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教材.docx
- 文档编号:6954424
- 上传时间:2023-01-1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4.87KB
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教材.docx
《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教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内容要点教材
中国美术史重点整理
一章:
史前中国美术
1.石器时代—人类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区别,划分及特点。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1万年前),人们将稍加打制的天然石块(半成品)作为生产工具,目前发现200多处化石和遗物。
初期(300万年--20万年前)猿人巫山人、西侯度文化、元谋人
中期(20万—5万年前)古人马坝人、长阳人、丁村人(山西襄汾丁村)21-17
晚期(5万—1万年前)智人/新人广西柳江、内蒙河套、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18000
出现了很多饰品,鸵鸟蛋皮,山西朔县峙峪遗址石墨磨制的的装饰品,骨针,钻孔贝壳,石珠等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4000年左右),以磨制石器为典型代表的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对整个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人们已经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农耕和畜牧,陶器和原始纺织业出现,原始建筑和村落出现。
陶器:
用红土、沉积土、黑土、黏土、瓷土等作为胚胎,用或低温烧制而成,有横穴式、竖穴式,850度到1000度左右。
黄河流域:
仰韶文化1921河南(红陶和彩陶)半坡型(人面鱼纹盆、彩陶船型壶),庙底沟型(曲腹小平底碗、卷唇曲腹盆)
马家窑文化甘肃(彩陶)石岭下类型(叶形纹彩罐、鲵鱼纹小口平底瓶),马家窑类型(尖底瓶、四系双耳才陶瓮),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小口折沿宽肩罐)
龙山文化1928山东(蛋壳黑陶,红陶、灰陶、白陶)蛋壳杯、陶鬶
大汶口文化(黑陶)
长江流域:
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红陶和彩陶)河姆渡文化(黑陶)、良渚文化
绘画:
图案和图画我国最早的绘画艺术—新石器彩陶上的绘画艺术
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彩陶装饰、居址地画、岩画、其他器物纹饰刻画等。
《鹳鱼石斧图》仰韶半坡彩陶,墨彩,中国发现的史前陶器上画幅最大的作品。
马家窑类型《舞蹈纹盆》1973年青海大通县
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
仰韶地画—目前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史前室内地画。
雕塑:
雕刻和雕塑木雕、陶雕、骨、石、牙、蚌、玉等。
鸟形木雕—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木雕。
河北易县神石庄乡北福临遗址陶盂腹上及4件陶器底部的人物画是我国发现陶器上刻画人像的最早作品。
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北方红山文化(圆雕法)、龙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平面浅浮雕)等为代表的玉器制作相当鼎盛。
红山文化猪形玉饰、墨绿色玉龙,浙江余杭反山12号幕玉琮,凌家滩玉鹰。
陶塑辽宁牛梁河“女神庙”泥塑女神头像、陕西洛南仰韶文化史家类型的人首壶、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陶猪、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狗形陶器。
其他工艺美术良渚文化比较全面,有纺织、竹编、制木、制玉,制陶等
二章先秦美术
1.青铜器的发展
育成期夏代至商代前期种类少,造型稚拙,花纹少,铸造水平差。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乳钉纹铜爵,中国最早的青铜器。
鼎盛期商代中期至西周前期品种丰富,食器和酒器突出,纹饰多变,有饕餮纹、凤纹、象纹和云雷纹等,具有庄重,威严,神秘华丽的色彩,铭文的字数不多,器型凝重结实。
河南安阳侯家庄---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发现最大最重的青铜器(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以急祭祀的器物,长方造型,深腹,柱形足,双耳。
