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
- 文档编号:6962896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42.88KB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
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
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5、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问题?
P21-30
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
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
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
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道路。
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6.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P32第二段(近代中国人包括…)
7、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P34-35
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重要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8、简述反侵略斗争失败及其原因?
P35-37
1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政治上:
吏治腐败贪污成风军事上:
军备废弛军事腐败
文化上:
文化专制昏庸愚昧经济上:
经济落后矛盾激化
2.经济技术的落后:
(1)武器装备极端落后
(2)军队素质极其低下(3)指挥艺术缺乏
3.对近代战争缺乏认识:
不了解世界大势,思想僵化,夜郎自大;清军军官不通近代战争的指挥艺术,不了解近代海战的规律和特点,对世界新式武器的掌握就更有限了。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的金田起义是太平运动的起点;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1864年7月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
2、《天朝田亩制度》所建立的理想社会是“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3、对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洋务运动的性质是“自救”活动,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4、维新变法最早开始于1895年的“公车上书”;其后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等著作;当时影响最大的学会是强学会、南学会和保国会等;影响较大的报纸有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湖南《湘报》等。
5、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写的《劝学篇》。
1、简述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P42)
太平天国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但此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一种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为涉及农民问题与土地问题。
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2、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一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二是鸦片战争带来的恶果,使得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普遍激化了;前者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3.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P45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空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4、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内容、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P47-49
内容:
洋务运动持续时间为30年,其内容主要有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路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
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5.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P50-51
两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一是要不要变法;二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三是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论战的意义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6、维新运动的主要活动P50
7、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失败原因教训P53-56
内容:
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在经济上,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在军事上,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在文教方面上,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提倡西学。
这些新政的内容,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先进文化科学的传播都是十分有利的。
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自身有三方面的弱点和局限:
一是不敢否认封建主义,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是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三是脱离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8、早期探索的经验教训(各阶级爱国主义运动得出)
1.半个世纪,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在黑暗中摸索国家出路,逐步前进。
尽管历次努力都失败了,但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为中国人以后的“三个选择”提供了历史启示。
2.历史证明农民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法克服局限性,引导革命胜利。
洋务派官僚仅学习西方军事、科技、不肯改革封建政治,也无法使中国独立富强。
而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皇帝自上而下改良的道路在中国也走不通。
3.结论是:
中国的出路,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通过人民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然后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第三章辛亥革命
1、1906年清末新政开始废除科举考试。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孙中山组织的兴中会;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有黄兴的华兴会,蔡元培的光复会;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是中国同盟会,其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主。
3、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代表作有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轮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和《猛回头》。
4、民生主义的基本方案是核定低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5、资产阶级组织的武装起义中影响做大的是1991年的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
人民武装起义尤为强烈的属四川省的保路运动。
6、辛亥革命的高潮出现在1991年10月10号的武昌起义。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国号为“中华民国”,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7、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北洋军阀统治了中国16年;1915年袁世凯接收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北洋军阀进行的斗争有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蔡锷的护国运动,1917年孙中山率领的第一次护法运动,1919年的第二次护法运动。
9、1914年孙中山成立的中华革命党,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1、同盟会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
1.有统一的革命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有自上而下的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央成立总部,国内外各地设支部;
3.有全国革命党人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4.主张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2、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P62
民族主义: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民权主义: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民生主义:
要不要平均地权,实行社会革命?
辩论结果
第一,在中国必须进行一场革命。
第二,现行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恶劣政治的根本”,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第三,必须通过平均地权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意义:
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份额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为什么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革命性和民主性?
(1)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宣判封建制度的死刑,使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和民权主义思想在法律上得以体现。
(2)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愿望。
(3)颁布的目的是为了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把袁世凯的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使刚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免遭破坏,促使中国走上民主政制的轨道。
4、简述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一是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
二是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四是推翻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五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5、简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救中国。
中篇综述
6、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
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
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与科学,还提倡白话文、新文学,反对文言文,主张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鲁迅发表的《狂人日记》。
3、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
五四运动斗争目标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4、《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是陈望道翻译的。
中国第一个地方共产党组织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中国共产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是在上海举行。
5、第一个产业工会是上海机器工会。
第一个农民协会成立在浙江省萧山县衙前村。
6、中国工人运动掀起高潮的起点是1922年香港海员罢工,终点是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最长的一次罢工是省港大罢工。
7、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是在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是新三民主主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改组后的国民党改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8、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这是同一切旧式军校的根本区别。
9、北伐战争的直接目标是打到帝国主义支持北洋军阀。
10、国民党右派为了打击共产党员和工农革命力量,以蒋介石为首后制造了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事件。
简述题:
1、简述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和局限?
P98-99
基本口号:
民主与科学即“德”先生与“赛”先生。
局限:
新文化运动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他们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他们中的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P103
第一,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第二,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第三,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在五四时期,已涌现出了一批拥护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
最后,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3、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进行了那三次论战?
P105-107(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一是同胡适围绕“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二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强调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三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指出必须以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P113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5.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P113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B、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C、标志着中国革命结束了一再失败的局面,开创了从此走向胜利的伟大局面。
D、预示着中国必将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历史;预示着历史和各族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党的领导下,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1924-1927年)国共合作P117
形成条件:
A、“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
B、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国民党当时是相对具有革命性的民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代史 纲要 选择题 重点 知识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