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6960284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5.29KB
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docx
《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名人传》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根据你对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这部名著是法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作品。
它叙述了贝多芬、________、列夫·托尔斯泰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2)请概括叙述其中一位名人的一个典型事例。
【答案】
(1)罗曼·罗兰;米开朗琪(基)罗
(2)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解析】【分析】对于名著,我们要做到真阅读,用心读,不仅要带着笔做批注,做笔记,还要用心去思考,深刻理解名著的情节及它的写作的意图。
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名著的阅读才会真正有所得。
故答案为:
1824年5月7日,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
当高度耳聋的贝多芬出场时,他受到观众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
贝多芬在终场后感动得晕了过去。
【点评】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了解和牢记,尤其是名著里的主要知识点要牢记,并熟记名家的作品。
2.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自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左传》。
B. “未若柳絮因风起”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C. 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等。
【答案】A
【解析】【分析】A错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BCD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本题涉及中外作家作品,既要注意积累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做到积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错在“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正确的说法是:
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阴,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阳。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节、惊蛰、清明、夏至”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B. 古代把“梅、兰、竹、菊”誉称为花中四君子,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
C. 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中的人物,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D. 左丘明是春秋时期人,《左传》是他根据鲁史所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答案】A
【解析】【分析】A.春节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
故答案为:
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要以书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5.小巷传来戏文“就是我家小九妹,不知梁兄可喜爱?
”唱腔醇厚柔美,婉转细腻,此戏最有可能( )
A. 京剧 B. 秦腔 C. 越剧 D. 昆曲
【答案】C
【解析】【分析】京剧,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秦腔:
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越剧:
长于抒情,唱腔俏丽多变,跌宕婉转,富有表现力,表演充沛,细腻有神,有感人以形、动之以情的魅力。
昆剧:
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漫悠远见长。
结合“唱腔醇厚柔美,婉转细腻”分析得出是“越剧”。
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戏曲、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6.《水浒传》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简述“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答案】示例:
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
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
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解析】【分析】“杨志卖刀”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大致是:
杨志被高太尉赶出了殿帅府。
因为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的宝刀。
杨志将自己的宝刀拿出来卖,遇到了恶霸牛二。
杨志祖传宝刀的好处:
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叫“吹毛得过”,都被证实;第三件叫“杀人不见血”。
牛二一心想霸占杨志的宝刀,于是百般刁难,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了牛二,并到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故答案为:
示例:
为筹措盘缠,杨志在汴京街头售卖祖传宝刀。
泼皮牛二前来纠缠,要杨志验证宝刀杀人不见血,还要夺杨志的宝刀。
两人扭打起来,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投开封府自首,那把宝刀也被官府没收。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情节的梳理能力。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必须多下功夫,对名著情节进行梳理,熟悉相关的人物、地点和事件。
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对名著中的重要情节进行重点识记。
7.名著阅读。
(1)在罗切斯特的房间放火,并且撕裂简·爱的婚纱的人是( )
A. 格雷斯·普尔
B. 布兰奇小姐
C. 谭波尔小姐
D. 伯莎·梅森
(2)研究者陈美玲认为,《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
请你结合作品中周进与范进两个人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D
(2)《儒林外史》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
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
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范进,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又以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上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世态炎凉。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对《简·爱》的阅读理解,在罗切斯特的房间放火,并且撕裂简·爱的婚纱的人是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
故选D。
(2)《儒林外史》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
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范进考到五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没有中,但在他的思想里,除了考秀才,再没别的人生意义了,他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就是科举考试。
虽然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腐朽、没落,成为了迫害读书人的工具,但他认识不到,还一心追求着。
后来周进看了他考试写的文章,居然认为是好文章,所以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标准都被扭曲了。
所以作者写范进、周进这两个人物,主要目的都是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文化人的思想毒害。
故答案为:
⑴D;
⑵《儒林外史》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
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
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范进,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又以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上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世态炎凉。
【点评】⑴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8.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分“赋”“比”“兴”三部分。
其中有《关雎》《无衣》《蒹葭》等名篇。
B. 我国古代男子一般有名有字,《三国演义》中夏侯惇称主簿杨修为杨德祖,称字不称名,是不符合当时社交礼仪的,其中隐含着他对杨修的不敬。
C. 初中教材中有许多鲁迅先生的作品。
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选自他的小说集《呐喊》,《故乡》选自他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D.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名作,它向我们展现了许多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其中有太平洋被欧洲探险者发现、东罗马帝国最后堡垒拜占庭陷落、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等内容。
(2)阅读下面片段,完成小题。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道:
“这一条计好么?
”一个应道:
“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道:
“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又一个道:
“张教头那厮!
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道:
“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那一个道:
“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道:
“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
“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道:
“再看一看,拾得他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 (选自《水浒传》第十回)
①画横线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
它“好”在什么地方?
②请你联系小说《水浒传》林冲的有关故事情节谈谈成语“逼上梁山”的含义。
【答案】
(1)D
(2)①点燃草料场,烧死林冲。
“好”在林冲即使逃脱也免不了死罪。
②太尉高俅之子为霸占林冲的妻子,三番五次设计陷害他,在忍无可忍、走投无虑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害他的人,上了梁山。
成语“逼上梁山”用来比喻被迫做某事。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相关知识,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判断时要抓目题中的重要信息(人名、地名、物名、情节点)来解答。
常考“三名”:
作者名、作品名、作品中人物名。
(1)为文学常识选择题型,可使用排除法,逐一排除,A中“赋、比、兴”是表现手法,不是种类。
B夏侯惇称主簿杨修为杨德祖,这是朋友的敬称。
C中《故乡》《彷徨》都选自《呐喊》,故D为正确选项。
(2)通读选段,判断选段出现的内容,结合自己名著阅读的经验来加以判断,选段选自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条计”是指他们三人商量点燃草料场,烧死林冲,这条计策好在林冲即使逃脱也免不了死罪。
再根据林冲的处境则可以解释逼上梁山的含义,要注意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选文内的含义,其二是他的引申含义。
9.为加强对鲁迅及其作品、思想的认识和理解,你班准备开展以“认识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解读方法】要解读一个人,首先要深入地了解他。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关于鲁迅的资料?
