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探讨.docx
- 文档编号:6940740
- 上传时间:2023-01-12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33KB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探讨.docx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探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探讨
论文题目:
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探讨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双亲或单亲外出打工,而被寄托给祖父母或者远亲近邻,有的甚至独立门户。
由于祖辈年老体弱,文化低,对留守儿童教育力不从心;外出打工父母与孩子天各一方,对留守儿童教育鞭长莫及;学校因得不到家长的紧密配合,对留守儿童教育孤掌难鸣。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品德发展、心里素质、情感世界、安全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子女”已达2000万人之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上升趋势。
留守子女由于长期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存在严重的亲子教育缺失,造成这些子女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或缺位,致使他们在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
这是我们和谐社会建设中一个非常紧迫而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怎样保护和教育好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寄宿;教育;成因;对策
Thediscussontheeducationofstayingtoguardachild
Thevillagestaystoguardachildbecauseparents'parentsorlistgooutapart-timejobinperson,butbeconsignedtothegrandparentsorthedistantrelativecloseneighbors,haveofevenindependentgate.Becausegenerationyearoldphysicallyweak,cultureislow,guardachildtoeducatetolacktheabilitytodotowardsstaying;Goouttodoapart-timejobparentsandkideachforskyasquare,tostaytoguardachildtoeducateawhiplongMoand;Theschoolishelplesswithoutfriendlysupporttostaytoguardachildtoeducateduetocanningnotgettingtheparent'sclosematch.Staythestudyresult,themoralqualitiesdevelopment,inthemindcharacter,emotionworldandsafetyofguardingthechildtotakechargeofaseriesofproblemofetc.tohighlightdaybyday.Thevillagestaystheproblemofexistenceofguardingthechild,thisspecialcommunity,isaproblemthatallowsofnotoneglectthatappearsintheeconomicsocialourcountrydevelopment.Occupyapassstatisticsdatasuggest,currently,thenationalvillage"stayandguardssonsanddaughters"alreadymany2000myriadpeopleandpresentsup-trendalongwiththetransferingofvillagelaborforce.Staytoguardsonsanddaughtersinordertolackingtocomefromparentsandthenaturalaffectionofintegrityfamilytoprotectoveralongperiodoftime,existaseriousparentsandchildrentoeducateimperfection,resultinthesesonsanddaughtersatthoughtmorals,mentalstatehealthparticularlyistheseverityofhomeeducationetc.tobreakalayerorlack,causetheyatsafe,study,personalconduct,mentalstateetc.existmoreoutstandingproblem.ThisisoneisveryurgentinourharmonioussocietyconstructionbuttheJineedtheproblemofsolution,worthwholesocietiesofcommonconcern.Howprotectandeducatetostaytoguardachildsomuch,lettheyhealthyhappygrowth,havebecomeanurgentsocialproblem.
目录
1引言2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2
2.1儿童的健康成长障碍2
2.1.1儿童的心理缺陷2
2.1.2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3
2.2儿童的学习及习惯缺乏主动性3
2.2.1学习习惯差,自性力弱3
2.2.2家校缺乏沟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4
2.3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及安全隐患4
3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5
3.1家庭教育缺失5
3.1.1父母疏于教育5
3.1.2临时监护人监管能力不足5
3.2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6
3.3社会消极影响6
4采取综合措施,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7
4.1健全家庭教育的空白7
4.1.1的家庭教育环境7
4.1.2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7
4.2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8
4.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8
4.3.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8
4.3.2加快建立示范家长学校9
4.3.3大力推进农村素质教育9
4.3.4大力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9
4.4发挥政府及有关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9
5社会政府共同努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10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谢13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进城打工谋生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于是农村小学中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体——留守儿童。
而随着留守儿童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教育和生活问题的不断出现,这一特殊群体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由父母一方或他人代为的监护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
[1]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当年全国留守儿童规模接近230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多达2000多万人。
近几年,外出务工的农民进一步增加,与此相应,农村留守儿童也在增加。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64%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及其安全保障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关注和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学习及其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具体包括留守儿童学业不容乐观、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和人格、安全等方面论述了他们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几方面共同努力去解决。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问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融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和老师们正确的引导及帮助,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最大的差别,也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源,另外由于学校、社会对于这一人群的关爱不够及孩子自身的原因,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2.1儿童的健康成长障碍
2.1.1儿童的心理缺陷
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心理有性情孤僻、胆小,容易出现冷漠、自私等性格特征。
有些孩子由于缺乏爱心,不愿听取别人意见,骄傲自大。