四壁有兽面纹,四角有扉棱,立耳外侧有虎纹和人头像,侧沿饰有鱼纹,采用分铸法铸造,先耳后合,表明商代的青铜器工艺已达到高超水平)。
湖南宁乡---四羊方尊安徽阜阳---虎食人卣(you)
开放期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鼎、钟、鬲种类增多,卣、爵等绝迹,出现壶、盘等,纹饰流行窃曲纹,整体风格朴实流畅,有的含有自由奔放的风格,长篇铭文较多。
陕西—大克鼎、河南新郑---莲鹤方壶(高1米多,壶体呈锥方形,遍饰蟠螭(chi)纹,盖顶上仰起盛开的莲瓣,莲蕊上伫立一只展翅欲飞的鹤,形象生动,自由舒张,一改青铜器狞厉威严的风格,是中国艺术风格的新开端。
新式期春秋中期至战国末年,礼器减少,日常用具得到发展,印刻,鎏金镶嵌艺术兴起,制作精细,风格迥异,富贵华丽。
河北平山---龙凤金银错方案、树形灯,四川成都---偃乐攻战纹铜壶
衰落期战国末年以后,青铜时代将结束,器物恢复简陋风格,器型轻便,用以日用,铭文多刻入重量,容量和工匠姓名。
2.青铜器是最早的金属工具,由铅、锡、铜合制而成,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在造型、铸造工艺、纹饰和铭刻文字方面汇聚了整个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奴隶社会又称为青铜时代。
3.青铜器的种类:
日用器(炊器、食器、酒器和杂器)乐器(钟、铎、铙)兵器(戈、矛、剑、钺)。
4.纹饰有:
动物纹(饕餮纹、象纹、龙纹)、几何纹(云雷纹、环带纹、窃曲纹)人物场景纹(宴饮、乐舞、狩猎),纹饰的组织方式有单独式纹样(兽面纹)和连续式纹样。
5.铸造方法有模铸法和失蜡法。
4.先秦绘画—壁画(红山文化女神庙壁画残块)、装饰性绘画(偃乐渔猎攻战纹铜壶、河南洛阳—金银错狩猎纹铜镜)和战国帛画(湖南长沙---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帛画)。
用以墓葬,形象刻画准确生动,很好的反映了人的精神气质,人物以墨线勾勒、线条优美流畅,装饰性强,设色以平涂为主,体现了人死后升天的美好愿望。
5.先秦时期的雕塑有青铜雕塑(商三星堆青铜人像)、玉雕(商玉凤、跪坐玉人)、骨雕和陶雕等。
6.西周“四阿重屋”又称“庑殿重檐”,是中国建筑最尊贵的屋顶。
《考工记》
7.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天然漆的国家,7000年前的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已出土木胎漆器碗。
8.先秦时期有白陶(瓷土和高岭土)和商印纹陶,商代陶瓷工艺初步烧成最早的原始青瓷。
9.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金文又叫钟鼎文(大克鼎、毛公鼎)铭文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石鼓文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石刻文字。
三章秦汉美术
1.帛画:
因画在丝质的绵帛上得名,一般用以墓葬,又称铭旌jing。
湖南长沙马王堆、山东金雀山出土的西汉早期墓室帛画是保存最完整的。
马王堆帛画:
呈T形,内容繁复,构思神奇,天上、人间、地府景象互通,表现了汉代人极度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命永恒的思考和追求,透出楚文化中的浪漫奔放的气势。
2.画像石与画像砖是指用于祠堂和墓室等建筑具有装饰性质的砖石,放映的内容广泛,有现实生活、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祥瑞迷信等。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有:
单线阴刻、减地平雕、减地平雕加阴刻、减地浮雕、沉雕。
山东是汉画像石遗存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有嘉祥武氏祠(《荆轲刺秦王》、《泗水升鼎图》),长清孝堂山石祠(《二千石出行图》、《捞鼎图》)沂南画像石墓最具代表性。
河南南阳舞乐百戏画像石。
画像砖艺术起于战国时期,止于东汉末年,一般砌于墓道和墓室两壁,主要集中在河南洛阳和四川成都等地,有空心画像砖,内容有现实生活和侍卫、宴享、狩猎、苑囿景色等。
四川大邑安仁乡—《弋射收获图》、《盐井图》。
3.秦汉时期绘画主要有宫殿壁画(秦宫遗址车马图)、墓室壁画(鸿门宴、二桃杀三士)、器物装饰画等,汉代绘画的教化功能占主要地位。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是保存最完整、反应现实生活最丰富的壁画,另外辽宁辽阳出土的《车马出行图》展示了汉代的绘画水平。
4.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有写实和象征两大风格,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写实风格的代表。