(至少写出两种)
(2)【作品解读】你一定在课外读过鲁迅的作品,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并写出你的推荐词。
(3)【人物解读】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资料,你从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
①鲁迅有言,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②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
“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
你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
生活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
【答案】
(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作品推荐:
《野草》
推荐词:
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如何搜集资料。
现在是信息社会,得到信息的机会和渠道很多,比如使用电脑或手机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等。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
比如: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内容概括。
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几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而有所发现,然后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
而发现、探究就是要让我们通过比较、分析,找到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关系。
“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体现鲁迅的奉献精神,“还穿着单裤,多少年没有换过的老棉花,我从来不愿意换厚被子”体现鲁迅生活简朴。
故答案为:
(1)上网搜集;到图书馆查阅;向老师咨询。
(2)推荐词:
这是一部深刻、优美的散文诗。
(3)我看到了一个生活简朴、甘于奉献的鲁迅先生。
【点评】
(1)本题考查如何搜集资料。
答题时应注意,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方法:
1做卡片。
使用卡片搜集资料,易于分类、易于保存、易于查找,并且可分可合,可随时另行组合。
2做笔记。
阅读书报杂志时,要随身带笔和纸,随时记下所需资料的内容,或有关的感想体会,理论观点等。
3剪贴报刊。
将有用的资料从报纸、刊物上剪下来,或用复印机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
(2)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综合评价。
答题时应注意,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根据情节内容,紧扣表现人物身份、语言、性格等词语,联系原著相关内容,写出人物。
(3)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内容概括。
答题时应注意,材料之间大致存在两种情形:
一是几则材料间存在逻辑联系,主要是探究因果关系。
二是几则材料都与同一事物有关,就要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或个性。
10.(2017·贵港)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那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________。
千里送鸿毛——________。
【答案】
(1)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2)各显神通;礼轻情意重
【解析】【分析】
(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
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
言之有理即可。
(2)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歇后语积累。
结合积累作答即可。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歇后语的积累掌握情况。
11.填空。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明末清初________(人名),字________,号________。
(2)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是“________,________”。
(3)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展现出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关于张岱的文学常识。
张岱是明末清初人,明代文学成就最高之一,著有《陶庵梦忆》,字宗子,号陶庵。
据此回答。
(2)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杨万里《晓初净慈寺送林子方》:
(3)读懂文章,理解文意。
湖面上雾气弥漫,自上而下混为一体,全是白茫茫一片。
故答案为:
⑴陶庵梦忆;张岱;宗子;陶庵;
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⑶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的积累,考生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对诗文的总结、归类。
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结合题意进行回答。
12.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项是( )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E.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
(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
(1)C
(2)示例1:
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示例2:
一梅一放翁,满腔爱国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解析】【分析】
(1)第③句写出了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没有表达思乡之情。
(2)谜面要能突出陆游的特点,可结合陆游的生平、诗句以及精神品质等进行拟写。
(3)抓住关键句“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⑴ C;
⑵示例1:
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示例2:
一梅一放翁,满腔爱国情;
⑶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句欣赏。
答题时应先清楚诗句的意思,是答题关键;
⑵要想比较顺利地猜中谜语,就要掌握猜谜的方法与要领。
一条谜语的谜面、谜目、和谜格,是出谜者让猜谜者思考联想的基本资料,一定要琢磨透彻。
首先要全面理解谜面文字或揭示的内涵,从多角度去探寻,然后参照谜目规定的范围去求索正确的谜底。
谜语应是一谜一底,个别一谜几底的,都会在谜目中注明。
猜谜的具体方法有多种,重点是会意法、增损离合法和形象法。
下面介
绍这些常用方法;
⑶做本题时,注意标题的制作并非越简短越好,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准确、规范为原则,因稿而异、因版而异,尤其注意不能随意简缩。
13.请你参加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
写诗句】请将下面古诗句,正确、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活动二:
猜诗句】古典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感性认识和情绪体验,请写出与下图内容相关的两句古诗。
(3)【活动三:
找韵脚】韵脚最广泛用于文学作品中,诗歌尤甚,使行文变得赋有节奏和音乐之美,古代韵文是特别重视押韵的,除了险韵外,大部分诗句都押韵,请找出下面两句诗的韵脚。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4)【活动四:
品诗句】学习诗歌,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达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历史重任,请选择你喜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
【答案】
(1)略
(2)书香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3)州,楼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挫折,披荆斩棘,达到预想目的,一览美丽风光。
【解析】【分析】
(1)注意“遮”“缘”的间架结构。
(2)本题注意根据图中景物与人物的动作行为等揣摩写出诗句即可。
(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的韵脚是“州”“楼”。
(4)结合“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历史重任,选择喜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即可。
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表明了诗人的一种生活乃至治学态度,沉滞不可取,活动流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做什么,生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东西,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富有活力的状态。
故答案为:
⑴略;
⑵书香沁人心脾,经典浸润人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⑶州;楼;
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挫折,披荆斩棘,达到预想目的,一览美丽风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
注意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所有的字应当恰当地书写在格子的中间,四边留有一定的空隙。
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
⑵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
古文的背诵和默写。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⑶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韵律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
⑷选择喜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即可。
14.中秋将至,我校九年级举办以“月到中秋分外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出两项月亮的别称。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年级 常识 名篇 名著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