李宝峰[2]调查研究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SCL-90量表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缺乏父母之爱的生活环境中,经常产生思想矛盾,自卑心理严重,情绪常常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
俗话说: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留守儿童”思想面貌的变化不管顺向进步还是逆向发展,预先总会有迹象。
很多有经验的老师,为了预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形,往往有意特设一些情境,来预测心理健康的程度。
像这种“征候预测法”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细微之处入手,要善于驾驭学生发展的方向。
教师在确定预测方法时,要明确预测目标,掌握“留守儿童”思想主流发展的趋势,或者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得到及时的指导。
2.1.2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四川省罗江县万安乡福和希望小学2003年下学期期末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操行评分的记录显示[4],留守儿童的操行得分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得分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另外,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来说,容易产生诸如违纪违规、小偷小摸,甚至违法的行为。
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留守儿童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则比较艰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在儿童期就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了各种社会大众公认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主流社会群体认可的行为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这种道德化了的自我(即超我)逐渐固化为他们全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儿童时期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及其后来整个人生的社会化过程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家长应当注重儿童健康心理的塑造,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
2.2儿童的学习及习惯缺乏主动性
2.2.1学习习惯差,自性力弱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而留守儿童,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缺少父母的监督和指导,能否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教育学家危姗姗[3]指出,留守儿童中一部分成绩优秀且不受父母外出的影响,但这部分孩子比例较小,绝大部分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有些还大幅度下降,甚至发生厌学、辍学、逃学等现象。
由此可见,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和指导,缺乏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大部分孩子便会对自我失去控制能力,主要表现为学习不认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不能及时地完成家庭作业,或是马虎应付等。
2.2.2家校缺乏沟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
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监护下成长的,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的那样:
“学校必须与家庭取得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致,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一致,是儿童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的和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我县,特别是许多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管理,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过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
2.3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及安全隐患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及监督,有些家长干脆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学校担负起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但由于长期的寄宿制生活,使儿童失去了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扼杀了孩子们活泼好玩的天性,整天重复着从教室——食堂——宿舍的生活模式。
从农村来的孩子,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土特产都要询问老师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孩子们的空间太小,失去了与外界接触的平台。
留守儿童在校学习时间短,闲暇时间多,长时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容易在社会上沾染不良的习气,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到位,在留守儿童中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事件常常发生。
有些农村的乡村小学靠近马路,孩子横穿马路时很危险;在有的山区,由于道路状况不好,夏天发洪水、冬天下大雪都会对孩子的上学安全构成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留守儿童家庭没有多余的人手来保障孩子上学的安全,甚至意识不到孩子上学存在的安全隐患。
有的地区甚至发生留守女童性侵害的恶性案件。
有些农村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和守纪意识产生不良影响,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
留守儿童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他们就很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对孩子进行照顾,而又缺少监护人的恰当监管,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有的甚至丧失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有些是极端的个案,但是也不能不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
3产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方缺失或出现问题,都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3.1家庭教育缺失
3.1.1父母疏于教育
农村经济落后,父母迫于生计而外出打工。
他们希望通过到城市打拼挣钱,来改善家庭条件。
然而,他们在城市里自身难保,无立锥之地,挣不到多少钱。
或迫于世俗观念的影响,或因工作繁忙,而不经常跟孩子联系,甚至对于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不负责任。
据周长春[6]指出,被访的父母中,50%半个月或一个月和孩子联系一次;10%平时很少联系,只在逢年过节时回家看看。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照,使孩子性格极易变得内向、孤僻与冷漠。
另一种情况,因机遇挣了钱,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他们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再加上他们平时对子女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直接导致孩子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7]。
3.1.2临时监护人监管能力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监护方式:
隔辈监护、上辈监护、同辈监护和监护缺失。
这四类监护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他们大多只是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出大事,重养轻教,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其次,临时监护人精力有限,临时监护人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还要承担繁琐的家务事,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引导孩子,对于祖辈来说,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临时监护人能力不足,由于上辈亲友作临时监护人时精力有限,有时间教育孩子,而祖辈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又滞后,存在着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教育倾向,忽视了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的教育。