5.陕西西安兴平的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雕群是最具象征性的纪念碑雕塑,主要雕塑马踏匈奴,以战马代替霍去病本人的形象,骏马彪悍肥壮,气势轩昂将匈奴人稳稳踏于马蹄之下,显示出胜利者的英雄气概,战败的匈奴人神态凶悍,垂而不死的姿态表明了胜利来之不易,又预示着对失败了的敌人不可松懈,这是一座具有纪念性和象征性的纪念碑雕塑。
6.俑:
代替真人真兽进行陪葬的雕塑,秦汉时期的俑有陶制、铜铸、木雕和石雕等形式。
7.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出土于陕西临潼有三个坑,1号坑主要是步兵、战车组成的矩形方阵,2号坑由弩兵、车马、骑兵组成的曲形军阵,3号坑为军阵的指挥部,类别有军吏俑、士卒俑和跽坐俑。
艺术特色:
以群雕的形式出现,采用与真人一般大小的写实手法雕塑,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宏伟的气势,手法严谨,注重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妆彩粉饰,绘塑结合,使形象更为丰富多彩,是歌颂一代雄主雄才大略,实现伟大抱负的特殊丰碑。
8.陕西咸阳张家湾—裸体陶俑、山东济南—彩绘乐舞杂技俑群东汉成都—击鼓说唱俑:
(头部形象写实,面部表情眉飞色舞,身躯造型夸张变形,胸部扁平,腹部圆如鼓,身体下蹲,右腿高跷,整件作品稚拙生动,率真大胆,体现作者对现实生活深刻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艺术表现才能)。
甘肃---铜奔马(马踏飞燕:
昂首扬尾,三足腾空作飞奔状,右后足落在一只振翅飞翔的燕雀身上,象征着奔马身轻似燕,迅疾如飞,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物理上都保持平衡,表现了设计者卓越的想象力和烂漫主义情怀)。
9.秦汉时期的金属工艺主要有青铜器和金银器两种。
汉代铜灯制作鼎盛,样式繁多,如河北满城西汉—长信宫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还有错金银博山炉
10.汉代是我国丝织业的第一个发展顶峰,产量大,品种多,技术成熟。
秦汉时期纺织形态有官营手工业、城镇独立手工业和农户生产。
成都蜀锦最为出名,故成都被称为“锦城”,汉锦为经线起花,常为二色锦和三色锦。
汉代丝织纹样丰富,有云气纹、鸟兽纹、花卉纹、文字图案和几何纹
11.秦汉时期植物染料迅速发展,已开始应用我国最早的化学染料,出现系列色调,已有39种色。
12.瓦当:
用以砌在屋檐前端的带有图案的瓦片,秦代瓦当常饰有云纹、鹿纹、蝉纹和四灵纹,汉代除云纹、四灵纹外,特别流行文字纹。
13.铅釉陶:
先用黏土制成陶胎,施以化妆土、再上低温铅釉烧制而成,釉色多为黄、褐、绿。
14.秦国时期文字得到统一,通用“小篆”,到了汉代,通行文字为小篆、隶书和草书,小篆用于官方高级文书及重要仪典的书写,隶书用于官府文书和一般经籍碑刻。
主要隶书代表有:
石门颂、四大汉碑(器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仪礼等
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出现于曹魏,流行于两晋和南朝,、佛教开始传播和道教也兴起了。
2.曹不兴:
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画家,吴兴“八绝”之一,善画人物、佛像,尤其以画龙著名,还有“佛画之祖”的称誉。
代表作有:
《清溪龙》、《龙头样》、《南海监牧进十种马图》等
3.卫协:
西晋画家,葛洪将其与“张墨”并称为同时代的画圣。
卫协“六法”兼善,代表了西晋绘画的最高水平,作品有《七佛图》、《大列女图》《史记吴子胥图》、《神仙图》、《醉客图》等。
4.顾恺之:
东晋画家,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他的画以道释、人物、肖像为主,兼能山水禽鸟等,他刻画人物传神自然,重点睛,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的新要求,传神,他还提出了,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理论,阐明形与神的辩证关系以及艺术想象的重要意义。
绘画理论著作有《论画》、《画云台山记》《摹拓妙法》,代表画作《女史箴图》(游丝描汉元帝,冯婕妤挡熊)、《洛神赋图》(曹植与宓妃)、《列女仁智图》(铁线描)
5.陆探微:
东晋画家,运用张芝草书绘画,一笔画,笔迹劲力个,笔势连绵,人物形象秀骨清像。
6.张僧繇:
齐梁之际的画家,用天竺法画“凹凸花”,擅长画佛教画,人物形象丰腴,面短而艳,线条简练,创造了“疏体”,刻画生动,有画龙点睛,破壁而飞的传说。
7.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称为“六朝三杰”,再加上吴道子,称为“画家四祖”。
8.《竹林七贤图》在东晋时期流行,与羽人龙虎相配合,两大题材体现出墓主及所属阶层追求士气与渴望升仙的双重人格。
9.谢赫:
南齐画家兼评论家。
《画品》在写作上夹叙夹议,史实与理论相结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其中提到六法论,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10.北朝画家有蒋少游、杨子华(<北齐校书图>)、曹仲达、萧放,田僧亮等.
