调整细则》生效。
该《细则》规定,新增高档手表(指销售价格在10000元(含)以上)、木制一次性筷子税目,其税率分别为20%、5%;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
国家对消费品有选择征税的目的是()
①抑制高速通货膨胀②合理调节消费行为③间接引导投资流向④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通过对特定消费品税率的调节,可以增加该部分消费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间接引导企业投资,③正确;消费品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②正确;①不符合题意,我国未出现高速通货膨胀;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收入分配,④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B。
2.(07上海A组3)2006年我国部分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量高于应缴纳的税金、社会保障金的增量,因此该年度他们的个人可支配收入()
A.增加B.减少C.不变D.变动不确定
答案A
解析居民收入增量高于税金等增量,所以可支配收入应增加。
B、C、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A。
3.(07上海B组3)一个中国公民在美国工作,他在美国的收入应该计入我国的()
A.社会总产值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总值D.净出口总值
答案C
解析国民收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而国内生产总值是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
故中国
公民的收入应计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应选C。
A、B、D项排除。
4.(07上海7)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呈现新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税收全面增长。
其根本原因是()
A.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B.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
C.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D.公民的纳税意识得到了增强
答案C
解析税收增长来源于经济发展,特别注意“根本原因”,应选C。
A、B、D项非根本原因。
5.(07全国Ⅱ文综26)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通过对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的确定,税收可以()
①决定分配方式②消除地方保护③调节消费行为④优化投资结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答案D
6.(07山东16)“绿色GDP”是指从GDP中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退化成本后的生产总值,它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
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即资源耗减)为5118亿元,占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即环境退化成本,是指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将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治理所需的支出)也将达GDP的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GDP的增长,不一定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
B.GDP的增长,一定意味着社会财富积累的增加
C.“绿色GDP”概念的运用,有利于政府部分转变观念和科学决策
D..“绿色GDP”概念的运用,有利于培育公众关心、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答案B
7.(07上海1)绿色GDP是反映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
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逐步建立一套完整的绿色GDP核算体系,这是为了
()
①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发展速度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③扩大内需、刺激投资④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绿色GDP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更加注重社会效益。
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排除,应选D。
8.(07上海2)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2006~2007年,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图中所示存款准备金率的历次调整属于()
A.扩张的财政政策B.紧缩的货币政策C.有效的行政干预D.适度的计划调控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要将文字表述与图示结合起来,整体理解题意。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体现,故B项正确,A、C、D项排除。
9.(07宁夏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
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A.165元B.190元C.400元D..525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
根据题干信息可直接列式计算:
首先算出应税所得额为3500-1600=1900(元);然后分段计算即可,500×5%+1400×10%=165(元)。
应选A。
10.(06广东10)“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
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
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
答案C
解析“做蛋糕”是指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分蛋糕”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
两者紧密联系,相辅
相成。
材料强调分配是否合理对效率与公平的影响,故选C。
A、B、D与题意无关。
11.(06广东13)我国每年用于国防及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正是依靠这笔支出。
使得我们能够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
政府用于国防、司法、治安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财政具有
()
A.稳定经济作用B.资源配置作用
C.收入分配作用D.经济发展作用
答案B
解析国家通过财政支出使国防及行政管理得到保障,从而使我们能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
公共服务,说明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故选B项。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2.(06江苏21)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超过3000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50%以上。
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投入的力度,有利于
()
①加强国民经济的基础②促进财政的收支平衡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支出力度显然有利于加强其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此外扩大财政支出也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充分发挥财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故应选C项。
②促进财政收支平衡这不是中央财政向“三农”倾斜的初衷,故应舍去。
13.(06全国Ⅰ文综28)我国从2006年起彻底取消了农业税。
农业税的取消将促进农村
经济的发展,这意味着
()
A.国家不再向农民征税B.国家利用税收调节经济
C.国家利用税收组织财政收入D.国家利用税收实现经济监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税收的作用是通过规定征税方向和征收税率、税种来调节
经济发展的。
国家取消农业税是通过减轻农民的税收负担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从而促进农业经济
发展,故选B项。
A项说法错误,国家取消的是农业税,农民的其他应税收入还应该依法纳税。
C、D两项说法
与题意无关。
14.(06北京26)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为9%左右,而居民人均消费增长率只有6%左右。
造成人均消费增长率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原因可能是()
①积累增长较快②人口数量增加③居民储蓄增长较快④物价基本稳定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国民收入按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积累和消费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主要有:
收入水平、人口数量、物价水平。
在这些因素里面人口数量、物价水平与家庭消费成反比。
另外,由于预期消费和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居民不愿进行更多消费也是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
故,①②③应入选。
④的表述与题意相反。
故答案应选C。
15.(07广东11)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诸如国防、治安、消防等各种公共物品,单纯依靠市场调节无法得到充分提供,必须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
提供公共物品所需费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
A.社会募捐B.个人捐款
C.政府征税D.群众集资
答案C
解析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税、利、债、费等。
公共物品所需费用是属于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而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C项符合题意。
16.(05广东12)税务部门向开小卖部的小王征税,小王拒绝纳税,理由是:
“我是个体户,小本经营,还要纳税吗?
”你如何看待小王的行为
()
①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涉嫌违法,但与道德无关②小王拒绝纳税的行为既涉嫌违法,又是不道德的③小王应缴纳企业所得税④小王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A.②④B.①④
C.①③D.②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税收和公民的纳税意识等知识,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拒绝纳税既违反了国家的有关法律,也不符合公民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因此应选②,舍弃①。
小王是个体户,根据税法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因此应选④,排除③。
17.(04上海17)2003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良好增长趋势,首次突破2万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用于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的支出也同步增长。
这说明
()
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
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
答案D
解析在预算和决算中,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过多的节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A错误。
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B错误,C的内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
答案应选D。
二、非选择题
18.(06广东39)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
注:
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以前)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用GDP的增长率度量)为6.5%;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以后)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为9.4%。
在这里,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相应时期内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或正常水平。
材料二1978—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的基本情况
年均增长速度
标准差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
19.8%
11.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
13.4%
7.3%
注:
在这里,标准差反映了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相对于年均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标准差越大,表明1978~2005年间的增长速度围绕着年均增长速度而上下波动的幅度越大。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率(即投资占GDP的比率)平均为37.6%,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投资率一般不超过20%;1978—2005年间我国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
(1)材料一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其有什么特征?
(2)从经济增长的波动和长期趋势两个方面看,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一具有什么联系?
(3)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超过了44%,专家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继续提高的比率。
请问:
在投资率不可能再继续提高的情形下,如何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
答案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
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避免了大起大落,波动幅度大大降低,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依然有比较明显的波动。
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比改革开放以前更高,实现了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
(2)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不断波动,使得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发生波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的波动幅度,说明前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后者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通过材料三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本的高积累、高投入。
(3)在积累率不可能再提高的情形下,要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就必须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大力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解析本题既有文字材料又有图表,整合材料要全面到位,不能有遗漏,特别是对于图表要全方位多层次分析,更不能忽视的是材料二下面的小注。
第二部分四年联考题汇编
2010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2009.湖南月考)二○○九年十一月十八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个人转租房屋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当前,一些纳税人出于谋利或者其他目的,将所承租房屋转租给第三方赚取租金差价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类现象,国家税务总局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规定,对个人转租房屋取得的租金收入如何征收个人所得税,作了明确规定。
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个人转租房屋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下列说法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政治 复习 往年 年高 考四年 模拟 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