同时,这些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进行文化、法制、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最后,精神关爱明显缺乏。
由于父母外出,有时几年不归,有的音讯杳无,留守孩子从小缺少父母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8]。
3.2监督弱化,学校教育独立难支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
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
据调查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
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
这种现象与学习监督总体弱化有关。
一般来说,大部分监护人往往对“留守儿童”要求不严,或缺乏文化知识,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
父母在家的检查作业、参加家长会等对孩子最基本的学习监督职责都无人担当。
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
另外,“留守儿童”虽然在学习条件上有所好转,能获得更多的书籍,更多的学习用品等,但校外的学习时间变少了。
由于父母不在家,他们一般要做更多的家务活,如要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饭,有的还要打柴喂猪等,这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9]。
3.3社会消极影响
现在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是“还原法”,采取揭露的方式,使大众常把留守儿童与学业不良、道德败坏的“问题少年”紧密联系起来。
如此以来,“留守”就自然成为“留守儿童”的一种负面标签,“留守儿童”的教育无形中沦落为另一种“差生”教育和“扶贫”教育。
[10]这种倾向的危害是明显的,使“留守儿童”产生相当大的心理负担和父母的负疚感。
农村文化、治安环境较差,加上地域广,管理难度大,出现了很多治安盲点,黑网吧,游戏厅及其他违法娱乐场所允许留守儿童随意进出,久而久之使一些孩子沾染上了不良习惯,有的沉迷于网吧或游戏厅而无法自拔,有的受凶杀,暴力,色情等游戏或录像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受社会上不法之徒的引诱、教唆、强迫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11]。
4采取综合措施,完善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4.1健全家庭教育的空白
4.1.1的家庭教育环境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父母亲单方面就可以处理好的。
它既需要我们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要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更需要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构建“立体式”综合教育网,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共同完成对孩子们的学业帮助、生活关怀和人格塑造[12]。
首先,慎重决择。
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要多考虑孩子。
其次,定期联系。
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关心子女的近况,坚持做到“五个一”:
—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任课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再次,转变思想。
父母首先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教育孩子只有努力学好知识,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努力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水平。
为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建议采取村校联合,普遍建立村级留守儿童家教指导站或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爷爷奶奶及临时托管亲属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尤其是老年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注重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13]。
4.1.2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
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
合适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是终身受益的,如果看护人选取不当,不但不能起到看护的作用,有时甚至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灵产生巨大的伤害,影响其健康的心灵。
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家乡的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予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
第二,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每一位农民工都有自己的经历,利用在外打工的经历教育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对他们进行现身说法,激励留守儿童努力学习、尊敬长辈。
4.2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改革户籍制度的核心并不在于完全取消户籍管理制度,而是要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如学生入学、社会保障等附属的政策优惠,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府应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适当鼓励、帮助农民工将其子女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地方政府应尽快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相关政策,如公安部门要制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降低进城门槛;教育部门要确保把“市民待遇”等基础教育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民政部门要尽快解决进城后孩子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等,以改变由于城乡壁垒给流动人口子女带来的诸多问题。
[5]
4.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
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疏导。
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
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使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4.3.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在学校专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老师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差异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有利于老师对留守儿童因材施教,对他们给予特别的关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辅导室,定期为这些留守儿童做心理辅导,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每一个儿童建立一份心理健康成长档案。
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4.3.2加快建立示范家长学校
要建立示范家长学校,这是指导和服务家庭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开展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渠道。
编写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特点的家庭教育辅导材料,让监护人可以有效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提高监护人的综合素质,组建辅导监护人的机构,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留守儿童。
4.3.3大力推进农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可大致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与之相对应,则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闲暇时间充裕的特点,增加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一方面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在闲暇时间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学习课外知识,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完善他们的心理和人格。
4.3.4大力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普遍很差,甚至很多学校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地发挥。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留守 儿童 教育 管理 问题 探讨