11.中国山水题材在晋宋时期的绘画中已得到应用和体现,但山水画在隋唐时期才得到充分发展。
12.宗炳和王微是魏晋南北朝时的山水画画家,也是早期山水理论代表者。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山水画论,提出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畅神”之说,论述了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解决了山水画构图和透视的问题。
王微的《叙画》,强调情字,画之情。
13.佛教壁画有寺庙壁画和石窟壁画两大部分,石窟壁画有新疆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甘肃的敦煌石窟、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等。
敦煌石窟位于敦煌市鸣沙山断崖上,由乐僔和尚开凿,历经十六国—元代都有修建,隋唐时期最为兴盛,,洞窟429个。
最为著名的莫高窟十六国—北朝有40个洞窟,主要讲本生故事(指释迦穆尼若干前世行善的事),有萨垂那太子本生故事,尸毗王本生故事,鹿王本生故事等。
到了西魏主要讲伏羲女娲、西王母等故事,北周盛行连环画。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武州山南麓,现存石窟53个,初建于北魏中期,16-20窟叫昙臞五窟,以宏伟气势著称,雕凿手法融入了西域外来风格。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市,北魏时期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
14.石窟的窟形有四种:
中心塔柱式、覆斗式、毗诃(he)罗式和穹窿顶式。
15.东汉时烧制成青瓷,到北齐时,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现,南北形成两大瓷系。
青瓷鸡首壶和拟形器是西晋创造的新品种,最早的白瓷出土于河北磁县北齐范粹墓。
16.东晋黑瓷以浙江德清窑最为出色。
17.北朝釉中挂彩瓷的出现是瓷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8.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花纹流行几何纹,南北朝时流行佛教,莲花和卷草纹也开始盛行。
19.三国时期,四川的蜀锦最著名,有专门管理染织生产的机构,称为少府,后改称”染署”.
20.魏晋南北朝漆器制作有新的进步,有夹纻漆、绿沉漆和斑漆等,东晋著名的雕塑家戴逵是夹纻漆像的创造者。
2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处于过渡期,上呈秦篆汉隶,下迄隋唐正楷。
,草书发展为今草,行书发展并成熟。
22.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
钟繇(you):
东汉书法家,被尊为“正书之祖”,代表作《宣示表》、《荐季直表》,字形扁方、用笔古朴厚重,结字茂密、点画多有异趣。
索靖—月仪帖陆机—平复帖,与弟陆云有二陆之称。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代表作行书《兰亭序》,小楷《乐毅论》、行草书《奉桔贴》、丧乱帖等,其中兰亭序行笔流畅,书风清秀,重复字都变化多端,各具姿态,其中以定武本最精。
23.卫恒西晋书法家《四体书势》较早的有系统的书法理论文章。
王僧虔《笔意赞》在书法上最早提出形神关系。
萧衍梁武帝《观钟繇十二意》、《草书状》,品王羲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庾肩吾梁书法家《书品》提出天然与功夫两个标准。
五章隋唐美术
1.初唐两大画风代表人物阎立本(中原汉族)和尉迟乙僧(西域少数民族)
阎立本:
陕西人以画人物肖像著名,健劲的线描,设色沉着,面部刻画细致,代表作有《步辇图》—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手法简练,生动地描绘了唐太宗接见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构图疏密有致又互相呼应,,通过两组人物对峙的情景,巧妙地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记载了汉藏两族友好的光辉历史。
《历代帝王图》---采用主大从小的手法,描绘了两汉至隋代的13位皇帝,大大发展了单线勾勒的表现技法。
尉迟乙僧:
善画佛像、鬼神、人物,张彦远评价他的作品与阎立本、吴道子一样,是“国朝画可齐中古者”
2.吴道子:
画圣,盛唐著名画家,他的绘画成就主要表现在宗教绘画上,代表作有壁画《地狱变相》,形象生动,技巧突出有“吴带当风”之说张彦远评价他与张僧繇,笔才一二、象已应焉。
3.宗教图像的样式有北齐曹仲达的曹家样、张僧繇张家样、吴道子吴家样。
4.盛唐时期人物画流行仕女生活的题材,代表画家有张萱和周舫。
张萱:
宫廷画家,擅长画仕女、婴儿,妇女以朱色晕染耳根为特色。
代表作《虢guo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描写玄宗时王亲虢国夫人等人游春的情景,构图前疏后密,前小后大的锥形安排,画面气韵贯通,无背景,色彩艳丽秀雅,勾线细劲有力,着力于人物欢快情绪的刻画。
《捣练图》—绢本设色,贵族妇女捣练的劳动场景。
周舫:
《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通过对宫廷妇女生活情节的描绘,揭示出他们久居禁宫空虚忧郁的思想情绪。
宗教壁画《水月观音》
6.孙位:
晚唐人物画家,《高逸图》,描绘魏晋时期四位高人逸士,山涛、工戎、刘伶、阮籍。
7.隋唐时期山水画代表人物展子虔、李思训父子,以青绿山水画法著名,用笔工细巧整、青绿重彩填色为特征,装饰趣味浓厚。
展子虔:
《游春图》—描写众多士人在山水中纵情游乐的情景,画面取俯瞰式构图,描绘山峦湖水,主次分明,比例得当,表现出明媚爽朗的初春景色,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标志着中国山水结束了早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状态。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对角线构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8.盛唐时期水墨山水画兴起,代表人物王维、张璪zao、王洽等。
王维:
字摩诘,太原人,以诗入画,苏轼评论他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创作了破墨山水的画法,打破了李思训青绿重彩的画法。
为水墨山水画派的独立做了很大贡献,明代董其昌将其定为南宗的创始者。
张璪: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客观现实与主观能动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王洽,自由豪放,泼墨画法。
8.晚唐花鸟画开始成为独立画科,代表人物-薛稷、边鸾、刁光胤、滕昌祐等,薛稷善画鹤,开创了屏风六扇鹤样,边鸾善画花鸟草木。
9.鞍马画在盛唐也很流行,画家有曹霸、韩幹gan(照夜白、牧马图)、陈宏、韦偃(放牧图)等,韩滉,善画人物及农村风俗景物,尤其是牛羊,《五牛图》是我国传世最早的纸本绘画。
10.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题材流行经变(佛教经典现实化描绘),有法华经变,米勒经变等,其中很多已成为单独画幅,有婚嫁图、耕作图、挤奶图等,这一时期的墓室壁画代表有李贤幕狩猎出行图、马球图、仪卫图。
11.隋唐绘画理论著作有隋姚最《续画品》、李嗣真《画后品》、窦蒙《画拾遗录》、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取》、晚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取》—我国最早的绘画通史。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取》以神、妙、能、逸,四品评定艺术成就高低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取》对绘画功能全面认识,对谢赫的六法做了进一步阐释,辩证说明了形似与气韵生动的关系,详解骨气、形似、立意三者的重要性,在品评方面提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等。
12.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顶峰,杨惠之—塑圣,艺术成就最高的属龙门石窟雕塑、天龙山弥勒大佛、敦煌莫高窟彩塑迦叶菩萨天王、供养菩萨。
13.唐代帝王墓陵主要分布在陕西西安附近,有唐十八陵之称,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门,其中以昭陵、乾陵最为著名,其中有昭陵列像图、昭陵六骏浮雕等。
14.唐代陶俑以侍女佣、乐舞伎佣和马、骆驼佣艺术性最高。
代表作有白陶马佣、三彩驼载奏乐俑。
15.陶器中最有名的是唐三彩,由黄、白、绿三色为底色,低温烧制的铅釉彩釉陶器。
主要产地集中在长安和洛阳。
南方的越窑(浙江地区青瓷)、北方的邢窑(河北内丘县白瓷)都很著名。
16.隋代印染工艺发展,出现夹缬法,还有蜡缬、绞缬、碱印、拓印等印染法。
17.我国的铜镜,最早出于殷代妇好墓,唐镜的铸造,以扬州最有名。
18.隋唐时期尤以楷书、草书成就最突出,隋代有智永—《千字文》,初唐四家—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大唐三藏圣教序)、薛稷(信行禅师碑,七启贴)。
颜真卿、柳公权在楷书上也有创新,张旭与怀素启开狂草之风。
颜真卿--人称颜鲁公,字体称颜体,代表作—《东方朔碑》、《多宝塔碑》、《祭侄季明文稿》
柳公权—晚唐书法家,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代表作—《金刚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张旭—草圣,古诗四贴、千字文断碑,怀素—《自叙帖》。
19.隋代楷书风格有俊严方饬chi,平正和美、浑厚圆劲与秀朗细挺四种书风。
六章五代两宋美术
院画
1.南唐西蜀继承唐代而有翰林院,并有画院之称。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画院最为兴盛,画院制度最为完备的时代。
2.宋徽宗赵佶在画院中设立了画学专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美术学院,并由博士主持院务,学生成分按其家庭出身分为士流和杂流。
画学的科目分专业课和共同课,专业课有道释、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门,共同课有说文、尔雅、方言、释名等。
3.院画的特点:
出自院画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以自然美为其旨归,从而形成了宋代院画“精深完备,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由于画院讲求“严格的法度”,因而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画家的思想。
花鸟画
4.西蜀花鸟画直接继承了唐代中原艺术传统,代表人物有滕昌祐、刁光胤、黄笙《珍禽图》等,南唐花鸟画家徐熙,以落墨为主,辅以色彩点染,用笔自然而不做谨细的描摹。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
5.北宋画家崔白开创了院体画新风格“体制清淡,体风疏通”,代表作《双喜图》,到北宋中叶,花鸟画变革完成,北宋末年代表人物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祥龙石图》、《瑞鹤图》等。
北宋画家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的较多,代表有杨无咎、赵孟坚、郑思肖等
6.南宋院体风题材范围缩小,大幅巨制不多见,代表画家李迪、李安忠、林椿《果熟来禽图》。
7.北宋中期兴起借绘画抒情的“笔墨游戏”,人称“文人画”,在技法上注重写意,追求笔墨形式本身的感人力量和作品的天然意趣,反映了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8.北宋代表画家文同(诗词书画名重于世,善画竹,被称为湖州竹派,强调意在笔先,主张胸有成竹,《墨竹图》)苏轼,字子瞻,号东皮居士,代表作《木石图》,艺术美学思想:
a诗画一律,b绚烂之极归于平淡c寓意于物则乐,留意于物则病d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e成竹在胸。
山水画
9.五代山水画主要有两大体系,北方峻岭、江南秀丽山川。
前者荆浩-《匡庐图》、《笔法记》是我国古代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著述,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等六要。
关仝tong--《关山行旅图》;
后者董源—龙袖骄民图“淡墨青岚一体”巨然和尚—秋山问道图。
10.南唐山水画代表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卫贤、郭忠恕。
11.界画,以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隋唐时有展子虔、董伯仁、尹继昭等,五代时有卫贤《高士图》、郭忠恕《明皇避暑图》。
12.李成宋初画家画山石多用石墨皴cun染,扫千里于咫尺,写万顷于指下。
《晴峦萧寺图》、《读碑窠ke石图》。
范宽---《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郭熙—北宋《早春图》《溪山秋霁ji图》王詵shen--《渔村小雪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伯驹--南宋《江山秋色图》
13.米点山水创始人—米芾fei,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山西太原人。
其子米仁友《潇湘奇观图》
14.南宋四大家—李唐《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卷》采用顶天立地构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卷》、马远《踏歌图》《梅石溪鸟图》、夏圭gui《溪山清远图卷》《长江万里图》。
人物画
15.阮知诲、阮惟德父子—西蜀《贵公子夜宴图》、《宫中戏秋千图》,周文矩—南唐《宫中图卷》,用白描画法顾闳中—南唐《韩熙载夜宴图》王齐翰—南唐《勘书图》李公麟---宋代《五马图》、《圣贤图》《龙眠山庄图》。
16.道释人物画武宗元---北宋《朝元仙仗图》石恪--《二祖调心图》。
17.历史故事画陈居中—宋代《文姬归汉图》李唐--《采薇图》
18.风俗画张择端—北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 内容 要点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